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本目录第一章 任务与框架03 一、范围与期限03 二、技术依据03 三、规划原则03第二章 悬羊峰建设条件分析04一、生态敏感性分析04 二、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分析评价05 三、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05第三章 目标与主题06一、主题定位06二、功能定位07三、目标定位07第四章 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07一、规划指导理念07二、功能组团区划08三、分区项目布局09第五章 游赏线路规划13一、道路现状13二、规划原则13三、规划布局13四、游赏线路组织14第六章 景观系统规划15一、规划设计原则15二、景观系统规划15三、主要景观主题15第七章 分期发展规划16一、分期发展的原则16二、建设期目标16三、近中期建设项目指引17四、规划实施建议17第一章 任务与框架一、范围与期限桃山悬羊峰生态风景名胜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桃山园区,由位于桃山林业局跃进林场内的大小27座山峰组成,最高海拔909米,距桃山林业局局址37公里。整个景区山峦起伏、浑然集中,景景相连,景区主要有奇特的山石景观、壮美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气象景观构成,可以用“怪石、险峰、苍木”来概括。根据项目发展需要,规划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282812830,北纬46484650,规划总面积7.1平方千米。规划期限:20122025年。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20年远期:20202025年二、技术依据l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l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1999)l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l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10)l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00年)l 黑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l 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12020)l 其它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文件三、规划原则1、起点要高以旅游产品现代化为指导,以建设与小兴安岭旅游相辉映的、黑龙江省重要的国际化旅游胜地为目标,高品位多功能地建设科普、休闲旅游度假设施。2、特色鲜明培育核心竞争力,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现有的旅游设施基础,全面借鉴国内山地旅游区的成功发展案例,慎重考虑主题地质公园的建设,特别是主题的选择。在景区的设计、建设、设施和服务上作充分的研究,打造黑龙江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地。3、生态居先充分认识悬羊峰景区森林的重要性,重点考虑生态环保需求。在开发强度上注意尽量减少地形改造,低密度建设,不出现高层建筑,建筑之间的间距必须高于建筑高度。景区山体的轮廓线保持不变,旅游厕所的建设要参考国家旅游局有关环保厕所的标准要求。把建设“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作为远期的发展目标,从规划即开始努力。4、以人为本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设施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考虑游客中心、无障碍设计、残疾人厕所等,努力将悬羊峰景区建设成为“生态平衡,环境优雅,景观独特,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实践区。5、产业联动发挥旅游业作为“动力产业”的行业功能,尽量将规划区旅游项目与当地的农业、林业、商业、文化产业等紧密结合,并升级换代,造福社区群众,造福桃山和伊春,从而推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6、区域整合着眼大区域,特别是规划区周边平顶山、汤旺河、狩猎旅游等旅游产品,强化各自特色,避免雷同竞争和重复建设,形成产品集团方阵。7、引领趋势研究旅游业的发展趋势,需要首先研究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领先于群众的消费趋势并擅加运用于旅游开发。目前有六个方面的趋势十分明显:一是汽车进入家庭,汽车时代的来临对于旅游区的规划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一要考虑景区进入的便利性,二要考虑汽车给自然景区带来的反生态影响;二是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以及老年保障机制的日益完善,旅游成为众多老年人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旅游景区的规划提出了建设适宜老年游客的度假设施;三是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越来越注重实地教育,体验式教学;四是“亚健康”群体的壮大和对健康的关注快速上升,对体育旅游的期望越来越高;五是“静养式”度假行为的蔓延。这些对于旅游区的开发都是值得重视、应当结合的题材。在悬羊峰景区规划中,对这五个方面的趋势加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利用于旅游产品开发。第二章 悬羊峰建设条件分析一、生态敏感性分析1.1技术路线本规划是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导向,力求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使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的共同持续发展。