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主题下的中考复习.doc_第1页
能量主题下的中考复习.doc_第2页
能量主题下的中考复习.doc_第3页
能量主题下的中考复习.doc_第4页
能量主题下的中考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量主题下的中考复习临川六中 唐文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它广泛渗透在各门学科中,并和各种产业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能量”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该注意和本课程其他部分的联系,注意和其他学科的融合,注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体现。“能量”划分为以下六个二级主题:一级主题:能量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级主题: 能量这一主题在中考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掌握新课标对能量这一主题的要求:(一)、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目 标内 容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4.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二)、 机械能 目 标内 容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2.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3.理解机械效率4.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三)、内能 目 标内 容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4.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5.了解热量的概念6.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四)、 电磁能 目 标内 容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5.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7.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五)、能量守恒 目 标内 容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2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3. 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六)、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目 标内 容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会经历反应领悟1. 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3. 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4.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二、复习策略:1.按课标要求复习好以下概念:(1)认识功和功率的概念。复习时要求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和现象(如电灯发光、电铃发声、电车行驶、流动的水推动水轮机转动、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等实例),从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来认识功的概念。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各种事例中的能量转移和转化,都是通过做功的过程来实现的。使学生能从常见的现象中体会物理学中功的含义。而不是着眼于功的定义上;要求学生能理解功率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定义、公式、单位等。并能进行一些简单计算。能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了解一些常用的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值,在选择电器时,把功率作为一项指标考虑进去。例1(2006年黄冈中考第33题):在新农村建设中,为解决村民饮用水,政府和村民共同兴建了一批蓄水池。吕兵家二楼顶上的蓄水池长3m,宽2m,高1m,楼房每层高3m。水池最大储水量是_t;若这些水是从深2m的井中抽上来的,水泵至少做功_J。若要求一次灌水的时间不能超过8min,他家所购水泵的功率至少要_KW。答案: 6 4.8105 1 (2)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的概念。复习时要使学生知道做机械功的二个要素,知道机械功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知道机械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能计算机械功和功率。且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强调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机械功的含义而不是在概念上兜圈子,应注意尽可能贴近生活,学生易学易懂易理解。例2(2006年北京中考第10题):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小军拉着重物静止不动B小刚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C小丽用力搬起箱子D小红背着书包在等车图1答案:C(3)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效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效率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社会和科技问题中,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理解,要通过对做功的分析,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从而发展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G图2例3(2006年南京中考第22题):如图2所示,用1.2N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2N的物体,物体上升0.1m所用时间为4s。(1)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2)将物重由2N不断逐次增大,假设动滑轮始终能正常工作,此过程中,它的机械效率范围是 。答案:0.6 83.3 83.3100(4)了解内能的概念。 要求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来定义内能。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内能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内能、温度及其相互关系,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例4(2006年泰安中考第4题):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B. 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C. 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D. 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D(5)认识燃料的热值。利用燃料是把燃料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光能,从使用燃料的价值出发,要求从能的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燃料的热值。既体现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知道不同的燃料的热值不同而且有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例5(2006年无锡中考第21题):人民网北京1月15 讯:国防科工委组织研究的50吨级液氢液氧运载火箭发动机今天在京进行了200秒热试车,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将为我国今后发展卫星技术、高空探测和载人航天发挥重大作用。该发动机的燃料之所以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具有 ( ) A较高的燃点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高的沸点 D较大的热值答案:D(6)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放热的多少,是内能变化的量度。要通过实际事例,让学生了解热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知道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时,内能减少。例6(2006年重庆中考第6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 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要增加 答案:B(7)了解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学属性,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求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属性,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强调物理知识的应用,及其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同时应注意发展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思考问题。例7(06年三明中考第5题):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的热为J;夏天,光脚走在海滩上会感觉到沙“烫脚”,走进海水中却感觉到海水很凉,这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沙子比热容的缘故。答案:8.4103 大于(8)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复习时要求对能量、能量的存在形式(光能、声能、热能、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生物能、核能、太阳能等)、能量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列举一些生活和社会问题中与能有关的实际事例。能“简单描述”各种形式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例8(06年广州中考题):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燃烧的能转化为火箭的能。“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太阳能帆板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能。 答案:内 机械 电(9) 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应该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的资料,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也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储量有限,而且开发利用后就不能再生。从而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开发新能源的挑战。培养学生有合理利用能源和节能的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对当地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等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例9(2006年重庆中考第18题):前不久,在南京某展览中心展出了一些能源应用产品,如“能发电的小风车、琳琅满目的太阳能小家电”,它们所利用的能源均属于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使用这种能源的优点是 。(只写一条)答案:可再生 可持续使用 (10)了解核能。 应让学生了解获得核能的方式、核电站、核能开发的新进展、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等具体事实,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科学地认识。例10(06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第18题):原子核在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 能。这种能可以用来制造武器或和平利用.请举一例: 。答案:原子(核) 制原子弹(或建核电站)2.按课标要求复习好以下规律:(1)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复习时应根据一些实际事例和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如荡秋千、蹦蹦床、撑竿跳高、跳板跳水、滚摆实验等,区别动能和势能,解释其相互转化,以及机械能和其它形式能的转化。体现 “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例11(06年白银中考第14题):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华同学参加了铅球比赛。当他将手中的铅球投出后,助威的同学看到铅球沿弧线下落,这是铅球在_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果;铅球在下落过程中,_能增加,_能减小。答案:重 动 重力势(2)认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复习时要求学生能从一些常见的有关实例中说出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通过一些实际实例说出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钢勺放在热水里,通电后电风扇转动,通电后的电烙铁,核能发电等; 并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能通过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实例的分析与讨论,初步了解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方向性。