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元收藏19931996年曾经红极一时,但是1996年后价格下落进入低迷时期,直到2002年行情才再次上升。”戴晓波说,在钱币收藏类别中,纸币和古代方孔钱一直是主项,近代铜元相对冷门;但是最近三年来市场上价位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的中档铜元“走得最好”。2004铜 元 十 珍施新彪 我国的铜元史,一般认为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两广总督李鸿章奏准在广东创铸始,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止,历时五十年。五十年中生产的铜元数量极其巨大,版式极为复杂,其中不乏珍贵的品种。 过去的钱币界对于中国铜元中享有盛名的大珍品,曾有“十大金刚”的说法,它们分别为:“安徽方孔十文”、“江南甲辰二十文”、“吉林辛丑二十个(币中的“个”字为繁体)”、“奉天中花十文”、“四川光绪当三十”、“广西光绪十文”、“江西辛亥大汉”、“安徽九星十文”、“袁像大面型十文”、“哈尔滨兵舰壹分”。其实,“十大金刚”的说法,是有欠妥当的。且不论上列十枚铜元是否能构成中国铜元的前十名,即将有同等稀见度的其它铜元再搞它几个“十大金刚”也难以囊括。铜元收藏鉴别 文章来源:中华五千年 近代铜元的发行流通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余年时间,但其数量之浩繁、种类之庞杂、版别之众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据估算,仅从1900年到1917年,全国各省铸造的当十文铜元就有320亿枚之巨。而仅清末铜元背面的蟠龙图案版别就超过400种。如今铜元已成为钱币收藏的一大重要门类。但如何从数量如此巨大、种类如此繁多的铜元堆中挑选出较有收藏价值的品种,确实令大多数初涉铜元收藏的钱币收藏爱好者大感为难。现简要介绍几种最为简单易学的挑选方法,希望能对初集铜元的泉友们有所助益。 看铸造币材铸造铜元的材质当然是铜,各种铜元中以红铜元最为多见,黄铜元少见。有些省份为降低成本多得利润,大铸含铜成色较低的黄铜元,如“大清铜币”中心宁字二十文、奉天光绪铜元等黄铜质居多,红铜元反而少见。此外,民间私铸的铜元也多为黄铜质。铸造整齐精美、色泽润白如银的白铜币以及铅质铜元则多属于样币性质,难得一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白铜币伪品,一般采用在普通铜元表面镀镍的方法伪造,但不甚光洁,砂眼气泡较多,边缘无齿,币身较薄,不具样币特征,不难辨识。 看面值大小铜元面值有很多,其中以当十文铜元最为常见,而当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面值铜元都值得留意。“光绪元宝”四川当三十文铜元,因面值不符合民间习惯,旋铸旋废,存世仅有十余枚,非常罕见。“大清铜币”宣统二十文、“光绪元宝”广东五文、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河南省造民国双旗五百文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民国四川铸造的“四川铜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者却属常见品种。 看铸币工艺铜元一般采用机器铸造,故称“机制铜元”。但有些地方因买不起机器因陋就简铸币或民间土法私铸,产生了不是机制的铜元。如采用传统翻砂法铸造的“砂版铜元”,人力手摇机械铸造的半机械币以及手工打制铜元等。这些非机器铸造的铜元,多是过渡时期的产物,铸造数量不多,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另外,铜元一般中间无孔,因此发现中间有孔,特别是方孔的铜元值得格外留意。其中以“光绪元宝”安徽方孔十文铜元最为罕见,估计存世量不会超过10枚,被誉为“一级大珍”。 看是否错版铜元常见错版形态有:1英文错误,主要有字母写错、单词拼错等。如将“A”写成“A”、单词“PROVINCE”(省)错拼为“PROVINEC”等。2满文错误。