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日本广播业的产生和初步形成日本的广播事业诞生于1925年,当年出现了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电台。第二年政府为了加强控制,指示三家电台合并成立日本广播协会,受邮政省监督。以后20年间,日本广播业一直是政府控制的垄断事业。日本广播协会成立两年后就形成了全国广播网。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大举侵入中国。日本国民十分关切战局的发展,而日本政府也要加强侵略扩张的宣传,所以广播的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十分重视新闻节目,文娱节目只是附属品。但是广播协会本身并没有采访机构,消息来源基本上靠通讯社。在军国主义统治期间,广播一直是军国主义的重要宣传工具。日本广播协会受内阁情报部和邮政省双重领导,编辑方针、节目安排、广播内容都由它们审定,一切要为“国民精神总动员”即战争宣传服务。新闻节目每天有10多次,还随时插播重要消息和战况报道。有固定的“政府时间”、“陆军时间”、“海军时间”,播送军政首脑的讲话或官方文件;有“告国民”、“战时国民读本”、“国民的誓言”等专题节目,播送情报部的宣传文章或各种支持战争的叫嚣。在国外,日本政府指使傀儡政权成立“朝鲜广播协会”(1932年)、“台湾广播协会”(1931年)、“满洲电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1933年),定时播送东京的节目。以后随着战争的进展,陆续在所侵占的中国和东南亚各大城市设立电台,为其军事行动鸣锣开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进驻日本的盟国占领军立即对广播进行监督管理。1945年12月指令日本广播协会改组,更换领导机构,改革节目内容,重建广播记者队伍,从此广播协会的面貌发生了重要变化。1950年4月,日本国会根据盟军总部的意见通过了有关无线电管理的三项法案,即“电波三法”。其中“电波管理委员会设置法”规定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委员会,全面指导和管理广播活动(1952年该委员会撤销,广播活动改由政府直接管理);“广播法”则对日本广播协会和民间私营广播(被称为“一般广播事业体”)的性质地位、业务范围、经营管理等作出了规定;“电波法”则对电波和广播的技术问题作出相应的规定。“电波三法”共同确立了战后日本广播事业自主经营和广播自由的原则,确立了公营和私营并存的双轨体制。从此以后,日本广播事业在新的条件下日益发展。1951年4月,第一批私营电台获准营业,并组成了“日本民间广播联盟”。随着私营电台、电视台的增多,公私并存共荣的局面正式形成。日本的电视,早在1925年就有过试验,1939年日本广播协会技术研究所作过实验播映,以后由于战争扩大而中止。战后日本广播协会建立了东京电视台,1953年2月开始电视播放;同年8月私营的“日本电视广播网”(NTV)也在东京开播。进入6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起飞,日本电视业有了飞跃发展。居民拥有电视机数字1958年为198万台,1961年上升为1022万台,1965年为1822万台,1970年为2282万台,家庭普及率达948。私营电视公司1960年为39家,1965年48家,1970年增至71家。与此同时,日本广播协会的地方台也不断增加。1960年9月第一批彩色电视开播,1975年彩色电视在全国普及。1963年日本首次利用通信卫星转播了美国的电视,不久又实现了双向互转。1964年10月东京奥运会的卫星转播更是盛况空前,随后这种卫星转播趋于经常化。目前日本广播电视业相当发达。1998年前后全国有收音机12050万台,平均每千人956台;电视机9100万台,平均每千人719台。彩电为NTSC制式。来源:(百度知道)/question/79477709.html(二)日本广播协会http:/www.nhk.or.jp/日本广播协会,又称日本放送协会(日文:日本放送协会、英文名称: 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是日本的公共媒体机构。 简称“NHK”,源自日语罗马字Nippon Hs Kykai的缩写。前身为“东京广播电台”(Radio Tokyo),成立于1926年,1931年开始发送短波频率(FM),1935年开始向海外传送广播节目,现在“东京广播电台”则成为非正式称谓。其业务与服务已涵盖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另外为海外的观众和听众同样提供电视、无线电广播以及NHK World Premium等服务,每天有华语(普通话)及其他多国语言的广播节目播出。来源:(你好网)/site/9009日本放送协会是日本第一家根据放送法而成立的大众传播机构。1925年,日本第一个开始广播业务的社团法人东京放送局创立。社团法人名古屋电视台及社团法人大阪电视台的业务承袭1926年被设立了的社团法人日本放送协会的业务,而基于广播法的法人1950年设立。“NHK”的略称也被其它行业的日本发条株式会社使用着。另外,NHK作为综合电视和教育电视的略称,有使用“GTV”(General TeleVision),“ETV”(Educational TeleVision)。卫星广播第1广播BS1(biesuwan),第2广播BS2(biesutsu),高保真显像广播BShi(biesuhai)这几个简称。NHK的本部位于东京都 涩谷区 神南二丁目2号1号。其它也在各道府县设立着有相当节目制造能力的电视台。也有 作为采访据点的分局或报道室(以前的通讯部),接收契约缔结和收听收视费的征收业务的营业所(营业中心)。担负在日本的广播领域的先驱者性的任务,NHK广播技术研究所作为技术中心向世界提供数位电视技术。由于高保真显像的开发需要长年累月,而MUSE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世界标准。