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用植物之半夏药用植物半夏之栽培技术姓名:星云,学校:无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的一些半夏的基本知识,半夏是药用植物中常见的植物。要想有好的收获,好的品质,就必须注意各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对此作出研究。留种和繁殖是植物生长好的前提,我们可以从此文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栽培和田间管理是中期过程,也是很重要的,本文介绍了相关的技术。成熟过后就是收获,收获药品不比其它,必须注意许多问题,这样采收才有最好的收益;加工又是取得市场最好利益的基础,本文也介绍了这两方面的技术。关键词:半夏,留种及繁殖,栽培,田间管理,收获加工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Pinellia ternata, Pinellia is a common plant medicinal plants. To have a good harvest, good qualit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al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would have to study. Stay kinds of plant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is a good premise, we can learn from this article learn more about this area of knowledge. Cultivation and field management is a medium-term process,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lated technologies. After the harvest is ripe, harvest unlike other drugs, we must note that many questions, so that harvesting only the best benefits; processing is the basis to obta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marke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both techniques.Key words:Pinellia, leaving species and breeding, cultivation, field management, harvest processing。留种与繁殖技术半夏良种选择繁育标准操作规程准备工作:参照一定的条件要求对要选址地区进行充分调研,为选种提供依据,开展适应本地的半夏栽培类型研究,为基地种源的确定提供保障。进行大量文献和实地调查,对国内的半夏分布和栽培有总体的了解。选种四级良种选择法:叶形选择;优良单株选择;优质单粒选择;珠芽块茎选择。桃叶形半夏叶面积大,叶片薄平展,光合作用强,生长速度快;柳叶形半夏叶面积小,叶厚,表面角质层发达,抗逆性强,耐干旱,抗倒苗,产量高。采收时选择植株健壮,抗高温,抗虫害,抗倒伏强的优良单株或地段单收作种。选用质地坚实、芽头饱满、切开后有粘子的乳白色勃液作为优质单粒;质软、有霉变、易挤出臭味的去除。珠芽和直径在1.0Cm以下的小块茎,可作为先期种量的扩繁用;直径在1.0cm以上的,作为栽培种。繁育种子繁殖果实在佛焰苞萎黄,花梗软弱无力时,轻轻剥下种子。夏季种子可剥下后即播种,秋季种子采收后应先用湿沙贮藏,第二年3月下旬播种。行株距为10。mxl.ocm,沟深ZCm然后覆土盖膜,苗出齐后揭开地膜。珠芽繁殖珠芽遇土即可生根发芽,形成新植株。半夏植株生长过程中落在地面的珠芽不能入土的可以浅覆一层土,秋收珠芽湿沙保存,来年做种。块茎繁殖块茎是繁殖的主要材料,秋季收获后选择优良单株单收单贮。组织培养半夏的组培成功率在95%以上,极易成活。可取叶片,叶柄、珠芽、块茎的切块接种在MS培养基上,扩繁移植,由于无性繁殖容易成功,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半夏不常用。 半夏属天南星科多年生有毒草本,地下有小块茎。掌状复叶具三小叶,叶柄基部有一瘤状突起,即珠芽。初夏57月开花,肉穗花序,外有黄绿色佛焰苞,果熟期69月。产于我国北部、西南和长江流域一带,日本也有分布。