而生态敏感性分析就是在不降低或者破坏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变化的适应能力。生态敏感性分析主要从自然生态资源的角度来分析区域内各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反应,并从自然、社会和环境等生态因素中选取了坡度、坡向、高程、汇水排水、植被多样性、景观价值、光照等七个生态因子,采用单因子加权叠加法,应用GIS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对悬羊峰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进行悬羊峰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区作土地利用开发、土地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划的分析,对悬羊峰性质、功能定位、空间形态具有指导作用。内外关于旅游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研究尚属于较新的领域,目前采用的分析万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德尔菲法通过生态因子评分法和GIS技术对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等级采取相应的保护及开发措施,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易懂的特点,适用于区域性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目前还仅属于半定量的研究,带有较多的主观因素;另一种方法是以Arcinfo系统为平台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通过制定各单因子生态敏感性标准及其权重,对各用地单项生态因素敏感性等级及其权重进行评估,然后进行单因素图的叠加,按各土地利用单因子敏感性分级在计算机上形成各单因素图层(Layers),每层都分三级,然后用加权多因素分析公式进行分析,得到综合生态敏感性分层,并把现状的道路、水域和构筑物叠加到图上,即得到生态敏感性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评价全球或区域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不仅有利于多学科融合的高效理性规划设计,更可以加强规划设计数据和成果的动态管理存储和表现方式。鉴于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考虑因素的复杂性、科学性、合理性,本规划采用第二种方法,以GIS技术为支持,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针对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开发、土地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划做了分析。1.2生态因子选取根据研究重点与客观条件(用地现状、开发目标、开发性质等),从众多的因素中选择对研究地区开发建设影响最大的关键性因素作为调研对象,例如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气象、环境质量、土地利用、景观价值、交通等作为重点对象,尤其是其中的自然因素。依据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显著性以及资料的可利用性筛选出评价的因子:坡度、坡向、高程、汇水排水、植被多样性、景观价值、光照等。坡度该区有沟谷、山脊平地等不同地形地貌,起伏大,坡度是影响投资、建设开发强度的重要因素。坡向:坡向影响到植被和动物的种类、分布,建筑物的采光,以及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植物多样性:植物的情况对于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是保护生态基因库和改善环境的重要因素,按照植物的种类、分布和价值进行评价。高程:高程分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关系到景观视线。景观价值:景观价值是影响悬羊峰风貌和特色的重要因素,其评价依据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汇水排水:对于规划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对于景观水体,因此规划区内的水体分布和汇水区域的分析对于规划区的生态建设安全有重要意义。光照(阴影):光照的强度是植物和动物生长、分布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景观的重要因素。1.3单因子评价将各评价因子的原始数据(文字或不同比例图)进行等级化和数量化,将基础数据通过扫描和键盘输入的方式进入计算机系统,转为ARCGIS软件能处理的数据信息,每一单因素为一图层,经过数据校正和规范化,等待下一步数据叠加分析处理。这里单因子敏感度分为三级,用5, 3, 1表明对某种土地利用的敏感度高低。各单因子对土地的特种利用方式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影响程度赋予不同的权值,对影响大的因子赋予较大的权值。各生态因素的敏感度等级及其权值见表1,单因子评价图见(图2)。