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doc_第1页
论信息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doc_第2页
论信息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doc_第3页
论信息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doc_第4页
论信息素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案例再现的软件开发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摘要:项目开发综合实训是软件开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基于案例再现实训的教学模式,重点对案例设计一般原则、一般方法和案例再现实训的考核方式作了介绍。实践证明,该模式的应用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关键词:案例再现;软件技术;实训1引言项目开发综合实训作为软件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贯通学期课程知识和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各个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项目实训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我们对每学期末实训效果的调查发现,有高达90%的学生通过了学期末的综合实训,学生理解更掌握了在学习过程中曾经模糊的知识,认为通过综合实训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未来的项目开发实践中。要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设计有效的实训项目是一个关键问题,实训项目设计的优劣和项目描述清晰程度会直接影响实训效果。在软件技术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案例再现”的方式来设计实训项目。所谓“案例在现”指的是在实训开始之前,教师将之前已经完成的实训项目运行给学生看,让学生对实训项目的结果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在实训项目指导书中,对项目的功能、性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学生可以参考运行项目的外观和功能特性,对项目进行改观、优化和创新。教师则以学生对项目的功能完成情况、性能指标达到情况、项目外观改观情况、优化情况和创新情况作为实训结果的考核指标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考核。采用基于案例再现的实训思想展开学期项目实训,学生不再对项目实训感到无所适从,而是可以从已有的项目中去感知、升华、创新已有的项目,学生可以尽其所能地应用所学知识、通过贯通各门课程知识来完成实训项目,实训效果很好,部分学生能有非常好的发挥,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建立了信心。本文从基于案例再现实训项目设计的一般原则、一般方法和实训结果的考核几个方面对基于案例再现实训项目的设计作了介绍,然后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再现的例子。2案例再现实训项目设计的一般原则由于实训课程一般都集中安排在学期末的几个星期,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训,使学生可以综合应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学期知识的综合、升华和运用,因此,在案例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综合性。所设计案例要能够综合学期课程知识,除了综合本学期课程以外,还要贯通本学期相关课程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实训时,由于在同一学期同步学习了“数据库设计”课程,因此,在设计“Java程序设计”实训项目时,需要同时考虑综合“Java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设计”课程知识,需要在实训项目中将这两门课程知识贯通起来,使学生可以通过实训综合运用这两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提升和升华的目的。(2) 典型性。所设计的案例要能代表课程的任务目标,能代表课程的应用方向。例如,对“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由于Java语言主要用于开发基于网络的应用,包括小应用程序Applet和应用程序Application,因此,所设计的实训项目应涵盖这两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案例。(3) 趣味性。如果让学生做他们愿意去做的事情,他们会投入十二分的努力去做,实训也是一样。如果实训项目有趣的话,学生会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实训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以自己解决了困难问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4) 挑战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效果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实训案例时应当考虑到各种层次的学生情况。将案例要求根据学生的情况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基本要求部分、扩展要求部分和可选要求部分。其中,基本要求部分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则实训成绩不达标,扩展要求部分是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部分,而对于可选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做或不做。通过这种方式,在实训案例中兼顾了各种层次的学生,同时为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提出了挑战,也为暂时后进的学生设定了目标。(5) 规范性。文档的编写也是软件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实训过程的每个阶段工作都应在文档中体现出来, 对文档写作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可设计和选取一些与此有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可设计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的文档案例。3案例再现实训项目设计的一般方法首先根据案例再现实训项目设计的一般原则挑选或构思实训案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从合作的企业项目中抽取实际的项目案例进行适当的裁剪后作为实训案例的原型。在确定案例后,可参考如下的方式进行案例再现设计:(1) 编写实训指导书。这是任何方式的实训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实训文件,在实训指导书中根据实训大纲的要求明确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组织方式、参考指南和实训考核方式等重要内容,学生在实训指导书的指导下具体实施实训。(2) 展示再现实训项目的运行框架。这是基于案例再现实训的核心部分,通过展示实训案例的运行框架,可以使学生对实训项目有一个总体的、感性的认识,对实训项目的功能、性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实训项目的操作过程和逻辑有一个初步的把握。通过展示实训项目的运行框架,学生思考所展示项目存在的问题,可以较快地切入项目,进而可以改进、提升和优化项目的功能和性能,为学生开发更优的项目奠定基础。