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醫基礎理論簡介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中醫理論系統的哲學基礎,包括陰陽五行學說和蔵象學說以及:1. 人體基本物質的知識(精、氣、血和津液);2. 將人體不同器官、不同部位連為一體的系統(經絡系統);3. 病因與發病;4. 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病機);5. 中醫預防與治療原則。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學習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是日後學習其它各門學科的基礎。理解和掌握本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應用方法,對學習科如【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至關重要。每一章節均列出了學習目的和學習要點,以幫助你學習本學科。此外你必須研讀指定課本並適當閱讀參考書籍。指定課本:吳敦序主編(1994),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醫基理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第三章 藏象 (臟腑學說)1. 學習目標完成本章的學習後,你應該能夠:理解臟腑學說的成和特點;掌握臟腑的生理功能及與五體,五官和九竅的關係;掌握臟腑的主要病理表現從而幫助理解它們的生理功能;掌握臟、腑與腑以及臟與腑之間的關係.2 學習要點2.1 簡介2.1.1概念與內容a. 臟腑學說是有關內臟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學說. 即是通過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b. 臟:心、肝、脾、肺、腎;c. 腑:小腸、膀胱、三焦、胃、大腸、膽;d. 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e. 共同生理功能臟:化生和貯藏精氣;腑:受盛和傳化水穀;奇恒之腑:形態和功能均有異於腑;不與水穀直接接觸;相對密閉的組織器官;有類似於臟的貯藏精氣的作用.d. 臨床意義臟:多虛證;腑:多實證;臟實者可瀉其腑;腑虛者可補其臟.2.1.2形成a. 古代的解剖知識;b. 長期來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c. 反復的醫療實踐,從病理象和治療效應來分析和反證機體的芋些生理功能.2.1.3 特點a. 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i. 臟腑與陰陽相對應(通過經絡系統而建立的內外對應關係).ii. 五臟與形體諸竅聯結成一個整體.心:: 面、血脈、舌肺: 毛、皮膚、鼻脾: 唇、肌肉、口肝: 甲、筋、目腎: 髮、骨、耳、二陰 iii 五臟的生理活動與精神情志密切相關。 心:神 肺:魄 肝:魂 脾:意 腎:志 iv 五臟生理功能之間的平衡協調,是維持機體內在環境相對恒定的重要環節。b. 臟腑學說中的臟腑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而不是單純的解剖學概念。2.2 五臟 五臟與開竅、體液、體表組織和情志的關係心肺脾肝腎開竅舌鼻口/唇眼耳/下陰體液汗涕涎液唾體表組織血脈/面色皮膚/體毛肌肉/四肢筋/甲骨髓/頭髮情志喜憂思怒恐 五臟的位罝、生理功能和肉在聯系臟位置生理功能內在聯系附注心居於胸腔膈膜之上,心包衛護於外1. 主血脈(脈搏與面)2. 主神志a 廣義:生命的全部活動b 狹義:精神活動1. 在體合脈。其,華在面2. 開竅於舌(味覺和表達語言)心包:包在心臟外的包膜;保衛心臟;外邪侵襲於心。首先包絡受病肺(包括西醫的肺、氣管、鼻喉)居於胸腔上通喉嚨1. 主氣,司呼吸a呼吸器官b影響全身之氣c調暢氣道d形成宗氣2. 主宣發和肅降a宣發 排出濁氣 佈散脾之津液和水榖精微於全身,外達皮毛 宣發衛氣,調節腠理之開合,排汗b肅清呼吸道異物;幫助排洩腸道殘餘物宣發與肅降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約3. 通調水道4. 疏通調節水液運行和排洩 調節汗液排洩 將水液向下運輸並排洩(腎、膀胱) 血液循環依頼於肺氣的宣發、調節功能1. 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通常皮毛主汗孔的開合,以調節汗液2.開竅於鼻(呼吸與嗅覺功能),喉亦與肺密切相關.脾(後天本)在膈之下位於中焦1. 主運化(消化吸收精物質和水液)2. 主升清a水穀精微等營養物質全身b維持人體內臟住置相對恒定3主統血(統攝血於經脈中,防止逸出脈外)1. 在體合肌肉,主四肢(依靠氣和血的營養)2.開竅於口,其華在唇a. 食慾與口味b 唇(由肌肉組成)肝上腹橫膈之下右脅之內1. 主疏洩a調暢氣機 調暢情志b促進運化功能 維持氣機調暢是脾胃正常升降重的重條件 膽汁分泌 血液循環和水液代謝 對男子排精、如子月經的影響(均依頼於氣機調暢;三焦功能依頼於氣機調暢)2. 主藏a貯藏血液b調節周圍循環血量c防止出血1. 在體合筋,其華在甲a筋膜有頼於肝血的滋養;肝風可致抽搐b.甲為筋之餘2.開竅於目a肝經與眼組織相連b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3淚腎(先天之本)腰部1. 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a主生長育b主生殖 生育功能 性功能(天癸、排卵與產精)2. 主水a腎氣的氣化功能b蒸騰氣化津液為汗液、尿液和氣排出體外c司膀胱的開合d肺、脾、肝和三焦的功能依頼於腎氣蒸騰氣化3. 主納氣a. 攝納肺所吸入之清氣b. 腎為氣之根1.主骨生髓,其華在髮a.