竞技散打轻体育化改造学校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理性思考朱瑞琪.doc_第1页
竞技散打轻体育化改造学校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理性思考朱瑞琪.doc_第2页
竞技散打轻体育化改造学校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理性思考朱瑞琪.doc_第3页
竞技散打轻体育化改造学校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理性思考朱瑞琪.doc_第4页
竞技散打轻体育化改造学校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理性思考朱瑞琪.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I :10.13830/ki .cn44-1129/g8.2006.06.026第 26 卷 第 6期广州体育学院学报Vol .26 No .62006 年 11 月Journal of Guangzhou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Nov .2006竞技散打 ,“轻体育”化改造 *学校开展武术散打教学的理性思考朱瑞琪 1 , 高 亮 2(1 .北京体育大学 武术学院, 北京100084 ;2.巢湖学院 体育系,安徽 巢湖 238000)摘 要 :竞技散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体育来普及和推广 , 扩大其影响 , 学校教育又可通过开展武术散打运动为其培养目标服务 ,但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 竞技性强 ,很难在普通大、中、小学普及和推广。针对两难现象 ,提出对当前开展的竞技散打进行 , 运动负荷的轻松化、运动技战术的简化、武德和行为规范的强化、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的体验化等的轻体育化过程的改造 , 使其符合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旨在为当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关键词 :竞技散打 ;轻体育 ;散打教学中图分类号 :G8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 -323X(2006)06 -0091 -Competitive Free Combat, Alteration of Neglect Physical Training-Thinking about Development of Free Combat Teaching in SchoolZHU Rui -qi1, GAO Liang2(1 .College of Wushu ,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 Beijing100084 , China ;2 .Department of P .E .,Caohu College , Caohu 238000, China)Abstract :Competitive free combat could be development one must popularize in school , the schooling can culti-vate specific objective for Wushu free combat , while present condition is that it have pay attention to emphasize athletic , its difficult to spread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middle school .The author bases on it , put forward the Wushu free combat should decrease exercise burden , predigesting exercise techniques , intensify Wushu moral and behavior criterion education and so on alteration , make it suit for students practice .This paper the other pur-pose i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chool Wushu .Key words :competitive free combat ;neglect physical training ;free combat teaching散打(亦称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 , 运用武术中的踢、展以来 , 走的是竞技化道路 , 普及程度不高 , 宣传力度也不够 , 致打(拳法)、摔、格、挡、抱等攻防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体育项目。使许多人把散打运动误认为是拳击 , 或误认为是 “打架” 。因此 ,散打运动自 1979 年开展以来 , 通过比赛和在各类武术馆校、省市当前 , 急需加强散打运动的普及宣传工作 , 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普散打运动队 , 体育院系武术专业等领域的实验推广 , 现形成国内及工作。但由于散打运动练习者容易受伤 ,场地器材要求较高以外影响力较大的竞技散打运动。然而 , 遗憾的是 , 散打运动从开及学生没有正确的习武观念等问题 ,致使普通学校开展率很低。收稿日期 :2006 -03 -23作者简介 :朱瑞琪(1950 -), 男 ,广东人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武术散打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 , 编号 2007jyxm42191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 26 卷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竞技散打如何进行 “轻体育” 化改造 , 使其体育运动项目为运动者提供了克服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来符合大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 旨在抛砖引玉 , 引起有志于发展武术促进有机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适应性改善 , 这是体育运动散打运动的广大武术爱好者们对散打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关注 ,的本源目的。