“日本放送协会”这个名称很少被使用。原因可能是由于有日本电视台和日本放送等名称相似的民营媒体。来源:(词霸)/wiki/4762849.shtml日本采用本国标准 多媒体广播发展提速2010年11月15日 16:29通信世界周刊【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近年来,日本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速度可谓惊人,在3G网络占据统治地位之后, 其4G网络也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据日本媒体报道,从2008年8月29日到2010年8月12日期间, UQ通信公司的WiMAX基站总数已达到1万个,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0%,同时,在2010年5月底其用户数约为20万户,2010年底则预计达到80万户。据悉,日本运营商目前采用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IEEE 802.16e,对于IEEE 802.16m技术的研发也在进行中,预计到2012年,其网络最大下行传输速度将达到330Mbit/s。目前,NTT docomo公司正在东京地区对4G网络进行商业试运行,不久将会正式商用,此外,Wi-Fi近年来在日本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都为日本多媒体广播这个新媒体诞生提供了网络基础。此外,在业务应用方面,日本的移动网络视频、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览器等终端的发展速度也很快,这又使多媒体广播业务在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市场需求。标准之争受益于模拟电视广播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转移,到2011年7月,日本将有一部分频谱空闲出来用于手机、汽车导航、游戏机等服务的收费数字广播。但长期以来,日本的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对多媒体广播技术标准选择问题争论不休。一方面,KDDI希望引进已经在美国应用的MediaFLO移动宽带技术,另一方面,NTT docomo却支持基于日本现在数字电视标准而建立的ISDB-Tmm的技术。在KDDI看来,日本能从引入MediaFLO中获益,因为基于这项技术,相关部门已经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手机电视网FLO TV,用户能观看ABC、CNN、FOX和MTV等电视节目。KDDI认为,通过发展支持MediaFLO技术的手机,日本手机制造商也可以在海外找到更多机会,进而扭转长期以来日本手机制造商在海外屡战屡败的局面。与之相比,由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出资设立的“多媒体播放企画LLC 联合公司”,从2008 年3 月5 日起,便开始使用东京铁塔发送实验电波对多媒体播放服务“ISDB-Tmm”进行现场试验。据悉此项多媒体播放服务,将进一步改进现有的“1seg”技术,通过Download 型和Stream 型通信方式,使电影、音乐、体育、新闻、电子书籍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能高速、高质量地传送到手机等终端上。除此之外,该现场试验还将对必要的基础技术及服务模型进行验证测试,同时对多媒体广播服务标准“ISDB-Tmm”进行宣传。本土胜出近日,日本总务省终于对计划开展多媒体广播业务的两个运营商阵营作出了的批复,NTT docomo最终获胜。NTT docomo阵营由富士、朝日等电视台以及伊藤忠商事、电通等共计10个公司组成。由该阵营组建的合资公司,通过采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日本本国标准,并使用东京等地的原有基站等设施,大大降低了成本。而KDDI阵营则由于采用美国高通公司的技术标准,其投资要比NTT docomo的方案高出一倍,这也是NTT docomo阵营胜出的原因所在。从2010年6月开始,日本政府举行了几次公开听证会,各方代表都陈述了各自的观点。由于MediaFlo技术标准在美国还存在FLO TV经营的财政困境等问题,最终日本还是决定不予采用,KDDI阵营随即败下阵来。在2010年9月8日,NTT docomo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从2012年初开始推出适用于移动终端视频和电子阅览器等的多媒体广播服务。多媒体广播升温所谓多媒体广播,是向类似iPad的书写板型终端、手机等移动终端,同时发送大容量数据的系统。多媒体广播与现在移动通信线路上提供的服务不同,现在移动通信电路上提供的服务,是分别向各个终端对应发送被限定了的数据,而多媒体广播是同时向各个移动终端发送大容量的数据,因此,多媒体广播业务需要更大的带宽。日本总务省对多媒体广播业务,作出了有利于NTT docomo公司发展的决定,日本第三大移动通信公司软银公司随即表态,也要开发与NTT docomo公司相同标准的多媒体广播终端。此外,智能手机等大量新终端的出现,使通信网的数据量飞速增加,让广播网分流部分移动网数据,有利于减轻移动通信网的负担,这也是通信公司重视多媒体广播事业发展的原因所在。此前,多媒体广播服务已经在美国得到应用,而在日本的发展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随着模拟电视广播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空余出的频段将会促使多媒体广播服务这种新媒体的诞生。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速移动网由3G向4G的过渡,同时Wi-Fi网络也越来越普及,移动宽带接入速率越来越大,都为多媒体广播服务的发展创造了网络基础。