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绪 论1.1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在发展,电网容量在增大,电力传动技术在革新,对电器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低压控制电器,要继续提高使用寿命和操作频率,缩小产品体积和减轻重量。低压控制电器主要用于电力拖动系统中,对电动机的运行进行控制、调节与保护的电器。依靠人力操作的控制电器称为手动控制电器,根据信号能自动完成动作的称为自动控制电器。接触器是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主要作用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并可以远距离控制的电器,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以用于控制其他电力负载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电器。它主要作用控制交流感应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反转、调速、并与热继电器或其他适当的保护装置组合,保护电动机可能发生的过载或断相,也可用于控制其他电力负载如热电器、照明、电焊机,电容组等。接触器的触头系统可以用电磁铁、压缩空气或液体压力驱动,因而可以分为电磁接触器、气动接触器和液压接触器等。近年来还出现了由晶闸管等组成的无触点接触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上新台阶。农业机械话及工业自动话程度将不断提高,电器的使用范围日益广大,对品种、产量及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器制造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在开始按照要求预先选定两种不同形式的电磁铁,再根据一些给定的参数计算出主、辅助触头的参数,重点在解决触头材料的问题,使得设计的产品更加可靠。1.2 交流接触器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交流接触器主要有四部分组成:(1) 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工作原理: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 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1.3 交流接触器的用途交流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电器。它主要用作控制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起动、停止、反转、调速,并与热继电器或其它适当的保护装置组合,保护电动机可能发生的过载或断相,也可用于控制其它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电照明、电焊机、电容器组等。交流接触器用途广泛,品种繁多,按其结构和用途分类:按主触头级数分为单极、双极、三极和多极;按主触头的正常(即励磁线圈无电时)位置分为常分式和常合式;按吸引线圈种类分为交流励磁和直流励磁;按灭弧介质分为空气式和真空式;按有无灭弧室分为有灭弧室和无灭弧室。第2章 触头系统设计2.1 确定触头的结构的设计 根据任务书的基本任务要求,主触头采用直动式、双断点式机构。其优缺点主要为, 优点:1、具有两个有效的灭弧区域,灭弧效果好,通常小容量交流接触器,利用电流自然过零时两断口处的近阴极效应即可熄灭电弧;2、触头开距较小,结构较紧凑,体积又小,同时还不用软连接,故有利于提高接触器的机械寿命。 缺点:1、双断口触头参数调节不便,闭合时一般无滚滑运动,不能清除触头表面的氧化物,故触头需用银或银基合金材料,制造成本较高。