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城镇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doc_第1页
海南省城镇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doc_第2页
海南省城镇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doc_第3页
海南省城镇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doc_第4页
海南省城镇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城镇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试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关于海南省城镇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琼府办200439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建设厅制订的海南省城镇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试行),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四年六月一日海南省城镇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定(试行)(省建设厅 二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城镇绿地建设,规范绿地植物配置,优化绿地植物种植结构,丰富城镇景观,充分发挥绿地生态功能,根据国家和本省有关技术标准、政策法规,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城镇规划区内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城镇绿地植物配置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植物生态适应性原则; (二)乡土树种为主原则; (三)生物多样性原则; (四)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相结合原则; (五)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科学合理配置原则。 第四条 城镇绿地规划设计,既要体现海南热带风光特色和地方文化风格,又要符合海南气候特征,便于养护管理,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化格局。 第五条 各类绿地的地形设计应科学合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有利于植物生长,有利于水土保持,降低建设投资和养护管理费用。 第六条 各类绿地应具备大树生长需要的立地条件,保证其必需的营养条件和生长空间,不能设置影响大树生长的地下设施。各类绿地的植物配置均应处理好与地下管线的关系。绿地中的硬质铺装,应尽量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透气透水的材料和施工工艺。 第七条 绿地中应丰富地被植物,实现地面全覆盖,提倡利用耐旱和野生地被植物。草坪的应用要充分考虑灌溉和其它养护条件。 第八条 建设或改造现有绿地,必须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现状树木花草,特别是大树、古树名木。不得随意砍伐、更换行道树等城镇绿化树木。 第九条 城镇绿化植物种植应结合现状采用多种配置形式,按植物自然生态结构和群落结构科学配置,力求上层大乔木、中层小乔木和灌木、下层地被植物,扩大绿地复层结构比例。乔、灌木覆盖面积占绿地总面积70%以上。 第十条 城镇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占总树种60%以上。选定骨干树种应突出植物多样性。 (一)500平方米以下的绿地,植物种类不少于10种; (二)500-2000平方米的绿地,植物种类不少于20种; (三)2000-5000平方米的绿地,植物种类不少于40种; (四)5000-10000平方米的绿地,植物种类不少于70种; (五)10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地,植物种类不少于100种; 第十一条 城镇绿化植物材料应由生产基地培育,建设城镇绿地不得损害自然地被植物。 第十二条 城镇绿化植物种植应选用适当规格苗木,做到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原则要求速生乔木选用胸径610厘米规格的苗木,慢生乔木选用胸径812厘米规格的苗木。苗木要求带冠,冠形匀称。严禁移栽古树名木,特殊原因需要迁移的应按有关规定报批。 第十三条 境外的苗木、花卉、种子和其他绿化物种,必须经植物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引进。 第十四条 城镇绿化设计中的植物名称,应使用标准的中文名称及拉丁文学名。 第十五条 城镇公园绿地,特别是城镇中心区公园绿地,应以乔木为骨架,复层配置,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绿量,注重植物的群体美和林冠线的节奏变化,局部可设置适当的开敞空间。树种选择应丰富多样,突出其景观和遮荫功效。 第十六条 休闲、景观为主的广场绿地,绿地率应达到65%以上,其它性质广场绿地应结合实际,尽可能提高绿地率;广场绿地植物配置应符合公园绿地的控制要求。铺装场地应从气候条件和功效需求出发,预留栽植穴,形成部分林荫覆盖硬地空间。已建成的大面积铺装和草坪广场,要从调整规划设计入手加以改造,按指标要求补种适当规格乔、灌苗木。 第十七条 防护绿地建设,应结合近郊农业结构调整,以乔木为主,乔灌结合,多种植或利用野生地被,达到林下地面覆盖。树种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根系较深、萌芽力较强、抗倒伏的乡土树种。避害设防的绿地,植物选择与配置可根据特定功能要求设计、实施。 第十八条 生产区域绿地面积应不少于城镇建成区面积的2%。根据其功能需要进行适当分区,开发、培育海南乡土树种,并大量储备城镇绿化常用的大乔苗木。 第十九条 居住区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5%。植物布置应充分考虑住宅的通风、采光、隔热、私密等特定功能要求,高层、中高层住宅的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鸟瞰效果,满足高楼居民的俯视要求。应多植庭荫树,适当配置色叶植物、香源植物、保健植物、花灌木和多年生花卉,地被植物应选择管理粗放的观赏性品种,宜用藤本(攀援)植物等进行垂直绿化,以增加绿量、丰富建筑物的立面效果。