Link:MediaFLO是美国高通公司对于移动电话、个人数位助理等可携式装备的广播资料传送技术。FLO在MediaFLO中是指“前向链路”(Forward Link Only),意思是从基地台到载具的数据使用单一路径传送。MediaFLO系统是从现有的移动网络的频谱中分割出一块,例如美国使用的MediaFLO的频谱是以前用于极高频55电视频道(UHF TV Channel 55)的716722MHz。ISDB(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是综合数字广播,它是以日本广播协会(NHK)为中心开发、日本和南美采用的数字广播技术标准,ISDB-S为卫星数字广播标准,ISDB-T又分为ISDB-TSB(数字语音标准)、ISDB-C(数字电视广播)等,由ISDB-T变成ISDB-Tmm,即意味着多媒体。来源:凤凰网/telecom/detail_2010_11/15/3115841_0.shtml日本迈入数字广播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 2011年7月24日无疑是日本电视广播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按照计划,当天日本全国除三大地震重灾区宫城县、岩手县和福岛县外(该地区模拟电视广播终止日推迟到2012年3月底),停止了地面模拟信号电视节目广播。这表明始于1953年的日本地面模拟电视广播在53年后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使命,日本正式迈入数字广播的新时代。就在同一天,经南110oEBSAT3A卫星3个Ku波段转发器传输的NHKBSl、NHKBS2和Wowow3个模拟电视频道也同时停止其Bs模拟广播服务。这标志着日本卫星广播进入全数字广播的新阶段。分析家指出,卫星传输是作为岛国的日本完成广播电视全面覆盖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日本卫星广播始于1984年,现按照卫星平台分为广播卫星(BS)和通信卫星(CS)广播两种,其服务提供商分别是日本广播卫星系统公司(B-SAT)和卫星通信及付费电视运营商SkyPerfectJSAT公司。日本终止BS模拟电视广播日本B-SAT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总部设在东京,公司股东为日本广播协会(NHK)、WOWOW、东京广播系统(TBS)、朝日电视(TVAsahi)、BS日本(BSNippon)、Bs富士(BSFuji)和BS日本有限公司(BSJapan),其中大股东是NHK(持有49.9%股权)。B-SAT公司是日本唯一一家12GHzBSS频段广播卫星的运营商,一直致力于稳定的卫星运营和BS广播服务。该公司现拥有并管理在110oE轨位上运行的BSAT2A/2C/3A/38等多颗电视直播卫星,为日本全国用户提供Bs广播等服务。B-SAT公司两颗第一代广播卫星BSAT1A/1B分别发射于1997年4月和1998年4月,现已退役。这两颗卫星各携带4个Ku波段转发器,升空后均用于Bs模拟广播服务,当时为日本卫星及有线电视家庭传输NHKBSl、NHKBS2、Wowow和NHKHi-Vision4个卫星模拟电视频道。其中,NHKBsl和NHKBS2频道在1987年和l989年先后启播,开办于1994年的NHKHi-Vision是模拟高清频道。2007年8月发射升空的BSAT3A卫星在110oE轨位上服役后,当年11月1日接替BSAT1A/1B卫星开始其BS模拟广播服务。不过,该卫星服务只使用国际电信联盟(ITU)分配给日本使用的BSS频段(下行11.712.2GHz,右旋圆极化)BS5、BS7和BSl1频道,透过3个Ku波段转发器为用户传输NHKBS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东华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苏州新区实验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白水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海珠部分学校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蓬莱一中化学高三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二中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赣州市五校协作体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 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等四校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襄阳、孝感市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肇庆市化学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旅游政策与法规案例分析题
- 新版物业交割单
- 《汽车运用基础》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普通地质学教材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测试卷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详解知识分享
- 兰州大学介绍课件
- 宗教的本质及社会功能课件
- (中职)化工安全与清洁生产3-2危险化学品信息统一公示教学课件
- JJG 124-2005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