2、与单断点相比,在同样的触头弹簧压力下,触点上的接触压力电动稳定性较低。2.2 触头和主动触桥材料的选择 根据书上及网上资料联系所给课题要求,交流接触器采用的触头材料有纯银,银-氧化镉,银-氧化锡几种材料。随着触头品种的增加,制造工艺的改进,触头材料使用性能的提高,从节银方面考虑,逐渐淘汰了纯银触头。AgCdO触头材料自30年代问世以来,由于其耐磨损、抗熔焊性好、接触电阻小等,经过不断改进,在低压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产生的有害金属蒸汽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重视。AgSnO2触头作为一种新型的银-氧化物触头材料,正逐步取代虽有很好的抗融焊性能但有极大毒性的AgCdO,有很强的耐电弧性能,这种材料的热稳定性比银氧化镉高得多,因此,选用AgSnO2触头材料取代AgCdO,可使材料体积减少25%,并能保持同样的寿命。,大量研究表明AgSnO2的性能完全可以与AgCdO媲美。虽然AgSnO2的温升比较高,但可以添加WO3、MoO3等来减少接触电阻,改善温升情况。 AgSnO2触头的制造工艺有内氧化法及粉末冶金法两种,内氧化法必须加入铟才能完成,但铟储量少,因此,世界上多数用粉末冶金法挤压而成新型的AgSnO2,但大多数含MeO。 用粉末烧结挤压技术制成AgSnO2+MeO材料具有:电阻率小,触头温升小;触头耐电弧烧损性能高,耐机械磨损性能高。了耐熔焊性,也就提高了电寿命。辅助触头采用纯银材料,它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接触电阻低而稳定,电磨损小而均匀。 主静触头导电板选用导电性能好,抗拉强度较高的黄铜,并镀锡3-6m。因此,主触头选用AgSnO2材料,接触电阻低而稳定,热稳定性高,可使电弧弧根处熔池中熔融体的粘度提高,减少电弧灼烧时的喷溅损失可以大大简化灭弧系统的设计;高的热稳定性还使触头表面富集金属氧化物,从而保护了低沸点的银的蒸发并提高2.3 触头的尺寸和参数选择2.3.1 触头触桥的截面尺寸(按允许温升来确定)查表得黄铜0=7*10-6欧厘米, 电阻温度系数a=0.00151(1/0C );B级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升=900C,当介质温度取400C时,允许温度为1300C。取散热系数,对于扁平铜母线KT=(6-10)10-4取KT=810-4(w/cm0C)触桥为矩形截面,按公式 ab(a+b)= (2-1) = =0.91cm3 式(2.1)中a为厚度、b为宽度、为允许温升。 取触桥厚度a=2mm 则由上公式: b=20.4mm 取b=20mm 触桥截面积:S=220=0.4cm22.3.2 主静触头导电板截面尺寸的确定(按电流密度来确定)考虑主动、静触头配合,取导电板的宽度为20mm查表1取接触板的电流密度j2=2.5A/mm2则接触板的厚度为: h=I/jb=100/(2.520)=2mm2.3.3 主触头尺寸的确定 按主静触头导电板及主动触桥尺寸。初定主触头截面尺寸,再计算主触头电磨损体积,来确定触头厚度由于触桥的宽度为20mm,便于焊接,取主动触头长a=18mm,宽b=18mm则其电磨损体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Vc= (2-2)式中 N触头电寿命次数300104次c放电状态下,单位电量所消耗的金属量系数(g/c)查表取410-6(g/c)q0在触头分段过程中,电路流过触头(c)ke金属体积的利用系数,ke0.5触头材料的密度(g/cm3) 对交流电路,q0(n电弧燃烧半波数,取1) (2-3) =0.9 查表银氧化锡密度=10.1g/cm3 Vc= (2-4) =2.14cm3 参考同类产品,触头形状为正方体,长a=18mm ,宽b=18mm一个触头的磨损厚度计算公式如 hc= (2-5) = =3.3mm 一个触头的厚度 h=(1.62)hc 取h=1.6hc5.3mm2.3.4 主触头参数的确定查表可知主触头超程: 1=(2.4-4.5)mm 取1=3mm 主触头开距: 1=(4-11)mm 取1=7mm 