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doc_第1页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doc_第2页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doc_第3页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doc_第4页
萨蒂扬审计案例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IPSPPT可以参考/p-67011687897.html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例分析1、引子全球经济潮涨潮落,自麦道夫诈骗案被曝光后,人们发现退潮时的裸泳者不光是玩弄庞氏骗局的投资公司,还有拥有众多实体经济客户的著名高科技企业。“真实”公司不真实,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萨蒂扬公司的名称在梵文中是“真实”的意思,而恰恰是这样一家“真实”的公司,曝出了印度自上世纪90年代最大的企业造假丑闻。2、初识萨蒂扬2.1萨蒂扬简介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SAY )是一家全球性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供应商,它提供一系列的专业技术,旨在帮助客户重新策划与重新创造其业务,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竞争成功。萨蒂扬的理念与服务导致了巨大的技术变革,满足了最严格的国际质量标准。位于印度、美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加拿大、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日本与澳大利亚的萨蒂扬开发中心为全球 469 家公司提供服务,其中 152 家为财富全球 500 强与财富美国 500 强企业。萨蒂扬在六大洲 55 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处在这次造假丑闻漩涡中心的拉贾是印度软件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现年54岁的拉贾出生农民家庭,他是最先发现并抓住“千年虫”商机的企业家之一。他的公司发家之本,就是为全球范围内的电脑公司开发解决“千年虫”难题的软件产品。在拉贾的领导下,萨蒂扬公司已发展成为印度销售额位居第四的科技外包企业,在其位于印度南部海得拉巴市的总部聘用了53000人。许多跨国巨头都是其客户,包括联合利华、雀巢、思科、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索尼和日产汽车等等,甚至连世界银行都使用了该公司的产品。2.2靓丽的财报在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财年中,萨蒂扬公布的销售额为21亿美元,利润为4.2755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48%和35.5%。不过,随着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萨蒂扬的不少海外客户都遭受重创,由此也直接冲击到该公司的收入。在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一年中,萨蒂扬所公布的21亿美元销售收入中有4亿美元来自汽车企业,其中包括陷入困境的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3、印度版“安然”-案情介绍3.1事件浮出水面:自2006年开始,拉贾用自己和其它投资者所持的股票作抵押, 向银行贷款以填补公司收入。在过去07、08两年里为萨蒂扬公司总共筹集2.5亿美元贷款.而这些贷款并未在萨蒂扬的资产负债表中公布,而是直接注入萨蒂扬的账户,以帮助其弥补收入上的不足。这些贷款主要是基于各种担保获得的,是为了确保萨蒂扬能够继续运营。 2008年12月17日,拉贾试图将两家公司(其儿子名下的公司)高价(16亿美元)“出售”给萨蒂扬,用以充当萨蒂扬的“虚拟资产”,但计划被泄露而夭折。由于此次失败,公司4名董事突然辞职。公司在孟买交易所的股价大跌,创16年来最大跌幅在萨蒂扬公司发表最初公告之后,美林公司以企业管理问题为由调低了萨蒂扬公司的股票投资评级美林公司将其评级降为“跑输大盘”。此后破绽如同被点燃的鞭炮,噼哩啪啦炸开了。 2008年12月23日,世界银行宣布,由于涉嫌向世行工作人员赠送了“不适当利益”,萨蒂扬没有资格参加8年内的竞标。金融危机爆发后,拉贾手中所持股票价值大跌,这导致公司收入不足。随后银行开始拍卖拉贾的抵押品一顿闷头乱棍后,拉贾被彻底打懵,其执掌的萨蒂扬巨大的财务漏洞浮出水面。2009年1月7日,萨蒂扬(Satyam)创始人兼主席拉贾(Ramalinga Raju)当天向董事会提交的一封辞职信称,他在过去数年中虚报公司的债务与债权,最终随着公司规模急剧扩大而达到“难以维持的比例”。他承认,该公司长期以来进行财务数据造假,通过虚增收入,低报负债,虚造10亿美元收入。该消息一时间造成印度股票市场震荡,对于有意投资印度的全球投资者信心产生重大打击。受到财务丑闻拖累,萨蒂扬公司的股价7日暴跌78%,报39.95卢比。股市大盘也受到拖累,在当天周边股市全线大涨的情况下,孟买证交所基准Sensex指数下跌7.3%,收于9586.88点。