编号生态因子属性分级评价值权重1坡度0-15度10.1415-30度330度52坡向南向10.14东西向3北向53植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一般10.18植物多样性较多3植物多样性丰富54高程海拔低(500米以下)10.14海拔较高(500-800米)3海拔高(800米以上)55景观价值人文、自然景观价值低10.2人文、自然景观价值中3人文、自然景观价值高56汇水排水无汇水区10.1有一定汇水区3大量汇水及汇水点区57光照(阴影)光照强10.1光照较强3光照弱5表1悬羊峰生态敏感性单因子分级标准及权重选择影响特定土地利用的生态因子,建立评价集生态资源的调研与登记 单因子分级评分、绘制单因子图(等级化、数量化、图形化)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判断矩阵,确定权重求取评价结果确定综合敏感性分级标准生态敏感性模型-规划方案与对策 生态环境功能区分 土地利用配置选择土地开发顺序图1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技术路线 1.4生态敏感性分级与制图(暂略) 1.5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暂略)二、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分析评价 2.1土地开发顺序分析(暂略) 2.2土地利用配置选择(暂略) 2.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暂略)三、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1 优势条件(Strengths)3.1.1 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悬羊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的自然条件特征为“宁静秀气的山体景观、蜿蜒曲折的山体轮廓、平缓起伏的低山丘陵、生长良好的林木植被、高耸陡峭的峰崖。建设环境优美的休闲度假区和现代生态旅游区的条件十分优越。3.1.2 以科普教育为核心的地质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形成的岩体、构造形迹、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可对游客产生较强的吸引力。3.1.3 开发基础优势悬羊峰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摸索、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方面如:可进入性较好,登山步道的设计、开发管理、对未来的构想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外部资金的注入为悬羊峰开发构想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这些投资商带来的除了资金以外,还有广泛的社会关系,有利于后期的关系营销。3.2 劣势条件(Weaknesses)3.2.1 景区容量和范围较近的其他山体旅游区如:凤凰山、汤旺河、茅兰沟等相比,一方面,悬羊峰的景区范围偏小,可容游客数有限,且众多路段山势较陡,游客移动速度较慢,限制了景区的接待规模;另一方面,旅游接待设施如客房、餐饮严重不足(目前仅能提供容纳百人左右的普通客房),限制了游客的接待量。3.2.2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悬羊峰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营造一个便利、舒适的旅游环境至关重要。目前,悬羊峰现有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方面,存在着档次不高、缺乏特色的明显不足。基础设施方面,供水、供电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未来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缺少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基础设施必须结合内部交通进行管线铺设,而这需要具体的规划布局作为指导方能施行。3.2.3水体环境的缺乏及净化能力低由于规划区内水域资源相对匮乏,小溪水流量少且流速缓慢,人工池塘水域封闭。因此,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建设和运营,对仅存少量的水体资源带来威胁。因此,在全面开发之前,有必要进行详细的环境调查,以制定出全面的环境管理方案,具体项目还需要预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第三章 目标与主题一、主题定位1.1 科普考察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在旅游中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游山玩水,而希望在游山玩水的同时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开阔眼界,陶冶身心。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旅游更高层次的追求。科普旅游由于迎合了人们求知心理,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因此受到了旅游者的青睐,正逐渐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悬羊峰景区应以具有较高美学观赏价值、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稀有的自然属性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地质遗迹为基础,开发出向人们普及地学知识的旅游产品。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景区在进行规划是即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通过充分的论证修建适合的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如景区路线的设定,就可以依地质资源的特征加以布局),打造成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典型。开发的过程就是对地质资源的认识和解析的过程,使得景区接待设施与资源本身有效融合。1.2运动休闲结合区内起伏变化的地形,将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相结合,引入国际流行的运动休闲概念,以山地运动作为核心运动项目,周边配套户外拓展俱乐部,开展山地穿越、自行车竞驰、野外极限运动(攀岩、速降等)等时尚运动项目,使其成为健康、动感十足的运动休闲区域。 