国内以四川省产量大、品质优。自生圃地或树林下,适应性强。其干燥块茎未经炮制的称“生半夏”,有毒,经炮制后称“制半夏”。中医学上多用制半夏,性温,味辛,功能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胸膈胀懑、呕吐、咳喘等症。半夏可以种子繁殖,也可用块茎和珠芽进行无性繁殖。目前生产上采用块茎和珠芽繁殖,而以块茎繁殖,当年即可收获,见效快。一、块茎繁殖 秋季作物收获后,于封冻前耕翻,深度1520厘米,来年解冻后每亩施猪圈肥30005000公斤、饼肥2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撒匀,浅耕一遍,耙细整平。如肥料不足,可集中施于播种沟内,做1米宽的畦(包括畦埂20厘米),畦长不超过20米,以利灌溉。栽种前若墒情差要浇水造墒,待地表干松后再播种。若封冻前灌足水,一般不再浇水,春季地温上升得快,有利早出苗。种块茎的选择是半夏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收获时选植株高、叶片多、抗旱能力强,产量高的半夏植株作种,选直径1215厘米的块茎作种,小的块茎另栽,栽后2年收获。黄淮以南地区可在秋末(9月下旬)随刨随种,北方地区可将块茎窖藏或室内拌土贮藏,春季播种。春播在平均气温10C左右时下种,半夏在810C时萌动生长,过早播种温度低,起不到早播的作用,过晚生长期短,影响产量。在整好的畦内双行条播,按行距20厘米开45厘米深的沟,每畦开四沟,沟底要平,按株距3厘米将块茎交叉播入沟内,每沟放2行,顶芽向上,覆土并稍加镇压。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块茎种用量视大小而异,约50100公斤。二、珠芽繁殖56月选叶柄下成熟的珠芽,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5厘米,株距3厘米栽于沟内,沟深3厘米,栽后覆土。当年可长出12片叶子,块茎直径1厘米左右。第二年秋挖收,大的加工入药,小的继续做种栽用。产量每亩可产鲜块茎500750公斤,最高可达1000公斤。鲜品折干率为2530。 栽培技术植物学特点半夏为天南星科(Pinellia ter一:nata(Thunb)Breit)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i叶半夏、旱半夏、i步:跳、麻芋头等,株高1530cm 块茎近球形,n-l-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crn。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1年生的叶为单叶,呈心形,两年后为3小叶的复叶,I1,I-呈椭厕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叶子两面光滑无毛。花期在57月,果期在8-9月,浆果成熟时呈红色,果内有1粒种子。2、生物学特性半夏原多野生于潮湿而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上,一般春季生长旺盛,夏季炎热时倒苗休眠,秋季再萌发,因此称为“半夏”。喜温暖、湿润环境,怕炎热,也怕寒冷,畏强光,耐荫蔽,忌烈日直射;夏季宜在半阴半阳环境中生长,但过度荫蔽,植株枯黄瘦小且数量很小;半夏怕积水,土壤含水量在20 40时生长较为适宜;适合生长在稀疏灌木丛、落叶阔叶林下,麦地、玉米地中。种植技术要点1)选地、整地选择向阳、土层深厚、前茬为豆科和禾本科作物、无地下杂草滋生、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种植,深耕2025cm,做成宽12m 的畦,畦沟宽30cm。2)繁殖可采用块茎、珠芽两种繁殖方式。其中块茎繁殖可选用2年或3年生的半夏萌出的小块茎,在收获时选取直径07lcm 的小块茎做种,并稍带些湿润的沙土,储藏于阴凉处,春季日平均气温在1O左右即可下种,当年就可收获。珠芽繁殖于夏秋间,当老叶将要枯萎时,珠芽成熟,即可采下繁殖。一般行株距10cm8cm,穴播,每穴23粒。播种前应浇1次透水,以利出苗。3)地膜覆盖为了使半夏早出苗,延长其生长周期,提高地温,增加产量,早春可采取地膜覆盖等措施进行处理。4)施肥结合冬季翻耕,每亩施农家肥152t、过磷酸钙2025kg作为基肥 生长期一般追肥4次。第1次齐苗后,亩施15kg尿素。第2次珠芽形成期,亩施20kg尿素。第3次于8月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新根时,用稀薄人畜粪尿泼浇,半月后再浇1次。第4次于半夏全苗齐苗时,亩施饼肥25kg、过磷酸钙20kg、尿素10kg,与沟泥混拌均匀,撒于土表,起到培土和有利灌浆的作用。5)中耕管理在幼苗未封行前,要经常除草,避免草荒。