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工作报告.doc[范本]_第1页
区科技局工作报告.doc[范本]_第2页
区科技局工作报告.doc[范本]_第3页
区科技局工作报告.doc[范本]_第4页
区科技局工作报告.doc[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科技局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全区科技工作以“拼搏两载,超越期待”为导向,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紧扣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份额,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1、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1) 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36%;(2)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471.6亿元,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1%;(3)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02件;(4)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120人;(5) 创新型园区内企业研发总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24%;(6) 全区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达278家;(7) 新公示高新技术企业88家,累计将达296家。2、知识产权保护全区专利申请量16088件,专利授权量612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044件,发明专利授权422件。3、产学研活动组织科技对接活动20次,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5项。4、争取上级科技项目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90项,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47项,争取经费2.54亿元。二、科技创新“八大行动”成效显著(一)“创新园区建设行动”强力推进1、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提速。围绕“两个一千”和“研发总投入占比达5%”的目标,加快项目推进,加强平台打造,全力推进“一核四园”建设。组织编制了“武进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路线图”、“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通过了“国家火炬计划武进新材料产业基地”复核。重点支持石墨烯研究院和石墨烯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围绕石墨烯超级电容器、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区第二个千亿级新兴产业打下基础。四大园区入库企业167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5.38亿元,同比增长61.9%;园区企业研发总投入经费支出21.25亿元,占园区营业总收入的5.2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申请专利1117件,其中发明专利242件,授权发明专利56件;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3项,获得经费 11610万元,其中3个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占全区43%;新增两站三中心21个。2、西太湖科技城产业规划蓝图绘就。西太湖科技城建设是加快常州转型升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区抓住重大机遇,坚持“围绕碳科技做文章,建设以石墨烯为突破、以碳纤维等先进碳材料为主导、以其他相关新材料为补充的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的定位,瞄准“建成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突出亮点,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端产业,长三角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的目标,认真组织产业规划的编制。我局积极参与规划的制订完善,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努力推进筹建工作。目前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已开发全球首款手机用石墨烯电容触摸屏,并走向市场。冯冠平教授领衔的石墨烯产业化团队落户。石墨烯科技产业园签约,引进了国内最大的碳纤维材料企业鹰游集团神鹰碳塑等一批碳科技企业。(二)“高新企业培育行动”成效显著1、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以“510”行动计划、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一方面组织53家高企参加复审,通过(含公示)51家,通过率达96%;另一方面全力培育新高企,组织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等96家企业申报高企,公示88家,高企总数首次列全市第一。此外,140家企业成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企业,12家企业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知识产权创新企业14家、民营科技型企业652家。2、企业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深入实施xx市xx区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推进方案,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和辅导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加快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全区90%以上的大中型内资企业建有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大专利资助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力。组织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34只,新增省高新产品311只,省高新产品产值达 134.7亿元。研究开发项目备案达1095项。3、高新技术产业更快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培育壮大智能装备制造、以先进碳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绿色建筑等三个千亿级新兴产业为目标,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围绕半导体照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克关键技术,开发重大产品,打造创新平台,培育优势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新材料产业成为全区第二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武进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研究院和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常州国家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常州湖塘新型色织面料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武进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三大“国”字号基地功能。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73亿元,占工业投资的50.4%。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71.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1%,增幅14.8%。(三)“科技项目突破行动”取得实效1、重大科技项目亮点频现。在上级科技项目采取限额申报的情况下,我局根据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上级科技部门指引方向,深入挖掘项目源,努力争取上级资源,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动力。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990项,立项347项,争取经费2.54亿元。其中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的“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的医用镁合金骨植入器件研发与产业化”等7个项目入围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占全市的47%,创历年之最;28家企业获国家创新基金支持,8家中小企业获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列全市第一;12个项目获省科技支撑(工业)项目支撑,项目数和经费数列全省第一,其中机器人、半导体照明、碳材料产业等领域的6个项目入围重点项目,占全省的11%、全市的86%。2、区级科技项目精心组织。精心编制区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围绕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引领产业向高端攀升的目标,衔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或共性技术开发和技术集成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储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产品。共立项66项,重点突出对现代农业、民生领域和科技平台的支持,计划涵盖农业科技支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和知识产权发明创造等五个方面,同时对上级科技计划项进行匹配支持。3、科技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启用新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既方便企业操作,又有效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水平。区监察局、财政局等部门全程参与区级项目的评审,加强监督指导,确保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的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和透明。加强对项目合同签订、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规范管理,形成xx市xx区科学技术局项目执行情况年度报告,建立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估机制。狠抓上级项目的结题率,市级应结未结项目大幅减少。(四)“创新平台提升行动”步伐加快1、重大研发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全区首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中心)正式启用,为我区半导体照明关联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在未来3-5年内,将带动我区led相关产业产值200亿元,形成规模化led照明灯具龙头企业5-8家,把我区打造成为立足长三角、服务华东地区、辐射全国的led照明产品重要研发与生产基地。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通过搭建石墨烯材料及应用的科技创新平台、企业孵化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创业投资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国内外本领域科技人才和团队开展研发测试、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项目、创办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目前已建有石墨烯制备及性质研究、新能源应用研究、生物医药应用、光电子器件应用研究等四个重点实验室和石墨烯新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引进6个团队48名研发人员,孵化第六元素、二维碳素、碳元科技、碳宇纳米等4家高技术企业。研究院被认定为省产业研究院。2、孵化平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出台了关于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在孵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细化了对孵化器、在孵企业的支持,不断提升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全区形成了一批具有专业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西太湖国际智慧园、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相继挂牌,西太湖医疗产业孵化园、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武进科创中心充分发挥“一团三盟”组织架构(创业孵化器联盟、海归软件企业联盟、知识服务业联盟,创业导师团)和“五大服务平台”的作用(“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三网一刊一窗一展示厅”对外发布信息共享平台、网上公共服务共享平台、项目申报平台、衣食住行无缝对接8小时在线服务平台),建成全区领军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海归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全区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孵化器4家(津通信息技术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大连理工常州科教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孵化器总量达23家,其中国家级5家。3、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力不断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中心、高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佰腾科技、维益专利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了技术开发与转化。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技术合同34份,合同登记金额达7162万元。区科技信息中心成立高企服务中心,创建了科技企业资源库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门户网站,为全区科技型企业、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培训、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