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 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教具准备:小棒。课 型:新授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 2 ? + ? 4 5 9 7 9开放题: 3 6 +6 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具准备:小棒课 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计算:36+21 23+75 56+30 4+52 2. 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 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 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 . 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 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 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 “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2. 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 8 6 7 1 7 9 + 3 9 + 4 +5 3 +3 6 3. 数学医院: 4 9 2 1 6 5 + 4 4 +3 9 + 3 5 8 3 6 1 0 0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4. 图形计算 5. 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五星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 2 4 7 3 2 + 6 9 + 9 + 2 8 + 6 + 9 4 8 6 6 0 5 5 9 9教后随记:这节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讲授新课的时候总担心孩子们听不明白,所以老师说的就比较多,而且反复地说,没有给孩子足够说的时间。以后要注意避免这样的问题,能不说的就尽可能的少说。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多说,并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教学目标:1. 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实物图片课 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星期天,小花和妈妈要去游乐场,在游乐场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如果哪一位小朋友过了下面的难关,可以免费进入游乐场。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小花一起闯关吗? 二、自主探究: 1. 看谁算的正确?57+12 40+38 16+52 23+7236+47 28+59 8+75 43+3724+68 19+49 85+9 18+47 2. 算一算姐姐和妹妹两人共有各种照片的张数。单人照双人照冬装照夏装照表演照姐姐(张)19 24 22 26 17妹妹(张)21 18 23 37 20合计(张) 3. 第15页的第8题,分组完成。 4. 那两个数相加得和是100?请写出算式,写得越多越好。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开放题、第15页第10题。第(2)小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第(3)小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得和最小。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 第四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P8-P10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练习,实践应用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第五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P18-P19例2、例3教学目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教学重点: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学难点: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课 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 教学例2。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2. 教学例3。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3. 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 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 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 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3. 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教后随记: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20-P21练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课 型:练习课教学过程:一、总结引入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 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 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6.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三、强化练习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五、随堂练习第七课时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学内容:课本P23 例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课 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 复习1、摆一摆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比多2个,摆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提问:求摆了几个,怎样计算?提问:为什么用加法?在这里是个什么样的数?2、看图猜数。教师出示10个,现在请你猜猜,知道比多5个,你能说说有几个?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求较大数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二、新课探讨1、做猜数游戏,为新课学习做准备。(1)学生出题,老师猜数 黑板上贴10个,请同学说出一句比少( )的话,然后由老师猜出有几个,最贴图验证。(2)老师出题,学生猜数。黑板上贴10个,老师说出一句比少( )的话,然后由学生猜一猜有几个,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猜的。(3)学生动手摆图形理解算理。上:摆10个,下:摆,要求比少5个,摆几个?放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摆? (4)比较与复习中的题比较比多5个,摆几个?比少5个,摆几个? 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摆出来的个数一样吗?在每句话中是什么样的数?提问:你从比少5个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知道和比,多,少,是较大数,是较小数。较大数,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多的部分。)