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_第1页
普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_第2页
普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_第3页
普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_第4页
普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简介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11月前 言经国务院批准,思茅市于2007年4月8日更名为普洱市,原来的翠云区更名为思茅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由于普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是以2006年为基期年,规划年从2007年开始,分为近期(2007-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三个规划期限,因此本次规划根据普洱市更名这一变化特点,为体现规划的阶段性和延续性,规划报告中对现状部分(2006年)的城镇名称仍继续采用思茅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翠云区,规划部分(2007-2020年)的城镇名称则相应统一更改为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思茅区。第一章城镇体系现状略第二章次规划总则第一节 规划重点一、普洱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二、普洱市旅游规划三、普洱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四、普洱市社会服务设施规划五、普洱市基础设施规划第二节 规划期限与范围一、 规划期限现状:2006年;近期:2007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规划立足现状,着眼于远期发展目标,注重近期建设安排,展望2050年的远景设想。二、规划范围规划共涉及全市九县一区,45385km2的范围。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第一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一、经济发展水平普洱市各区县国内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构成(按当年价计算) 单位:万元、%项目年份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景谷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国内生产总值(万元)20051065609216161103610112832135552161826643255872053076129193232742010187796740715219089519884922841329815410359694569854792276823748320153460033783937367551366366402542574070174565159355144038419490631612020637488615094037076896750057094161105323294153268522242712772883106430第一产业产值(万元)2010525831482705697459360842188020739072356422876983948937120157958086358296431851311296811214226022055048440791267141350020201211229680414777812774118359420519885662787417177319173222205第二产业产值(万元)2010619729156182549156111965420123708263282605325399697691083520151280212330418118781129392129978265237500434578444376147986182182020261370366517726996226429227061853159598110896528113531019332969第三产业产值(万元)2010732407202975795757893979344948083876633444318817453418141201513840133904321528361523381433791879076479959019560791452853193920202549954745756288284281307253539366865108716984648814026929349591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200620101213.5131211131010101210201120151314141312141111111311201620201314141312141111111311第二节 产业发展规划一、普洱市支柱产业:(一) 林纸浆一体化产业(二)水电产业(三)热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四) 生态文化旅游业(五)矿产资源开发业(六)畜牧业二、经济区划分根据历史延续、交通联系、资源分布、原有产业基础和行政区划等情况,将普洱市经济布局划分为三大经济区:东部经济区,集中分布于昆曼公路沿线,包括思茅区、宁洱县、墨江县和江城县三县一区。