1.3 生态休闲由于景区山体与平原的有效结合,可以考虑拉大悬羊峰景区范围,通过有效利用山脚的大片平地空间(如大面积、多种类的花卉、药材的种植,经过艺术规划的农作物耕种等),构筑田园式的乡村养生环境,同时结合现有山地林带,发展生态休闲,与桃山旅游区养生休闲主题相呼应,使农业种植与旅游业形成联动关系。整个规划区以休闲为主题内涵,除了上述三个重点之外,还可以将休闲餐饮和休闲教育融合到每一大类的设施中。二、功能定位2.1基础层次伊春市民的郊野休闲旅游区这一层次主要是发挥区位优势,为悬羊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创造人气,以伊春作为基础市场;2.2核心层次黑龙江省著名的休闲、度假、会议、疗养旅游区这一层次主要是完善旅游功能,为悬羊峰旅游区创造效益,吸引北京及东北地区居民成为核心市场;2.3提高层次富有特色的科普、休闲旅游胜地这一层次主要是充分挖掘文脉,形成特色,为悬羊峰旅游区创造品牌,拓展东北以外更大区域的客源作为市场补充。三、目标定位3.1桃山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引擎;3.2伊春旅游产业新的增长极;3.3与东北旅游相辉映的黑龙江省旅游胜地;3.4中国地质科普、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第四章 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一、规划指导理念1.1与上层次规划的协调规划区的发展,需要和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的宏观区域取得协调一致。黑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伊春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均明确指出了桃山为国际度假旅游区,长远发展应以生态性、休闲性、度假性为主要目标,明确了生态旅游区、旅游度假区的定位,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12020)提出将悬羊峰建成地质遗迹景观区,因此规划区的发展定位也突出生态休闲生态、科普旅游的性质,遵循相互的协调一致。1.2 注重生态环境增量建设休闲生态旅游区是一种逃离外界干扰的生活空间,人们之所以有度假休闲的需求,就是为了寻求一种异于城市生活的生态环境空间,因此休闲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不能城镇化,要营造一种高质量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人们休闲放松的要求。悬羊峰定位为“生态休闲旅游区”,一方面需要借助现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另一面也要通过景观营造,人为塑造更加良好的休闲环境,因此,开发建设更加要求关注生态的特质,开发不但不能破坏已有的生态,而且要以创造生态增量为目标进行建设,保持规划区生态特质的延续性。强调和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和侧重点。研究休闲生态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维持,同时确定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目标、保证协调发展。在规划管理中严格控制人口密度和能耗密度,采取变废为宝措施,积极推行垃圾处理,合理选择建设方式,考虑当前经济承受能力,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推行。1.3 注重科普教育定位悬羊峰的地质公园建设,要求它一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护自然风景,野生生物和历史遗址,并提供不对自然造成损害的公共休闲活动,能避免破坏性的建设项目,且能正确引导游客行为。公园系统主要从事火灾的预防和控制,野生生物保护,水源污染控制,使自然、历史或史前特征免遭自然或人为破坏,还负责监督职员的录用和培训,组织旅游方案,计划保护行动。此外景区还应聘用自然学家、工程师、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导游、护林员等,全方位管理和保护地质公园,也提供帮助和服务,包括说明、导游、信息咨询等以满足游客需要。保护生态系统应作为景区的根本目的,利用地质景观使游人接受野外生活方式、野游体验;应特别注意基础设施的修建,可根据自然景观要素来设计和操作,符合现代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利用的科学要求。再则,要理顺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缺乏地质公园的建设资金,就将地质公园的经营管理权转让给企业或投资商,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这样就存在由于企业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地质遗迹和自然风貌保护的潜在威胁。总之,地质遗迹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生态系统相对较脆弱,一旦被破坏就无法补救和挽回。地质公园的首要宗旨就是要保护好地质遗迹的原真性和自然风貌,保护是第一位的,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适度合理的旅游活动,普及地学知识。地质公园内不可能没有建筑,关键是建筑的体量、高度、密度、风格要与自然协调,应做到五宜五不宜(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宜土不宜洋,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1.4功能区划与交通路网的结合小地块开发和大地块开发是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两种开发模式。小地块模式注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从而保证土地的经济增值;大地块注重大空间环境的协调,突出开发的规模性和统一性。