为保证长期工作的可靠性,触头的初压力取得比较大,对于接触器等控制电器的触头为了减少触头磨损保证接触可靠,单位额定电流的初压力范围是:F/I=(0.040.1)N/A取F/I=0.08N/A, 即可得触头初压力: F0=IN(F/I)=1000.08=8N 触头终压力按下式计算: FZ=(1.151.5)F0 取FZ=1.25F0=10N2.4 触头温升及动热稳定性验算2.4.1 计算主触头接触电阻 (2-6) =58.8 式中 Rj-接触电阻(); F -接触压力(N) 取Fz m-系数,面接触 取m=1;Kj-系数查资料 取Kj=602.4.2 验算主触头温升值 触桥周长:P=2(2+20)=4.4cm 极限允许温度:=1300C 触桥发热温升: t1= (2-7)= =59.40C900C 符合绝缘耐热等级要求 主触头的截面积为:S=ab=1210=1.2cm2 周长为:P=2(a+b)=2(12+10)=4.4cm 查表取导热系数=3.26w/cm0C,电阻系数0=2.010-6cm 由触头接触电阻和电流线集中所引起的发热温升其计算公式如下: t2= (2-8) = =2.5+0.6639=3.16930C 触头接触处总温升计算公式如下 t= t1+ t2=59.4+3.1693 (2-9)=62.57900C 温升合格2.4.3触桥的热稳定性 当主动触桥通过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短时过载电流时,其温度应不超过材料的短时允许发热温度,由JB245.5-1985 查得其热稳定电流 I=8IN=800A. Uj=RjI =58.880010-6 =0.047V 查表得,开始融化时的电压降UJS=0.37V 因为 Uj UJS 所以不会融焊,热稳定性合格。2.4.4计算主动触头及触桥的质量与触头初压力的比值 主触头及触桥的质量与触头初压力的比值应小于或接近103kg/N,以减少触头的震动。主动触头体积计算公式: Vz=r2h=3.14R2h=3.147.524=706.5mm3 (2-10)主动触头质量计算公式: Mz=0.706510.1=7.14g (2-11)其体积为:(暂取触桥长度为5cm,则取其一半为2.5cm) Vq=2.50.21.6=0.8cm3 (2-12)查表取黄铜=8.5g/cm3固其质量为:m=8.50.8=6.8g总质量为:M=7.14+6.8=13.94g 初压力为:F0=IN(F/I)=1000.08=8N 得M/F比值:M/F=(13.9410-3)/(28)=0.871kg/N 103kg/N 所以振动小,满足要求。2.4.5触头的动稳定性 查表得其压皱系数:y=500102 N/cm2 触头压皱面积计算公式: S0=F0/y=8/(500102)=1.610-4cm2 (2-13) 触头接触点的电动斥力计算公式: Fch=2I2ln(S/So)10-7 (2-14) = =7.14N 式中:动稳定电流I=20Ie=2103A作用在动触桥上尚有回路电动斥力,垂直布置导体电动力的计算公式: Fc=2 (2-15)=2=0.00006075N 式中取L为触桥长度取L=5cm, 则回路导体距离 s=17mm H=1.25+8+1=10.25;l1=h总斥力计算公式如下: F=Fch+Fc (2-16)=7.14+0.00006075=7.1406075 10N=Fo满足触头动稳定性的要求。2.5辅助触头的设计与计算 2动合、2动断、额定绝缘电压660V约定发热电流为10A,额定工作电流为10A,取辅助触头材料为纯银,触桥及导电板的材料仍取黄铜。2.5.1触桥尺寸的确定ab(a+b)= (2-17) = =0.00581cm3 取触桥厚度为a=1mm,触桥宽度为b=6mm 银触头选用圆柱形,直径r=4mm2.5.2导电板尺寸的确定 取导电板宽度为8mm,接触板电流密度为1.3A/mm 则其厚度 h=I/jb=10/(1.38)1mm (2-18)固可取导电板厚度为:1mm2.5.3计算辅助触头厚度 电磨损体积: Vc= (2-19) 式中N触头电寿命次数300104次 c放电状态下,单位电量所消耗的金属量系数查表 取c =3.610-6(g/c)q0在触头分段过程中,电路流过触头(c)ke金属体积的利用系数,ke0.5触头材料的密度(g/cm3) 对交流电路,(n电弧燃烧半波数,取1)q0=0.09 (2-20) 查表纯银密度=10.5(g/ cm3) Vc=0.185cm3 (2-21) 