北部经济区,集中分布于弥宁公路沿线,包括景谷县、镇沅县和景东县。西部经济区,集中分布于和缅甸接壤的边境线沿线,包括澜沧县、孟连县和西盟县。第四章 城镇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普洱市及各县(区)城镇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结果 单位:万人地 区2010年2015年2020年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总人口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普洱市259.6692.560.36268.49112.840.42301.92149.270.49思茅区36.3623.30.6441.54280.6754.8938.680.7宁洱县19.437.320.3820.269.310.462513.90.56墨江县36.3111.670.3236.9513.950.3837.87170.45景东县35.5210.50.336.9713.310.3637.5116.280.43景谷县29.979.910.3330.2611.710.3931.1214.620.47镇沅县21.15.980.2821.537.320.3422.058.80.4江城县11.23.630.3210.733.970.3713.895.80.42孟连县13.14.190.3212.714.850.3815.936.950.44澜沧县47.713.070.2748.316.870.3549.2820.70.42西盟县8.972.990.339.243.550.3814.386.540.45第五章 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第一节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城镇空间结构反映一定地区的城镇集聚程度、布局特征和城镇分布规律,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复杂的地域系统特征和城镇布局的形态特性,对研究城镇体系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发展轴线(一)一级发展轴为“昆曼公路、泛亚铁路、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沿线发展轴,远期可把“大理南涧景东镇沅景谷普洱地方性都市区”纳入一级发展轴,使之能够对西北部城镇密集区域发挥更大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形成以“普洱”地方性都市区为中心,两翼齐飞、纵贯南北的布局模式。(二)二级发展轴为“双江西盟澜沧勐海打洛缅甸”和“江城普洱地方性都市区澜沧孟连缅甸”的一横一纵,前者弥补了西南部发展落后的不足。二、空间布局(一)普洱地方性都市区为中心的中东部城镇群1、近期和中期(20072015年):思茅主城宁洱县为中心,昆曼公路为一级轴线;2、远期(20162020年):思茅主城宁洱市为核心区,墨江县、江城县为外围区;3、昆曼公路为一级轴线,“江城地方性都市区澜沧孟连缅甸”为二级轴线。(二)两个小城市为中心的两个“三角型”北部和西南部城镇群1、两个次中心小城市2、近期和中期(20072015年):景谷县、澜沧县。3、远期(20162020年):景谷市、澜沧市。(1)以景谷为中心的北部“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近期和中期(20072015年):以景谷县为中心,景东县和镇沅县为两翼,“大理南涧景东镇沅景谷普洱地方性都市区”为轴线的“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远期(20162020年):以景谷市为中心,景东县和镇沅县为两翼,“大理南涧景东镇沅景谷市普洱地方性都市区”为轴线的“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2) 以澜沧为中心的西南部“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近期和中期(20062015年):以澜沧县为中心,西盟县和孟连县为两翼,“双江西盟澜沧勐海打洛缅甸”和“江城地方性都市区澜沧孟连缅甸”为轴线的“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远期(20162020年):以澜沧市为中心,西盟县和孟连县为两翼,“双江西盟澜沧市勐海打洛缅甸”和“江城地方性都市区澜沧市孟连缅甸”为轴线的“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第二节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一、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普洱市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2010)城镇级别城镇职能类型数量城镇名称一地方性都市区中心区昆曼经济走廊上的重要结点,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商贸旅游城市,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集散地,普洱茶文化基地,国家水电基地,物流集散中心,生物资源产品生产加工转口贸易和交通为主要职能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外向型经济区。