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50例_第1页
谈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50例_第2页
谈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50例_第3页
谈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50例_第4页
谈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50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谈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例摘要目的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塞、鼻出血等症状;保证手术中良好地暴露中鼻道和相应的鼻窦。方法50例均在内镜直视下保留鼻中隔软骨,切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或凿除偏曲的犁骨和上颌骨鼻嵴。结果单纯鼻中隔成形术23例,鼻中隔成形术与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期完成27例,均治愈。结论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关键词内镜鼻中隔成形术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鼻中隔偏曲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754岁,平均32岁。病史2个月5年。临床表现反复鼻出血、鼻塞、流涕、头痛及嗅觉减退等症状23例,药物治疗无效。27例伴有鼻窦炎单纯上颌窦炎4例,全组鼻窦炎23例。治疗方法手术时可以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1丁卡因加L1000的肾上腺索棉片收缩鼻黏膜后,1利多卡因加11000的肾上腺素溶液注射于鼻中隔黏软骨膜下做浸润麻醉。如同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一样,在鼻中隔左侧皮肤黏膜交界处做L形切口。充分分离左侧黏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骨膜黏骨膜,直至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结合处以上。不做鼻中隔前下部的软骨切口,而是用鼻中隔黏膜刀轻轻压迫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断开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连接,然后,在直视下分离对侧筛骨垂直板的黏骨膜。充分分离后,用直筛窦咬钳或鼻中隔多关节咬骨钳切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断开鼻中隔软骨下端与犁骨、上颌骨鼻嵴的连接,切开上颌骨鼻嵴处黏骨膜与黏软骨膜的“错茬交接”,细心分离对侧犁骨和上颌骨鼻嵴的黏膜骨膜。充分分离后切除或凿除偏曲的犁骨和上颌骨鼻嵴。如有软骨畸形,还可以同时做鼻中隔软骨整形术。复位黏膜,缝合或不缝合鼻中隔黏膜切口。整个手术过程均在内镜下完成。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3年,鼻出血、鼻塞、流涕、头痛及嗅觉减退等症状消失20例,明显减轻3例。偏曲中隔均一次性矫正。27例鼻窦手术同期完成,术后复查半年,窦腔黏膜全部上皮化。所有患者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脓肿、鼻腔黏连、鼻梁塌陷等并发症。讨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鼻中隔成形术的特点是既能矫正畸形,使鼻中隔正直,又可保留中隔软骨支架,且极少有术后中隔穿孔。该术式适用于鼻中隔软骨部偏曲,禁忌证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麻醉及患者体位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切口于鼻中隔偏曲凹面一侧,将鼻小柱向对侧牵拉,在中隔软骨游离缘的鼻前庭皮肤处自上而下切开,上自鼻背,下至前鼻棘,使鼻中隔前缘和鼻前棘完全暴露。自切口向后分离鼻中隔凹面侧的软组织和底部黏骨膜,充分暴露切口侧的鼻中隔支架。将中隔软骨在鼻背缘与鼻侧软骨离断,自中隔软骨后上及后下底部与骨质交界处分别切除一窄条34MM宽中隔软骨,使整个中隔软骨只附着于对侧未被剥离的软组织上。如果鼻中隔骨部支架也有偏曲,可经中隔软骨离断的后缘伸入中隔剥离子,分离对侧鼻中隔骨部的黏膜,然后以中隔咬骨钳切除筛骨垂直板、犁骨等处的偏曲部分。于中隔软骨凹陷最显著部分,在凹面侧软骨表面作数条深切口,但不得切透对侧黏软骨膜,切口长度应几乎达到整个软骨凹陷边缘,也可在切口之间切除1MM宽的软骨条。经此处理后的中隔软骨所具有的弹力将允许软骨处于平直,将其推回中线即可在当前内镜广泛应用的年代,矫正鼻中隔畸形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阻塞症状;保证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术中良好地暴露中鼻道和相应的鼻窦;保证鼻窦术后良好的护理;祛除鼻部疾病的病因或诱因。最近我们发现,鼻中隔偏曲与许多鼻部疾病有关,如鼻一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等,因此,手术中同时矫正鼻中隔畸形就有更积极的治疗意义。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有以下缺点鼻中隔穿孔因术中切除了大部分四方软骨所致。如操作中两侧对应部位黏膜撕裂,术后发生穿孔的可能性较大。手术后的鼻中隔摆动,这是由于鼻中隔缺乏硬性支架之故,而鼻中隔成形术出现上述缺陷的概率较小。对高位偏曲者采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在术后必然会出现以下两种结果偏曲矫正不足未切除高位偏曲部分;鼻梁塌陷,多为鼻尖上方下陷切除高位偏曲部分,这一现象多在术后数月至1、2年后发生,此乃鼻中隔的两层黏膜在愈合过程中逐渐收缩而牵拉鼻梁所致。同理,对前部偏曲的纠正亦不易发生鼻小柱退缩。因此,笔者认为,应推广鼻中隔成形术。2000年3月2008年2月,我们共施行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53例,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50例,我们体会,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现将我们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适用于以下情况鼻中隔高位骨部偏曲,一侧中鼻甲受压外移,中鼻道狭窄;鼻中隔嵴突,影响鼻腔功能或妨碍手术操作。鼻中隔成形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术1978年在武汉医学院主编的耳鼻咽喉科学中将这种手术方法称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但是,在没有内镜以前,很少有人施行这种手术,主要原因是手术部位深在,视野不清。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有以下优点在内镜直视下操作,可以清楚地看到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以及犁骨、上颌骨鼻嵴与鼻中隔软骨下部的“错茬交接”和纤维粘连带,操作准确;不必做鼻中隔软骨切口,不分离对侧黏软骨膜,简化了手术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双侧鼻中隔黏膜撕破,以及由此造成的鼻中隔穿孔;保留了鼻中隔软骨,避免了手术后鼻中隔软弱;矫正了鼻中隔畸形,去除了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或诱因。我们的体会做鼻中隔黏膜切口,分离黏软骨膜黏骨膜时可以使用30内镜,借助内镜的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分开的黏软骨膜和白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