触头形状为圆柱体,直径d=4mm一个触头的磨损厚度: hc=0.74mm (2-22)由触头厚度计算公式 h=(1.62)hc (2-23)取辅助触头厚度h=1.6 hc =1.60.741.18mm2.5.4辅助触头参数确定 (1)、初压力:单位电流的触头初压力Fd=0.1N/A 则一个触头的初压力Fcc=IeFd=1.1N(2)、开距:查表16.9、取2=3mm (3)、超程:查表16.9、取r2=2mm (4)、终压力:Fz=1.2Fcc=1.21.1=1.32N2.5.5验算辅助触头温升及动热稳定性 Rj= (2-24) = =72.01触桥周长:P=(0.1+0.6)2=1.4cm触桥发热温升: t1= (2-25) = =80.240C900C符合绝缘耐热等级要求,级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升=900C 辅助触头的截面积为: S=3.14(d/2)2=0.1256cm2 周长为: P=3.14d=1.256cm查表电阻系数0=1.510-6cm,导热系数=4.2w/cm0C由触头接触电阻和电流线集中所引起的发热温升为: T2= (2-26) = =0.6997+1.0288 =1.72850C 触头接触处总温升 t=t1+t2=80.24+1.7285=81.9685900C (2-27) 辅助触头温升合格2.5.6 动稳定性的校核 查表查得银的压皱系数y=303102N/cm2 触头压皱面积S0=F0/y=1.1/(303102)=0.37310-4cm2 动稳定电流为:30Ie=3010=3102A 触头接触点的电动斥力: Fch= (2-28)=0.146N1.1N 故动稳定性合格 作用在动触桥上尚有回路电动斥力,按垂直布置导体电动力的计算公式: Fc= (2-29) = =0.0000432N 式中为触桥长度,取l=2.4cm, s=h+h+a=4mm 则回路导体距离 s=9.5mm H=0.5+3+0.5=4;l1=h故总斥力:F=Fch+Fc=0.1627+0.0000432=0.1627432N1.1N=Fo (2-30) 满足触头动稳定性的要求。2.5.7 m/Fcc的计算 取触桥长度为2.4cm, 截面积: S=0.10.8=0.08cm2 触桥质量:mq=sl=8.50.082.4=1.632g辅助触头为纯银,比重Ag=10.5g/cm3厚度h=1.18cm 质量mc=Agsh=10.50.081.18=0.3978g故辅助触头的总质量为:mz=mc+mq/2=0.7875+2.75/2=2.1625g 所以得m/Fcc= mz/(21.1)=0.982910-3kg/N110-3kg/N 所以振动小,满足要求。 第3章 灭弧系统设计3.1 概述 在大气中开断电路时,如果电源电压超过1220V,被开断的电流超过0.251A,在触头间隙(弧隙)中会产生一团温度极高、发出强光和能导电的近似于圆柱形的气体,称为电弧。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的特殊形式,气体放电的形式很多,有电晕放电、辉光放电、火花放电和弧光放电等。 当开关电器的触头间发生电弧时,它烧损触头并危及绝缘,在最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引起相间短路,或使开关电器爆炸,形成火灾,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因此,在电器学中研究电弧的目的,主要侧重于掌握电弧产生与熄灭的规律,探索采取适当措施以熄灭电弧。电弧发现于19世纪初期,那时人们还只懂得将电弧拉长以便熄灭。近数十年来,对电弧的研究发展较快,电弧的数学模型日益受到重视,利用电子计算机可以计算电弧的动态过程及有关参数。但由于电弧过程的复杂性,要正确地设计灭弧室,还必须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以及从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3.2 灭弧原理的研究 斯列宾理论: 在交流接触器中触头刚分开时在气隙间形成高电场场将电子从阴极表面拉出,导致气体游离,从而产生电弧。 