2普洱主城、宁洱县城二区域中心北部和西南部“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发展中心,云南林纸浆一体化主要基地,中国著名生态旅游基地,以生物资源、热区资源和水电开发、旅游为主要职能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景谷县城、澜沧县城三县域中心资源型产业、边贸、旅游业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连接区内各城镇的重要枢纽和中心。6景东县城、镇沅县城、西盟县城、孟连县城、江城县城、墨江县城四中心城镇交通要道,对外贸易口岸,物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旅游农工贸型城镇,专业型城镇。17倚象镇、思茅港镇、通关镇、磨黑镇、上允镇、永平镇、文井镇、漫湾镇、大朝山东镇、芒信镇、整董镇、正兴镇、民乐镇、勐大镇、勐马镇、按板镇、勐卡镇五一般乡镇农工贸型,资源丰富、周围地域集贸中心72糯扎渡镇、者东镇、云仙乡、六顺乡、龙潭乡、德化乡、同心乡、勐先乡、普义乡、黎明乡、德安乡、梅子乡等(注:一般乡镇中已含撤乡并镇后的乡镇状况,撤乡并镇结果见等级规模部分) 普洱市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2020)城镇职能级别城镇职能类型数量城镇名称一地方性都市区中心城市普洱主城为中等城市,宁洱市为小城市。中东部城镇群发展核心,昆曼经济走廊上的重要结点,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商贸旅游城市,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集散地,普洱茶文化基地,国家水电基地,物流集散中心,生物资源产品生产加工转口贸易和交通为主要职能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外向型经济区。2普洱主城、宁洱市外围区中东部城镇群发展中心,资源型产业和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担中心区的人口、产业扩散和转移,联系中心区和东部各城镇的重要枢纽和中心。2墨江县城、江城县城二区域中心小城市,北部和西南部“三角型”城镇群发展中心,云南林纸浆一体化主要基地,中国著名生态旅游基地,以生物资源、热区资源和水电开发、旅游、边贸为主要职能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景谷市、澜沧市三县域中心资源型产业、边贸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连接区内各城镇的重要枢纽和中心。4景东县城、镇沅县城、西盟县城、孟连县城四中心城镇交通要道,对外贸易口岸,物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旅游农工贸型城镇,专业型城镇。19思茅港镇、通关镇、磨黑镇、上允镇、永平镇、勐马镇、文井镇、漫湾镇、大朝山东镇、芒信镇、整董镇、正兴镇、民乐镇、勐大镇、按板镇、鱼塘镇、惠民镇、谦六镇、勐卡镇五一般建制镇农工贸型,资源丰富、周围地域集贸中心10六顺镇、德安镇、勐先镇、新安镇、泗南江镇、大街镇、古城镇、安定镇、勐班镇、者东镇六乡农工贸型,资源丰富、周围地域集贸中心39云仙乡、黎明乡等(注:一般建制镇中已含撤乡并镇后的乡镇状况,撤乡并镇结果见等级规模部分)第三节 城镇规模结构规划一、撤乡并镇 普洱市撤乡并镇总体方案 单位:个、%项目年份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景谷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国内生产总值(万元)20051065609216161103610112832135552161826643255872053076129193232742010187796740715219089519884922841329815410359694569854792276823748320153460033783937367551366366402542574070174565159355144038419490631612020637488615094037076896750057094161105323294153268522242712772883106430第一产业产值(万元)2010525831482705697459360842188020739072356422876983948937120157958086358296431851311296811214226022055048440791267141350020201211229680414777812774118359420519885662787417177319173222205第二产业产值(万元)2010619729156182549156111965420123708263282605325399697691083520151280212330418118781129392129978265237500434578444376147986182182020261370366517726996226429227061853159598110896528113531019332969第三产业产值(万元)2010732407202975795757893979344948083876633444318817453418141201513840133904321528361523381433791879076479959019560791452853193920202549954745756288284281307253539366865108716984648814026929349591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200620101213.5131211131010101210注: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0年。