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先生医学著作考证.doc_第1页
傅青主先生医学著作考证.doc_第2页
傅青主先生医学著作考证.doc_第3页
傅青主先生医学著作考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号:1958年第02期总期号:页码:第044页专 栏:引题:标题:傅青主先生医学著作考证副标题:摘 要:关键词:作者:耿鉴庭单位:鉴庭按:此支初藁于抗战期间草成,曾于1950年9月中华医史学会第三届全体大会提出,又曾摘要刊载于医史杂志,全文迄未发表。近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56年12月号施若霖同志大作,其末段颇多引用拙作,但对男科儿科等问题因系节引,致与鄙说略有出入。今将原稿重加删定,全部刊出,尚希读者多加指正。一、傅氏传略阳曲傅青主先生山,先世大同人。明末为诸生,博学尚气节;入清即奉母隐居,弃青巾改著黄冠,萧然物外。嗜酒,喜花草,工书画,善诗赋文辞;尤精于医,以儒义通医理,不拘前人成法。康熙戊午(公元1678)诏举博学鸿词,延臣交章荐先生,以老病辞,当事立迫就道,称股病不能行,肩与舁入都,卧旅邸不赴试。明年(1679)三月,史部验病人告。清帝称其“文学素著,念年迈,特授内阁中书”,又强使谢恩;称疾笃不往,乃舁以人,望见午门,泪涔涔下;掖之使谢,则仆于地,遂得放归。其忠心明社,不屈清廷如此。又六年卒。先生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七十八。子眉,字寿髦,善于继志述事,亦解医,先先生四月卒,年五十七。 二、傅氏之医学作品及有关辨伪的记载先生博学多才,著述甚夥,医学作品,今传于世者,有女科,产科,男科,儿科等。女科及产科为姐妹篇,又多重复;辨其为伪托者,首为陆定圃。陆氏冷庐医话今书栏云:“傅氏女科书,道光丁亥(1827)张丹崖凤翔序刊,近复刊入潘氏海山仙馆丛书中,王孟英谓文理粗鄙,剿袭甚多,误信刊行,玷辱青主。余观此书,遗辞冗衍,立方板实,说理亦无独得之处成此书者,当是陈运公之流,而其学更不如远公,乃女科书之最下者。”卫原先生亦云:“或云傅青主女科,系从陈敬之辨证录中录出。”又云:“此书当为伪托。”以上乃辨女科非出自传手者。然陆九芝先生但病此书语句杂沓,体例参错,曾为移易增删,改定体例。以女科入门,分为八卷,另附生化篇一篇,颜曰重订傅青主女科,固未尝疑为伪托也。序中又引祝崖祁氏序文云:“此书晋省抄本甚夥,然多秘而不传,彼此参考,多不相符,则雅乐之为郑声所乱多矣。”观此,则又仅认其传抄失实,亦未尝目为伪托也。卫氏虽认其为伪托,仍谓其中“实有精义,定圃讥为女科书之最下,非持平之论。”男科较女科后出,篇末附有小儿科。据同治二年(1863)康衢王道平序云:“癸亥秋,邦定罗公,持先生男科小儿科以相示,平见而奇之,究其所从来。罗曰:道光初年,余家刻印先生女科,是时平定州孙毓芝先生,为余家西席,由平定州携至舍下,余抄之藏笥,已四十余年矣。”是亦系由山西传抄而来者。陆九芝先生于此则力辨其伪,其跋傅青主女科云:“余谓傅澄君所传医书,只有女科,安有所谓男科儿科者。玩罗公所言,因子好女科,特为相示二语,明是投其所好,使人谓女科外,又有男科儿科,其书一出,购者必多刻之以图利”陆九芝认女科产科乃博氏手笔,而目男科儿科为伪托,遽行否定。据予考证,男科儿科疑亦傅氏所著,盖初藁未经整理者。卫氏既知女科产科从辨证录析出,未遑考及男科儿科之方论,亦与石室秘录相同。余昔承卫氏之意,疑里科亦出自辨证录,曾以诸方两两相棱,不能吻会,因信陆九芝之言,认男科儿科确为伪托;继而重读一过,见其立方似与石室秘录相类,遂复加以检核。