提问:要求摆几个,怎么办?教师说明:通过摆学具,同学们会分析比少5个,这句话了,下面就用这个知识学习新知识。 1、学习P23 例4 看图提问:我们二(2)班比你们少3面,是( )面。这个总是能解决吗?还需要知道什么?(小组讨论) (1)用学具代替小红旗在桌子上摆一摆,讨论二(2)有几面小红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问:从二(2)班比二(1)班少3面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根据图上提供的其他信息,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展开讨论、说算法列式) 提问: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三(1)班得几面? 四(1)班比三(1)班多1面,四(1)班得几面? 还能提出什么条件,什么问题? 2、P23“做一做” (1)说图意。 (2)讨论:每个球优惠8元是什么意思? (3)篮球( )元 怎样计算?怎样想? (4)足球( )元 怎样计算?怎样想? (5)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知道一个数,又知道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求另一个数的方法。观察思考:求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求篮球多少元,求足球多少元,它们求的是什么样的数?提问:求较小数用什么方法?为什么?教师说明:求较小数用减法,从较大数中去掉比较小数多的,剩下的就是和 较小同样多的部分,也就知道较小数是多少了,所以用减法计算。 三、 巩固练习 1、拍手游戏。 听老师拍了几下,按要求想好你要拍几下。 2、P25练习四的N5、N6、N7、N8 3、听老师口述题,学生口答。 例:河里有白鸭36只,黑鸭比白鸭少20只。黑鸭有多少只? 4、判断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例:妈妈今年38岁,小明比妈妈小30岁。小明今年几岁? A、38+30=68(岁) B、38-30=8(岁)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我们二(1)班得了16面小红旗我们二(2)班比你们少3面,是( )面16-3= (面)教后随记:今天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这个知识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解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应用意识。在整节课中我设计了以摆小棒来贯穿全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数量关系,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的问题。在“做一做”中,我注意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优惠”的含义,关注孩子理解题意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对数量关系的掌握及时得到练习巩固,分析数量关系越来越清晰,正确率越来越高。当然,在最后的达标检测中发现,仍有学生糊涂,没分清数量关系、抄错数字、得数算错、忘写单位,错误较多,看来,这个知识的掌握还要下些功夫。第八课时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24-P25,练习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 型:练习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二、合作探索1.完成第2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3.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交流从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学生汇报发现。思考、提问,和同桌交流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练习四第6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鸟吃了多少只虫?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2、完成练习四第7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五、随堂练习第九课时 连加、连减教学内容:课本P26-P27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课 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1.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2.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27页做一做。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五、随堂练习第十课时 加、减混合教学内容:课本P28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课 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1.口算,说一说运算顺序。32+40+7= 60-40-15= 20+6-7= 73-40+20=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3、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3.导入新课加减混合的口算,我们是按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加减混合的笔算也同样是按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板书课题)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1.学习例3(1)出示例3的主题图,学生观察、说一说图意。公共汽车上原有67人,到站有25人下车,28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67-25+28=(3)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6 7 2 5 + 2 8=7 0(人) 6 7 4 2 2 5 + 2 8 4 2 7 0 (4)简便写法。 6 7 2 5 + 28=7 0(人) 6 7 2 5 4 2 + 2 8 7 0(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 (5)师:短短的时间,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实际的例题,建议为自己的努力而鼓掌!小结:加减混合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6)想一想,还有什么其他算法。2.做一做:56+24-3080 78-24+3993 指名板演:5 6 7 8 + 2 4 2 4 8 0 5 4 + 3 9 9 3三、测评训练1.二(1)班共37人,下课了,走出教室18人,又进来9人,现在教室里有多少人?先让学生多种形式读题,明确题意,然后列式,自己计算,再与电脑的正确答案做一比较.2.合唱队原有5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要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4.完成课本练习五第2、4、7、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不断复习,真正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加 减 混 合6 7 2 5 + 2 8=7 0(人) 6 7 4 2 6 7 2 5 + 2 4 或 2 5 4 2 6 6 4 2 + 2 8 7 0教后随记:本节课的目的是学习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只有少数几名同学计算起来有困难,而其他同学则不仅理解了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能正确地计算。在本节课中,练习较少,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花的时间过多。在以后尽量缩短例题的时间,增加练习连习量。第十一课时 加、减法估算教学内容:课本P34例4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2.