二、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普洱市近期(2010年)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 单位:个、万人等级城镇人口规模城镇名称数量城镇总人口一10普洱主城(19.5)119.5二510澜沧县城(8.5)、墨江县城(8)、景东县城(7.5)、景谷县城(6.5)、宁洱县城(6)536.5三15镇沅县城(4)、孟连县城(3.8)、江城县城(3.0)、西盟县城(2.1)、上允镇(1.6)、永平镇(1.6)、文井镇(1.5)、通关镇(1.4)819四0.11 磨黑镇(0.9)、按板镇(0.9)、勐卡镇(0.9)、民乐镇(0.7)、勐马镇(0.7)、整董镇(0.55)、勐大镇(0.52)、漫湾镇(0.4)、大潮山东镇(0.4)、竹塘乡(0.4)、芒信镇(0.4)、谦六乡(0.39)、正兴镇(0.35)、和平乡(0.35)、振太乡(0.35)、九甲乡(0.35)、曲水乡(0.35)、糯扎渡镇(0.32)、惠民乡(0.32)、富邦乡(0.32)、大山乡(0.3)、南岭乡(0.3)、勐班乡(0.3)、坝溜乡(0.3)、泗南江乡(0.3)、新抚乡(0.3)、景星乡(0.3)、文武乡(0.3)、鱼塘乡(0.3)、古城乡(0.25)、宝藏乡(0.22)、嘉禾乡(0.22)、思茅港镇(0.2)、者东镇(0.2)、康平乡(0.2)、凤山乡(0.2)、云仙乡(0.15)、六顺乡(0.1)3814.31五0.1 花山乡(0.09)、大街乡(0.09)、文龙乡(0.09)、安定乡(0.09)、龙街乡(0.09)、景福乡(0.09)、东河乡(0.09)、拉巴乡(0.09)、碧安乡(0.09)、益智乡(0.09)、新安乡(0.09)、团田乡(0.09)、龙坝乡(0.09)、力所乡(0.09)、国庆乡(0.09)、黎明乡(0.08)、东回乡(0.08)、半坡乡(0.08)、孟弄乡(0.08)、文东乡(0.08)、景信乡(0.08)、同心乡(0.07)、德化乡(0.07)、木戛乡(0.07)、糯福乡(0.07)、那哈乡(0.07)、公信乡(0.07)、曼等乡(0.06)、发展河乡(0.06)、雪林乡(0.06)、田坝乡(0.06)、富岩乡(0.06)、勐先乡(0.05)、普义乡(0.05)、德安乡(0.05)、梅子乡(0.05)、太忠乡(0.05)、林街乡(0.05)、安康乡(0.05)、富东乡(0.05)、思茅区龙潭乡(0.05)、墨江县龙潭乡(0.05)、中课乡(0.05)、新厂乡(0.05)、翁嘎科乡(0.05)、岳宋乡(0.05)463.25(注:普洱主城人口包括思茅镇、倚象镇、南屏镇城镇人口总和。各乡镇城镇人口数及乡镇数已含撤乡并镇后调整数据。)普洱市远期(2020年)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 单位:个、万人等级城镇人口规模城镇名称数量城镇总人口一20普洱主城(37)137二1020宁洱市(12)、澜沧市(12)、景东县城(12)、墨江县城(12)、景谷市(10)558三510镇沅县城(5.5)、孟连县城(5.3)、西盟县城(5.2)316四15江城县城(3.5)、上允镇(2.5)、永平镇(2.2)、通关镇(2)、文井镇(1.8)、磨黑镇(1.4)、按板镇(1.3)、勐马镇(1.2)、勐卡镇(1.2)、整董镇(1.2)、漫湾镇(1)、惠民镇(1)、民乐镇(1)、鱼塘镇(1)1422.3五1竹塘乡(0.85)、糯扎渡镇(0.8)、谦六镇(0.8)、大朝山东镇(0.7)、大山乡(0.65)、南岭乡(0.65)、富邦乡(0.65)、勐大镇(0.6)、正兴镇(0.5)、勐班镇(0.5)、泗南江镇(0.5)、芒信镇(0.5)、曲水乡(0.5)、新安镇(0.4)、新抚乡(0.4)、景星乡(0.4)、古城镇(0.4)、和平乡(0.4)、振太乡(0.4)、九甲乡(0.4)、思茅港镇(0.3)、者东镇(0.3)、宝藏乡(0.3)、嘉禾乡(0.3)、大街镇(0.25)、凤山乡(0.22)、六顺镇(0.2)、勐先镇(0.2)、德安镇(0.2)、安宁镇(0.2)、团田乡(0.2)、云仙乡(0.18)、东河乡(0.15)、拉巴乡(0.15)、黎明乡(0.1)、龙街乡(0.1)、景福乡(0.1)、富东乡(0.1)、雪林乡(0.1)、安康乡(0.1)、木戛乡(0.1)、糯福乡(0.1)、半坡乡(0.1)、益智乡(0.1)、那哈乡(0.1)、力所乡(0.1)、文东乡(0.09)、景信乡(0.09)、曼等乡(0.07)、富岩乡(0.07)、林街乡(0.06)、中课乡(0.06)、新厂乡(0.06)、翁嘎科乡(0.06)、岳宋乡(0.06)5515.97(注:普洱主城人口包括思茅镇、倚象镇、南屏镇城镇人口总和。各乡镇城镇人口数及乡镇数已含撤乡并镇后调整数据。)第四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综合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和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地区,用于指导城镇开发建设行为。一、禁止建设地区规划将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文保单位的重点保护区、大型市政设施通道控制带、坡度大于25的山体等划入禁止建设地区。二、限制建设地区规划将河湖湿地的绝对生态控制区、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地下水源防护区、行滞洪区、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森林公园及经济林、坡度在1525的山体及其它山体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程地质中需进行工程处理的区域、规划生态绿地等划入限制建设地区。三、适宜建设地区规划将禁止建设地区和限制建设地区以外的地区划为适宜建设地区。