(3) 在框架程序中预设问题。这是基于案例再现实训的关键部分。在实训之前展示实训项目的运行框架,并不是预先实现项目的所有部分,而是将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部分和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可以解决的问题部分,在所展示的项目中将其空出来,并以文字的形式注明学生必须自行完成该部分的设计和编码。在展示实训项目时,可以有意识的将问题分类,例如,分类为一般难度、中难度和高难度的问题,并对不同难度的问题在考核评分时赋予不同的分值,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解决预设,同时还可以激发较为优秀的学生解决高难度的问题的欲望,进而使得各种层次的学生在实训时都能有所作为。(4) 强调对项目设计创新的支持。在实训之前所展示的运行框架不能限制学生的个人发挥,应明确指出学生可以彻底地推翻示例框架,可以按自己的设想重新设计,同时,可以在案例实现中添加任何合理的项目元素使项目的运行更加生动、合理,并在考核标准中增加对创新元素的评分,这样,学生可以尽其可能的利用已学知识、甚至通过各种渠道来创新项目元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4案例再现实训项目的结果考核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实训考核方式,基于案例再现实训的考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包括:项目组总体要求的达到程度、项目组文档编写清晰程度、项目组个人对预设问题的完成程度、项目组个人创新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表1是案例再现实训项目的考核指标和分值。从表1中的评分标准可以看出,项目组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完成基本的功能,使所设计的项目可以无故障的运行,这要求项目组必须协作,强调了团队的作用,同时,对项目组的成员分别进行考核,视其对预设问题的完成情况和创新情况进行加分,使项目组成员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也可以拉开同一项目组成员的考核差距,使考核更具合理性。5一个案例再现的例子在学习“Java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程序设计”课程后,集中安排了4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训,我们采用了基于案例再现的方式进行实训教学。为了增强实训的趣味性,我们选择了“坦克大战”项目作为实训项目,该项目包括游戏端程序和管理端程序,综合了Java程序设计的知识内容和数据库设计的知识内容。在实训指导书中明确了实训目标、实训任务、实训内容等,并展示了“坦克大战”的运行框架,如图1所示,学生通过运行所展示的框架,升华并创新了实训项目,如图2所示,对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发现,学生所实现的项目已经从根本上改观了所展示的项目。6结语本文介绍了基于案例再现的实训教学。通过案例再现,首先给学生展示实训项目的运行框架,可以使学生对实训项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项目的功能、性能和操作逻辑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生对实训项目进行设计和对项目元素进行创新奠定了基础,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 巫华芳. 软件工程教学案例设计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7,(9).2 黄明,郭大伟.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与设计J. 教育探索,2006,(3).3 李斌. 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与职业,2007,(1).Comprehensiv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actice Based on Project ReplayWU Shao-gen(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300, China)Abstract: Comprehensive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hase in software education. Based on project replay, a new method about software development practice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t emphasizes on the basic principle, basic method and inspection of project design. A project example is also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Practice showed that software development practice education in this way is efficient and helpful.Keywords: project replay; software technology; practice 植物雌激素抗肿瘤分析关键词:植物雌激素;抗肿瘤;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溴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3-4,5- 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检测法测定染料木素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体外增殖的影响,按台盼蓝排染法计数活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染料木素对JEC细胞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随染料木素浓度的升高,JEC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曲线逐渐下移,10-4 molL-1的染料木素作用下的JEC细胞生长曲线呈现与5Fu相似的下降趋势。结论染料木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植物雌激素又名染料木素,原料药系从豆科植物槐角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异黄酮单体成分,是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又非雌激素类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以及体内、体外的研究显示,染料木素具有防治癌症作用。我们就染料木素抗子宫内膜腺癌细胞(JEC)和人肝癌SMMC-7721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材料与方法 1.MTT检测法 1)肿瘤细胞的传代培养子宫内膜腺癌(JEC,遵义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吴中明教授提供)、人肝癌SMMC7721(中科院上海生命研究院)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 (Lot #1165062, GIBCO)培养液稀释成1105ml-1的细胞悬液,每个培养瓶2ml,置37、5%CO2环境中进行体外培养,待瘤细胞在培养瓶底长至约80%细胞融合时,分瓶传代培养。 2)分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S)、阳性对照组(5-fliorouracil,5Fu,10-4molL-1。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31001),5个10倍梯度的试药组(10-410-8 molL-1的染料木素,95%,陕西赛德高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和与10-4 molL-1的染料木素相对应的溶媒对照组(含0.5%乙醇的NS)。 