结合国内外现有休闲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经验,规划认为悬羊峰更应重视包含外围景观环境在内的整体大地块开发概念,强调整体环境的一致,避免小地块开发模式容易带来的景观风格杂乱、开发强度失控的问题。因此,悬羊峰的功能区划应突出大地块的理念,为了便捷各个区划地块的对外联系,功能区划将与交通路网结合,保证各个地块的可进入性及景观的交融性。1.5 合理的规划结构1.5.1注意较充分地考虑与城镇规划建设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转移农村人口,提高农民素质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尽量体现在规划设计之中,使规划更为深入。1.5.2充份利用各种组织元素(开放空间、景观、山脉峡谷、水面、景点、广场、登山道)。创造独一无二并令人印象深刻的休闲生态区特色。1.5.3 提供一个安全(须考虑行人的安全)及有效的交通网络,创造一个车辆进出及停车管理层次系统。1.5.4利用景观来加强规划结构。1.6项目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兼顾景区面积较小,为了保证主题的突出、风格的协调,其开发建设必须遵循总体规划的要求,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和理念,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的负面开发效果。另一方面,考虑到项目投资和开发时序的因素,规划区的开发思路也要注重项目的独立性,全面开花的开发建设是不现实的,“独立开发、滚动建设、兼顾整体”应该是悬羊峰休闲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的主导思路。二、功能组团区划2.1 空间布局:为了突出景区形态的空间特点,整个景区的功能区划表现为“一核二组团十二分区”的规划结构。一核: 科普教育双核:根据悬羊峰目前的用地条件,采取“动静结合”的空间策略。南部以大众游览运动为主,北部以高端休闲度假为主,自成两个核心,相对独立发展。四组团:根据功能的的不同,围绕四个主题定位,形成生态休闲、运动休闲两个功能组团。十二分区:详见组团布局。2.2 组团布局根据地形与资源特点,不同功能区采取空间分散组团式布局形式,形成“四大组团、十二大分区”的总体格局。2.2.1 生态休闲组团(生态休闲区)位于悬羊峰山脚平原地带,可以营造十分突出的乡野氛围。以“生态休闲”为发展主导方向,通过建设乡村化的康体区域作为运动休闲组团的有益补充。这一区域在部分居民搬迁之后,通过改良种植结构,以花卉、药用植物构筑康体环境,配套相应的康体项目设施,成为规划区内乡村化风格的康体疗养区。(1)农业观光区:位于悬羊峰西南平原及部分坡地。建设民俗村和农业观光园等项目。(2)康体疗养区:位于悬羊峰东南平原及部分坡地。建设东北乡村风格的疗养小区,用于游客住宿、餐饮接待(注意容量)。2.2.2 运动休闲组团以“运动休闲”为主题进行项目的布局和设置。区内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和类型又分为两个区块,东北区域坡度较缓可作为静态的运动区域,集中布局运动量不大、节奏舒缓的项目;西部区域以峰崖为主,地形起伏较多,划分为动态的运动区域,项目以节奏明快刺激、运动量较大为主要特点,并且适合山地地形。(1)山地运动区:一是位于悬羊峰西部山地,建设空中游览运动基地,修建原动力三角翼机场,新建滑翔伞等辅助设施,配套建设山地自行车道、障碍摩托越野赛车场、拓展训练营等设施。二是位于悬羊峰主景区,可以开展一些三、分区项目布局根据总体规划的功能划分,各个功能组团依据相应的功能主题进行项目布局。规划原则:A、各地块功能服从组团规划,项目相对集中,目标市场相对统一。B、地块之间尽量项目不雷同重复(餐饮、酒店、别墅等常规性项目除外)C、各地块尽量形成自身特色,具备旅游市场吸引力。D、充分考虑开发企业经济效益,适当考虑景观别墅等建设需求。在此要指出两点:A、本规划对各区的项目是推荐性的,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增减一些项目。但是不得全盘改变,以至影响组团规划;B、各项目的名称目前只是暂定,开发企业完全可以变更。3.3 度假别墅区面积:158.2公顷。主要项目:度假别墅以南部廖家糟坊和丁家湾东南和两条内湾港汊围合的丘陵地带重点建设景观度假别墅,共246幢。休闲小镇位于廖家糟坊,以休闲街区为核心内容。建筑外观和材料均以土家民居为蓝本进行再创作,充分展现土家建筑文化和民居特色。建筑布局自然,高矮相间。街道的设计从人的行为角度出发,宽窄随建筑布局自然改变,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主题餐厅濒水建设,庭院式布局,以“江南水街”为主题,以水为街,以湖为景,以原始自然和生态环保为特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沟通,注重环保”的理念。老人公寓以二、三层联体公寓为主要建筑形式,既与度假区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又自成体系,相对独立,配套建设理疗室、保健室、棋牌室等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康体保健和接待接待设施,营造一个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舒适环境。 3.4 预留发展区面积:357.6公顷。主要项目:江湾主题度假酒店位于红土溪之南,中期建设,作为预留发展区别墅的公用配套。3.5 生态休闲区面积:92.4公顷。主要项目:观光花田将现有山地和农田大面积改种玫瑰、薰衣草等花卉,利用花卉芳香进行呼吸养生。自助花园进行自助花卉种植、采摘(Berrying)活动,销售制作花卉产品,花卉加工厂生产干花、花粉化妆品等。香草湾SPA美容会馆以水疗SPA为主题,提供美容美体、SPA、瑜伽、纤体瘦身等接待服务和培训服务。建筑采用山地建筑风格,设计与山体结合,与自然相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主要有山林瑜伽、山泉SPA、花卉SPA、观景SPA、庭院SPA等项目。花蜜生产区生产花蜜,销售给度假区游客和区外市场。蝴蝶谷种植成片桃花,模拟自然生境,建造雾谷,提高空气湿度,鲜花盛开,蝶舞翩跹。在林中设置仿生蝴蝶馆,展示珍稀蝴蝶标本。小鸟天堂湖边种植芦苇、荷花、睡莲、芡实等湿地植物,吸引水鸟栖息,营造典型的湿地生态环境。周围修建湿地观察木栈道、睡莲亭等建筑小品,让游客观赏水鸟觅食、归巢等景象。