该公司在纽约上市的美国存托凭证周三则暂停交易。8日,印度股市因假期休市。2009年11月27日印度中央调查局称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会计欺诈案目前预估的涉案金额为25.8亿美元,远高于该局此前所预测的金额(15.3亿美元)。3.2骑虎难下-造假揭秘“每一步都为了保持车轮继续运转,以保证按时支付员工工资,”拉贾在信中称。拉贾坦诚,第一次“作案”是为了弥平一次受损严重的难看季报,但是此后“骑虎难下,以至于不收手才能保证自己无事”。印度快报没有具体说,“第一次作案”发生在什么时候,但是据拉贾承认,“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在日前向萨蒂扬董事会提交的一封5页的自白信中,拉贾透露了他的造假手法。据他称,最初,公司的实际营运利润与账面上显示的数据差距并不大,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上升,缺口也越来越大。拉贾担心,如果公司被发现表现不佳,则可能会引发其他企业发起收购,进而导致这一缺口曝光,因此他便想方设法隐瞒事实。 (1)拉贾称,他用自己和其他支持者所持股票作抵押,在过去两年里为萨蒂扬总共筹集了2.5亿美元贷款。这些贷款并未在萨蒂扬的资产负债表中公布,主要是基于各种担保获得的,是为了确保萨蒂扬能够继续运营。(2)萨蒂扬的前高管以及部分前审计人员伪造了客户身份,并以这些伪造客户的姓名开出了虚假发票,从而将该公司的营收夸大了9217万美元左右。该局称,基于夸大的营收数据,萨蒂扬已经发放了价值约合4930万美元的股息。萨蒂扬还在收购商业程序外包公司Nipuna时伪造了价值高达约合3858万美元的银行账户。 (3) 随着公司财富缩水,财务欺骗也越来越难以隐瞒。拉贾在2009年1月7日辞职信中公开承认,他向投资者虚报了10亿美元。他夸大了过去几年的公司利润和债权规模,少报了公司负债。事情最终发展到无法收场的地步,他自己也是骑虎难下。最终不得不主动引咎辞职。拉贾在信中说,在截至9月30日的财季中,虚报现金与银行存款达实际数额近10倍,并低报了负债,虚增债权5倍多。同时,该季度公司虚报利润为1.36亿美元,超过实际利润10倍。萨蒂扬的实际销售额为4.34亿美元,但公司公布的数据是5.55亿美元。萨蒂扬公布的利润是1.36亿美元,但实际利润只有1250万美元。拉贾说,该公司还公布可用现金为11亿美元,但实际只有6600万美元。不过拉贾坚持认为,他并未因虚增业绩而获得财务利益。3.3萨蒂扬是如何隐瞒造假的?从表面上看,身为纽约上市公司的萨蒂扬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章办事,又有国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账目,依据印度和美国的会计准则出具审计意见。此外,独立董事的人数符合法规要求,且这些独立董事均有优秀的职业背景,包括一名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和一名前任联邦内阁大臣。 拉贾先生在他那份著名的5页辞职信中概述了财务舞弊,并表示董事会其他成员(无论是前任还是现任)均未能察觉到财务方面的异常情况。对此,监管机构未能防备,而分析人士及专家则认为会计和审计实务存在“系统性缺陷”。公司账目上94%的现金(约为10亿美元)都是虚构的,拉贾先生认为巧妙的操纵现金流可能是舞弊未被发现的原因所在。来自于伦敦的来宝集团(Noble Group)的分析人士Saurabh Mukherjea指出:“公司往往通过操纵损益表来实施舞弊,但是现金流则是圣杯(传说耶稣在死前的“最后晚餐”中用过,是基督教圣物,此处比喻为真实性),无法篡改。如果有现金流支持,那么审计人员通常会认定业务活动是正常的。但是这中间却存在大量的会计和监管漏洞。”此外,印度历来缺乏“质疑文化”,股东和独立董事不愿意质问公司的创始人。4、“四大”品质-信任危机 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4.1普华永道为自己辩护-“我也是受害者”萨蒂扬事件曝光之后,普华永道首席执行官萨姆迪皮亚扎(Sam DiPiazza)声称,普华永道及其印度分公司也是受害者。迪皮亚扎表示:“据我们所知,这起大规模欺诈事件是萨蒂扬公司(时任)管理层所为。我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受害者。我们的合伙人显然受到了误导。” 2009年4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印度成员所的两名审计师S. Gopalakrishnan和Srinivas Talluri因萨蒂扬公司会计舞弊案而受到指控。而普华永道印度成员所对于该所审计师遭受指控表示了惊讶和失望。在一份声明中,该所表示:“马林加拉贾及其同伙所进行的会计舞弊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并实现了其绕过审计程序的目的。负责萨蒂扬审计业务的两名合伙人以及普华永道印度成员所都是此案的受害者。” 1月7日拉贾承认欺诈之后,普华永道立即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表了标准的防御性公关声明:“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审计工作完全符合适当的审计标准,并且有恰当的会计证据予以证明。” 相反,萨蒂扬董事长表示,自己人为捏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余额,并夸大了公司的应计利息、利润和应收账款。