如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铜元,上缘纪地“四川官局造”,中心满文却为“宝福”(福建铸钱局)。3正背面图案错配。如“光绪元宝”背错配大清龙图,“光绪元宝”湖北造背错配广东飞龙图,“大清铜币”宣统乙酉年造背错配“光绪年造”字样等。4阴文图案。铜元币面文字大多为凸出阳文,也有极少数会有单面阴文图案出现,这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5合背、合面铜元。错版铜元值得关注。 看是否有齿边一般情况下,铜元侧面是没有任何纹饰的光边,轧有齿边的铜元绝大多数属于样币性质值得收藏。但“光绪元宝”江苏十文和民国十五年的四川嘉禾铜元中也常见齿边普通品存在,这属例外。 看品相品相被称为是“收藏品的生命”。品相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收藏品价格的差异,而且还关系到藏品是否容易变现的问题。铜元的品相对铜元收藏意义尤为重大。机制铜元无论是对表面的光洁度,乃至边丝的好坏都有严格的要求,任何缺陷都会影响藏品的价格。图案文字清晰、无磨损,表面平整光洁,边缘无明显撞击痕迹等,基本可算得上好品相。品相好的铜元值得收藏,即使是普通品种,收藏价值也较高。 铜元收藏有学问。如果仔细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版别、不同省局铸造的铜元,能发现背后所隐藏的历史故事,这是最吸引铜元收藏家的地方。但现在不要说去研究铜元的收藏者不多,肯花时间去收藏不同版别、了解其中差异的藏家也不多,这与铜元市场价格一直提升缓慢有直接关系。除了极少数铜元珍品能卖出上万元的高价外,版别少见的铜元价位徘徊在三四千元一枚,品相较好的普通品种在30100元之间,而品相一般的普通铜元则低至210元一枚。和花费大量时间研究铜元、淘铜元相比,较低的回报率没有足够理由吸引广大藏家。转录由于晚清的光绪元宝和大清元宝均采用了各种龙形作为背面图案,且龙型变化多样,作为龙的传人,不少铜元爱好者更加偏爱清末铜元,而不是民国时期带有强烈政治意味图案的铜元。晚清的两大类铜元涉及39个铸造省局,每个省局在铸造过程中又时常因为模具损坏自行更换,造成了版别上的混乱。以湖北省造的铜元为例,仅龙形的细微变化就达数种之多,这些变化及铜元背面图案的混配给铜元收藏带来乐趣的同时,也令藏家大伤脑筋。由此,出现了专门收藏好品相铜元的品相派藏家,以及不论品相好坏、不同版别均要收藏的版别派藏家。两派收藏者可以说平分秋色。商家为了做品相派的生意,专门挑拣出品相上好的铜元供藏家选择;版别派则会要求商家拿出所有铜元自行挑选,能否拣到漏全靠他们对铜元知识了解的多寡。铜元不同于其他钱币,即使有参考书在手,有时候也很难判断版别,连钱币商也了解不多。清末铜元背面龙形的版别就达400多种,什么是小版别,什么是大版别,什么是错配,什么是混配没有学识很难达到版别派的水准。相对而言,版别派的知识量较品相派丰富,藏品种类会更多;品相派的藏品因为保存完好,想脱手的话更容易一些。影响铜元市场价格的因素无非是品相和版别。版别稀少的铜元品相稍差也能卖出高价,而品相特别好的普通铜元价格也不低,两者相辅相成,选择哪一边,关键还是看收藏者的出发点如何。但从近年铜元拍卖的总体情况来看,两枚评级相同的铜元一起参拍,往往版别少的价格更高。因此,版别对铜元价值的影响程度更大一些,这也是收藏铜元的最根本目的。转录铜元的收藏,也极具高端,每次钱币大拍都离不开铜元的珍惜品种。在钱币收藏大系中,以自己的经历,可以预见,铜元的收藏的价值低谷和少数人群,极有可能继花钱价值发现后,再成为一个大范围的价值低谷被挖掘的钱币品种,在以往,很多钱币收藏者多以宋钱、清钱为练手为初级阶段,随着清钱的价值大幅提升,这种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很多清钱的收藏价值在逐步抬高,或者被工艺礼品消耗。 能够让新的钱币爱好者进入钱币收藏,铜元可以成为新手练习的首选,钱币市场需要新人入场,需要新的思路,新人也需要赚取收藏的乐趣和知识,铜元可以担当。现在在收藏市场中,成堆的铜元已经成为过去,说明市场消化的进程在加快,现在看银元和花钱的过去,谁也说不准前几年看不好的银元和花钱,现在成为赚钱的品种。 市场总是在淘汰落旧的思想、挖掘新的收藏亮点、寻找新的商机,市场更需要新鲜血液的流动,特别是收藏市场,不能已个人的喜好来看待其他品种。