由于本次设计的是交流接触器,因此弄清交流电弧的熄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斯列宾提出弧隙介质强度恢复理论,即在电流过零时刻开始,一方面弧隙上的电压从熄弧电压开始上升,要恢复到电源电压;另一方面在电流过零时弧隙有一定的介质强度,并随着去游离程度而不断上升。电弧的熄灭或重燃就决定于这两过程的“竞赛”结果。因此,交流电弧熄灭条件为:在交流电流过零后,弧隙中的实际介质恢复强度特性总是高于加到弧隙上的实际恢复电压特性。3.3 常用的灭弧装置 常用的灭弧装置有:(1)绝缘材料灭弧罩;利用回路的电动力拉长电弧,使之与陶土灭弧罩或塑料灭弧罩接触,电弧被拉长和冷却熄灭。交流接触器也可以利用近阴极效应熄弧。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灭弧装置,适用于容量较小的交流接触器,操作频率可以比较高。(2)多纵逢灭弧室;电弧在回路电动力作用下被迅速拉长和进入纵逢中,电弧被分成多条细弧,并且迅速冷却而熄灭,用于操作频率比较高和额定电流较大的接触器中,灭弧能力比较强。(3)栅片灭弧室;电弧在回路电动力及铁栅片的吸力作用下,进入栅片之间,被栅片分割成多个串联的短弧,由于直流电弧的近极压降或交流电弧的近阴极效应而熄灭电弧。这种灭弧室喷弧距离小,过电压低,常用于交流接触器,尤其适用于较高工作电压的交流接触器,例如CJ20160/11及CJ20630/11(额定工作电压为1140V)接触器就采用这种灭弧室。但是,栅片吸收电弧能量后温度上升很快,不适合于太高的操作频率。(4)串联磁吹和绝缘材料灭弧室;串联磁吹线圈在弧区产生较强的磁场,电弧在磁场中受到较强的电动力作用,而被拉长和迅速进入绝缘灭弧室中,被灭弧室壁冷却而熄灭。灭弧室由陶土或耐弧塑料制成,有多纵缝、横隔板、窄缝和迷宫式等多种结构。这种灭弧室的热量易于散出,灭弧室的耐热性好,故可以用于较高的操作频率,直流接触器常用这种灭弧装置。但是,它的喷弧距离大,声光效应大,过电压较高和用铜量大,此外,用于交流接触器时,由于吹弧线圈的铁心和铁夹板(铁轭)中有铁损耗,使其磁通落后于电流一个相位差角,而产生使电弧反吹的电动力等缺点。因而交流接触器很少采用这种灭弧室。(5)真空灭弧室;近年来国内已经研制成功真空、接触器。其灭弧装置为真空灭弧室。当交流电弧电流过零时,游离气体以极快的速度向弧区以外扩散,弧隙介质恢复强度迅速上升,从而使电弧熄灭。这种灭弧室的优点是具有很强的熄灭交流电弧的能力。灭弧室密封,电弧及游离气体不能逸出,使用安全。而且,触头电磨损小,点寿命高,但是价格比较高。3.4 选择主触头灭弧系统的结构形式及尺寸 根据本次设计要求,为了灭弧系统的拆装方便,综合考虑以上几种灭弧室的特点,选择栅片纵缝灭弧室。它可以减少电弧电流的幅值,并可以减少平均电压的恢复速率,避免了过电压,灭弧的综合性能优良。 参考同类产品,采用缝数为4,缝宽3mm验算主触头灭弧系统性能: 在不大于0.1s时间内可靠灭弧 采用多断口灭弧 (1)接触器的分断条件为: I=8Ie=800A; U=1.1Ue=1.1380=418V; coso=0.35。 分断回路的固有振荡频率计算公式:fo=2000I0.2Ue-0.8 =20008000.2380-0.8=65.6kHz (2)对于三相线路的回路系数取 Khv=1.5(3)分断回路的电感按下式计算 X=L=Zsin (3-1) = = =0.00156H (4)系数KH的计算公式: KH= (3-2) = =1.088(5)弧运动速度计算公式: Vh (3-3) 2.128000.5-1/2 2398.5cm/s(6)电弧长度计算公式: 取触头分开速度80cm/s(根据同类型产品统计数据),熄灭时间为半个波t=0.01s lh0 (3-4) = =71.96cm (7)纵缝灭弧室中交流电弧的等值电阻计算公式: Rh0.015s+ (3-5) = =0.0372(/cm) (8)当恢复电压为非周期过程时,电器必须的分断断口数ndu计算公式:其中电源频率50Hz时,银触头的修正系数c=2,查资料得系数M0=20010-6H/us取Ujf0=80V;Kjf=1.6 ndv= (3-6) =0.22 桥式触头为双断点,ndv =2,远大于要求,所以能可靠熄弧。 (9)检查恢复电压振荡过程转变为非周期过程的条件,其判断公式如下: f0 (3-7) 65600=2054.54Hz满足上述条件,因而恢复电压为非周期过程。