儿童、老人活动场所禁种有毒、有刺、带尖及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 第二十条 机关单位附属绿地绿化,应根据用地性质和环境特点,选择适合树种。可适当引种边缘性、观赏性、功能性强的树种。绿地率应达到国家和本省规定的城镇绿化规划指标。 第二十一条 宾馆、饭店等旅游酒店设施和体育馆、文化馆等公共建筑设施的绿地率不低于40%。树种选择应与建筑的性质和形体相结合,植物配置、构图意境体现本地特色,注意植物时相、季相、景相的统一协调。 第二十二条 城镇道路原则上必须栽植行道树。红线宽度大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小于30%;红线宽度在20-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2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小于20%;风景旅游区、度假区及滨海、滨江、滨河的道路绿地率不小于40%。各类分车带以及步行道外侧绿化带,乔灌木种植面积应占绿地面积的80%,其余为非林下草坪和其它地被植物。行道树应按照海南省城镇绿化行道树常用树种名录提供的树种,选择根深、干直、冠大、分枝点高、生长期长、耐修剪、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 第二十三条 交通岛绿化应保证行车视线通透。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桥下应种植耐荫植物、攀援植物,并对桥体进行垂直绿化。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第二十四条 风景林地、城边林等其它绿地的绿化应注重其自然生态性,选种观赏花果等乡土树种,以丰富林相,发挥其生态及观赏效果。 第二十五条 地下车库、地下建筑覆土顶面标高相对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不大于1米,平均覆土厚度不小于1米,乔木、灌木种植面积比例不低于绿地面积70%,绿地率按100%计;平均覆土厚度小于1米,灌木及地被配置为主,绿地率按30%折算。 第二十六条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和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应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林荫停车场及嵌草铺装停车场,绿地率按绿地面积(乔木种植穴、灌木和地被长成后实际面积)的20%折算。 第二十七条 倡导立体绿化。城镇各类房屋、立交桥和其它建筑物、构筑物,有条件的应进行垂直绿化和顶面绿化,扩大城镇绿化覆盖面积。立体绿化宜选择适应性强的小灌木、攀援植物和地被植物。 第二十八条 各类城镇绿地植物的配置除遵守本规定外,尚还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海南省城镇绿化行道树常用树种名录1、竹柏 (罗汉松科) Podocarpus nagi 2、白兰 (木兰科) Michelia alba 3、黄兰 (木兰科) M. champaca 4、阴香 (樟科) Cinnamomum burmannii 5、樟 (樟科) C. camphora 6、大花紫薇 (千屈菜科) Lagerstroemia speciosa 7、柬埔寨紫薇(千屈菜科) L. subcostata 8、毛萼紫薇(千屈菜科) L. balansae 9、大花第伦桃 (第伦桃科) Dillenia turbinata 10、泰国大风子 (大风子科) Hydnocarpus anthelmintica 11、洋蒲桃 (桃金娘科) Syzygium samrangense 12、乌墨 (桃金娘科) S. cumini 13、蒲桃 (桃金娘科) S. jambos 14、榄仁树 (使君子科) Terminalia catappa 15、竹节树(红树科) Carallia brachiata 16、岭南山竹子 (藤黄科) Garcinia oblongifolia 17、铁力木 (藤黄科) Mesua ferrea 18、水石榕 (杜英科) Elaeocarpus hainanensis 19、长芒杜英(杜英科) E. apiculatus 20、山杜英 (杜英科) E. sylvestris 21、苹婆 (梧桐科) Sterculia nobilis 22、假苹婆 (梧桐科) S. lanceolata 23、木棉 (木棉科) Bombax malabaricum 24、马拉瓜栗 (木棉科) Pachira macrocarpa 25、美人树 (木棉科) Chorisia speciosa 26、秋枫 (大戟科) Bischofia javanica 27、光叶巴豆 (大戟科) Croton laevigatus 28、雨树 (含羞草科) Samanea saman 29、马占相思 (含羞草科) Acacia mangium 30、红花羊蹄甲 (苏木科) Bauhinia blakeana 31、凤凰木 (苏木科) Delonix regia 32、酸豆 (苏木科) Tamarindus indica 33、刺桐 (蝶形花科) Erythrina variegata 34、海南红豆 (蝶形花科) Ormosia pinnata 35、长脐红豆 (蝶形花科) O. balansae 36、印度紫檀 (蝶形花科) Pterocarpus iudicus 37、木菠萝 (桑科)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38、高山榕 (桑科) Ficus altissima 39、垂叶榕 (桑科) F. benjamina 40、细叶榕 (桑科) F. microcarpa 41、菩提树 (桑科) F. religiosa 42、黄葛榕 (桑科) F. virens Ait. var. sublanceolata 43、非洲楝 (楝科) Khaya senegalensis 44、大叶桃花心木 (楝科) Swietenia macrophylla 45、龙眼 (无患子科) Dimocarpus longan 46、细仔龙 (无患子科) Amesiodendron chinense 47、芒果 (漆树科) Mangifera indica 48、槟榔青 (漆树科) Spondias pinnata 49、人心果 (山榄科) Manikara zapota 50、香榄 (山榄科) Minusops elengi 51、糖胶树 (夹竹桃科) Alstonia scholaris 52、盆架树 (夹竹桃科) Winchia calophylla 53、火焰树 (紫葳科) Spathodea campanulata 54、霸王榈 (棕榈科) Bismarckia nobilis 55、糖棕 (棕榈科) Borassus flabellifer 56、椰子 (棕榈科) Cocos nucifera 57、比利蜡棕 (棕榈科) Copernicia baileyana 58、油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