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教师弹性退休制度可行性研究【摘要】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在50年代制定的。近50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退休年龄制度却几乎一成不变。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进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虽然改革本身至今仍未涉及退休年龄等问题,但是政府、学校不少改革措施在有意无意中支持了提前退休的行为,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教师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费年限偏短,而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偏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养老保险的支出负担将会越来越重,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从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教师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试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关键词】教师;弹性退休制度;可行性一弹性退休制度的内涵本文论述的弹性退休制度是指现有法定退休年龄可变的情况下,同时充分考虑到劳动者自身身体状况的特殊性,从退休年龄弹性化角度给予面临即将退休的劳动者充分的选择权,使劳动者有选择退出或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空间,当劳动者本人感到自身状况理想时,可以由其自己选择继续在职工作,从而延长其退休年龄,延迟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反之,则选择退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总之: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对于劳动者提前或推迟退休有相应的选择性激励制度。二我国弹性退休制度的现状分析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法定的退休年龄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解除劳动者劳动义务,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界限。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不分干部还是工人),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对特殊工种职工退休又放宽五年期限。这些规定是根据我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制定的,当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多岁,而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均寿命也提高到了72岁。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大幅增加意味着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这也将会导致老人退休后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会越来越大,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建国以来,我国多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学制改革,教育课程改革,但从来没有进行过教师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女教师在50至55岁之间,男教师在55至60岁之间。教师的工作性质是体力与脑力结合的综合性工作,长期从事这项工作会使声带、肺腑、眼睛、腰、腿、脑等器官出现较早的疲劳和损伤,年龄超过50岁,很多人已经出现病症,多数已是带病工作。同时,也有很多教师在退休年龄时,身体还是很硬朗的,还是很想在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位上成为燃尽的蜡烛。三我国教师现行法定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1.退休年龄缺乏弹性我国现行退休政策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特殊工种职工退休可提前到50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1949年的50岁提高到了现在72岁。有的老师在退休年龄时,身体状况没有多大问题,仍想继续工作;而一部分老师在还没到退休年龄,身体状况却日益下降。但他们都不得不在法定退休年龄时,按法律办事。我国目前推行“一刀切”的退休政策,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因为现有的法定退休年龄并未充分考虑到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受教育年限,现在受教育的年限很长,等到博士毕业当老师也已属于大龄,他们工作的时间也就缩短了,如果按照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他们最多也只能工作30年就要退休了,可是那时他们还有很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2.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目前由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据统计,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在退休年龄上就不该于男性相差那么多。应当说,让女性提前退休的初衷是为了体现对妇女的特殊照顾。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旨在保护女性的政策已于现实渐行渐远,不仅没有讨得女性欢心,反而饱受女性非议,被认为是“歧视女性”的政策。这是因为,随着妇女家庭负担的减轻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女性职业化程度提高,同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代女性可以和男性承担相同的社会经济责任,法定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体现了对女性的不公平,所以现行政策应该对男女法定退休年龄进行适当的调整。3. 退休养老保险阻碍了高校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自1955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建立以来,国务院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进行了多次调整。200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规定2006年7月1日后离退休的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暂按下列办法计发退休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退休费的计发基数为本人离退休当月的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工资构成比例所规定的津贴两项之和。在国家对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占用了大量资金,使高校的发展基金愈发紧张。以武汉某高校为例,其2007年人员经费预算为54,000万元,其中发放离退休金19,650万元,占人员总经费的36.39;而离退休经费中国家财政拨款为7325万元,学校自己要负担62.7的养老金,严重影响高校的发展。此外,高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没有实行个人缴费和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缺乏阻碍了高校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人员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衔接,制约了教师的合理流动,使人力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高校全员聘任制改革的实施进程。四试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1. 弹性退休制度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衰老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到了一定的年龄界点便产生了质的改变。法定退休年龄便于统计核算,但是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由劳动者的先天禀赋以及其资本形成的过程等因素组成。不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绩效与贡献不同,最终退出劳动领域的时间也必然存在差异。“一刀切”的法定退休制度,体现不出劳动者个体的差别,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浪费。然而,弹性退休制度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强制退休制度以年龄为标准,虽然便于统计和管理,但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差异,不利于个体能力的充分发挥。特别是随着人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人力资源使用期限也相应延长,在初始工作年龄后延而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工作年限的缩短和消费年限延长,人力资源造成很大浪费。