普华永道就萨蒂扬公司欺诈事件只做出了很少的公开声明。事件结果:2011年4月5日,普华永道就萨蒂扬欺诈案与SEC达成和解。根据和解协议,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应向SEC和PCAOB(会计监管机构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分别支付600万美元和150万美元罚金。SEC和PCAOB或许认为,他们所提出的培训、再培训、质量保证、复查和监督要求,对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和普华永道旗下其他各子公司而言既费钱又费力。在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所受到的惩罚中,包括在今后6个月内不得直接或者通过普华永道其他分公司间接接收美国上市公司新客户。另外,据纽约时报报道,在2009年初萨蒂扬公司会计丑闻爆发之后,普华永道宣布对其印度成员所的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具体举措包括:成立了一个5人顾问委员会;任命新的风险管理主管;组建新的审计团队;更换了印度成员所的管理层。 4.2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是如何让萨蒂扬公司欺诈事件发生的?-一个选择题这个问题有四个可能的答案,但没有一个是好事。我们有如下想法:a)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审计技巧和“质量”标准是无能和失职的典型表现b)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合伙人与萨蒂扬公司管理层合谋犯下了这起欺诈案c)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合伙人是“傻子”d)以上两项或全部对于“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是如何让萨蒂扬公司欺诈事件发生的?”这个难题,各方选择:SEC和美国会计监督委员会似乎已经认定答案就是“a) 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审计技巧和“质量”标准是无能和失职的典型表现”。我们看来,“b) 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合伙人与萨蒂扬公司管理层合谋犯下了这起欺诈案”可能也不无道理。印度、英国及美国的诉讼和调查还在继续,让我们拭目以待。普华永道将继续声称“c) 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合伙人是傻子”。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对投资者而言,答案或许包括了所有这三项。4.3本不该发生的审计失败1、普华永道忽略了若干财务预警信号据金融时报报道称:在2008年春天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官员视察了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后,美国审计监管机构就对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对萨蒂扬公司的审计工作提出质疑。但是由于负责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财务审计的普华永道,数年以来一直对萨蒂扬的财务结果签字认可,但并未发现该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的造假行为,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引起重视。与其他同行业相比,公司公布的数据非常漂亮。在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财年中,萨蒂扬公布的销售额为21亿美元,利润为4.2755亿美元。这相当于当年的收入和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了48%和35.5%。2、显失审慎的注册会计师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审计工作没有采取职业怀疑态度。这种态度是审计诚信的基石,也是投资者的合理期望。在欺诈行为曝光后,负责萨蒂扬公司审计事务的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工作团队成员表示,他们没有执行确认程序,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萨蒂扬公司自己的陈述,因为他们相信萨蒂扬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和高管诚实可靠,未曾怀疑该公司假造了审计文件负责萨蒂扬公司审计工作的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合伙人和员工未能坚持执行有关现金、现金等价物余额和萨蒂扬公司应收账款的确认程序。未能适当执行第三方确认程序导致萨蒂扬公司的欺诈行为直到其原首席执行官在2009年1月公开承认的时候才被发觉。