3.5 辅助触头系统灭弧方法 由于辅助触头开断电流小,不需加特殊的灭弧装置,直接利用双断点触头灭弧。 第4章 电磁系统设计4.1 概述 电磁系统是由磁系统和线圈组成,用以进行电磁转换的电器组件或部件。电器的电磁系统主要是借线圈激磁使磁系统磁化,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使之运动作机械功,从而达到某些预定目的。通过线圈从电源吸取能量,并借衔铁的运动输出机械功,是电磁系统进行能量转换的一个方面,通过线圈输入电磁信号,并借衔铁的机械运动输出指令,是电磁系统实行控制作用的又一个方面。电磁系统的用途非常广泛:它既可以单独成为一类电器,诸如用作牵引电磁铁、制动电磁铁、起重电磁铁和电磁离合器及电磁吸盘等;它亦可作为电器的组件或部件,例如用作电磁接触器、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脱扣器等的感测部件,以及电磁操作机构的执行部件。此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电磁传感器、电磁稳压器乃至磁放大器等,也可视为电磁系统。由此,设计之前需要了解电磁系统的种类、典型结构和基本特性:4.2 电磁系统的种类和典型结构形式 电磁系统种类很多。按线圈激磁电流的种类区分有直流电磁系统、单相交流电磁系统、三相交流电磁系统、极化电磁系统以及交直流同时磁化的电磁系统。按线圈的连接方式区分有并激电磁系统和串激电磁系统。按衔铁与线圈的相对位置区分有衔铁穿入线圈内腔的内衔铁式电磁系统和衔铁在线圈外运动的外衔铁式电磁系统。按外观形状区分有E形电磁系统、螺管式电磁系统和拍合式电磁系统等。电磁系统的结构从衔铁运动方式区分有直动式和转动式结构。总之,电磁系统的结构形式很多,且不同形式的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在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电器的反力特性及对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配合的要求,确定电磁系统的结构形式。4.3 电磁系统的基本特性 电磁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吸力特性、反力特性、输入-输出特征及时间特性,下面就谈谈吸力特性和反力特性。电磁系统既然是一种依靠电磁吸力使衔铁产生机械位移而输出机械功的电工装置,驱动衔铁运动的电磁吸力Fx和衔铁的机械行程自然就是它的基本参数,这两个参数在一定条件下呈现的关系Ff=f()也就成了电磁系统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表征了电磁系统带动负载的吸引能力,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吸力特性。上面是对直动式电磁系统而言,如果是转动式电磁系统,吸力特性就以M=f(a)表示,它是衔铁受到的电磁转矩与衔铁角位移之间的关系。电磁系统的衔铁在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机械负载的作用力做功。可以说,电磁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克服这种反作用力。因此,机械负载性质的反作用力Ff与衔铁行程之间的关系Ff=反力特性,与吸力特性实质上是矛盾的统一。更何况对一般的电磁系统来说,衔铁的吸合主要靠电磁吸力,其释放和复合则主要靠反作用力。因此,将反力特性作为电磁系统的基本特性来处理,既有必要,也很恰当。为了保证电磁系统能可靠地工作,在衔铁的吸合过程中,在动作电流或电压下的吸力特性通常应高于反力特性;反之,在衔铁的释放过程中,反力特性应高于在释放电流或电压下的吸力特性,或零电流及零电压下剩磁产生的吸力特性。4.4 电磁系统设计 计算电磁系统反力: (1)按主触头参数确定衔铁释放位置的工作气隙值(衔铁行程)。 主触头系统 开距为:1=7mm; 超程为:1=3mm 则主触头行程为:1+1=7+3=10mm 即衔铁行程为: =10mm (2)确定衔铁释放位置的初始反力及释放弹簧力。 