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2010年05月05日 21: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内景振成楼外景土楼公主永定振福楼永定岩太土楼群碧波荡漾的龙湖被中外专家称为最集中、最美丽、最完整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老外游土楼 赖初源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动的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奇葩”,不仅给中国乃至世界民居建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对世界建筑和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永定考察客家土楼,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并叮嘱土楼人家“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追溯土楼之渊源,首先得了解客家之渊源。学术界普遍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这些汉人祖居于黄河流域,至少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五胡之乱”,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唐末黄巢起义,又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徙;宋末元初金人的入侵引发了客家先民第三次大迁徙;第四次大迁徙即在明末清初满族人入主中原时期,史称“移湖广、填四川”;第五次大迁徙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往海南、广西等地,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据估计,现在全球客家人有一亿两千多万,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故而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福建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据考证,我国殷商时代就有夯土建屋。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均为夯土墙,城内的里枋也是用土墙分隔。福建土楼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辗转迁移到永定之后,历尽沧桑,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六七十年代(唐末宋初)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时候。据有关史料记载,晚唐(公元10世纪中叶)以后,不断有客家先民从宁化、长汀、上杭(明成化十四年以前上杭与永定同属一县)迁入永定,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达到高峰。当客家先民入主永定后,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自然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支配,融合了当地土著人(原住民)的文化,发明、创造了以生土夯筑而成的土楼,并在此后近1000年间不断创新和发展,延续至今。永定县境内现存23000多座土楼,其中有代表性的2800多座,占福建土楼的70%,建于清朝以前的有8000多座。它产生于公元8世纪(唐朝)以前,公元13世纪(元代)以后已相当普遍,公元14世纪(明代)以后进入成熟期。现存最古老的土楼馥馨楼,建于公元769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公元16世纪后期至19世纪(明、清时期),烟业的兴旺奠定了永定客家土楼大量的建造而臻于系统成熟的经济基础,从此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建筑工艺炉火纯青。以振成楼、承启楼、奎聚楼、永隆昌楼、裕隆楼、五实楼、福裕楼、环极楼、衍香楼等为代表的土楼,表现出这数百年间土楼不仅规模空前庞大、结构越来越合理、功能越来越齐全、装饰越来越精致,而且建筑风格也多元化趋势发展。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历史上随着人口的向外迁徙而辐射到南靖、平和、新罗、上杭等邻近诸县、区,包括非客家地区。比如南靖河坑、田螺坑土楼群的居民,全都是客家人,其祖宗在永定。闽南土楼是客家土楼的延伸。正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所说的“土楼的根在永定,其他地方的土楼是枝”。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客家文化是土楼的灵魂规模宏大的客家土楼,不仅是山区民居建筑类型中的“巨无霸”,称得上是古代民居建筑中的“航空母舰”。其文化内涵也如土楼的群体一样凝重厚实。承载着厚重的客家文化的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其产生、发展与客家民系的源流发展息息相关。客家人在闽粤赣边区开基之地,几乎是人烟稀少的偏僻山区,一方面,民情风俗保留了纯真的中原儒家风范,另一方面,又融合了原著民族的文化,因而使他们成为在文化上有别于其他民族和汉民族其他民系的一个支系。永定客家土楼就是这种文化心理投影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事例。