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提速客车密接钩缓装置使用说明书.doc_第1页
新型提速客车密接钩缓装置使用说明书.doc_第2页
新型提速客车密接钩缓装置使用说明书.doc_第3页
新型提速客车密接钩缓装置使用说明书.doc_第4页
新型提速客车密接钩缓装置使用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方车辆研究所 发布2004-01-10实施2004-01-10发布目 录1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使用范围 12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12.1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组成 12.2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性能特点 12.3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 13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要求 24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使用 34.1 列车连挂要求 34.2 列车解钩方法 34.3 钩缓装置组装要求 44.4 钩缓装置分解方法 44.5 过渡车钩的使用方法 54.6 车钩高度调节方法 65 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维护检修 86 安装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车辆的回送要求 10附录 减摩润滑剂涂抹要求 11新型提速客车密接式钩缓装置使用和维护说明书1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使用范围 四方车辆研究所研制的新型提速客车密接式钩缓装置是专为新型25T提速客车设计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型号为MJGH-25T。2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组成及性能指标2.1密接式钩缓装置的组成密接式钩缓装置主要由车钩安装及吊挂系统、缓冲系统和连挂系统三大部分组成。2.2 密接式钩缓冲装置的性能特点1)本装置可实现自动连挂,连挂状态纵向平均间隙不大于1.5mm;2)本装置在使两车可靠连挂的同时,保证列车能顺利通过现有线路所有平、竖曲线;3)缓冲和吸收列车运行过程中车辆之间的纵向冲击能量; 4)解钩采用人工作业;5)密接式车钩不能直接与普通车钩连挂,如特殊情况下要求车组与装普通车钩的机车车辆连挂,可采用配备的专用过渡车钩。2.3密接式钩缓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 1)整体抗拉伸破坏强度:2000 kN 2)缓冲器性能参数:初压力:30kN 阻抗力: 800 kN 容 量:30kJ 行 程:73mm 3)车钩平均连挂间隙:1.5mm 4)水平转角17 垂直转角4图1 密接式钩缓装置名称图3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要求密接式钩缓装置的安装位置在车体牵引梁的专用安装板上,安装座的厚度根据具体的技术文件确定。安装前,应先用垂球检测车钩安装板的垂直度,垂直度应为90(即允许上翘15)。3.1 该装置通过4个M38螺栓固定在车体对应安装座上,组装时应加弹簧、平垫圈及防松开口销。应采用测力扳手作业,紧固扭矩为800900Nm。3.2密接式钩缓装置安装后,钩体凸锥顶点距轨面的垂直距高为88030mm。3.3拆卸密接式钩缓装置,将钩体支撑水平,拆下4个M38安装螺栓。4 密接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4.1 列车连挂要求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可以实现列车自动连挂。