未能执行确认程序并不仅限于对萨蒂扬公司的审计工作,更说明了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质量控制的失败。在相关时期,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质量控制系统未能发现公司的各个工作团队通常都不对审计客户执行现金收支确认程序,并且很少质疑他们从客户那里收到的确认答复的真实性。尽管每年都进行质量检查,但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直到2009年1月才发现这种失职行为。由于没有遵守PCAOB的标准,普华永道班加罗尔分公司发布的萨蒂扬公司审计报告并不准确。结果,普华永道印度分公司的失职行为成为了萨蒂扬公司财务造假的帮凶。中国知网上的论文:6、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件的成因分析( 一) 社会经济背景方面的原因1. 次贷危机蔓延2008 年,金融海啸席卷整个欧美,印度外包业也被迅速殃及。据印度国家软件协会估计,印度IT 产业40% 的年盈利来自于全球金融服务商,其外包产品的61% 售往美国,30% 的市场在欧洲,印度信息产业的外包业务自然成了金融海啸的重灾区。到2009 年1月,印度软件外包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了6%。于是,经济形势的持续走低使萨蒂扬的财务粉饰再难维持,拉贾只能选择自首来结束公司的尴尬局面,次贷危机的蔓延成为使萨蒂扬案件浮出水面的直接原因。2. 社会监管不力印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还很不完善,一些重要信息披露要求的缺失给企业的风险操作提供了机会。萨蒂扬案件发生后,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强制实施了新的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也纷纷公开了一些以前没有公布过的信息。随着各家公司披露消息的增加,人们发现,其实印度的一些大型集团已将它们在上市公司的大量股权抵押给银行,而萨蒂扬案之所以得以曝光,就是因为拉贾在暗地里将其家族手中约8% 的股份抵押给银行,而在该公司股价随全球市场一起暴跌之时,银行出售了这些股份。在目前印度公司的市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这种股权抵押状况引发了人们对印度公司隐性债务的担忧。(二)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原因1“质疑文化”的缺失印度企业多属家族企业,具有家族企业的优势,也难逃家族控制与家族管理的弊端。家族企业多靠创始人白手起家,打拼出整个企业,所以在企业中难免会对富有传奇色彩的创始人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人崇拜”。现年54 岁的拉贾出生于农民家庭。拉贾通过个人努力,得以出国留学镀金。1987 年,拉贾与哥哥回家乡联手创办了萨蒂扬公司,并因为最先发现并抓住“千年虫”商机而迅速发家。在拉贾的领导下,萨蒂扬迅速发展成为印度销售额第四的软件外包企业。萨蒂扬的发家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拉贾的奋斗史,所以他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公司的股东不会质疑拉贾的管理,这种信任为财务舞弊的操作提供了机会。2. 增长压力驱动作为印度经济自由化和快速发展的典范,印度信息技术工业紧密迎合了西方公司软件外包的需求,在强大的科技人才库、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便利的语言条件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增长可谓迅速。但是,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印度软件外包行业在缔造了本土IT 产业崛起神话的同时,也埋下了诸多隐患。其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竞争者大量涌入以及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是几个重要的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后果尤为严重:其一,劳动力成本持续走高但是接包价格却没能随之提高,导致印度外包企业的利润率逐年下降;其二,日益上升的成本压力迫使企业抬高接包价格,这使印度的传统市场会被其他竞争者蚕食,新市场的开拓上也不再具备绝对优势。在之前高增长的压力下,萨蒂扬公司不得不通过财务舞弊“保持”其增长趋势,而这种舞弊在次贷危机中最终再难掩盖。3. 治理结构不完善从表面上看,萨蒂扬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章办事,独立董事的人数符合法规要求,且这些独立董事均有优秀的职业背景,但他们却未能发挥独立董事应尽的作用。几年以前,印度公司法对独立董事的设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很多经验丰富的管理者都在大公司内抢占独立董事的位置。到后来,有些德高望重的绅士摇身一变,也都变成了职业的独立董事。于是,独立董事的设置最终形同虚设。同时,家族型企业的弊端使内部治理无法发挥制衡作用。