利用原有松林之间拆迁后的空地,种植大量种子植物和芳香植物,引入观赏鸟类,周围用透明幔帐围合,在林间通过不同高度的林中栈桥、穴屋等形式让游人走近鸟类,观察鸟类,增强爱鸟护鸟的环保意识。森林乐园以森林为主题的攀爬、穿越、野营、动物园、氧吧等生态休闲项目。员工宿舍提供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住所。3.8 山地运动区面积:108.5公顷。主要项目:动力三角翼(Microlight)动力悬挂滑翔机,用来旅游观光、休闲飞行、航空摄影等,飞行速度慢、高度低、宜观光、航拍等作业,有令人羡慕的安全记录。滑翔伞(Para-Glide)是降落伞与滑翔翼的结合,始于1978年的阿尔卑斯山区登山者的突发奇想,用高空方块伞改良成性能上接近滑翔翼的综合体。动力伞是加了动力的滑翔伞。是一种新兴的航空运动,兼有滑翔伞和超轻型飞机的特点。热气球1783年11月,法国造纸商蒙戈菲尔兄弟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气球载人空中航行,宣告了热气球运动的诞生。热气球是利用空气受热膨胀的物理原理,使气球升空,从而实现人们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夙愿。热气球运动具有航空体育比赛、探险、休闲、空中摄影、高空作业、气象探测、旅游观光、空中广告、地质地貌测绘、青少年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需30米30米的平整场地,周围无电线及高大建筑。自行车竞驰山地自行车越野(Mountain Bike Cross Country),骑着专用的自行车攀爬山地及障碍,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在区内设置道路,以专人表演、培训指导、租赁车辆的方式开展此项活动。索道滑翔翼(Cable Hangglider)飞行距离500m,飞行速度10m/秒,尽情享受自由飞翔的乐趣。美式全地形越野摩托(ATVAll Terrain Vehicles)自驾行程4千米,夏季的山道密草丛生,驾驶着彪悍的越野摩托,体验驰骋山地林间的快感。四季旱地雪撬(德国滑道)(Seasons Toboggan Run From Germany)滑行距离可超过1000m,局部借助高架桥加高,滑行速度完全由个人掌控,惊险刺激。障碍摩托车越野国际上流行的山地摩托车项目,极具观赏性。随着国内摩托车产业的发展,这一项目已经逐渐为大众接受,目前国内尚无标准的比赛场地,市场前景较好。员工宿舍提供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住所。3.9 农业观光区面积:96.3公顷。主要项目:养生农庄利用现有的乡村建筑,改造成田园式的农庄,以农家菜、农家饭、农家活为主要形式开展农业休闲项目。农家客栈特色主题招待所。原木风格,睡炕、老式床。加盟世界青年旅馆组织。田园自助餐厅主要用玉米、红薯、放养鸡、农家菜等健康食品招待游客,提供自助厨房,供游客参与体验农家风情。多产食物园作为视觉界限将湖岸及山地运动区分隔开。这块土地很适合农作物生长,本身既可以吸引游人参观,又为本地社区提供食物,可谓一石两鸟。经细心设计后的花园,可配合蔬菜的色彩及芬芳,再以花丛穿插其中,和蜿蜒小道,定能吸引居民和游客参观。茶园利用山坡地种植绿茶,开展采茶旅游。老茶馆改造农民老屋,用粗旷的根雕、原木、老家具、老机器(电扇、收音机、钟、留声机等)、老海报和招贴画,提供品茗、棋牌服务。员工宿舍提供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住所。3.10文化体验区面积:38.4公顷。主要项目:清江渔村位于龙洞湾,沿湖修建亲水步道和清江风情渔村,以木材和玻璃为主要材料,质朴原始。国际垂钓中心建设垂钓俱乐部,提供渔具出租、鱼饵出售。同时建立渔文化陈列馆,展示传统的渔文化,配套建设建设小型停车场和标志性雕塑。湖滨种植垂柳,钓台外设计为木船头,沿路布置灯光设施,建成后成为宜昌地区最大的夜明钓鱼场。水底餐厅水中造船形建筑,进入底舱是创意新颖的水下餐厅,供游客就餐、观鱼。水趣园位于樟木咀和龙洞湾之间的现有湾状水面,建设嬉水景观,充分体现水的趣味。用圆木、滚桶、树桩、悬索、溜索、舟桥和汀步石等不同的过桥方式,将两岸联系起来,为游人增添无穷欢乐。水边铺砌卵石沙滩,小溪内放养泥鳅,供游客涉水、嬉戏。结合地形布置手压水井等戏水设施。湖边设置水幕电影供夜间观赏。国际青年旅馆位于樟木咀,为背包族和青年学生提供经济方便的住宿场地。3.12 养生度假区面积:66.1公顷。主要项目:养生度假村在清江北岸陈家沱以北建设高档住宿设施,以养生文化作为酒店主题,通过园林布置、装修设计、房间设施等多种方式展示养生文化内涵。酒店采取大面积低层建筑形式,避免影响景观天际线,强调私密、安静的养生住宿环境,适应高端顾客消费需求。身体检测厅中国传统的观点认为健康就是身心与自然的平衡及和谐。本厅为客人提供体质检测、养生咨询,中药食谱。根据顾客身体状况提出适合的温泉养生方式(如枸杞浴、牛奶浴、咖啡浴、酒浴、当归浴、香薰浴、灵芝浴、大理石浴、瀑布浴、水果浴等),满足顾客的温泉养生需求,重点在于使客人有大量机会明智地、直观地、有目的地进行养生活动。同时,为客人及其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养生建议,如良好的饮食、锻炼、和智力上的激励。国医馆组织老中医,为游客进行健康检测,建立游客健康档案,用中国传统医学的推拿、针灸、火罐等保健方式为游客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药膳馆游客品尝药膳、调理身心的场所。建议在中医指导下进行。养生文化馆以书画、诗词、家居、雕塑等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介绍养生文化的精髓,普及方方面面的养生文化,不但为游客提供养生的享受,而且让游客获取养生的知识。员工宿舍提供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住所。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地块编号功能分区面积(公顷)比例(%)一陆地区域1649.066.301高尔夫度假区271.510.922游艇休闲区221.48.903度假别墅区158.26.364预留发展区357.614.385生态休闲区92.43.726码头区6.00.247湖滨服务区65.82.658山地运动区108.54.369农业观光区96.33.8710文化体验区38.41.5411道教游览区166.86.7112养生度假区66.12.65二水面区域838.033.70合计2487.0100.0第五章 游赏线路规划一、道路现状G318公路是度假区周边唯一的水泥道路,路况较好,在鄢沱码头有轮渡与度假区水上连接,是目前规划区外部交通的主要依托。