例如,用锤子反复砸铁件,铁件发热;电流通过电炉丝,电炉丝发红;煤炭燃烧化学能转化成内能等。例12(06年南京中考第10题):图3所示四种情景中,能说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图3答案:D(3)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AV图4要求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分析并归纳出物理规律,并能应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或解释现象。重视通过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和方法。例13(06年福州中考第21题):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R1的电阻值为 ;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R2的电阻值为 ;如果电路中只闭合S3,电压表示数是 V。 答案:12 24 63.按课标要求做好以下实验:(1)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复习时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来“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这里既包括了对过程的要求,也体现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和评价的要求。除了观察实验外,更多的是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推理,获得微观的结论,这里也涉及到物理的研究方法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并认识到科学的力量所在。例14(06年泰州中考题):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变小 B.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粘在一起C.空气比冰块更容易压缩 D.在餐厅门口就能闻到美味佳肴的香气答案:D(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复习时要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以及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例15(06年桂林中考第27题):小刚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1)他应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在研究电压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他连接的电路如图5所示。但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用笔在图中将接错的导线打上“”,把正确的接线画上,并在虚线框内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换成10,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4)如果小亮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偏大,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两表示数均无变化,适当减小电源电压后,两表示数才相应减小。你认为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是: 。(5)利用本实验的器材,你还能进行的实验有:ABCD图5 ; 。答案:控制变量法 略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测电阻 测电功率 (3)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生应知道电路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从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电源到家用电器都是能量转化的具体应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去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使学生体验能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使能的应用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记住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它们,会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要求根据设计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连接实际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里应尽可能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些有应用价值的串、并联电路,如怎样用一个开关控制二个小灯泡?设计楼道开关等;能说出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实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关注学生独立操作的技能,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图6例16(06年南京中考第26题):请根据图6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图16中的实物连接起来使之完整。 (4)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图7电表是物理课程中的最基本的实验仪器,使用电表的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必不可少的,复习时要求学生能正确地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和读数,能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探究电路。例17(06年泰州中考题):如图7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A. L1断路B. L1短路C. L2断路D. L2短路答案:D(5)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分析电功率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从而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而不是直接从电功公式推导出电功率的公式,这样作的好处是突出了探究过程,进行了实验技能的训练,加深了对电功率的理解。电功率在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是各种家用电器的一项重要指标,此项标准体现了与生活的联系。要区分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必须要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才能真正地理解,因此,应强调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复习时应突出学生在实验探究电功率、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过程中在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还应注意学生应用电功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能否根据电器的铭牌确定其额定功率,在选择电器时,有无节能意识等。图8例18(06年济宁中考第9题):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25W B. 将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它的实际功率为50WC.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乙灯消耗的电能较多 D. 两灯均正常发光时,甲灯灯丝电阻较大答案:D(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复习时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与生产生活实际。 复习时应注意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在技能与方法方面的发展;能否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等。例19(06年北京中考第37题):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的阻值成正比”。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1)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答案:略(7)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复习时要求通过实验去了解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画出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并进行讨论。例20(06年厦门中考第8题):序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材料110.1镍铬20.50.1镍铬310.2镍铬410.2锰铜某同学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是否有关,他保持电路两端电压不变,把表中合金线分别接入该电路中测出通过合金线的电流大小进行对比研究,则正确的是: ( )A、采用序号1与2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B、采用序号1与3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C、采用序号2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材料有关D、采用序号3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横截面积有关答案:A(8)通过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加深对效率的理解。复习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找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例21(06年杭州中考第31题):小周学过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仑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体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物体移动距离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1较缓5.00.101.60.500.500.8063%2较陡5.00.152.20.500.751.168%3最陡5.00.253.10.50.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第三次实验的有用功为_ J,图9 总功为_ J,机械效率是_;.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 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越_;.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_ _ _。 答案: 1.25 1.55 81 费力 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4.按课标要求还需要了解以下方面知识:(1)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通过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的了解,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的意识。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可以通过一些机械使用和发展的典型实例,让学生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的思想。例22(06年临沂中考第8题):历史上热机的出现曾标志着人类利用能源的巨大进步,早期的蒸气机是将水加热高温,利用高温高压蒸气推动机器转动的,与现在的内燃机相比,蒸气机的效率较低,除了机械造的技术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 A内燃机所用燃料的热值高 B内燃机的功率大 C蒸气机工作过程不符合能的转化规律 D蒸气机工作时水蒸气带走了相当干部分能量 答案:D (2)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有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体现了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即引导学生关心科技发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例23(06年宜昌中考第31题):目前,国家正在推广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它是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1)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说明用乙醇汽油代替汽油的好处(要求写出两条)(2)乙醇汽油与汽油相比,谁的热值高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它们的热值,要求写出实验方法(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安全燃烧汽油的装置等,都可由实验室提供。)答案:(1)好处:它是可再生能源,可以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它是清洁能源,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