确定初始反力(按衔铁释放终了时,衔铁与停挡相碰撞的弹回距离,应小于接触器常闭辅助触头的超程(磨损后),来确定初始反力。 主触头弹簧初压力定为16N,终压力为20N,超程为ch =3mm,三对主触头 初压力产生的反力: Ffcc=316N=48N, 终压力产生的反力: Ffzc=320N=60N 确定辅助触头的超程为:2mm,初压力为:1.12=2.2N, 终压力为: F=1.322=2.64N 故Ffcb=22.2=4.4N Ffcb=2 2.64=5.28N 考虑常闭辅助触头磨损为0.74mm计及一定裕度,取允许弹回距离 y=0.6mm,取弹性恢复系数e=0.14,初始反力计算公式如下: Ffcb= (4-1)= =13.8N 释放弹簧力: (a)释放位置弹簧力=初始反力+常闭触头终压力Ffcs=FCS + Ffzb=13.8+5.28=19.08N (4-2) (b)吸合位置的弹簧力:参考现有产品,取释放弹簧钢度C=0.5N/mmFfxFfcs+c=19.08+0.510=24.08N (4-3) (3)按主触头参数及衔铁释放位置的工作气隙值和初始反力等数据做反力 特性 曲线Fff(Ff=f(Ff=f()如下; 吸合位置电磁铁反力:Fb=Ffx+ Ffzb=24.08+60=84.08N 释放位置电磁铁反力:Ff=Ffzs=19.08N 图4-1 反力特性曲线 Ff为反力特性; Ff1为释放弹簧反力特性; Ff2为主触头弹簧反力特性; Ff3为衔铁等运动部分的重力4.5电磁系统的结构形式的确定 电磁系统结构形式很多,可按不同方式来分类。按磁系统型式可分为U型、E型、盘式和螺管式等。按衔铁运动方式分为旋转式和直动式。等等。交流电磁系统的结构型式,对于小容量多采用直动式,直动式电磁系统 常用的可分为六类,分别为:单U型、双U型、单E型、双E型、T型、螺管式。从理论上讲,单U型比双E型的吸力特性陡峭,与反力特性的配合单U型好些,本次接触器设计要求容量不大,考虑结构力求简单经济性好等因素,选择单U型直动式电磁铁。 选择交流电磁铁结构形式,要按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的配合关系来选择结构形式,此外,直动式电磁铁具有工艺简单的优点,转动式电磁铁具有杠杆比(电磁吸力力臂与反力力臂之比)可调的优点,装甲螺管式适用于卡行程,U形和E形直动式则适用于较短行程,当反力特性较平坦且衔铁打开位置的反力较大时,则应选用双U形或双E形或装甲螺管形。 (1)U型电磁铁: 优点:去磁气隙设在静铁心底部,不受极面磨损影响,使用寿命较长,体积小材料利用率高。 缺点:线圈固定不方便,去磁可靠性较差。 (2)E型电磁铁: 优点:线圈安装在中柱上,有利于固定和保护线圈,去磁气隙在中柱上,去磁可靠。 缺点:去磁气隙受极面影响,使用寿命不易提高,碰撞应力较大,不利于机械寿命提高。 (3)“双”(U或E)型电磁铁: 由于有附加螺管力,所以磁铁初始吸力较大,且吸力特性较平坦。 (4)“单”(U或E)型电磁铁: 无附加螺管,故吸力特性比较陡峭。分析:由前所设计中绘制反力特性曲线较陡峭,故在本设计中采用单(U或E)型电磁铁,再由以上比较,U型更利于寿命提高,而E型会因极面磨损去磁气隙不断减小而影响,电磁铁的寿命。但U型固定不方便,故采用两个浅串联并固定成一整体式。E型可采用在中柱底部增加一个非磁性垫片,产生固定去磁气隙,从而使寿命不受极面磨损影响,单U或单E型都适于吸力特性较陡峭的情况,在本设计中通过计算机优化设计,比较单U及单E型电磁铁,考虑到本次接触器设计要求容量不大,结构力求简单经济性好等因素,选择单U型直动式电磁铁。4.6 电磁铁的设计和计算 主要技术参数: 主触头参数: (1)开距 1=7mm (2)超程 1=3mm (3)初压力 F01=8N (4)终压力 Fz1=10N (5)触头数 n1=6 辅助触头参数: (1)开距 2=4mm (2)超程 2=2mm (3)初压力 F02=1.1N (4)终压力 Fz2=1.32N (5)触头数 常闭触头n2=4 ;常开触头n3=4 释放弹簧参数: (1)初始弹簧力 Fs0= Ffcs=19.08N (2)弹簧钢度 0.5N/mm 线圈电压及允许电压波动范围: (1)线圈额定电压 UN=220v (2)电压允许波动范围 0.85*UN=187v 线圈耐热等级和允许温升: (1)耐热等级 B级 (2)允许温升 70oC 工作制形式:长期工作制4.7 交流电磁铁反力特性计算 电磁铁工作气隙值计算; (1)衔铁释放位置 a=1+1=3+7=10mm (2)常闭辅助触头刚分开位置 b=a-2=10-2=8mm (3)常开主触头刚接触位置 c=1=3mm(4)常开辅助触头刚接触位置 d=2=2mm(5)衔铁闭合位置 e=0.05(虚设值)。