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上科学 谨供参考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探索使一个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试着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学生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概括出物体发声时的变化。科学知识 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学会尊重事实。 学会通过观察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食品保鲜袋、尺子、队鼓、绿豆、鼓槌、干净的透明瓶子、细盐、纸杯、水、蜡线等。2演示材料:带有音乐的小布熊、音钹一副等。3电教材料:光盘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人的发声器官;有各种声音的磁带。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内 容效 果 分 析一、激趣导入、问题生成1谈话:同学们请看它是谁?(出示带有音乐的小布熊)今天我们要和小布熊一起进行科学探究,你们高兴吗?那你们大声向小布熊问声好吧!(学生大声向小布熊问好,由于振动小布熊音乐响起。)2提问:当你听到小布熊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研究些什么呢?3学生提问题,教师根据情况板书。4选择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揭题,板书课题)5谈话: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6教师播放有多种声音的光盘。7汇报:是什么声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8教师补充说明: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探究新知(一)制造声音1谈话:你能想各种办法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吗?2学生自行制造声音,把你制造声音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73页上。3汇报实验情况:你怎样使食品保鲜袋发声的?4小结:搓保鲜袋、拉平放在唇间吹奏、放在桌上使劲摩擦、吹足气后钻一个小孔放气、吹足气后再用指头弹击、敲击桌面、来回绷紧袋子、吹足气后系紧再挤破、风吹、放个豆子在吹气的袋子里晃5教师注意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6比赛: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看谁制造的多,并认真观察发音物体有什么特点?7小结:能发生的物体其实很多,发声的方法也很多。(二)作出假设 1小组猜测:为什么这些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塑料袋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2学生作出自己的假设,并填在活动记录表上。3学生汇报假设。 (三)实验验证1提问:你们能利用身边材料发出声音吗?2教师提要求:制造声音不要太用力,以免影响其他班上课。3学生自选材料,制造声音。(分组实验,轮流操作,认真感受) 4实验前分发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声音的产生实验材料发声方法未发声时的现象发声时的现象注:发声时,发声前的现象,可以写或画出来。5学生汇报制造声音的过程。6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你们在制造声音时,有什么发现?7学生汇报各自的发现。(四)得出结论1讨论:大家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2汇报交流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3师生小结: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物体都在“振动”。4研究怎样让物体停止发声。(1)提问:你怎样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2)教师敲一下音拨,谈话:现在音拨发出了声音,怎样使它停止发出声音?(3)学生讨论实验方案。(4)学生上台表演。(5)提问:同学们的表演说明了什么?(6)小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三、巩固应用1谈话:现在,请同学们放松一下,闭上双眼,认真地听!(播放唱歌声、说话声、咳嗽声录音) 2汇报:你听到了什么?3讨论:人体是怎样发声的? 4多媒体课件演示:人的发声器官。5学生手摸喉结,体会人体发音。6说一说:应该怎样保护声带?对待发音有障碍的人应该怎样做。四、本课总结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讨论:我们是怎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 3教师小结研究方法: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验证得到结论 五、课后延伸谈话:你们在课外还想研究有关声音的更多、更有趣的问题吗?课后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好吗?同学们可以自己一个人研究,也可以组成研究小组一起研究。附板书设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反思2声音的传播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科学知识 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3只封好口的塑料袋,袋中分别装有一样多的沙(土)、水和空气,带橡皮头的铅笔;两只一次性纸杯或自制纸筒,一段棉线、牙签棒。2演示材料:烧瓶、小铃、水、酒精灯、胶塞、弯玻璃管、乳胶管、皮管夹。3电教材料:光盘伏罂而听。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内 容效 果 分 析一、引出话题1讲述:我们来听一个实验。为什么是听实验呢?一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二是需要大家仔细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想不想听?2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谈话: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等皮管冒白气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3学生交流: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4学生汇报交流情况。