高端和中档钱币已经沉淀,能够让钱币市场充满活力,我想铜元和新中国的人民币也能够激活钱币市场的广泛性。 铜元珍品细细数 中国铜元,最初称铜圆,俗称铜板,产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系仿造香港铜仙而成,主要流行于清末民初。与一般的方孔铜钱不同,铜元中间无孔。铜元面值甚多,一般最常见的是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百文等。1931年,河南曾铸有一种五百文的大铜元,非常稀罕。铜元多以红铜为材质,大小规范,制作精美,颇具收藏和欣赏价值。铜元仅流通了50多年,苏维埃政权曾铸过镰锤交叉图案的铜币,伪满洲国、伪冀东政府也铸过铜币。在这铜元世界里,少数铜元因试铸或发行时间短,十分罕见,其价格可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一枚。铜元收藏爱好者将铜元珍品分为“大十珍”和“小十珍”(不含解放区铜币),具体如下:大十珍:安徽省造九星十文开国纪念铜币、江南省造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吉林省造光绪通宝辛丑制钱二十文、哈尔滨壹分军舰图红铜币(193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五文、广西省造光绪元宝十文、奉天省造光绪元宝中花十文红铜元、天津造袁世凯像大面型共和纪念十文、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文(1904年)、江西省造辛亥大汉铜币当制钱十文。小十珍:中心“粤”字大清铜币二十文、中心“淮”字大清铜币二十文、安徽方孔光绪元宝十文、大中华民国云南铜元一仙、中心“津”字嘉禾拾枚(1936年)、大清铜币中国孔双花二文、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五文、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山西)、中华民国双旗嘉禾伍佰文(河南)、中心“汴”字大清铜币二文。需要提醒藏友的是,由于铜元系机制币,在钱币市场里的大多数普通铜元中没有伪品,只是一些价格在数百元以上的部分高档铜元里才发现了少量赝品,其中有真币改刻和新币仿制等形式。而上述“大十珍”和“小十珍”多系试铸币,传世不多,市场上绝难见到。 (季粱鑫雨) 浅说“铜元假币”的鉴别技巧 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大量假铜元充斥市场,尤其是近几年来出现了大量“高档铜元”,此类铜元图像基本逼真,做工也十分精细,重量、尺寸、包浆与真币所差无几,一般的收藏者很难辨别。那么究竟要怎样识别真假铜圆呢?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假币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方法,才能有效的识别它。一般假币通过三种方法制造:第一种是用翻砂法制作(其中分普通翻砂和石蜡精铸两种),制造完成后手工挫边打磨,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铜币较易识别;第二种电脑做模板,一般是先在真品表面镀一层电脑能识别的金属材料(如水银等)或采用电脑三维技术,放入扫描仪中将图像输入计算机,再用计算机控制电火花打制铜模,由冲床冲压而成,此法制成的铜币较难识别,流入市场后具有很强的杀伤力;第三种是改刻和掘刻,这种币只要泉友对版别熟悉不难识别(市场上常见的用川版改的鄂、浙、粤等)。 本人在收藏过程中也经常碰到假币,感到尤其头疼,但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发现此类铜币和真币存在一些差别。现总结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不对的地方也请同行指正。 一常见假币的基本特征:假币重量大多偏低,直径略偏大,铜色偏黑包浆不符,铜质浮松,声音尖而短(俗称”五要素”)。 二从币的图案、文字上来看:假币上的多数文字图案显得纤弱,有失大气,图文上总会留下败笔之处,外缘厚薄不均匀或有刀削之感,图文相对较浮浅模糊不清,使得币面相对呆板,无凹凸感,缺乏真币的神韵(见图A)。 