规划区外部交通整体情况不很理想。规划区内部基本上以磨南公路和村道土路为主,现有居民出行主要依靠步行和摩托车,交通条件较差。二、规划原则众多的景点、林荫车道、壮观的山地湖泊、及专为各种活动及娱乐的步行路,这一切都是成功的各种元素,为不同地区提供不同的角度来观看度假建筑、水域及山景。作为一个山边度假区,必须格外注意规划中的行人循环道路。安全舒适、快速便捷的游赏线路交通体系对于景点景区的发展、旅游者的游览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完善多样的度假区交通游览系统能够提高各种设施的利用率,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游览组合,创造多种欣赏角度,甚至游赏线路本身也能够成为一种景观。对于规划区游赏线路的确定,本规划主要遵循下列原则:2.1多层次、多类型的复合原则多种交通方式并举有利于满足不同游览活动的要求,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游览体验。本规划对于度假区游赏线路规划设计了复合型的路网体系,以水路、主干道路、次级道路、游览步道为主体,构筑多层次、多类型的游赏线路交通体系,以期达到丰富度假区游览活动层面的效果。2.2 利用现有基础的经济原则虽然规划区现有的交通道路比较简易,但是道路基础条件较好,利用现有的基础形成路网能够节约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在经济上、技术上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因此,规划依据经济原则,利用现有道路基础安排游赏线路交通体系,减少工程量,有利于路网建设的顺利进行。2.3 结合游览习惯的人文原则游赏线路主要是为游客进行游览活动提供场所服务的,线路的设计安排要考虑旅游者游览习惯特点,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原则。一般来讲,观光游览时旅游者都想尽可能的多走多看,不走回头路;休闲度假活动的路线则主要围绕住宿设施,以住宿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在这一规律指导下,规划区游赏线路安排表现为滨水区观光步道呈环状,度假区游览步道则呈节点放射状延伸,适应了不同旅游活动的需要。2.4 注重景观效果的生态原则作为一个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生态景观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于度假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游赏线路不但是游客欣赏景色的场所空间,而且应该成为被欣赏的景观对象。对于景观效果的重视体现在路网建设方面,主干道路利用现有基础,避免大规模的土方开挖破坏原有生态环境;游赏步道沿湖滨走向,突出林荫小路的景观效果。三、规划布局规划区道路结构和交通组织坚持在充分利用原有道路结构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选线。在道路规划和交通组织中,充分体现总体规划生态发展的原则,保护环境和景观,力求通过交通组织,全面的展现规划用地的景观特色。车道设计是“以人为先”概念的重要一环。规划已加宽了主车道,使更多的阳光照往公共区域,并建设更宽的林荫行人道、安全自行车道、还有私家车及自行车的路边停车位。良好的照明可吸引人在晚间活动,使用娱乐设施及制造更多的商业机会。连接道路及小社区的街道也会因循同样的安全设计细节以保障行人及交通安全。人行道、自行车道会与车行道分隔开;而交通及居住区之间则会由绿化带分隔开。整个道路系统包括出入口、道路、停车场、广场、水上交通。根据规划区的地形特点,综合考虑旅游功能区划、具体项目设置以及未来客源的发展,游赏线路交通体系以水上交通、车行和步行游览为主,具体分为车行道(主干道路)、步行道(游赏步道)、水上交通三种方式。规划设计从减少工程量,充分保护原有绿化植被的角度出发,主干路主要在现有道路结构上加以改造,步行路和各旅游功能区内的道路则由各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设定。3.1 主干道路主干路网道路主要起到与外界沟通联系的作用,以度假区游览车、船为主要交通工具,表现为“两纵一环”的骨架结构,将规划区各个区划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两纵”为:西部陈家沱至G318路;中部磨市至南岸坪公路;其中,西部旅游大道则主要起沟通陈家沱与外界联系、加强旅游区西部各项目地块之间联系的作用;中部道路主要是为进入度假区纵深的游客提供交通服务。 “一环”为:东部沿清江主航道的水上交通线路。这条水路通过宽阔的水域贯穿度假区各分区,也是作为旅游区内部近期的主要交通联系方式。“两纵”设计标准为车行道宽12m,双向四车道用白线分隔,两侧绿化带各宽1m。3.2 次干道路根据度假区项目布局的需要,各个分区内部开辟次干道路,与车行主干道、码头形成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路网构架。各项目自身道路成一系统。车行道宽6m,双车道用白线分隔,两侧绿化带各宽1m。3.3 游赏步道游览步道设计标准按3m路宽设计(小径设计为1.52m),局部根据需要适当扩大道路宽度。路面铺设结合具体功能设置情况灵活采用不同材质与形式,条石或石板铺设或砖预制块或块石拼合为主要形式,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3.4 出入口东连接宜昌、武汉、西连接长阳的G318公路大大影响度假区的交通系统。根据主干路网的分布,规划区沿G318公路设置两个入口:北部入口孙家湾码头区;西北部入口陈家沱。3.5 广场规划在愚人岛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入口区各建设一座旅游度假区的标志性广场。同时,在度假区内部,规划设计在行政管理中心,结合游客中心设置广场。3.6 停车场度假区停车场规划根据项目设置实际情况(游客量、地形等),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手段,使之既利于交通又尽量减少对度假区环境和景观的干扰。规划在各入口处,结合入口广场的设计,设置公共交通停车场,满足散客换乘的需要;在度假区内部,各分区均设置至少一个停车场,同时根据项目性质设计足够的停车场地。