中耕深度不超过3-5cm,避免伤根。半夏喜湿怕旱,久旱未雨时,应及时灌水;若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除留种外,于5月抽花葶时剪除地上部,使养分集中于地下块茎生长,有利增产。培土于6月初和7月各进行1次。以盖住珠芽和种子为宜,稍加镇压。6)适时采收块茎繁殖于当年或次年采收。一般于夏、秋季茎叶枯黄倒苗后采挖,但以夏季芒种至夏至间采收为好。采后将鲜半夏洗净分级,去皮,曝晒。曝晒时应不时翻动,晚上收回平摊晾干,次日再晒,直至全干。病虫害防治在陆良县,危害半夏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病毒病、根腐病等。叶斑病于初夏发生,发病时叶片有紫褐色病斑,然后植株渐渐枯萎,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防治可选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病毒病多在夏季发生,为全株性病害。防治可采取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病穴浇灌5石灰乳,以防其蔓延。根腐病多发于七八月份多雨水季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5石灰水等3种药剂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尤其是5石灰水对环境无污染,对土壤又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如在播种后未发病前及早施用防治效果会更好。一繁殖方法l_块茎繁殖。一般将在挖半夏时将较小的当年生小块茎带泥取下,用湿沙土混拌存放在阴凉处,作为繁殖材料。北方在采挖后将小块茎窖藏在室内沙藏过冬,于3月下旬栽植,分别移栽。按行距l5一l8厘米、株距6 9厘米,开穴深45厘米左右栽植。每穴种块茎23个,覆土345厘米。每667平方米需块茎l5 2O千克,较大块茎每667平方米需5O千克以上。2珠芽繁殖。夏秋间当老叶即将枯萎时,叶柄下珠芽已成熟,即可采下栽植。按行距lO l5厘米,株距6- 10厘米开穴。每穴下种珠芽数个后,覆土15厘米左右,稍压实。3种子繁殖。二年生以上的半夏,从初夏到秋季,能陆续开花结果,当佛焰苞萎黄倒下时,即可及时采收。当佛焰苞连种子采下,取出种子放湿沙中贮藏,以待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南向温暖的地方,整地作畦。按行距lO一12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覆土l l_2厘米。待苗高6一lO厘米时即可定植。二、田管措施半夏喜湿润,不论采用哪一种繁殖方法,在栽植前应浇一次透水,使土壤在出苗前保持湿润,有利幼苗出土。北方干旱季节,每隔lO天左右浇一次水。半夏喜肥,珠芽又需在土中生长,故追肥培土是一项增产措施。第一次在6月上旬,当叶柄下部的内侧长珠芽时,每667平方米施厩肥5OO一1000公斤,或施人人粪尿。当珠芽成熟落地时取行间的土培上盖住珠芽,使芽在土内成长为半夏。第二次在7月间长出第二次珠芽时,按上法追肥培土。生长期间经常松土除草,初次松土宜浅,以后可以逐渐加深。如不留种应将花摘去,以提高块茎产量。三、病虫害防治1叶斑病。叶片上生有紫褐色病斑,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65 代森锌500倍液,每7一lO天1次,连续喷23次。2病毒病。病株叶卷缩成花叶,植株矮小,畸形。防治方法为彻底防治虫害以及选择无病株留种。3红天蛾。幼龄期喷90 敌百虫80(0液。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人工捕捉。四、注意事项宜选择排灌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地块栽培,以利高产。半夏珠芽繁殖是目前较为经济高效的繁殖方式。半夏不耐干旱,30C以上气温应日灌夜排抗旱保苗。雨季排水防渍,防止半夏块茎腐烂。半夏喜阴,有条件的地方可设阴棚或遮阳网,也可于林间、果园中种植,或与玉米、高粱、甘蔗等高秆作物间作套种。田间管理技术川半夏是四川道地中药材品种之,深受国内外商家青睐。半夏具有燥湿,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近年来,因野生资源日渐枯竭,人工种植发展缓慢,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对半夏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货紧价扬。