三从珠圈,内齿圈来看:多数齿圈有粘连现象,有的齿圈长短不一,深浅不一,有的还出现齿圈几乎不全,形成像弱打的感觉,混淆你的视觉(见图B)。 四从底板来看:整个铜币略显的不够平整,可以看到一些微小起伏,多数还有毛刺粒子状和小气泡或气孔等。有的在底板上能看到锉纹和刻刀的痕迹,但有的币需用高倍放大镜才能看到(见图C)。 五包浆:此类币包浆可谓五花八门,有七彩底光(一般用电击枪电击产生的电火花所致,或用高锰酸钾(K2MnO2)浸泡所致),有咖啡色(将币放入带色的醋盐卤液中浸上半天,拿出后不洗晾干,几天内就能生成),深褐色的厚包浆,棕花斑颜色包浆均采用颜料和胶水粘上。有的是经火烤烟熏等方法形成。现在市场上出现将深坑古币上刮下的绿锈,用胶水粘上。还有更狠的,将假币深埋土中,定期向土里浇酸、醋或盐之类的液体,据我认识的一名泉友介绍,他是每天向土里撒点尿,效果非常好。3-6个月后挖出晒干,其包浆上的药性神仙都难辨别,象此类假币最好的识别方法是用鼻子闻即能发觉异味,有的也可用橡皮搓和用针挑,方法因币而宜(见图D)。 六流铜和暗记:有人很注意流铜和暗记,认为那就是真币的代言。个人认为时下造假者都是采用电脑真币扫描,流铜和暗记均被录入再现。这一鉴别方法仅只能作为历史了(见图)。 七打磨冲压:有意将假铜币打磨和冲压,让币产生流通后或弱打的假象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一现象时下还比较盛行,网上和市场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币只有通过工艺图文和币的神韵来区别它(见图E)。 八原光假币:原光假币只有通过它的工艺图文和重量直径及神韵来对比识别它。时下造假者正看准原光假币这个市场,大量制造这样的假币来投放市场,初识泉友切切当心(见图)。 九粘连嵌入币:粘连嵌入币是一眼货,没有一枚嵌入币的包浆是对的,全部偏黑,因为嵌入的另一面需要磨平,磨即会产生高温,导致原包装锈发黑。还有就是仔细看边道,一般嵌入币比正常币略厚(见图)。 十臆造混配:不同省份面背混配,或不同造币厂的面背混配。这类钱包浆基本都不对,另要细心看边道,边道如无包浆或有手工掘迹基本无真钱(见图) 。 十一气孔和边道:翻砂制造由于手工不易控制温度,这样就会在币的表面产生气孔,温差大而铜水浇铸压力小形成气孔就大,一般翻砂币都有气孔,只是大小问题,用高倍放大镜就能看出,过去假币都在边道上采用微型锉刀将毛边修整打磨圆滑,现在发现直接将假币无规则的磕碰,造成流通碰伤的假象(见图)。 十二改刻和掘刻:这类币最简易的辩别方法是面部满文,还有就是特定改掘刻部位的神韵和背部英文,有的还可发觉它的刻迹,总之这类币只要细心,辩伪不难(见图)。 友情绽放花絮:根据市场暗中了解和调查,时下高档假币的造假者80%来自八九十年代的铜币高手,曾是我们的老师前辈,然而改行不经营收藏继介入生产假币,有几位以前都和我有过交易的好友,这也是我们中国机制币界的悲哀。 现介绍部分时下最易让初识泉友吃药的假币(附常见假币图): 如何挑选近代铜元近代铜元的发行流通虽然只有短短的30余年时间,但其数量之浩繁、种类之庞杂、版别之众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现简要介绍几种最为简单易学的挑选方法,希望能对初集铜元的泉友们有所帮助。 看铸造币材。铸造铜元的材质当然是铜,各种铜元中以红铜元最为多见,黄铜元少见。有些省份为降低成本多得利润,大铸含铜成色较低的黄铜元,如“大清铜币”中心“宁”字二十文、奉天光绪铜元等黄铜质居多,红铜元反而少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白铜币伪品,一般采用在普通铜元表面镀镍的方法伪造,但不甚光洁,砂眼气泡较多,边缘无齿,币身较薄,不具样币特征,不难辨识。看面值大小。铜元面值有很多,其中以当十文铜元最为常见,而当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等面值铜元都值得留意。“光绪元宝”四川当三十文铜元,因面值不符合民间习惯,随铸随废,存世仅有十余枚,非常罕见。“大清铜币”宣统二十文、“光绪元宝”广东五文、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二十文、河南省造民国双旗五百文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民国四川铸造的“四川铜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者却属常见品种。 