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期诊基重要知识点(一).doc_第1页
2015学期诊基重要知识点(一).doc_第2页
2015学期诊基重要知识点(一).doc_第3页
2015学期诊基重要知识点(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诊断学教学重要知识点(一)注意:本课程教材为十二五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诊断学主编戴万亨 张永涛 1、 凡体征均需掌握该体征的表现特点(或/和定义)、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名词解释大都为体征,应分别答出表现特点(或/和定义)及临床意义。 2、 简答题需考虑知识的融会贯通,注意审题并回答全面(考试中按答题要点计分)。3、 某一病变的体征应注意从视、触、叩、听几方面分别学习记忆,不要遗漏。4、 如作比较,不同处根据区别要点,逐一比较;同时注意被比较两者的共同处。5、 此件未列出的、但在教学大纲范围内的知识点亦属考试范围,同样需要复习。6、 复习时请仔细阅读教材,知识点超出教材范畴的以教材为主;标准答案以教材为准 第三十一章体征的定义基本检查法1 触诊: 浅部触诊、深部触诊(深部滑行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方法及临床应用2 叩诊: 清音、浊音、鼓音、过清音、实音(声音特点、叩诊部位及临床意义)3 闻诊: 异常气味:痰(恶臭)、呕吐物(粪臭、烂苹果味并混脓液、浓烈酸味)、粪便(肝臭、腥臭)、尿(浓烈氨味)、呼气(刺激性蒜味、烂苹果味、腥臭味)、口腔(苦杏仁味)及临床意义 淋巴结检查1 浅表淋巴结分布(13组)2 肿大淋巴结应检查的内容(11项)3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定义和意义4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临床意义(炎症、结核、肿瘤)及各自表现特点;不同部位(左、右锁骨上窝,腋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5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最常见4种疾病(传单、SLE、淋巴瘤、白血病)淋巴结肿大特点 头部检查1 头颅: 方颅、巨颅(落日现象)、前囟隆起、前囟凹陷、前囟迟闭、头部不随意运动、De Musset征2 眼: 眉毛稀疏或脱落、双侧上睑下垂、巩膜黄染(黄疸、药物食物色素黄染鉴别)、角膜软化、角膜环(老年环、凯-费环)、正常瞳孔直径、瞳孔异常(缩小、扩大、大小不等、光反迟钝或消失)、 双侧眼球突出、眼球凹陷(双侧、单侧)3 耳: 耳廓痛风结节、鼓膜内陷、乳突压痛4 鼻: 蝶形红斑、鞍鼻、蛙状鼻、 鼻翼扇动、 鼻腔易出血区、鼻窦区压痛5 口: 口唇单纯疱疹、麻疹粘膜斑、齿龈铅线6 舌 : 地图舌、草莓舌、牛肉舌、镜面舌7 扁桃体: 扁桃体肿大分度8 喉 : 失音(急性、慢性)、窒息性呼吸困难的临床意义9 腮腺:腮腺肿大特点颈部检查1 颈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表现及临床意义2 甲状腺肿大分度3 气管移位(健侧、患侧)4 Oliver征胸壁及乳房检查1 体表标志: 胸骨角及相关定位2 胸廓、胸壁: 桶状胸、佝偻病胸(鸡胸、肋串珠、肋膈沟、漏斗胸)、胸壁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 胸骨压痛3 乳房: 皮肤“橘皮样”变、乳头内陷、乳头异常分泌物 肺和胸膜检查1视诊:呼吸类型改变、 正常呼吸频率、库斯莫尔呼吸(酸中毒呼吸)、陈-施呼吸、比奥呼吸、抽泣样呼吸2 触诊:语颤传导的两个主要条件、语颤增强及减弱的临床意义;胸膜摩擦感(检查部位及临床意义)3 叩诊: 胸部病理性叩诊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 4 听诊: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分布范围和听诊特点; 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呼气延长的临床意义;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定义及临床意义); 干啰音、湿啰音(听诊特点比较及临床意义)、 捻发音5 常见呼吸系统病变体征:肺实变、肺气肿、肺不张(阻塞性和压迫性的区别)、气胸、胸腔积液心脏检查血管1 视诊: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特点、心尖搏动的位置改变(左室增大、右室增大)2 触诊:心尖搏动增强(抬举性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搏动弥散;常见心脏震颤的临床意义(表);心包摩擦感(检查部位及临床意义)3 叩诊: 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表)、 心浊音界各部组成、心脏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左心室增大、右心室增大、心腰扩大、大量心包积液)、靴形心、梨形心、三角烧瓶样心浊音界。4 听诊4.1 心脏瓣膜听诊区定位(5个)4.2心率:成人正常心率范围、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心动过速4.3心律: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4.4心音:四个心音的产生机制;S1、S2与心动周期的关系;S3、S4的临床意义; 第一、二心音的区别(表);S1强度影响因素、S1增强(拍击性第一心音)、S1减弱、S1强弱不等;S2强度影响因素、S2增强、S2减弱、钟摆律、胎心律;4.5 心音分裂(S1分裂;S2分裂-生理性分裂、宽分裂、固定分裂、逆分裂)4.6附加心音: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舒张早期奔马律及其与生理性S3的区别、 开瓣音4.7杂音4.7.1杂音产生机制4.7.2 杂音特性(最响部位、出现的时期、杂音性质、传导方向、与体位关系、与呼吸关系、与运动关系) * 传导明显:二闭、主闭、主狭传导方向;较局限:二狭、肺狭、室缺的杂音 * 受体位变动影响:二狭、主闭、肺闭、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杂音 *因呼吸而变化:深呼气末-左心瓣膜杂音增强、深吸气末-右心瓣膜杂音增强、乏氏动作后增强-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杂音 * 运动的影响:运动-二狭杂音增强4.7.3 收缩期杂音(SM):掌握以下病变杂音听诊特点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器质性主动脉瓣狭窄、器质性肺动脉瓣狭窄;器质性和相对性动脉瓣杂音听诊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SM的鉴别(表)、出现功能性SM的主要瓣膜区、产生胸骨左缘第3-4肋间SM的两种病变4.7.4 舒张期杂音(DM):器质性二尖瓣狭窄杂音听诊特点及其与奥-弗杂音的区别;器质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听诊特点、奥-弗杂音产生机制; 格-斯杂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4.7.5 连续性杂音(动脉导管未闭)听诊部位、特点及临床意义4.8 心包摩擦音: 听诊部位、特点、体位和呼吸的影响5 血管检查5.1 视诊:肝-颈静脉反流征、 毛细血管搏动征5.2 触诊:水冲脉、交替脉、重搏脉、奇脉;体表可听到正常动脉音的部位;枪击音、杜氏双重杂音、周围血管征(6项体征)6 常见循环系统病变的体征: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包积液(库斯莫尔征、Ewart征)、左心衰、右心衰全身状态检查1 体温: 3种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体温过低2 脉搏:正常脉率范围、脉率减慢、脉搏短绌、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房颤的脉搏特点3 血压: 脉压、平均动脉压、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脉压增大、脉压减小4体型:3种正常体型(均称型、矮胖型、瘦长型)的特点及腹上角度数;巨人症、侏儒症、呆小症、佝偻病5 营养状态: 检查方法和分级、理想体重和体重指数(BMI)计算法;消瘦(恶病质)和肥胖(超重)的判定;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向心性肥胖)、中央性肥胖6 意识状态: 定义、意识状态检查内容7 面容与表情: 急性(热)病容、甲亢面容、黏液性水肿面容、二尖瓣面容、伤寒面容、苦笑面容、满月面容、肢端肥大症面容、面具面容8 体位: 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强迫仰卧位、强迫俯卧位、强迫侧卧位、强迫坐位、强迫蹲位、辗转体位、角弓反张位)9 步态: 剪刀步态、小脑性步态、慌张步态、跨阈步态、蹒跚步态、共济失调步态 皮肤检查1 颜色:发红(樱桃红色、持久性发红)、苍白( 肢端苍白)、黄染鉴别(黄疸、食物和药物色素黄染)、 发绀(脱氧血红蛋白水平)、 粘膜白斑2 湿度与出汗: 冷汗、无汗3 皮疹: 玫瑰疹、荨麻疹4 皮下出血: 瘀点、紫癜、瘀斑、血肿的鉴别5 蜘蛛痣: 表现、出现的部位、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肝掌6 皮下结节: 风湿小结、 Osler小结7 水肿: 凹陷性、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肿、象皮肿)、显性水肿时最少体液潴留量8 皮下气肿:表现特点(捻发感、握雪感)、临床意义9 毛发: 斑秃、弥漫性脱发、毛发增多腹部检查1视诊:腹部外形(蛙腹、尖腹、舟状腹)、腹壁静脉曲张及其血流方向判别、带状疱疹、皮肤紫纹、脐疝、脐部皮肤变蓝色、 蠕动波、胃型或肠型2 触诊2.1 腹壁触诊:板状强直、揉面感、 腹膜刺激征、阑尾点、胆囊点2.2 脏器触诊2.2.1 肝脏:正常肝脏触诊情况、肝脏质地分度;常见肝脏病变触诊特点(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2.2.2 胆囊:墨菲征、库瓦西耶征2.2.3 脾脏:脾肿大分度及临床意义、巨脾2.2.4 胰腺: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的腹部体征(讲义P166、P173-174)2.3 腹部压痛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肋脊点、肋腰点2.4 成人正常腹部可触到的脏器(5项:右肾下缘、腹主动脉、横结肠、乙状结肠、盲肠)2.5 检查腹部包块时的注意点(8点)3 叩诊:胃泡鼓音区的位置、肝脏浊音界消失、胆囊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时的最少腹水量1000ml)4 听诊4.1 肠鸣音:正常次数、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减弱或稀少的临床意义4.2 上腹部振水音的临床意义5 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肝硬化、幽门梗阻、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外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1 肛门和直肠检查常用体位2 内、外痔的分界脊柱与四肢检查1 脊柱: 正常胜利弧度(4个)、病理性变形(脊柱结核、老年人脊柱后凸)2 四肢关节:匙状甲、杵状指、梭形关节、膝内翻、膝外翻、关节积液、浮髌现象神经系统检查 (P185-208)1 脑神经检查1.1 眼底检查:颅内压升高、动脉硬化、糖尿病的眼底表现1.2 霍纳综合征1.3 中枢型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表现和鉴别1.4 传导性耳聋和感音性耳聋的音叉试验鉴别(表)1.5 球麻痹和假延髓性麻痹的鉴别2 感觉功能2.1 浅感觉、深感觉的检查内容2.2 感觉异常:牵涉痛、放射痛;感觉缺失、感觉分离;感觉障碍类型(6型)的表现及临床意义(重点掌握末梢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内囊型)3 运动功能3.1 随意运动:肌力分级、 中枢性瘫痪常见类型及其临床特点(表)、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表)3.2 被动运动: 肌张力过高(折刀样、铅管样)3.3 不随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