连挂时,要求连挂速度不大于5km/h。4.2 列车解钩方法 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解钩由人工完成。具体操作过程规定如下:1)确认手柄定位销位于解钩手柄的销孔中(图2位置1),不能位于钩体的销孔中(图2位置2)。2)机车向后微退,使待分解车钩处于受压状态。3)扳动解钩手柄至解钩位,在钩体销孔内插上手柄定位销(图2位置2)。之后操作人员离开操作位置。4)机车向前运动,将待分解车钩拉开。5)操作人员进入操作位置,拔出手柄定位销,使车钩处于待挂状态,并将定位销插回解钩手柄的销孔(图2位置1)中。图2 钩体开闭钩位置示意图4.3 钩缓装置组装要求密接式车钩与缓冲器之间的组装由8个M30的连接螺栓完成。组装时必须加平垫圈、弹簧垫圈及防松开口销,应使各螺栓紧固力保持一致,采用测力扳手作业,紧固扭矩为600700Nm;4.4 钩缓装置分解方法1)将密接式车钩与缓冲器之间8个M30连接螺栓拆下即可分解;2)缓冲器的分解必须在压力机上进行,原则上应返厂分解维修。3)缓冲吊挂系统的支架可以在不拆卸车钩的情况下在现车上进行更换,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拆下水平复原弹簧盒与支架的连接轴销上的开口销,然后拆下连接轴销。b)拆下钩尾销螺母。c)用千斤顶水平支撑支架,缓慢下落使支架与钩尾销脱开,下落过程中注意保持支架水平。d)组装过程与上述三步骤相反。4.5 过渡车钩的使用方法密接式钩缓装置需要与普通自动车钩连挂时,必须采用过渡车钩。为了方便运用,我们提供两种不同形式的过渡车钩。图3是中间体过渡车钩,使用时安装在密接式钩缓装置钩体与普通自动车钩之间,运用比较方便,但只能用于厂内和站线上单车调行使用。使用方法如下:1)使待挂的13/15号车钩置于闭锁位,将过渡车钩在竖直面内从上到下套入13/15号车钩钩舌内。2)保持速度1km/h以下开动机车,使过渡车钩与密接式钩缓装置连挂到位。注意:中间体过渡车钩不允许长期直接安装在处于分解状态的密接式钩缓装置钩体上,以免压坏支撑弹簧盒。 图3 中间体过渡车钩5图4是15号法兰盘过渡车钩,这种过渡钩结构简单,抗拉强度达到1800kN。使用时需将密接式钩缓装置的钩体部分拆下,换装15号法兰盘过渡车钩,安装操作过程与4.3条所述相同。图 4 15号法兰盘过渡车钩过渡车钩拆卸过程与4.4中1)条所述相同。4.6 车钩高度调节方法密接式钩缓装置安装后钩高应在88030mm范围内,测车钩缓冲装置高度时,应测量钩体凸锥顶点距轨面的垂直距离。车体上车钩安装中心线高度为880mm,确定车钩安装中心线高时,应测量车体底架车钩安装板上由四个安装螺栓形成的矩形的几何中心距轨面的垂直距离。密接式钩缓装置产品出厂时已经完成了钩高调整,可以保证钩缓装置整体水平,在正常条件下装车后无需对密接式钩缓装置的车钩高度进行调整。如果钩缓装置装车后高度超过规定的范围,可以对钩缓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钩高调整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吊座板与支架底板间的调整垫圈数量来实现的。调整垫圈为标准件GBT95-85 C级平垫圈,性能等级100HV。公称厚度为3mm,规定厚度范围2.4-3.6mm。由于标准件厚度波动范围较大,使用前应对调整垫圈的厚度进行测量,操作过程如下:1)保持车钩处于连挂状态。若车钩在待挂状态,应将整个车钩缓冲器支撑水平,使支撑弹簧盒与钩体脱离,支架处于松弛状态。2)松开支撑弹簧盒左右两侧的四个M16螺母,拆下2个M16定位螺栓。3)增加减少吊座板与支架底板之间的调整垫圈,可以增加降低钩缓装置的高度。4)钩高调整到规定高度范围内后,紧固2个M16螺母,固定调整垫圈和吊座板。图 5 车钩高度调节示意图钩缓装置高度调整范围为向上54mm(加上调整垫圈),向下40mm(撤去调整垫圈)。需要加减的调整垫圈数量按需要的调整量和调整垫圈的实际厚度计算决定。根据钩缓装置的结构尺寸,调整垫圈厚度每增加减少1mm,钩体凸锥顶点处的车钩高度增加减少4.5mm。5 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的维护检修5.1 密接式钩缓装置日常检查以目视检查为主。钩缓装置随列车实行状态修,即按列车的实际运行里程确定修程。5.1.1 密接式钩缓装置使用的轴承为自润滑免维护轴承,使用过程中,无须专门润滑或维护。