决策的独断性是许多家族企业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证,许多企业家就是果敢善断抓住了一两次稍纵即逝的机会而成功的。这样,治理结构往往会仅仅流于形式,随着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迁,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大,如果创始人的决策出现问题,就会给整个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三)注册会计师方面的原因1. 人员素质不达标自2002 年起,普华永道加速了其亚洲市场业务的拓展。期间还曾全面接收了破产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及各成员所。可令人担忧的是,人员素质并未跟上扩张脚步。通常来说,在类似普华永道这样的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将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新人培养成为一个可以直接负责为客户提供会计服务的高级经理。但是,日益繁忙的审计业务迫使这个培养时间不断缩短,会计师事务所有时会要求经由快速通道招募而来的新人提供超出他们执业能力的服务。在亚洲,会计师事务所在各个级别上都缺乏合格的人才。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经常会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审计风险的上升不言而喻。并且,在诸如印度、马来西亚等亚洲地区开展业务时,需要执行全球会计标准。但是,当地的会计准则与全球会计标准往往大相径庭。繁忙的审计业务使得事务所没有精力去仔细研究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不同准则,成本上升的压力又进一步削减了这种精力。于是,审计工作的潜在风险大幅上升。2. 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失衡注册会计师的委托人是社会公众,公众的信任是其存在的基础。所以,在追求利润的企业目的和恪尽职守的社会责任之间,事务所要寻求到一个平衡点。重视社会责任而忽视营利会使事务所难以生存,但是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置社会责任于不顾,就会导致审计失败案件频发,最终影响到公众对行业的期望与信任,使整个行业失去存在的基础。普华永道在审计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声望,这种声望在其拓展全球业务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于那些想上市的公司来说,有了普华永道的审计,就等于拿到了上市之路的通行证。因此,上市的诱惑使许多公司不惜血本聘请普华永道为其上市担当审计。蜂拥而至的审计业务使普华永道加快了全球扩张的脚步,扩张所采取的方式是在各个国家吸收当地的事务所。这种方式使普华永道快速地把事务所的分布拓展到不同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同时,也为日后埋下了隐患。业务的快速扩张和当地事务所的不断加盟,使普华永道对各个事务所的监管显得力不从心。这种监管力度的下降最终会影响到审计质量,加大审计风险。这种无控制扩张反应了其对社会责任感的淡化,最终也会影响到其经济利益的实现。3. 独立性缺失非审计服务和审计业务是否兼容,这个问题从上世纪60 年代就开始了争论。2002 年的安然事件导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审计师的独立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规定,随后出台的萨班斯法案强调了审计师的独立性要求,并规定核心审计必须与总体咨询业务相分离。不过,萨班斯法案在执行中却遇到了很多限制,最终不得不打开了事务所可以在税务及公司财务领域通过提供商业建议收取服务费用的一扇小门,这一扇小门成为了事务所的增收渠道,也成为了影响会计师执业风险的重大隐患。7、萨蒂扬审计失败案件带来的启示(1)注册会计师应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态度保持高度的职业审慎,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敏锐地发现问题、捕捉错弊的蛛丝马迹,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工作事半功倍。相反,如果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即使按部就班地执行了所有既定的审计程序,审计依然是没有效率甚至是没有效果的,审计质量也无从谈起。在这一点上,安永和已经倒下的安达信都是前车之鉴。在与被审计单位“斗智斗勇”的博弈过程中,职业审慎始终是注册会计师赖以生存的基本法则。(2)加强审计执业能力是关键加强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职责,只有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并在审计工作中保持独立性、保持职业怀疑和应有的谨慎,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