5猜想:你想过没有,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板书课题)二、探究问题(一)活动一:发现沙子、水和空气能传播声音1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将沙子、水和空气装入袋子里,保证3只袋中分别只有一种物质。2进行实验。(1)教师引导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实验: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倾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要求学生能按照教材的建议执行好实验方案)(2)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帮助。3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橡皮头铅笔敲击桌面时要尽量控制好用力大小,轻轻敲击。 教室一定要十分安静,师生屏息倾听,用手势交流,不发出声音,并记下自己的感受。 注意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一种现象,最好把它记录下来。 要尽量保持教室整洁。4讨论交流: 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效果最好?哪个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坐正身体听和把耳朵直接贴在桌面上听,哪个效果更好?5汇报交流结果: 隔着空气、水和沙土都可以听到声音; 有袋子比没有袋子听声音效果好; 隔着沙和水听声音效果较好; 隔着空气听到声音比较小,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时不容易损失,而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损失,尤其是在开放的空气中更容易损失的缘故。6总结:声音除了能通过空气传播,还能通过沙子和水传播。其中,沙子我们称之为固体,水是液体。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声音能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板书)(二)活动二:游戏打土电话1请同学们放松一下,现在做个游戏好不好?谁愿意来前面给老师配合一下?2游戏方法:教师通过打土电话,轻声告诉接听土电话的学生一些话,让全班同学猜老师所说的话。3谈话: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里的?4交流情况:土电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棉线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中的。5讨论:为什么棉线不拉直,土电话就不能工作?6师生小结:因为拉直的棉线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而松松的棉线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三)自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1讲述:设计一个研究声音传播方向的实验。2实验的途径提示: 研究桌子、墙壁等固体物质中声音的传播方向。 研究水等液体物质中声音的传播方向。 研究空气等气体物质中声音的传播方向。3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了解并指导、帮助各小组确定活动内容及方法。4分组实验,把研究报告写在活动记录上。5汇报实验结果。6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方向。三、拓展活动1实际应用(1)提问:声音与人类的关系如何?(2)回答:声音对人类很重要,没有声音,这个世界会非常可怕(3)提问:声音到底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4)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互相说话、听到铃声、听收音机(5)讲述:声音能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我们才可以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可以利用声音来为人类做事。(6)出示图片。(水下声纳捕鱼)(7)学生观看、讲述,这是利用声音寻找鱼群的办法来捕鱼的。(8)谈话:不错,这是“水下声纳”,我们虽然听不见深海里的声音,但是,想一想,水可以传播声音,海里也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寂静无声,反而热闹得很呢!(9)学生发表意见:对,海里一定有各种鱼的叫声2课后延伸(1)出示33页图片。(伏地听声)(2)提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3)回答:因为土地可以传播声音,他能听到远处的声音。(4)提问:空气也可以传播声音,站着也可以听到啊。(5)学生思考后回答:声音在地里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6)谈话:说得好,这是个不错的“假设”。可是,这个假设通过验证了吗?(7)学生讨论:还没有,不过,我们也可以想个办法验证它。(8)谈话:很好,哪个小组能够完成这个假设的验证任务?(9)教师演示课件,成语故事伏罂而听。四、布置作业1 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2自制一个土电话。附板书设计2声音的传播 空气声音是通过 液体 传播的 固体教学反思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耳朵的构造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 能够根据耳廓的构造提出有关耳廓功能的假设。 能够使用助听器进行耳廓功能的模拟研究。科学知识 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保护听力的常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认识到噪音的危害,学会积极地应对噪音的办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教学准备1 演示实验:纸屏、塑料泡沫小球、小鼓、鼓槌;耳朵的模型。2 分组实验:学生自备一大张纸和透明胶带、剪刀。3 多媒体课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人工耳的制作;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内 容效 果 分 析一、 导入1谈话: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2教师播放录音,并让学生听了说说分别是什么声音。