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学重点: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教学难点: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课 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星期六早上,妈妈带小红去购物。他们在胜大超市挑选了一些学习用品。亮亮想和咱们一起做个猜价格的游戏:出示图片: 1个 转笔刀 (学生猜数15元、6元、8元等)师:透露一点,接近10元,再猜。学生重新猜(9、11、12、8)你们猜得都很有道理,这些数都与10相接近,都可以说“大约是10元”。告诉你们,它的价钱是12元 。(出示价钱12元)出示图片:1个 书包 它的价钱大约是30元,请你猜猜它是多少元?(猜中后出示价钱28元)2、看图(一枝铅笔和一块橡皮), 小明想买这两种文具,估计一下大约需要花多少钱?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3、请同学们和同桌说一说生活中那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只要估算出大概的结果就可以了。二、探究新知出示妈妈的图像,师:这是小红的妈妈,她今天要到超市去买(出示热水瓶,水壶,玻璃杯),看看,从图中你们可以知道什么? 28元 43元 24元学生和老师一起来说出这三样物品的名字。学生能说出从图中可以知道各种物品的价格,热水瓶 28元,水壶 43元,玻璃杯 24元 1、估算的方法多样化妈妈说:“我只带了100元钱,够吗?”小红想:“买这三样物品,大约要多少钱呢?”你们能帮小红估算一下吗?(请用自己的方法估一估100元够不够,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估算的结果以及估算方法。四人一组合作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的结果)师:哪组小朋友愿意把你们估算的方法告诉大家?100元钱够吗?你用得什么方法?(分别请几组方法不同的学生来说一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结果,鼓励不同的方法,如:生1:我是这样想的,三样加起来是95元,比100元小,所以100元够了。(先加后估)生2:我把热水瓶的价格先看作是30元,水壶的价格先当作是40元,玻璃的价格先当作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所以100元买这三样用品够了。(先估后加)生3:用100元先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茶杯后大约还剩30元,还能买闹钟。(先估后减)生4:买热水瓶和水壶大约70元,还有30元,买玻璃杯够了生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什么方法? 这种方法是怎样的?(板书最接近的整十数, 怎样看整十数?先要把这些数看成跟她相近的整十数,比较简单我们以后看到比他更大的数,比觉得那一种更加方便。 )买三资笔够吗? 把你的好方法跟你的好朋友悄悄地说说。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或同桌的方法。 生:不来不去,用的是精确的方法。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方法,我们估计的正确吗?那我们用所学的笔算知识,来精确计算一下买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学生进行展示 28432495 2 8 4 3 7 1 2 4 9 5看来你们估算的方法是非常正确的。2、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想出这么多种方法。刚才你们在帮小红妈妈买生活用品的时候体验了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板书:加减法的估算)估算很简单,可以把一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进行大约的计算,也可以加减十位上的数,再估计个位上的结果。其实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不管是哪种方法,只要能够又方便有快捷的解决问题的,就是好方法。遇到实际情况要灵活运用。三、巩固应用,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看来估算 还真方便,除了买东西可以估算,还可以估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估算? 1、31页“做一做”。、出示习题。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组织学生独立估算组织全班交流估算过程以及结果。2、 28元 43元 水壶比热水瓶大约贵多少元?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用自己喜欢和便捷的方法进行估算。3、小东计划三天写80个字,昨天写了29个,今天写了43个,小小东第三天大约要写几个?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老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检测课堂检测A1、估计大约有多少棵树苗?(一个小点代表一棵树苗) 2、估计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60小,画“”7816 3736 9032 50176 4427 8329 2433 8015133、现在小明大约多少枝水彩笔?答案:1、40, 50 2、 8329 9032 2433 801513 3、小明原来有20多枝水彩笔,这本向就是一个模糊的数,可以是21到29中间的任何一个数,再加上12枝,估算的灵活性更大了。课堂检测B1、估算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9011 3152 2341299817 3839 1001012、2、先估算一下,再填一填。 ( ) ( ) ( )3、小亮计划三天写100个大字。昨天写了29个,今天要写42个,两天大约写了( )个。小亮大约还有( )个字没写。答案:1、9817 3152 234129 2、大约20块;大约30或40块;大约70或80块。六、布置作业根据不同的辅导材料以及不同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板书设计:加、减法估算 把28元看作30元或25元 把43元看作40元或45元 把24元看作25元或20元第十二课时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33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 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 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 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2. 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 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体房屋承建协议书
- 广州大学2025年下半年招考博士工作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不续签商场合同范本
- 校际教师牵手协议书
- 与主播签约合同范本
- 个人欠款保证协议书
- 农村合并村镇协议书
- 山东日照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2025年下半年招考专业技术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冷藏库建设合同范本
- 格栅吊顶技术协议书
- 2025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秋季专场招聘28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西藏养老护理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六类职业适应性测试(综合)
- 2025消防宣传月专题培训
- 水冷无功补偿安置施工方案
- 村报账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烟叶种植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电气控制柜制作工艺与技术标准
- 肝动脉灌注化疗持续动脉给药及管路护理专家共识
- 机械设备租赁结算单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