看铸币工艺。铜元一般采用机器铸造,故称“机制铜元”。但有些地方因买不起机器而因陋就简铸币或民间土法私铸,产生了不是机制的铜元。如采用传统翻砂法铸造的“砂版铜元”,人力手摇机械铸造的半机械币以及手工打制铜元等。这些非机器铸造的铜元,多是过渡时期的产物,铸造数量不多,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另外,铜元一般中间无孔,因此发现中间有孔,特别是方孔的铜元值得格外留意。看是否错版。铜元常见错版形态有:1英文错误,主要有字母写错、单词拼错等。如将单词“PROVINCE”(省)错拼为“PROVINEC”等。2满文错误。如四川官局造“光绪元宝”铜元,上缘纪地“四川官局造”,中心满文却为“宝福”(福建铸钱局)。3正背面图案错配。如“光绪元宝”背错配大清龙图,“光绪元宝”湖北造背错配广东飞龙图,“大清铜币”宣统乙酉年造背错配“光绪年造”字样等。4阴文图案。铜元币面文字大多为凸出阳文,也有极少数会有单面阴文图案出现,这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5合背、合面铜元。 看是否有齿边。一般情况下,铜元侧面是没有任何纹饰的光边,轧有齿边的铜元绝大多数属于样币性质,值得收藏。但“光绪元宝”江苏十文和民国十五年的四川嘉禾铜元中也常见齿边普通品存在,这属例外。 看品相。品相被称为是“收藏品的生命”。品相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收藏品价格的高低,而且还关系到藏品是否容易变现的问题。铜元图案文字清晰、无磨损,表面平整光洁,边缘无明显撞击痕迹等,基本可算得上好品相。 光绪元宝时期主要始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这一时期各地造币均有光绪元宝字样。总厂造币在正面左右分列“户部”二字,各地均在正面上缘或左右分列省名及地名,以示区别。这一时期各厂局各尽所能,自行设计,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各地特点的龙图、花式,是铜元品种最多、 图案最丰富、版式最繁杂的时期。 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私人租房合同协议书
- 变更管理最佳实践分享
-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降低社会成本措施
- 2025年小额借款合同协议范本
- 2025物业车位租赁合同
- 传媒中心2025年年终总结
- 【2025年】前端业务部高风险作业分级管控人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区交通运输局通执法辅助人员招聘交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房屋租赁违约合同
- 2025年初级会计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低头族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
- 研发部门激励活动方案
- 民法典合同编案例课件
- 甘蔗制糖毕业论文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燃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初中英语人称代词专项练习题
- 2025年浙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特殊职位公务员招录考试(网络安全技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房屋安全性鉴定方案
- 智慧口岸数据可视化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超高效时间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