客家人在五次大迁徙历程中形成的聚族而居、崇文重教、敦亲睦族、重视风水等理念在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结构中都有明显的体现。特别是那些点缀在土楼建筑体之上的“明珠”楹联,就是儒家忠、孝、礼、义、信,温、良、恭、俭、让思想精髓的最好诠释。比如,“振纲立纪,成德达材”、“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必太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重法人伦”,等等。在永定,几乎楼楼都有意味深长、工整对仗的楹联,其内容主要体现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等,有些土楼还有众多名人题刻。“崇文重教”在永定客家土楼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因为每一座土楼几乎都有私塾或学堂。衍香楼、永隆昌楼、遗经楼等都把学堂当作楼的一部分包含进去。衍香楼的学堂有文舍也有武馆,永隆昌楼的学堂为临江书院,福裕楼的学堂为“日新学校”,承启楼大门楹联明载:“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耕与读”。永定客家人崇文重教,也使永定人才辈出。永定客家土楼中传颂着“五代五翰林”、“兄弟双进士”、“一楼十博士”、“一镇三院士”等故事。在新中国各个时期,无论政界、军界、商界、科技界都涌现了许多声望显赫的客家人物。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文化内涵中当数八卦文化最为引人入胜。因为八卦文化与土楼的形状紧密相联。永定客家土楼不仅个体庞大,而且内部布局讲究阴阳八卦,加上廊道交叉纵横,错综复杂,房间门厅多且十分相似,因此有“一座土楼就是一座迷宫”的说法。一般情况下,非本楼之居民如果没有楼主引领,进入其中就会有恍若走进一处变幻莫测、神秘无比的迷宫之感,即使大白天走着走着也常常会不经意间迷失方向。为什么“客家土楼像一座迷宫”?其根源就在于永定客家土楼作为古老建筑系列之一,设计理念中贯穿的正是睿智精深的“八卦学说”。永定客家先民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把易经中的八卦理念与地形、水势、风向奇妙灵巧结合起来,建造出一座座按八卦布局、以阴阳为本的神奇美妙的惊世骇俗之杰作。如果你从高空俯瞰,你会惊奇地发现土楼与楼外的山峦、溪河、道路十分协调地融合交织在一起。因为客家先民对土楼的选址十分讲究,追求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在永定民间有“南田北屋”之说,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作为最“贵”之地。无论是每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每一个村落的土楼群,它都有一种乡土的美感,体现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特别是初溪、实佳、南中、南江、新南、洪坑、高北等数以千计的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客家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如果你稍稍留意,还会发现永定客家土楼特别是大型土楼如振成楼、承启楼、华封楼等,楼内一般都挖有两眼水井,而且两眼水井呈东西或南北对称,象征日月或影射太极图中两条头尾相咬的阴阳鱼的眼睛。因此,有人说,一座土楼就是一幅太极图。时间如水,悠悠流走几千年。永定客家先民在他乡建筑自己的家园时,把中原传统文化完整传承的同时,又与时代精神、人文理念等完美结合。永定客家土楼在继承前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在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布局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和超越,以振成楼、振福楼等为代表的土楼,在古代生土建筑的基础上,融合了部分近代西洋建筑艺术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表现了客家文化与各种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公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至今,更多的土楼也同样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化、多元化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性。这些数以万计的土楼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生土建筑艺术史和客家人创业史。正因为如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主席张柏先生认为:“客家文化是土楼的魂。土楼最核心的是围绕一个客家,才产生了这么多鲜明的特点。”让土楼走向世界,让世界走向土楼与世界上很多人类文明史迹一样,被人发现是偶然的,广为人知是必然的,福建土楼也不例外,福建土楼的传奇故事闻达于世,堪称佳话,广为永定客家人津津乐道。当海内外游客踏上永定这片山明水秀的神秘土地,发现这些神奇建筑原来是种类繁多、风格迥异、结构奇巧、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的客家人的民居时,当国内外专家学者被土楼雄浑质朴的外形,玄妙精巧的结构,美轮美奂的内饰,积淀丰厚的文化,聚族而居的遗风,淳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吸引时,无不为中外建筑史上的这一建筑奇迹而惊叹!经过十年锲而不舍“申遗”,2008年7月7日,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力和典型代表的福建土楼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永定客家土楼全面走向世界赢得了一张亮丽名片。