由于竞技散打对训练和比赛负荷要求较高 ,有调查并加以深入研究 ,这对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显示 , 一些长期从事竞技散打训练和比赛的散打专业运动员 , 多数有职业性运动创伤和疾病 , 显然 , 竞技散打不适合普通学生的1“轻体育”的释义及学校体育与散打运动结合的历史必然性生理和心理特点需要 , 因此 , 必须对竞技散打的训练学度量指标1 .1“轻体育”的释义所谓“轻体育”(Light Physical training)是相对于项目的社会存在形态的适应性而言 , “轻体育” 又称 “快乐体育” 或“娱乐体育”, 是伴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休闲、娱乐为目标而产生的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新形式 , 是一些竞技运动项目演变成的多种运动形式 , 或是利用竞技运动的竞赛和运动特征 , 结合其它文化形式, 形成的娱乐性体育活动。由于 “轻体育” 项目 , 具有体能消耗少(轻负荷 , 不追求大运动量)、运动方式灵活(不必拘泥于竞技方式 , 运动方式多样 , 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固定运动方式 , 也不像竞技体育那样专业)、技术要求低(哪怕毫无运动基础的人 , 也可以进入角色)、经济负担小 (对场馆、器材、经费等方面的要求不高)等特点 , 因而目前在一些国家已成为体育健身的一种新时尚。1 .2学校体育与散打运动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散打运动以其特有的功能 , 使学校通过开展武术散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 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 还能培养出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陶冶学生的情操 , 培养武德 , 发展个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作用 ,这些正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所追求的。在现代这样一个大众化意识强的时代 , 散打运动应是大众的散打运动 , 散打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学校体育来推广普及 , 扩大其影响,今天开展的竞技散打很难在普通大、中、小学推广 , 对散打运动的“轻体育”化改造是必须的。轻体育运动形式的散打运动 ,普通学生可以直接参加活动 , 获得身心愉悦。同时 , 轻体育运动形式的散打运动是竞技散打的一种普及、发展和补充 , 也是普通学生与散打运动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参加轻体育运动形式的散打运动 , 实际上是对竞技散打直接和间接的感受和对武术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不仅为竞技散打的发展准备了大众基础 , 也是一种对大众竞技散打进行运动美学教育的活动 , 为竞技散打的发展准备了大众心理和美学基础。广大学校普通学生通过参加轻体育运动形式的散打教学、训练和比赛 , 可从中获得对竞技散打的心灵体验 , 获得对竞技散打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 从而扩大社会公众对散打运动参与率。学校体育需要武术散打运动为其培养目标服务 , 竞技散打又需要学校体育来普及和推广 , 两者结合是历史必然。2 竞技散打 ,“轻体育”化改造的实现途径竞技散打的轻体育运动形式 , 就是以竞技散打为原形 , 通过研究与实践, 把那些只适应于竞技运动的竞赛、训练、裁判、规则等经过多种形式的改造 , 使其适合于普通人直接参与的武术散打运动形式。2 .1运动负荷的轻松化进行“轻松化” 处理 , 如在比赛的时间上 , 由每局净打 2 分钟, 改为毛打 2 分钟或更短 ;在击打部位上 , 可限制击打头部 ;在击打效果上 , 由重拳、重腿、重摔 , 改为“点到为止” 等方面进行改革 , 使其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符合普通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 .2运动技战术的简化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运动技战术体系 , 竞技散打以形成“远踢(腿法)、近打(手法)、贴身摔”的全面灵活的复杂的技术体系 , 在战术意图上有向凶狠的杀伤力较强的目标追求 , 突出摔法的特殊地位 , 并有向“狠” 的方向上努力的趋势。讲究用重拳、重腿击中对手以达到重创对手的目的 , 这种技战术体系不适合普通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跆拳道等东方武技之所以能成功地在学校推广普及 , 一个重要的原因 , 就是它们技战术相对简单 , 正是因为这种技术含量少 , 战术相对简单的特点 , 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 因此 , 竞技散打要在广大普通青少年中推广和普及 ,就要对其现有的技战术进行必要的简单化处理。学校开展的轻体育运动形式的散打运动技术体系应以踢、打、摔为基本技术骨架 , 根据普通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 , 可以从竞技散打技术体系中选择较简单的技术 , 如单一的手法、腿法 , 单一的接招摔法等简捷、实用性较强的攻击招法 ;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武术的攻防实战技法体系里选择一些动作简捷 , 实用性较强的招法技术 ;战术行动应以单一技术的进攻与防守为主 , 击打过程讲究“点到为止” 或 “轻打” , 不能踢打头部 , 不能重击等。降低散打运动的技战术难度 ,让多数学生经过简单的练习就能掌握基本的散打技战术方法 , 提高实战中的进攻和防守反击的应用能力。2 .3比赛形式的娱乐化娱乐性是“轻体育”所必备的重要特征。竞技散打是技能性格斗对抗项目, 竞技能力要求高 , 对抗激烈 , 比赛中运动员是以对手身体为进攻目标 , 进攻有效得分 , 才能取胜 , 同时还要保持身体的动态平衡与良好的技战术 , 是以战胜对手为目的 , 因而 , 淡化了比赛的过程 , 强化了比赛的结果 , 对于普通参与者来说 , 竞技散打的比赛形式 , 对抗有余 , 娱乐不足。学校开展轻体育形式的散打比赛, 强调的应该是参与者对比赛过程的体验 , 淡化比赛的结果 , 因此 , 必须对竞技散打的比赛形式进行改革 , 增强比赛的娱乐性。