秘录一书,体例亦颇庞杂,前四卷及第五卷之半,皆以治法为纲,同法治疗之各病,即纳于一法之中,第五卷之后半,有伤寒相舌秘法及其它杂论十七条,未有儿科若干则,第六卷则为雷真君亲传活人录,首列伤寒门四十条,继列杂症若干条。余每读一法,必将其中方证与傅青主男科中之该证对勘,发现男科各方,悉见于石室秘录中,儿科各方则见于其第五卷中,仅有极少数未能查出,或为余之疏漏。然秘录之方,多于男科约二倍,自女科产科,既从辨证录录出,男科儿科诸方,又见于石室秘录,固同出一源者。惟二书皆陈士铎所述,前者整段迻写,后者重行分别部居,以病为纲,为少异耳。若言伪托,女科产科摘取别录,或为书贾之欺世;男科儿科,则重为厘订增删,似非书贾及浅学之流所能办,且均取材于陈氏,何以巧合若此,其中必有故也。是真是伪,有作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三、陈士铎之医学著作陈士铎,字敬之,别号远公,又号朱华子,康熙时人。著述甚多,有辨证录,石室秘录,洞天奥旨等书。洞天奥旨中,据陈氏曾孙凤辉跋语谓:“尚有素灵,本草,伤寒,六气外经微言,脏腑精览,脉诀阐微,辨证玉函等书”多未见。前述三书,坊间流行甚多,阅其序文,如出一辙,皆谓出于岐伯天师、张仲景传授。兹将四库提要中石室秘录的提要迻录于下:“石室秘录,国朝陈士铎撰。铎字远公,山阴人。是书托名岐伯所传,张机华佗等所发明,雷公所增补,凡分一百二十八法,议论诡异,所列之法,多不经见,称康熙丁卯(公元1687)遇岐伯诸人于京都,杂受其法。前有岐伯序,自题“中清殿下宏宣秘录无上天真大帝真君”,天有张机序,自显广蕴真人。方术家固多依托,然未有怪诞至此者,办拙于作伪矣。”陈氏于辨证录自序中详述其于京师遇岐伯等之经过略谓:“丁卯秋,余客燕市,黄菊初花,怀人自远,忽间剥啄声。启扉迓之,见二老者,衣冠伟甚。金奇之,载拜问曰:先生何方来,得毋有奇闻诲铎乎?二老者曰:闻君好医,特来辨难耳。余谢不敏。二老者曰:君擅著作才,何不著书自雄,顾呫呫时艺,酷耻之。余壮其言,乃尚论灵素诸书,辨脉辨证,多非世间语,余益奇之。数共晨之,遂尽闻绪论。阅五月,别去,训铎曰:令而后,君可出而著书矣。铎退而记忆,合以所试方,日书数则。久乃成帙客又笑曰:君辨理奇矣,已足显著作之才,奚必托仙以仙以衒奇耶?铎,尼山之弟子也,敢轻言著作乎,闻二先生之敎,亦述之而已矣,何必讳其非仙哉。仙不必讳,而必谓是书非述也,得毋欺世以衒奇乎。”石室秘录谓传自岐伯、仲景,洞天奥旨之序文亦类此。可证陈氏之书,并非己作,恐系偶得秘本,纂集成编,托名仙授者也。详细探讨,留待后文。 附辨证录之异名与别本辨证录之版本,余所见者,约有数种:1.文诚堂版“增补辨证录”:前有嘉庆二十二年郭淳章(朴齐)序,谓系依黄晟刻本刊于滇中者。并有乾隆十二年黄晟(退庵)晓峰序,云系汉川友人客其家,述陈氏之医,并出藁本,乃久与陈君有志刊刻而未逮者,遂刊于邗上。细阅每卷首行,均系挖板,改其标题为“临证医案伤寒辨证录”,恐系黄氏原板,经文诚堂挖板加以郭序,托名滇中所刻以见重者。2.文英堂藏板:扉页作“伤寒辨证录”,道光丁未仲秋刊行。内容与前本无畏,唯少黄序,首行仍作“辨证录”,且郭序摹工极劣,当系依前板重刻者。3.新华齐藏板:扉页作“伤寒辨证录”,其正文仍作“辨证录”,咸丰甲寅新镌。篇首有“洞垣全书脉诀阐微”一卷,题“鬼臾区真君传”,并陈士铎之鬼真君脉诀序一篇。4.文奎堂藏板“伤寒辨证录”:扉页作光绪庚辰新镌。前有脉诀及鄞县股庆昌跋(增恐楼字之误),内有“一日晤成君而行,因悉先生著述甚富,盖成君为远公之甥,故知之为独详。其书总名洞垣全书,其中最有益于人世者,莫若辨证录,”未系年月,故不能知暖氏为何时人。此跋未见于它本,若果有成而行其人,则此跋当距际士铎时间不远。然细观文奎堂之板,亦有脉诀,且极心缺裂之处,与新华齐极悉同,当是文奎堂书贾得新华齐板,易去扉页,而重加一跋。故对此跋之内容,不能无疑,它目如能得更早版本,亦载有此跋,方可证实。5.