第五节 中心城镇发展规划根据中心城镇的职能划分原则,普洱市中心城镇职能类型分为5类,如下表。 中心城镇职能表主要职能名称数量水电开发型漫湾镇、大朝山东镇2交通、口岸型思茅港镇、通关镇、磨黑镇、按板镇、上允镇5边贸、旅游城镇勐马镇、整董镇、芒信镇、勐卡镇4特色资源开发型永平镇、正兴镇、民乐镇、勐大镇、文井镇、5商贸型鱼塘镇、惠民镇、谦六镇3注:此表中城镇不含县城所在的建制镇,撤乡并镇后的结果参看第三节规模结构规划部分。第六节 城镇建设分区规划按照经济建设分区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思路,把普洱市城镇划分为三大区域进行分区规划。一、中东部“三角型”城镇群区域2020年发展成为以“普洱”地方性都市区为中心区,墨江县和江城县为两翼发展的外围区,构建中东部“三角型”城镇群区域。此区域是普洱市社会经济最发达地区,资源富集,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对全市各类城镇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范围。二、北部“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以景谷县为“三角型”中心,两翼为景东县和镇沅县。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不发达,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域面积广阔,城镇密集,占市全部城镇的40%。资源富集,尤其以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热区资源、矿产资源为甚。三、西南部“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以澜沧县为“三角型”中心,两翼为西盟县和孟连县。此区域是普洱市两条二级发展轴的交叉点上,交通条件相对优越,属于普洱市的边境区域。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发展水平有限,少数民族聚居地,山区多平地少,城镇密度低,人口分散,但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第六章 社会设施发展规划第一节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普洱市分县、区各类学校规划表 (单位:所)县 名普通高等教育中 专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 学现状规划现状规划现状规划现状规划现状规划现状规划思茅区24467104615207790宁洱市00011113101490100景谷市000111341114151160澜沧市000111242230313320墨江县000011241418191210江城县000011136104860景东县000011341820188200孟连县000011127126170镇沅县000011241115115125西盟县00001112587380总计24491619203611916113071415第二节 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普洱市文化事业落后,一方面是政府投入不够,另一方面是文化市场带动作用差。因此,在文化事业建设上,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同时吸引民间投资,共同促进普洱市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分别从地方性都市区、区域中心及县城、一般中心城镇三个层次分别展开。第三节 体育事业发展规划随着和谐、小康社会的逐步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物质需要不断增加,政府要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争取将普洱市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规划分别从地方性都市区、区域中心及县城、一般中心城镇、其它乡镇四个层次分别展开。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政府应增加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其它资金注入思茅是卫生事业,加强普洱市的卫生事业的基础建设,同时调整卫生设施的城乡布局,加强卫生队伍的素质建设,争取在规划期末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效率较高、覆盖较广的综合医疗卫生保健网。规划分别从地方性都市区、区域中心及县城、一般中心城镇、实施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建设项目四个层次分别展开。普洱市医疗设施规划配置表县名医疗卫生机构(个)卫技人员(人)床位数(张)现状规划现状规划现状规划思茅区1931107417058941419宁洱市1718520536358369景谷市1415446469380400澜沧市2628578617528563墨江县2425510519494503江城县1316223272185226孟连县1216276358155201西盟县1114185236159203景东县2123480516469504镇沅县1516379400191202总计1722024671562838134590 第七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 交通规划一、近期规划(2007-2010年)(一)积极支持配合国道主干线昆曼国际大通道,争取磨(黑)思(茅)高速公路开工建成通车。