3学生汇报,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4提问:你们是用什么器官来听这些声音的呢?(学生回答)5谈话:那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传到耳朵里去的吗?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一)展现声波被阻碍时发生的现象1 演示实验:用鼓和吊有小球的纸屏做实验。2 学生观察:敲小鼓,看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3 汇报观察结果。4 小结:通过敲鼓,让鼓声冲撞纸屏,使纸屏振动。(二)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1耳朵的构造(1)谈话:通常我们只能看到耳朵的外部,耳朵的内部是怎样的呢?(2)(出示耳朵的模型)介绍人耳的内部构造: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等组成。2怎样听到声音(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耳朵的各个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呢?声音在耳朵里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同学们根据前两节所学的知识来猜测一下。(2)学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把假定的声音传播路径画出来)(3)小组汇报:声音的传递路径是“声源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大脑”。(板书)(4)讲述: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鼓膜的振动与敲击鼓面振动不同,鼓膜振动是空气振动引起的,属于声波引发的振动;而鼓面振动是由被敲击产生,是产生声波的振动。(5)教师提醒学生:儿童谨慎用药,有些药物会损伤听神经,造成耳聋。(6)小组讨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7)汇报交流结果。(8)师生共同总结:耳廓将声音收集起来,通过外耳道送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充满了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后传入大脑。(9)播放光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三)认识耳廓的作用1学生制作喇叭状的“助听器”,教师巡视。方法: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再用胶带把末端贴好以固定形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2学生猜测: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感觉有什么不同?3讲述: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音量会不会发生变化?4思考: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么样呢?5小结: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6教师演示课件人工耳的制作。7学生分组制作“人工耳”,并对着“人工耳”说话。8展示各组制作的“人工耳”,并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当对着“人工耳”的耳廓说话时,发现吸管在振动,乒乓球也在振动,水面出现道道波纹。9谈话:刚才你们假设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递路径,又动手制作了“人工耳”并进行验证。耳朵怎样听到声音的秘密终于被同学们揭开了,耳朵真是一个奇妙的声音接受器。 (四)引导学生认识噪音,了解减少噪音的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声音听起来舒服吗?2思考:通过阅读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是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治噪音污染?3提醒:长时间地用耳塞听音乐也会损伤听力。4讨论:(从三个角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噪音研究) 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为减少噪音污染,政府和社会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三、拓展活动 1游戏:猜口型。游戏规则:每组选一个同学塞住耳朵,到前面去,老师轻轻地说一个词,要求选出来的同学看口型说说老师说的是什么。2学生和教师一起游戏。3塞住耳朵的同学说说感受。4提问:如果我们的耳朵有一天突然听不到声音了,想像一下会怎样?5学生交流。6提问:那么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我们身边那些听不到声音或者听力不好的人呢?7学生交流。8教师小结。板书设计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源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大脑教学反思4不同的声音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在猜一猜游戏中细心感受人的嗓音具有差异。 细致观察物体的不同的振动,就同一个物体而言,试着提出声音强弱与哪些条件有关系。 细致观察一根弦的振动和音调的变化,能发现弦的变化、振动的变化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科学知识 学会辨别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知道改变声音强弱与高低的办法,并能初步认识声音强弱、高低与哪些条件有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耐心、细致地观察各种变化。教学重点知道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音叉等能发出声音的物体;无盖空盒子、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一些粗细相同但是长短不同的吸管、剪刀、橡皮泥。2教师准备:光盘不同的声音。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内 容效 果 分 析活动一:猜声音的游戏1找一名同学出来,蒙上他的眼睛,由其他同学分别用自己正常的嗓音对这位同学说一句心里话。2让蒙着眼睛的同学,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3在活动中教师随机请10个左右的同学,邀请时仅仅拍拍肩膀,不点名。