善成堂梓行:扉页题为增补辨证录,光绪甲申刊。恐亦系利用旧板。此外尚传有同治六年丁卯刊本及日本宽政凌云亭刊本,惜均未见。6.千顷堂石印本:前有雍正三年年希尧序,谓“山阴余子燮庵携来,即为捐俸授梓,印本普行”,后有脉诀。当系根据较早木刻本石印。7.辨证冰鉴:内容与辨证录同,亦题陈士铎著,巾箱本。前有归安沈树德序,及光绪二十年梅园潘骏德序。沈序谓远公于长安邂逅异人。潘序首谓“辨证冰鉴钞本,司李张君隲樵得之故书摊者”。当系据另一传抄之本而付刊者也。余又尝见一石印本乃根据此本印行,故不赘。8.辨证奇闻:同治丁卯重镌。前有乾隆癸未欧阳晟日成氏序,述及乃文南纪所刻。内题“陈远公著。文守、南纪氏敬述”。内容与辨证录同,唯末无小儿门。尚当有乾隆刻本。考陈氏自撰辨证录序中述及遇二老者后,问及“得毋有奇闻诲铎乎”,又序末有:“非衒奇而以奇闻名者,以铎闻二先生之敎,不过五阅月耳,数十万言尽记忆无忘,述之成铁,是则可奇者乎。”可知辨证录亦得名为辨证奇闻,是二而一者也。9.又有道光三年(1823)钱松所刻“辨证奇闻”。松字镜湖,道光时太医院院使。钱氏序云:“辨证奇闻一书,家藏久矣,予深受其益,详加删定,分为十卷,付之剞劂,用特公诸同世。”又光绪五年(1879)钟志高,周国骧重刻辨证奇闻序云:“辩证奇闻一书,乃太医院钱镜湖先生所家藏者,其原本不知出于何人之手,经钱先生剞劂传世。”钱刻本之内容,仍是辨证录。溯其本源,当是传抄甚广之藁本。陈氏得之,托言仙授,钱氏得之,则称家藏,观其异名与版本之多,可证此书行销之度。然原藁究系防自何人,亟应探其本而穷其源。 四、傅氏知医之记载戴梦熊傅徵君传云:“又以余力学岐黄,擅医之名,山右罔弗如者。”又叙其拒试博学鸿词归晋之后云:“山不欲远厥初志,避居远村,惟以医术活人,登门求方者户常满,贵贱一视之,从不见有倦容。”嵇曾筠傅先生传云:“精岐黄术,邃于脉理,而时通以儒义,不拘扣子叔和丹溪之言。踵门求医者,户常满。”刘缫攽傅先生山传云:“性厌纷华,交遍天下,而避居僻壤,时与村童野叟,登东皋,坐树下,话桑麻。或有疾病,稍出其技,辄应手效凡沉疴遇先生无不瘳,用药不依方书,多意为之,每以一二味取验,年八十余卒,无能传其术者。至今晋人称先生,皆曰仙医。”全祖望傅先生传略云:“先生又尝入平定山中,为人视疾。”忻州志傅山传云:“工绘事,邃脉理日以医道活人,神奇变化,池素问之秘。”顾炎武赠傅处士山诗云:“老去肱频折,愁深口自缄。”申涵光杨方伯传云:“公名恩圣,字犹龙,钜鹿人也。辛丑入觐至覃怀(河南沁阳),疾又作。已而病亟,叹曰:医数投凉剂,取快目前耳,遂相误至此,惟青主力言其非。青主来,吾尚可望,然青主寒暑固不出,奈何?青主者,傅山字,太原高士也,博学兼通医。其人素难致,而公在晋臬时,曾折节式其庐。殷子曰:非我自往无济也。时六月大霖雨,书夜行山谷间,四日而至太原,跽谓傅子曰:“犹龙病,先生其有意乎?傅曰: 世无两犹龙,吾安得坐视。时亦抱病,慨然遂偕行,未至前二日,公殁!”朱彝尊曝书亭集殷先生墓志铭中亦有一节述及此事,兹摘引于下:“钜鹿杨思圣,以病留轵关(案轵关在河南济源县西北),语先生曰:疾革矣,得傅青主药我,庶其瘳乎。青主者。先生之友,太原傅山也。时六月霖雨,疾驰水石中五书夜,挟之并至。”茶余客话云:“先生善医,而不耐俗,病家多不能致,然索喜看花,置病者于有花木寺观中,令善先生者诱致之,闻病人呻吟,僧即言“羁旅无力延医耳”。先生即为治剂。太原古晋阳城中,有先生卖药处,立牌卫生堂药饵五字,乃先生笔也。”阳羡瞿源洙霜红龛集序云:“窃惟傅先生以黄冠卖药市中,而名闻天下。”以上系他人输傅氏知医之语,兹再摘傅氏自认知医之语于下:悼孙女班班诗云:“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阿爷徒解医,不及为尔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