4.8 电磁铁各位置反力计算 (1)衔铁释放位置: Ffd=Fs0-n2Fz2=19.08-41.32=14.8N (4-4)(2)常闭辅助触头刚分开位置: a:Ffb2=Fs0+c(a-b)=19.08+0.5(10-8)=20.08N (4-5) b:Ffb1=Ffb2-N2F02=20.08-41.1=15.68N (4-6) c:Ffe=Fs0+Ca +n1Fz1+4Fz2 (4-7)=19.08+0.510+610+41.32=89.36N (3)衔铁闭合位置: Ff1c= Fs0+C(a -c)=19.08+0.5(10-3)=22.58N (4-8) Ff2c= Ffc1+n1F01=22.58+68=70.58 (4-9) (4)常开辅助触头刚闭合位置:Ffd1= (4-10)=19.08+0.5(10-2)+68+6=75.15 Ffd2=Ffd1+n3F02=75.15+41.1=79.55N (4-11) (5)释放弹簧反力Ff1Ff1a=Fs0=19.08N (4-12)Ff1e=Fs0+C(a -c)=19.08+0.5(10-3)=22.58N (4-13) (6)常闭辅助触头的反力Ff2Ff2a=-n3Fz2=-41.32=-5.28N (4-14)Ff2b=-n3F02=-41.1=-4.4N (4-15) (7)主触头的反力Ff3Ff3c=n1F01=68=48N (4-16)Ff3e=n1Fz1=610=60N (4-17) (8)常开辅助触头反力Ff4Ff4d=n2F02=41.1=4.4N (4-18)Ff4e=n2Fz2=41.32=5.28N (4-19)4.9 衔铁各位置反力 Ffa1=Ff1a+Ff2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字水印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安全防护策略实施报告
- 成人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与平台运营中的情感化设计策略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架构性能测试:性能评估与优化指南
- 三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方案
-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协议方案及任务细分
- 粒度分布调控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在健康管理产业投资与融资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设计评估及优化建议报告
- 综合解析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虚拟化环境测试环境-洞察及研究
- 长沙市芙蓉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出差国外安全协议书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1教案电子教案
- 中学历史教师课程思政研修计划
- 2025年法宣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租房入住合同范例
- 征兵业务培训
- Unit 6 Useful numbers Part C Project(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协议
- 《观光农业概论》课件
- 派出所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