社会对人的能力的需求不是单一的,我国职业和工作种类繁多,对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的要求差异大,不同职业的特性不同,其从业人员的职业衰弱期和职业巅峰期也有差异,岗位更是繁多。体力劳动者通常进入劳动领域的时期较早,并且随着年龄增大体力衰减,较早的离开劳动市场。而脑力劳动者通常相反,其受教育时间长,进入劳动市场的时间也相对较晚,人力资本存量的释放在向生命周期相应后移。而且在脑力劳动者也存在着许多差别。个体的人力资本也因为个体对人力资本投资等因素不同而呈现差异性。若按照一样的退休年龄退出劳动领域显然不经济也不公平。作为老师,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阅历会更加丰富,社会关系网络也更多,社会资本存量也逐渐增大,这是一类教师,另一类教师,可能在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的太多,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若实行弹性退休的退休年龄,劳动者则可以理解的对社会资本进行再投资,其社会资本也可以相应延续。并且不同个体与社会互动的方式不同,其社会资本的丰富性也不一样。因此应当实施因人而异的弹性退休政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2.弹性退休制度有助于养老保险的基金平衡。退休年龄的制度安排是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重要变量,合适的弹性退休制度设计可以达到推迟退休的效果。在现收现付制度下,以在职劳动者供款以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待遇,因而合理人口年龄结构是系统稳健运行的重要参数,人口老龄化下要维持制度的收支平衡或者增加养老金的收入,加大年轻一代的缴费,或者削减养老金的支出,而福利支出又具有刚性特征,若增加养老金的收入提高缴费率,而缴费率的提高无疑会增加企业、学校的生产车成本,不利于企业、学校发展。我国目前正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况且我国目前包括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险的供款率已经相当高。而教师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保险金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其部分资金的来源就是学生的学杂费,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负担。要在社会老龄化的情况下继续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无非是从开源与节流的两大方向入手。节流的典型方式是降低养老待遇,然而福利支出带有刚性的特征,实施的可操作性不强。开源的方式主要为提高缴费率以及推迟退休年龄两种。当增加了生产成本,不但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会迫使企业通过减少雇佣劳动者来降低这一成本,从而造成了大量失业。合理的弹性退休制度能够通过惩罚和激励制度达到推迟退休的效果,成为平衡养老保险基金的可行性方案。如果学校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老师少了一些工资,会不会间接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呢?3.弹性退休政策不会必然增加就业压力。当前,下岗人员再就业、大学生就业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巨大压力下,一些人担心弹性退休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就业压力。其实,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分析,退休年龄的高低和宏观就业总量之间并不直接相关。老年人和年轻在就业岗位、适应职业上并不存在完全的替代性。由于老年人与年轻人在身体与智力上的差别并不必然构成一种对立关系,甚至构成互补,在这基础上可以形成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在小学教师这个职业,从儿童教育心理学来说,50岁以上年龄的教师对儿童来说已经太老了,就像他们的爷爷奶奶一样,唠唠叨叨,让学生觉得没生气,没有青春向上的榜样作用。年轻教师形象好,有职业魅力,与学生容易沟通,学生也容易接受。年轻人有更多的热情和激情,有更多的创新能力,对现代教育有更大的促进和提高。一些高失业率的国家,曾把老年雇员提前退休作为为年轻雇员让出岗位的就业促进措施。而退休教师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群体,更容易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具备更好的劳动者的素质,可以从事相对轻松的新工作,施展才华再创业,给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提前退休。退休后的教师们可以好好的休养身体,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可以游历名山大川,可以幸福的含饴弄孙。4.合理的弹性退休制度设计可以抑制提前退休。由于我国的退休制度的不完善:替代率高、退休审批制度执行不规范、再加上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为摆脱自身经济负担,一些中小学校为提高教学的质量,鼓励中老年人提前离开工作岗位,导致提前退休日益普遍。据劳动保障部统计:1999年提前退休26.2万人、2000年提前退休34.2万人、2001年提前退休47.5万人、2002年提前退休55.9万人,提前退休与当期退休人数比为15%、16%、21%、23%,五年总提前退休达163.8万人,给养老金制度造成巨大负担。并且很多老年人“退而不休”,一边拿着养老金,一边从事着有报酬的工作,他们通常预期工资不高,对年轻的劳动者造成不公平,扰乱了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合理的弹性退休政策一方面通过对达到法定最低退休年龄而继续留在劳动市场的雇员给予物质激励,而未达到法定最低退休年龄而提前退休的给予经济上的惩罚,鼓励推迟退休,减少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压力。对于一些由于健康等原因不能继续工作而提前退休因经济收入急剧下降而生活困难的可纳入社会救助的范围来解决。这个优势或许是针对企业来讲的,但对于资历很高的教师来讲,学校也许因此可以留住老师,从而提高教学和师资力量,有利于学校的发展。5.弹性退休制度体现了关心老年教师。强制退休使得老年教师一下子从全日制工作改为了彻底休息,一下子失去生活的重心,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弹性退休制度提供给老人们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权利,帮助其比较顺利地渡过工作与退休之间的真空地带,符合特定条件的老年人可以继续在一些岗位上发挥价值,工作可以带来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适当的活动和规律的休息,使老年人的身心更加健康。另外,弹性退休制度还可以给选择推迟退休的老年人合理的经济收入,令他们拥有了除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之外的又一有力保障。五结论与总结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学家预测在未来我国将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因而,全面推迟退休年龄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按照人口学家的预测,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的老龄化比总人口的老龄化滞后30年,中老年劳动力年龄人口中的比重1990年以后开始缓慢上升,21世纪中期我国将开始面临劳动力老化的问题。绝大部分老师都赞成弹性退休制度,部分老师希望早点退休,可以多点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部分老师则希望延迟退休,因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想要发挥“余热”。弹性退休是退休制度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试行弹性退休制度,逐步向全面推迟退休年龄靠近,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政策的调试、养老金的运作、劳动力的供求平衡、科学制定退休管理制度、退休年龄等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充分准备和适应的过程。【参考文献】1杜 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丁 煜:试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研究初探,中国经济2001年第4期.3韦鹏华:浅谈弹性退休制度在我国是否可行,广西梧州商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品氢氟酸安全培训课件
- 内网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课件
- 内经选读素问痹论课件
- 内燃机车原理课件
- 内河船舶机务安全培训课件
- 七年级上册1《春》作业设计(含答案)
-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五上 26 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备课素材)
- 化妆品安全培训课件
- 先丰安全官培训课件
-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QA出货检验日报表
-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应对》3.5 消化系统常见病防治与护理
- 加润滑油安全操作规程
- 萨福双脉冲气保焊说明书DIGIPLUS课件
- 高中期中考试家长会PPT课件 (共51张PPT)
- JJG 573-2003膜盒压力表
- GB/T 39634-2020宾馆节水管理规范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 紧急采购申请单
- 工程地质学:第7章 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