加强半夏田间管理,对提高半夏产量,缓解供需矛盾,增加药农收入,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半夏的生育特点和目前所处的生育时段,川半夏田间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抗旱排水 目前春旱比较严重并有加重趋势,半夏根系浅,耐旱性较差,要尽早抗旱浇水,平时要保持土壤湿润,否则,提前加速倒苗,严重影响产量。若在中后期遇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易诱发病害导致死苗和块茎腐烂。因此要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二、剪摘花薹半夏花薹生长要消耗大量养分。在花薹刚出现时就及时剪摘,以增加块茎三、清除杂草半夏植株矮小,易受杂草危害,影响正常发育,对杂草要及时拔除(不宜使用化学除草剂),为半夏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四、施肥培土在半夏旺长期及株芽发生期,供给充足的养分是半夏高产的前提。半夏追肥,最好采用农户养蚕的蚕沙屎,由用150250公斤均匀撒施在厢面,同时覆盖细土,覆盖厚度以15厘米左右,株芽盖严为宜,以利保肥和株芽发根生长。五、覆盖麦壳半夏施肥培土后及时覆盖麦壳(或菜籽壳等),厚度1厘米左右。在高温季节有降温、保湿、增肥、防板结、防杂草、防止半夏过早倒苗、延长生长期、提高单产等多种功效。六、防治病虫在半夏病害高发期,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和病毒病。叶斑病可用75百菌清喷雾防治,病毒病可采用20病毒A500倍液喷雾防治。 收获与加工技术收获时间的确定半夏的收获时间对产量和产品质量影响极大。适时刨收,加工易脱皮,干的快,商品色白粉性足,折干率高;刨收过早,粉性不足,影响产量;刨收过晚,不仅难脱皮、晒干慢,而且块茎内淀粉已分解,加工的商品粉性差、色不白,易产生“僵子”(角质化),质量差,产量更低。倒苗后再刨收,费工三倍还多。野生半夏一般生长在荒坡地边,由于干旱、缺水、少肥,每年出现23 次出苗、倒苗现象,故药农在“夏至”和“秋分”前后倒苗时采挖加工,并挖大留小,年年繁衍。人工栽培后,大部分地区药农仍还沿用着冬季或春季栽种,“夏至”倒苗时刨收的老办法。刨大留小或再种上,长至秋后或明年夏季倒苗时再刨。也有的早春栽种后,夏季加强水肥管理,使之夏季不倒苗或倒苗极少,一直长到秋天再收获。据我们多年人工栽培半夏研究结果表明:当年早春播种的应在秋天天气温度降低于13以下,叶子开始变黄绿时刨收为宜;黄淮地区气温13正为“秋分”前后;长江流域要根据气温差别适当向后推迟;东北各地气温偏低,要适当提前刨收。同一个地区,因有种植早晚、繁殖材料大小、是否催芽覆盖地膜、刨收前是否倒苗等不同情况,最佳刨收的时间不尽相同。种植早的要早收,用大块茎作种而又覆盖地膜的成熟早,要早刨。特别是已近收获季节又遇秋雨连绵、容易涝洼积水的地块,要尽早提前数天刨收,以免造成减产。对于刨收季节已近而又因秋旱刚倒苗的,也要马上刨收,以免从新发苗消耗块茎养分,造成减产。对于接近刨收季节前,因干旱已倒苗后而又发出了新苗的,可适当推迟刨收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黄淮地区“秋分”前后刨收加工的粉性足,色又白,3kg 左右鲜品可加工1kg 干货,而且好脱皮,35 天就可晒干;“寒露”至“霜降”收刨的,3.23.5kg 鲜品才可加工1kg 干货,10 天还晒不干;“立冬”后已正常倒苗,不宜刨收,此时刨收的半夏块茎很难脱皮和晒干,加工成的商品粉性差、色发黄、“僵子”厚、等级低。刨收方法:在收获时,如土壤湿度过大,可把块茎和土壤一齐先刨松一下,让土壤中水分较快地蒸发出来,使土壤尽快变干,以便于收刨。刨收时,从畦一头顺行用爪钩或铁镐将半夏整棵带叶翻在一边,细心地拣出块茎。倒苗后的植株掉落在地上的珠芽应刨收前拣出。刨收后地中遗留的枯叶和残枝应检出烧掉,以减轻明年病虫害的发生。鲜半夏的初加工半夏的初加工可分为发酵、去皮、干燥三个步骤(1)发酵:将收获的鲜半夏块茎堆放室内,厚度50cm,堆放1520 天,检查发现半夏外皮稍腐,用手轻搓外皮易掉,既可。也可将收获的鲜半夏拌入少量的生石灰中堆厚1520cm 使其发酵,24 天即可完成发酵过程。(2)去皮:将发酵后的半夏块茎用筛分出大、中、小三级。根据数量多少可分人工去皮和机械脱皮两种。数量少的可采用人工去皮,其方法是:将大、中、小半夏块茎分别装入编织袋或其他容器内,水洗后,脚穿胶靴踏踩或用手来回反复推搓10 分钟,倒在筛子里用水漂去碎皮,未去净皮的拣出来再搓,直至全部去净为止。如果较大的块茎去皮后,底部(俗称“后腚门”)仍有一小圆块透明的“茧子”时,量少可用手剥去,量多装袋再搓掉,直至半夏块茎全部纯白色为止。也可水洗后趁湿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