5.1.2 正常使用3个月应该至少进行一次开钩、闭钩操作,检查钩舌是否转动灵活。5.1.3 日常运用中以目视检查为主,主要检查以下项点:项 点检 查 内 容处 理 方 法外观检查表面有无可见裂纹出现如裂纹有明显扩展趋势或可能影响运用安全,应将零件报废更换M38安装螺栓螺母有无松动现象用测力扳手补足力矩M30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螺母有无松动现象用测力扳手补足力矩连挂状态1. 连挂面间隙情况有无异常2.车钩解钩手柄位置是否正确1.分解车钩,检查钩舌开闭情况2.重新连挂5.2 车组运行里程达到20万公里,进行A1修,需要分解编组,对车钩进行检修,检修项点如下:5.2.1车钩必须分解检查并清洗,如下图所示,操作过程为:图 6 车钩分解清洗示意图1)拉动解钩手柄,检查解钩风缸动作是否正常。2)拆卸轴销3,将解钩风缸转动到钩体外侧。3)拆卸螺母1和垫圈2,取出解钩手柄。4)在钩舌槽中顺时针转动钩舌,直至可以取出钩舌。5)用压缩空气和干净皮革片清洗钩体腔内和钩舌积尘。6)在钩体腔内壁、钩舌指定位置涂指定润滑剂。涂抹具体技术要求见附录。7)将钩舌逆时针转入钩体,解钩手柄插入钩舌,安装垫圈2和螺母1并紧固。8)摆正解钩风缸位置,用轴销3将解钩手柄与风缸活塞杆固定。 整个分解清洗过程可以在车上进行。清洗完毕后开钩两次,看解钩及复原动作是否正常。5.3 车组运行里程达到40万公里,进行A2修,需要分解列车编组,对车钩进行检修,检修项点与A1修相同。5.4 车组运行里程达到80万公里,进行A3修,除按A1修规定的内容对车钩进行分解检修外,应该更换橡胶密封件。5.5 车组运行里程达到240万公里,进行A4修,需要对车钩和缓冲器进行分解检修,并更换橡胶密封件和紧固件。由于缓冲器的分解组装需要专用设备,原则上应该返厂进行。此项检修办法待供货后结合实际情况与用户协商后确定。6 安装密接车钩缓冲装置车辆的回送要求 安装密接车钩缓冲装置的提速客车由于返厂维修等原因需要长距离回送的,原则上应编组成列采取专列方式回送。特殊情况不能专列回送的,可以用15号法兰盘过渡车钩编挂在3000t以下货运列车编组中回送,编挂的位置必须为货运列车尾部。在一个货车编组中回送的客车一次不能超过3辆。附录 减摩润滑剂涂抹要求本减摩润滑剂是由美国生产的高效金属减摩润滑剂,用于四方车辆研究所制造的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钩舌表面及与钩体内腔与钩舌面接触的对应部位的防锈和润滑。涂抹后有效使用期限为两年,每罐可涂抹约100套。1 涂抹操作步骤1.1 必须使用清洗剂(如柴油等),对钩舌、钩体的涂抹表面清洗、脱脂,并且擦拭干净。1.2 将减摩润滑剂搅拌均匀。1.3 用毛刷将减摩润滑剂均匀涂刷在零件的工作表面(附涂抹位置示意图)上。1.4 在室温(20C左右)涂抹干燥10分钟后方可装配,2小时固化后可正常使用。2 使用和保存注意事项2.1 该润滑剂的溶剂易燃,应远离热源和明火。2.2 在通风环境中使用,避免长时间呼吸挥发气体和皮肤直接接触润滑剂。如不慎进入眼睛,用清水冲洗15分钟,严重者立即就医。2.3 润滑剂常温下易挥发,应在32C以下环境密闭保存,保存期限:5年。2.4 该润滑剂一般不需稀释,如果溶剂挥发需要加异丙基酒精稀释。 3 涂抹位置涂抹零件:钩舌和钩体。涂抹部位:钩舌两运动侧面(见附图),钩体与钩舌涂抹部位对应的位置。附图:2.2 密接式钩缓装置的工作原理2.2.1 自动连挂系统工作原理车钩自动连挂系统主要作用是实现车钩和列车风管的自动连接和分解;机械连挂采用密接车钩通用的凸锥、凹锥形式和半圆形钩舌结构。这种结构形式简单,连挂解钩动作灵活,容易提高车钩连挂部分的强度。两车连挂时,凸锥插入对侧车钩凹锥内,凸锥内侧面压迫对方半圆钩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40,并压缩解钩风缸弹簧。两钩连接到位后,车钩连接面相互接触,两钩钩舌在解钩风缸弹簧作用下恢复原位,车钩处于闭锁状态。解钩时,由操作人员拉动解钩手柄,使钩舌逆时针方向转动40至开锁位置,此时两钩即可分解。凸锥、凹锥在车辆连挂时起到定位和导向作用,决定了密接车钩的连挂范围。连挂范围是车钩的重要性能参数,代表了车钩在曲线上和存在钩高差时的连挂能力。本方案的连挂范围为: 车钩中心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