增强比赛的娱乐性应从改革比赛规则入手 ,竞技散打比赛规则的制定是以如何提高比赛激烈程度和提高观赏性为追求目标 , 而学校开展的轻体育运动形式的散打比赛规则的制定 , 除追求这一目标外 , 更重要的是追求比赛的趣味性 , 避免比赛的危险性 , 比赛应以 “点到为止” 为原则 , 禁止重拳、重腿、重摔。除竞技散打禁用的技术动作外 , 对危险的摔法也可适当禁用 , 可将摔法改为接住对手上肢或下肢 , 做出摔的正确技术动作即得分 , 打小腿部位也得分等 , 另外 , 可以把竞技散打中的一些9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 26 卷基本技术和方法 , 按照一定的音乐频率 , 改变成各种“操”和“舞”分的 , 就是情感体验 ;偏重于美的感受的 , 就是审美体验 ;偏重于的演练形式, 用来“娱乐身心”“体验意境” 达到健身的目的 , 总价值观的 ,就是道德体验。体验总有情感作用 ,但不只是情感 ,它之 , 要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 , 以提高比赛还带有体察、体会的意思 , 所以我们说体验是认知和情感的综合的娱乐性为目的 , 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和比赛形式。状态。竞技散打运动强度大、身体对抗性激烈、技战术复杂 ,对于2 .4 武德和行为规范的强化普通学生来说, 很难体验到散打运动的魅力和文化所在。因此 ,所谓武德 , 是指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学校开展的轻体育形式的散打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要符合普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历代习武者大多以“尊师重通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 掌握一些简单的运动技术 , 体验散打道、孝锑仁义、立身正直、扶危济贫、除暴安良”或是 “虚心求教、运动的运动技术美 , 遵守散打运动中成套的行为规范、比赛中遵诚实守信、舍生取义、助人为乐”等为武德信条 ,把道德和节操看守 “点到为止” 等的道德美 , 体验散打运动的道德美和成功体得比生命还重要。这种道德标准闪耀着民族优秀传统的光辉 ,它验。例如 :在教学和训练中, 要求学生自始至终遵守“礼仪、遵所宣扬的民族正气 , 又在潜移默化地铸造和影响着我们民族健守“点到为止” 原则, 内容选择上 , 选择散打中的基本步法、进攻康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 , 使中国民族传统武技与武德永恒地法、防守法、反击法练习 , 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时机判断能力、成为人们崇尚与向往的优秀传统。学校通过开展轻体育形式的距离与空间的判断能力、进攻与防守反击的综合能力 , 教学方法散打运动 , 使广大学生对这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的认识、和原则上要突出先简后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触类继承与发展, 培养“树立理想 , 为国争光 , 爱国爱民 , 学习武术是旁通 , 在训练的方法上要注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 在两人配对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见义勇为、尊师爱的选择上 , 要注意运动水平相当 , 和谐配合 , 互相包容 , 互相学生 ,团结互助、修身养性 , 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举止端正。”等的习。通过科学的教学和训练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成功体思想道德品质 , 这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形成文明礼貌、助人验 , 这种体验强化了运动的行为 , 其结果是导致运动行为的持续为乐、爱国爱民、见义勇为、惩恶扬善、重义守信的社会公德具有和加强 ,直至运动习惯的形成。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3 现代散打运动“轻体育”化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武术散打的武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成套的行为规范以及一些特定的造型动作形成和培养的 , 这种行为规范(礼仪)通过3 .1 散打运动观念的变革与更新外在的硬性规定形式起到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作用。这是内容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 我们往往只承认已存在的所谓“正规和形式的统一 , 作为中国武术散打的行为规范 , 同其内在的“武的比赛”方式的现代散打运动 , 只有符合“正规的比赛”方式的竞德一样 , 对原本武术散打的攻杀内涵起了很强的抑制作用 , 从赛、训练、裁判、规则才叫武术散打 , 而对于其他存在形式则持排而保证了武术散打的安全性和文明性 , 在一定程度上少了一些斥的态度。这不能说我们没有认识到武术运动的文化本质 ,现代美国职业拳击、泰拳、欧洲自由搏击术的血腥。因此 ,学校开展的散打运动“轻体育”化的过程 ,从本质上来说 , 就是要营造现代散轻体育形式的散打运动 , 在教学、 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学生的打运动的多元化社会存在形态 , 弘扬和普及中华传统民族文化 ,“礼仪要求显得更加重要 , 例如 :基本礼仪姿势的规定 , 如抱拳拓展武术散打运动项目功能。这是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现代化的礼、坐姿、站姿等 ;对学生自我用具的整理要求的规定 , 如学生应需要 ,同时也是现代散打运动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以时代将器械和服装预先放置整齐 , 将鞋置于训练场的边缘 , 鞋尖一律发展的目光来看待现代散打运动的“轻体育” 化的问题 , 要跳出向外等 ;训练礼仪要求的规定 , 如训练开始前 , 应由学生呼口号传统观念的狭窄天地 , 到社会生活的浩瀚海洋中研究现代散打“努力学习 , 刻苦训练 , 弘扬武术 ,爱我中华 。”要求声音宏量 、精运动的普及问题 , 建设武术文化。