(二)加快区内国路省道路面等级的提高,完成孟连勐阿的油路建设,孟连西盟(改为三级公路)。争取墨江江城、竹塘上允公路油路面建设,基本实现区内国道省道油路化。(三)完成县(市)到乡(镇)公路的改造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四)水运方面,思茅港年吞吐能力货物争取达13万吨。(五)空运方面,增开普洱到昆明的航班,可由原来的每日一班增至两班。二、中期规划(2011-2015年) (一)以干线公路为依托,县乡公路为支撑,提高路面等级。提高乡村的公路的抗灾能力和通行能力。站场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以昆曼高速公路主枢为龙头的客货运站场服务体系,建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一级客运站。 (二)开通普洱至曼谷、普洱至河内、普洱至金边、普洱至仰光、普洱至万象等多条航线。 (三)提高澜沧江航道等级,开发李仙江,码头实现机械化作业,逐步形成集装箱运输,思茅港年吞吐能力货物争取达15万吨。(四)加快现代信息步伐,实现区内区外道路、水路运输信息系统,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形成完善的运输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三、远期规划(2016-2020年)(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重点县乡公路的主骨架。县与县之间的连接公路全部建成二级以上公路;乡村公路达到桥涵配套,保证长年通车,实现村村能通客车。(二)澜沧江国际航运形成面向东南亚进出口贸易的重要运输力量。第二节 给水排水设施规划一、各区县主要城镇用水量预测 用水量预测表城市名称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人均综合用水量(L/人d)人口规模(万人)用水量(万m3/d)人均综合用水量(L/人d)人口规模(万人)用水量(万m3/d)普洱主城30019.55.853503712.95澜沧市区2808.52.38320123.84景谷市区2806.51.82320103.2墨江县城28082.24320123.84宁洱市区28061.68320123.84景东县城2807.52.1320123.84镇沅县城28030.8432051.6孟连县城2802.80.78432051.6西盟县城2801.80.50432051.6江城县城28020.5632051.6二、各区县主要城镇供水设施规划(一)净水设施规划主要城镇净水设施规划规模表城市名称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规模(万m3/d)水源地规模(万m3/d)水源地普洱主城6洗马河水库、信房水库、那贺水库、箐门口水库、大寨水库13梅子湖水库、信房水库、团山水库、箐门口水库、五里河水库、大寨水库、那贺水库澜沧市区2.4勐朗水库、南丙河4勐朗水库、南丙河景谷市区2威远江3.2威远江墨江县城2.3回回冲水库、长林河水库3.9回回冲水库、长林河水库宁洱市区1.7松山水库、泡木箐水库3.9松山水库、泡木箐水库、温泉河水库景东县城2.1菊河、新增水源3.9菊河、新增水源镇沅县城0.85闪桥水库、新增水源1.6闪桥水库、新增水源孟连县城0.7东密河、南雅河、回旺水库1.6东密河、南雅河、回旺水库西盟县城0.5王莫河1.6王莫河,新增水源江城县城0.5苘麻河水库1.6苘麻河水库(二)给水管网规划城镇给水管网布置主要以环状网布置为主,提高生活及消防用水的可靠性。给水管选用环保管材,推荐采用给水用PE管。三、排水设施规划(一)排水体制市域内主要的城镇远期均应采用雨、污完全分流的排水体制,近期可以存在合流制与雨、污分流制并存的形式,可以将合流制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到远期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雨、污完全分流。雨水就近排放或收集利用。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回用。(二)污水排放工程1、污水量的预测污水量预测表城市名称近期污水量(万m3/d)远期污水量(万m3/d)普洱主城4.6810.36澜沧市区1.9043.072景谷市区1.4562.56墨江县城1.7923.072宁洱市区1.3443.072景东县城1.683.072镇沅县城0.6721.28孟连县城0.62721.28西盟县城0.40321.28江城县城0.4481.282、污水处理设施规划 主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划表城市名称近期处理规模(m3/s)远期处理规模(m3/s)处理深度占 地(ha)普洱主城4.710.5二级或以上10澜沧市区23二级或以上4.5景谷市区1.52.6二级或以上4.5墨江县城1.83.1二级或以上4.5宁洱市区1.43.1二级或以上4.5景东县城1.73.1二级或以上4镇沅县城0.71.3二级或以上2.5孟连县城0.651.3二级或以上2.5西盟县城0.51.3二级或以上2.5江城县城0.51.3二级或以上2.5四、城镇防洪规划防洪标准是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地位和作用,依照国家有关防洪规范及规定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思茅区远期河流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山洪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其余县城远期河流防洪标准采用2050年一遇,山洪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其他城镇远期河流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山洪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第三节 