各项目地块入口和公共建筑门口设置较小型停车场;主题度假酒店、会议中心等均自设停车场。所有停车场均采用林荫式生态停车场设计。3.7 水上交通作为旅游区的特色和主要交通方式,利用现有的大面积水域,开辟环行水上交通网络,使游客感受水陆互动的游览体验。建议在北部孙家湾码头邻G318公路加建一个交通运输、维修及服务区。此区包含国内长途汽车站、及市内公共汽车站、计程车等,供到达或离开愚人岛的乘客使用。此位置邻近停车场及主码头,故亦可连接渡轮服务。由于大部份的功能区都是靠近湖边,建议加设一个运输渡轮系统连接各个分开的区域。游览水道设置在清江主航道,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将有渡轮连接各个功能分区的码头。这样可提供游览、度假、上班、上学、购物及往其它娱乐设施的交通便利。规划在北部孙家湾、南岸坪,西部陈家沱、石柱观,东北部樟木咀、柳津滩,中部香草湾SPA美容会馆、半岛产权度假公寓、国际游艇俱乐部,南部水上运动论坛、江湾主题度假酒店等处设立公共旅游码头,用生态型游览船只形成水上连接,并作为湖面景观。游客可以很容易地乘坐观光船从度假区前往主码头。顶级豪华别墅则拥有私家岸线和游艇码头。四、游赏线路组织旅游区内的交通依托水路、主路和次路形成的道路骨架联系。水路是度假区主轴线,各功能区道路结合主轴组团式接入,在库区各形成一定空间的开敞界面。度假区内的交通有电动游览车、双人自行车、三人自行车、马车等。双人自行车、三人自行车、马车也是游客的游乐项目,在主要入口和建筑门口安排自行车出租站。由于规划区域面积大,度假区游客一般根据各自喜好在各个项目地块休闲娱乐,而且相当多数是散客,其活动线路自主安排。本规划不按照一般风景区规划安排类似“一日游”、“二日游”的游览路线。步行游览线路主要在各地块项目内规划,根据规划区的景观特征、路网安排以及游客的活动规律等因素,度假区内规划两条环湖步行游览线路以及水上游览线路。第六章 景观系统规划一、规划设计原则1、可持续发展和注重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强调度假区的生态环境特色,在度假区建设、景观营造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容量的控制,是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系统的规划设计、典型景观的形成,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能对区内生态环境、生物的多样性构成压力,更不能以牺牲或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2、与总体规划相协调的原则景观系统规划必须符合度假区总体规划的设计思路,体现总体规划设计目标。按照总体规划设计思路,愚人岛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典型景观和景观特色的营造,要能够反映生态,营造休闲环境和景观氛围,与总体设计思路相协调,实现各景点主题的一致性。3、景观设计和人文背景相结合的原则丰厚的人文背景和悠远的文化渊源是度假区重要的人文资源。度假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必须将物质形态的空间、景物的规划和设计与人文背景有机的结合,形成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景观,使得游人能深切领悟到地域文化的特色。4、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景观特点,强调度假区的自然美原则深入分析和研究用地自然环境和景观现状,因地制宜的对植物景观、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保护,在合理保护,合理开发的宗旨下,对规划设计范围内的原有水体、山地、植被等自然生态元素进行规划与设计,突出度假区的自然美,并与人工环境塑造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5、充分利用重要景观资源优势,注重典型景观的营造依据度假区内主体特征景观,强调和突出湖面等主体景观资源条件特色,形成度假区典型景观和特色。典型景观特色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兼顾与其他景观相互间的关系,在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的典型景观资源的同时,注意其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二、景观系统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和功能结构,景观系统规划将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职能团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模板
- 律师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培训行业在线教育平台质评报告
- 地铁土建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信誉长期维护承诺书(9篇)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桂林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智能电网技术应用现状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企业品牌传播活动策划与执行工具
- 2025年数字化营销行业消费者画像与精准营销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人保专业笔试真题及答案
- 视频监控作业实施计划方案
- 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宝鸡市陈仓区社区专职招聘人员(5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行公私联动课件
- 制作小火车课件
- 神经符号推理系统-洞察与解读
- 南农《土壤学》课件
- 车库进出口坡道施工方案
- 分子生物学文献阅读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