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_第1页
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_第2页
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_第3页
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_第4页
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7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08年3题3分 3分2009年2题2分1题2分4分本章教材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消费理论消费、储蓄和投资 储蓄函数 投资函数 投资乘数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考核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等基本指标的含义和核算方法具体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2、GDP的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价值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收入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产品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例题1课后题第4题】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A.价值形态B.收入形态C.产品形态D.支出形态 E.实物形态【答案】ABC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生产法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GDP。 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一)支出法1、含义: 所谓支出法,即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 (居民、企业、政府、进出口部门),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GDP的方法。 2、支出法GDP的构成: 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GDP=C+I+G+(X-M) 其中: C消费; I投资; G政府购买; (X-M)净出口 ;【例题207、08年单选】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AGDP=C十I十G十X BGDP=C十I十GMCGDP=C十I十G十(X十M) DGDP=C十I十G十(XM)【答案】D【例题3-07年多选】在我国统计实践中,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A消费支出B固定资产投资C净出口D营业盈余E政府购买【答案】ABCE(二)收入法1、含义: 收入法下,国内生产总值收入主要是指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的收入。从企业角度来看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成本,是生产要素的收入,所以用收入法核算的GDP有时又称为要素成本法。 2、GDP的构成: 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例题4-07年单选】按照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其公式是()。A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十利润十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十折旧十统计误差B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润十折旧十统计误差C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润十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十统计误差D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润十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十折旧十统计误差【答案】D第二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考核内容:(1)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2)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3)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具体内容:(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1、含义: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没有政府部门和进出口部门,所以就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贸易。 为了分析简便起见,不考虑折旧。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资本设备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当不考虑资本设备折旧,没有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政府补助金时,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2、投资储蓄恒等式 I=S,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其中,I-投资 S-储蓄3、推导过程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GDP=Y=C+I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用字母S表示)GDP=Y=C+S。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GDP=C+I=Y=C+S,即C+I=C+S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1、含义: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2、投资储蓄恒等式 I=S+(T-G) 其中, I-投资 S-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 T-政府税收 G-政府购买 T-G-政府部门的储蓄S+(T-G)-整个社会的储蓄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3、推导过程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但是,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 政府的净收入=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 用T0表示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表示政府净收入,则: T=TO-TR 从收入方面来看,国民收入Y=C+S+T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因此有GDP=C+I+G=C+S+T=Y 即C+I+G=C+S+TI+G=S+T得到,I=S+(T-G)(3)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1、含义:四部门经济就是在三部门经济中引入一个国外部门。即包括消费者(居民)和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2、投资储蓄恒等式I=S+(T-G)+(M-X) 其中:(M-X)-外国在本国的储蓄3、推导过程 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假定总收入不变,Y=C+S+T。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 C+I+G+(X-M)= C+S+T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G+(X-M)= S+T可以简化为:I= S+(T-G)+(M-X)【例题5-单选】三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A C+I=C+S B I=S C I=S+(T-G) D I= S+(T-G)+(M-X)答案:C解析:三部门储蓄与投资的恒等关系是: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S+(T-G)【例题609单选】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AI=S+( T - G )+ (M - X) BI=S+T-G+M C. I=S+( T - G ) DI=S+(M-X)答案:A解析: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I= S+(T-G)+(M-X)第三节、消费和储蓄考核内容:(1)消费理论(2)储蓄的含义和储蓄函数(3)投资的含义和投资函数(4)投资乘数的含义和公式具体内容:一、消费理论(一)凯尔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上的,具体见下表:假设具体内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1)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0MPC1,因为一般正常的理性人,收入增加,消费不大可能下降或不变,即消费的增量大于0,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增加的消费一般也只是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不会是全部,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是随着收入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凯尔斯消费函数: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式中, -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 -边际消费倾向 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例题709多选】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假设有()。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B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C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D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E长期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答案:ABC(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该理论认为: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年青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 理性的消费者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家庭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那么,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 C= WR-财产收入 YL-劳动收入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实际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如果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口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该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的收入和持久性的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Ct= Ct -现期消费支出 -边际消费倾向 YPt -现期持久收入 这一理论认为,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二、储蓄函数由于收入=消费+储蓄即:Y=C+S所以:储蓄=收入-消费即,S=Y-C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增加的会越来越少,而储蓄增加的则会越来越多。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根据上面得出的消费函数的公式,以及消费与储蓄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储蓄函数的公式:-边际储蓄倾向(MPS),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10MPS1。(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即APC+APS=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即MPC+MPS=1。【例题8-08年单选题】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A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为互补关系 B 消费函数大于储蓄函数C消费函数小于储蓄函数 D 消费函数恒等于储蓄函数答案:A【例题9-单选】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B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C储蓄=收入-消费D消费=自发消费+引致消费答案:B解析: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所以B不成立。三、投资函数1、投资含义:投资是购置物质资本(例如厂房、设备和存货,以及住房建筑物)的活动,即形成资产的活动投资。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在内。2、决定投资的因素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3、实际利率与投资的关系如果企业贷款投资,投资的成本就是利息;如果企业用自有资本投资,利息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仍可认为投资的成本是利息。决定利息的直接因素就是实际利率,因此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如果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既定,则实际利率越高,投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反之实际利率越低,利息越少,投资成本越低,投资增加,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如果假设投资和利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则投资函数可写成: -自主投资,是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利率无关, 即使利率为零也会存在。 -引致投资,随利率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化。四、投资乘数 1、乘数的含义:乘数也叫倍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2、投资乘数:对于投资而言,乘数原理就是增加一笔投资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