电力电信设施规划一、电力工程规划(一)负荷预测县区名称远期人口(万人)计算负荷(万kW)思茅区54.8927.4景谷市31.1215.6景东县37.5118.8镇沅县22.0511.0墨江县37.8718.9澜沧市49.2824.6孟连县15.938.0西盟县14.387.2宁洱市25.0012.5江城县13.896.9总计301.92150.9(二)电源规划 单位:(kw)序号电站名称装机容量(万kw)开工时间(年)第一台机组投产时间(年)1糯扎渡电站585200420132泗南江电站21200320063威远江电站7.2200320084崖羊山电站12200320065龙马电站28.5200420066居浦渡电站28.5200420067戈兰滩电站40.5200420068土卡河电站16.5200420069石门砍电站1220062008-200910新平寨电站620062008-200911阿墨江电站3920042007-200812勐连南马河流域1.720042005-200613江城曼老江5.320052007-200814合计装机容量803.2至2008年新增水电装机将达(218.2万kw);2013年糯扎渡电站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后,普洱将成为云南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三)电网规划1、结合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规划在倚象片区东侧建设800kV交流直流换流站,以800kV电压等级,通过直流方式向广东等地输送电能。该换流站用地面积按400亩规划。2、500kV电网规划(1)500kV墨江变的建设:2回500kV线路接入500kV玉溪变;2回500kV线路接入5 00kV红河变;2回500kV线路接入500kV思茅开关站。(2)规划近期建设500kV思茅开关站:2回500kV线路接入景洪电站;2回500kV线路接入500kV墨江变 (糯扎渡未发电前),为糯扎渡电站的电量送出做好准备。远期扩建为500kV变电站。3、220kV电网规划(1)考虑到普洱市现状唯一的220kV木乃河变电站已不能新增110kV出线通道,规划在曼歇坝选址新建220kV变电站,该站址离城区较近,离现状木乃河220kV变电站有一定距离, 220kV进线也较为方便,有利于分担城区用电负荷,且对各工业区的供电也较为便利,从而较好地实现对规划区供电的充足、可靠。(2)随着普洱市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在景谷、景东及澜沧新建三处220kV变电站。同时为便于220kV电网的北向延伸,规划在镇沅新建220kV变电站,电源由玉溪新平220kV变电站接入。4、110kV电网规划(1) 完善110电网结构,新建孟连及西盟110kV变电站。(2) 随着各处大型工业基地的兴建,建设配套的110kV变电站.(3) 按“Nl”安全性准则要求,加强普洱主城110kV网架结构建设,使之形成对城区110kV环网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二、电信工程规划(一)程控容量预测市话容量按照普及率法进行测算,考虑到移动通信等设备的普及,固定电话普及率远期期取50,此外再计入2030的裕量。表72县区名称远期城镇人口(万人)程控容量(万门)普洱主城3724景谷市107景东县128镇沅县53墨江县128澜沧市128孟连县53西盟县53宁洱市128江城县3.52合计113.574(二)电信局(所)规划本地电话网交换局:根据撤点并网,尽量利用现有局所,加大单局容量原则,根据目标网规划及业务增长需求,在条件成熟的乡镇适时增加电信支局及远端模块局。新增电信支局单局容量不宜超过10万门。第八章 环境保护规划一、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一)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流经普洱市的澜沧江、怒江、红河三大水系省控、地控断面主要水质指标达到云南省地面水功能区划分类要求,在有条件的断面,逐步向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二类标准过渡。各县(区)饮用水源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并逐步向好于二类标准或一类标准过渡,建立水源保护区,使水源源头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明显加强,到2009年,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 水环境质量规划目标规划控制断面名称所属水系名称断面类型(省、地)省水功能区划类型地面水标准类别19951998200920142019雅口点澜沧江地勐戛河澜沧江地上允河澜沧江地小黑江澜沧江地威远江澜沧江地普洱河澜沧江地思茅河澜沧江地蛮老河澜沧江地南朗河澜沧江省南垒河澜沧江省梅子河水库澜沧江地洗马河水库澜沧江地信房水库澜沧江地响水水库澜沧江地川河红河地把边江红河地李仙江红河省阿墨江红河地磨里河红河地勐野江红河地南卡河怒江省(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普洱市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的重点是所辖10个县(区)的城区,使空气质量分别达到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