以前,福建土楼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藏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渐渐地声名鹊起,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别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山水相映争秀丽龙湖新景醉人心永定县城之西,汀江之水,蜿蜒南流。两岸层峦叠嶂,河道迂回曲折、滩多流急。棉花滩是其中一个著名的险滩,二十世纪末,国家在此投巨资,重点建设国家级水利枢纽工程棉花滩水电站,揭开了古老汀江开发的新篇章。因建设水电站,在棉花滩筑起一个高高的大坝,拦住汀江干流,而成一泓碧玉,“高峡出平湖”。这个截流蓄水形成的65平方公里人工湖,湖水蜿蜒在峡谷山峦间,形如腾飞的巨龙,当地人由此给它取了个美丽的名字龙湖。从此,优美的湖光山色,与雄浑的客家土楼交相辉映,奠定了“土楼之乡”永定“东楼西湖”的旅游发展格局,为永定旅游业的发展展现广阔前景。龙湖,湖面烟波浩淼,百余个岛屿、半岛,无数个湖弯、水巷,星罗棋布。泛舟游湖,沿着曲折湖弯、水巷缓缓前行,宽则几十公里,平坦开阔;窄处一线通道,曲径通幽。湖中岛屿聚散有致,如芙蓉出水,千姿百态;湖边半岛纵横,水环山抱,相映成趣。沿湖四周层峦叠翠,丘陵起伏。雄奇峻秀的王寿山,风光旖旎的燕子岩,怪石奇崛的摩陀寨,神秘飘逸的美女峰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最高峰是海拔1242米的王寿山,为闽粤两省之界山,属花岗岩地貌,山势雄奇,高山云表,风景壮观。龙湖的形成使之成为森林旅游度假区。乘船至山脚,登高远望,左右百里尽收眼底,有人云:上看汀洲八角楼,下看潮州汀子桥;汀江飘带绕山脚,梅江滚滚向东来。“阳持笔、冈甲湖、棋盘石、半天炉、真武殿、隆武岩、风髻石、仙人迹”为山中八景,“登高望八景、景景醉游人”。更有各奇形异石,或如螳螂爬壁,或如金龟窥探,或至今残留古人的题刻王寿山中常年翠绿葱郁,松树、杉树、杂树丛生,山茶、山药、山果遍布,还栖息着多种飞禽走兽,有五颜六色的小飞鸟、长尾鸟,红冠白羽的雉鸡,以及野猪、豹、狼等一些猛兽湖光山色,成为人们休闲、探奇的好去处。打造全球客家文化旅游核心目的地20世纪末以来,永定县对土楼集中区域进行规划建设,永定成为新兴旅游区。洪坑民俗文化村被授予国家4A旅游景区、“福建最美乡村”;2002年“客家土楼之旅”被评为全省十大旅游品牌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2007年永定客家土楼之旅入围“全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称号;2008年初,永定客家土楼被评为“福建省十大名片”之一。2008年7月7日,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将“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永定赢得了一张世界级的烫金名片。所有这些,都为永定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为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永定县借助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机遇,在强化土楼保护、坚决兑现申报“世遗”时承诺的基础上,根据福建省土楼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差异化发开发景区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了永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洪坑民俗文化村、高北福建土楼王、南溪土楼沟、初溪古村落等土楼景区和龙湖、王寿山森林公园、下洋和箭滩温泉等生态休闲娱乐型景区规划,出台了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商和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产业。目前,旅游酒店投资项目成为招商引资的新热点,签约了投资3.5亿元的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压电工理论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退休生活品质提升课程保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冷凝水收集灌溉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矿山智能照明系统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竞场馆多功能利用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商小程序制作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地震平台施工方案(3篇)
- 系统垃圾管理方案(3篇)
- 物业员工冲突处理方案(3篇)
- 企业财务会计全套教学课件
- 水厂原水水质污染处置应急预案
- 劳动关系证明书模板
- 仲夏夜之梦英文话剧剧本
- 下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断
- 脱不花三十天沟通训练营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科脉解决方案御商
- 变电室高压停电工作票1
- ACS510变频器参数表
- 住院患者用药教育学习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