腎充盈骨髓以養骨b髓包括:骨髓、髓和腦髓和腦髓。皆源於腎氣c齒為骨之餘d髮之潤澤(髮為血之餘)2開竅於耳及二陰a腎陰與耳及二陰相連b耳受腎精滋養c二陰活動依頼於腎精的氣化作用女子胞:a. 主月經來潮b. 胎兒孕育處(腎與沖、任脈、心、肝、脾的功能有關)第二章 陰陽五行1. 學習目的2. 完成本章的學習後,你應該能夠:3. 理解陰陽五行學說的形成和發展;4. 掌握陰陽五行學說的概念和基本內容;5. 掌握陰陽學說的應用;6. 理解五行學說的應用。學習要點陰陽學說山之向陽與背日;升與降;熱和冷;外與內;運動和靜止,為最早之有關陰陽之理解。陰陽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早期陰學說形成於約公元前1600-=前221年的殷朝和周朝時代,明確出現於公元00前年的易經一書中。陰(-)與陽(-)的象徵。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戰國(公元前475-蒯221年)時期許多陰陽學派紛紛出現,它們以陰陽概念為礎,並將陰陽學說發展到巔峰。2.1.2. 陰陽的概念2.1.3. a陰陽代表2.1.4. i.相互對立又相互關聯的一事物;2.1.5. ii同一事物的兩個對立的方面.2.1.6. b. 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絶對的,而是相對的;2.1.7. 對人體具有推動、溫煦、興奮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屬陽;2.1.8. 對人體具有凝聚、滋潤、抑制等作用的物質和功能-屬陰.c. 陰陽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陰陽的相互屬性應用於中醫,以解釋人體組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例如: I 陰與陽的分類:陰:地月夜冬女 向下 內 靜止 腹 五臟 血 抑制 裏證 虛證 寒證 慢沉低裏 心陰 壓抑 寒涼濕潤 咸苦酸澀 收引 虛弱 右 北 西陽:天日畫夏男 向上 外 運動 背 六胕 氣 興奮 表證 實證 熱證 快浮高表 心陽 樂觀 溫熱乾燥 辛、甘 發散 強盛 左 南 東ii 在中醫學裡,陰和陽又可再分為三部份: 三陰 三陽太陰.第三陰 太陽.第三陽少陰.第二陰 陽明.第二陽厥陰.第一陰 少陽.第一陽2.1.3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a. 陰陽的對立制約 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它們的相互對立,主要表現於它們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消長. 陰陽的相互對立制約使人體處於相對生理平衡狀態(陰平陽秘). 如果這種動態平衡遭到破壞,即導致疾病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b. 陰陽的互根互用 陽和陽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說脫離,另一方面單獨存在,而以對方的存在而為自己存在的條件.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如營養物質(陰)和功能活動(陽)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c. 陰陽的消長平衡 陰陽的消長關係是絶對的,平衡關係是相對的.任何現象中的陰陽不是靜止不變,而是始終處於不斷運動變化之中.他們相互消長並最終達到一個相平衡的狀態(在一定限度、一定時間內)。【陰消陽長,陽消陰長】.當陰陽平衡失調時,陰或陽任何一方會出現偏勝或偏衰的狀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d. 陰陽的相互轉化e. 任何事物中陰陽雙方不是絶對的,而是在一定條件下處於不斷轉化(量變)的過程中,向其相反的方向轉變.陰陽相互轉化一般發生在事物變化的(物極)階段.陰陽消長為量變,陰陽轉化為質變.【素問陰陽離合論】: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2.1.4. 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a. 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可以用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解釋以下方面,如:陰:下肢 裏 沉 後方 內側 臟 心陰 腎陰 陰脈陽:上肢 表 浮 前方 外側 腑 心陽 腎陽 陽脈【素問,寶命全形論】:【人生有形,不離陰陽】.b. 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雙方保持對立統一的協調關係的結果.陰陽相互依存,相互消長的關係可用以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 如功能(陽)以物質(陰)為基礎.没有物質的運動就無以產生生理功能; 而生理活動的結果及不斷促進物質的新陳代謝. 陰陽不能相互為用,則生命絡止. 【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絶.)c. 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d. 陰陽相互制約、消長、互根互用,故陰陽失調則導致陰陽的偏盛偏衰而發生=疾病.可以用此關係來解釋正氣和邪氣鬥爭而引起疾病發生.e. 正氣:指整個機體的結構與功能包括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等;f. 邪氣:泛指各種導致陰陽失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