4活动在教室里进行即可。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猜出是谁的声音呢?你还发现有哪些物体和其他物体相比所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活动二:认识声音的强弱1 讲述:用同一个乐器或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2 引导学生不能改变声音的音高,只能改变音量大小,这意味着不能改变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只改变用力大小。3 研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细致观察)4 学生交流。5 提出假设:声音强弱与哪些条件有关系?6 小结: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也叫响度,它取决于声源的振动和距离。一般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声源振幅越大时,我们感觉到的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时,也会感觉到声音强。反之,则声音弱。活动三:使橡皮筋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1 让学生听辨一下几个不同音调的声音,分辨出音调的高低。2 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教师的带领下分组实验,轮流感受。3 教师强调: 在实验中保持安静。 凑近橡皮筋认真倾听。 学会不发声地做实验。4将实验中声音的变化直接记录在活动记录表76页的空白处。5观察:为什么弹拨拉紧的橡皮筋、变短的橡皮筋和变细的橡皮筋都会使音调变高?6学生汇报观察结果。7思考: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出高音?什么情况下会发出低音?8归纳出:变紧、变短、变细的弦发出的声音高。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活动四:拓展活动1将吸管一端剪成斜口,修得长短不一,用橡皮泥封住底部,吹奏时斜口朝上放置,放在嘴边轻轻吹气。2研究:长管子发出的音调比较高,还是短管子发出的音调比较高?3提醒:要轻轻吹气!4 小结:管子的长短与音调高低之间有关系。5教师播放有不同声音的光盘。附板书设计4不同的声音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 教学反思5快乐的小乐队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会自制乐器的步骤和方法。 运用所学方法自制一种小乐器并能尝试演奏。科学知识 知道常见乐器是如何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知道在自制乐器中放大声音的做法。 在自制乐器中认识更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做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为自制乐器付出时间和精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 体验到声音世界的美妙。教学重点自制一种小乐器并能尝试演奏。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光盘美妙的声音、乐器实物、自制的土乐器、小提琴一把。2 学生准备:玻璃饮料瓶(里面装上高低不同的水)、敲击棒、橡皮筋、纸盒、木条、钢条、木块、铁钉、吸管等。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 学 内 容效果分析一、导入1教师用吉他弹奏歌曲小叮当。2说一说:当你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你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活动(一)认识各种乐器如何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1 多媒体展示美妙的声音。(用鼠标指针触摸这些乐器)2小组讨论并交流:这些乐器的发声原理。3猜测:乐器中最高的音和最低的音的位置。4展示才华:学生选择自己拿手的乐器演奏。(二)学习自制简单的乐器1从教材提供的几个自制乐器方案中选做一件乐器。 做“水琴”; 做橡皮筋吉他; 做拇指钢琴; 做排箫。2仔细阅读自制乐器的制作步骤。 准备好相关材料。 设计乐器的音高,确定每个音高在乐器中的位置。 根据音调调节方法一个音一个音地安装、调试、定型,直至所有音高调试完毕。 在乐器上做好音高标志。 为自制乐器进行装饰。3自制一件乐器。(允许两人按步骤合作也允许独立制作)4提问: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组制作的乐器展示给大家,并说出你们是怎样让它发出大小、高低的声音的?5你还可以做一件与别人不一样的乐器吗?回家后继续制作。第二课时教 学 内 容效果分析(三)举办自制乐器展示会1乐器试音、调音 谈话:在乐队演奏之前,都要进行试音,老师发给每个组一张卡纸,请同学们依据卡纸上的内容对乐器进行试音。试音曲:每组用完成的乐器,演奏下面曲子,简谱如下:533 422 1234 555 533 422 13551尚未完成的请继续努力克服问题。已完成的,可给自己组的乐器进行美化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儿不动了课件
- 魅力女性运动课件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速铁路课程课件
- 电解池电镀课件
- 高速电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高速收费员安全培训课件
- 电芯知识培训心得
- 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电脑知识培训主题课件
- 2025年9.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钢铁长城下的历史沉思与青春誓言
- 2025至2030中国竹纤维行业市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豆芽成长记录课件
- 皮肤 T 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年版)
- (完整版)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含土建)
- 水饺加盟合同协议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课件(完整版)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师德师风警示教育讲座培训课件
- 中国传统文化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汇总最新最全
- CRC的职责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