神饱满、整齐等 ;比赛礼仪要求的规定 , 如比赛开始前、比赛间断3 .2 提高体育教师的散打素质和结束时 , 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要遵守 “基本礼仪姿势” 和散打运动在学校的普及和推广 ,关键在提高体育教师散打“训练礼仪” 的要求 ;生活中的礼仪要求的规定 , 如师生在日常素养 , 当前 , 提高体育教师的散打素质 , 一方面 , 加强师资在职培生活中相遇时 , 先由学生行鞠躬礼 , 后由教师还礼等。这些礼仪训工作 , 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散打培训班 , 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在散打教学、训练和比赛都要按一定的礼节进行 , 将礼仪行为和式的散打教学、训练、裁判和科研培训班 , 另一方面则要对培养意识带到练习者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各个方面 , 努力养成克己礼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进行改革 , 要简化套路 , 淡化技让、宽厚待人和恭敬谦逊的道德修养。术 , 强调应用 , 提高能力 , 改变武术课教学中只满足于教学生掌2 .5 教学 、训练和比赛过程体验化握几个武术套路的现状 , 以攻防技术为基本内容 , 突出攻防 , 有体验 , 是个体因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所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目的、 有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讲述动作攻防含义和准确完成动或自己活动的一种主观感受和情感状态。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作示范的能力, 以及运用教学原则 , 选择教学方法 , 组织武术教心理过程 ,它既有认识 (认知)的成分 , 即“感受到了” , 又有情感学的能力 ;创编武术类动作组合的能力。在提高学生武术类课程的成分 ,因为情感就是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体验有时候还有意志教学能力的同时 ,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武德意识和武德修养 , 使其的成分 ,即当体验与克服困难的动机相联系时。体验的这种综合能适应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性或整体性更符合心理的实际。当然这些成分也不是平均的 ,有3 .3 武术教材散打内容和评价体系的配套时某种成分重一些。偏重认知成分的就是理智体验 ;偏重情感成学校开展散打是在围绕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 为增强学生93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第 26 卷体质、掌握武术散打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计划、有组织而开展的散打教学训练过程 , 除具有现代散打运动教学训练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外 , 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 从参与对象看 , 主要由普通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组成 , 主要组织形式是学校班级 ,在实施方法上 ,作为一项体育教学内容。因此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突出动作的攻防趣味 , 突出攻防的技能的锻炼方法 , 强调应用价值 , 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散打教学规律 ,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散打的兴趣、意识和全面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教学评价应突出过程评价 , 淡化终结性评价 , 同时制定相应轻体育运动形式的散打运动晋升段位标准。4 小结散打运动中的竞技散打 , 强调的是项目的竞技目标、竞赛方法、标准化的竞赛规则、竞赛制度等。其目的是通过专项训练发掘人体的最大运动潜能 , 提高人的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 , 在比赛中获得最佳运动成绩。散打运动中作为轻体育化形式的散打(暂称健身散打), 强调的是项目的练习内容、 练习方法 , 提高兴趣等 , 其目的是掌握专项技能 , 促进人体健康发展。通过对运动负荷的轻松化、运动技战术的简化、武德和行为规范的强化、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体验化等的轻体育运动形式改造 , 使其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得以实施 , 不仅可以起到增强学生体质 , 提高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 还可起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激发民族自豪感、 珍视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特殊教育作(上接第 90 页)能在正常范围内的学生可以入学学习 , 由此以来 ,对高校卫生保健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笔者建议 管理好传染源 :对 HBV 感染学生 , 尤其是 HBeAg 阳性者应分宿舍管理 , 同时为他们做好卫生宣教和心理疏导。对 HBV 感染学生定期检测肝功能 , 必要时可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举办健康讲座, 作多途径宣传 ,增强防范意识 , 注意个人卫生 , 提高学生预防 HBV 感染的知识水平。 保护易感人群 , 对所有易感者 , 即抗 HBs 阴性学生进行乙肝疫苗的全程免疫 , 阻断 HBV 在大学新生中的传播 , 有效地降低乙肝患病率。参考文献 : 1 魏秀燕 , 汤胜昌 .某校大学生因病休学原因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 ,1999120(6):485 . 2 王德全 .广东药学院 6 届新生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肝炎KVB 调查 J .中国校医 , 2000 , 14(5):342 .用 ,推动现代散打运动的普及。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