3)操作用RPMI-1640完全培养液分别将肿瘤细胞稀释配制成5104ml-1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100l,置37,5%的CO2环境中,进行体外培养,24h后加药,每孔10l,设5个平行孔,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结束培养(24,48,72,96h)前4h,每孔加入5mgml-1的MTT溶液10l,结束培养后小心吸弃上清液,每孔加入DMSO 150l,待甲臢完全溶解后于酶标仪(Sunrise,Australia)570 nm处读出各孔的OD值。实验重复3次。 4)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为平均细胞抑制率(IR)。细胞抑制率(%)=(1一实验孔OD值/对照孔OD值)100%。IR>50%为敏感,在30%50%为低度敏感,小于30%为不敏感。 2.台盼蓝排染法及生长曲线的绘制将对数生长期细胞制成浓度为5104ml-1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板,每孔1ml。置37,5%的CO2环境中培养24h,再行无血清培养48h。更换完全培养基,每孔加入药物100l(空白对照组加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各时间点均设2个平行孔。分别于药物作用17d,消化收集细胞,按台盼蓝排染法,用血细胞计数板在光镜下计数活细胞数。以时间为横坐标,活细胞数为纵坐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3.统计学处理实验所得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各组间比较。 二、结果 1.MTT检测 1)染料木素对JEC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MTT检测结果显示,随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染料木素对JEC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0-4 molL-1的染料木素作用JEC细胞24,48,72和96 h的抑制百分率分别为36.10%,55.00%,58.73%和62.21%,与5Fu间无显著差异(P>0.05)。 2)染料木素对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MT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染料木素对SMMC-7721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2.染料木素对JEC和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 1)染料木素对JEC细胞生长的影响染料木素对JEC细胞的生长曲线显示,随着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生长曲线逐渐下移,10-4molL-1染料木素的生长曲线呈现与5Fu相似的下降趋势。 2.)染料木素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染料木素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曲线显示,随着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生长曲线逐渐下移。 三、讨论 MTT检测结果显示,染料木素对JEC和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中,在96h10-4molL-1的染料木素对JEC细胞的抑制百分率达62.21%,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百分率为31.87%。表明染料木素对JEC细胞敏感,对SMMC-7721低度敏感。该结果与染料木素对胃癌HGC227细胞系、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BGC-823等的抑制作用相似。随着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JEC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曲线均逐渐下移。其中,在10-4molL-1的染料木素作用下,JEC细胞的生长曲线呈现与5Fu相似的下降趋势,进一步表明染料木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染料木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来源丰富,作用复杂,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染料木素具有雌激素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抑制拓朴异构酶活性、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诱发细胞程序性死亡、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但仍不能完全阐明其作用机制。染料木素抗肿瘤的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郑杰.金雀异黄素J,国外医学卫生学手册,1998,25(5):260 2Wiseman H.Role of Dietary Phyto-oestrogens in the Protection Againest Cancer and Heart DiseaseJ,Biochem Soc Trans. 1996,24(3):795 3张义,赵春燕,孙亚芹等.大豆异黄酮的抗肿瘤研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4(1):60 4Pollard M,et al.Influence of Isoflavones in Soy Protein Isolates on Development of Induced Prostate-related Cancers in L-W RatsJ.Nutr-Cancer.1997,28(1):41 5马磊,楼凤昌.槐角中的抗癌活性成分J,中国天然药物,2006,4(2):151    编者按:“校企合作,共创未来”是英特尔软件学院及英特尔软件网络中国区经理郎朗先生分别在2008、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系主任年会”上所作报告的题目。用郎朗先生自己的话说,这个不变的题目,蕴含了英特尔在对待教育,对待校企合作中不变的态度。每一年,英特尔以及其合作院校都在为这一个主题持续不断地努力,2009年7月,长春,在“2009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系主任年会”会后,多家媒体就英特尔在高职高专领域的院校合作项目对英特尔中国解决方案部教育行业经理贾晓明先生、英特尔软件学院及英特尔软件网络中国区经理郎朗先生、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品牌与战略发展部部长吴建宁先生进行了联合采访。双方就校企合作、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无线校园笔记本大学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左起:郎朗先生、吴建宁先生、贾晓明先生贾晓明 英特尔中国解决方案部教育行业经理贾晓明先生是企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教育行业中国大区经理。该部门负责英特尔在中国教育行业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市场的业务开拓。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软硬件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新的应用模式,以支持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提高。郎朗 英特尔软件学院及英特尔软件网络中国区经理郎朗先生是英特尔软件学院及英特尔软件网络中国区经理。该部门主要负责英特尔软件学院及英特尔软件网络在大中国区的业务,包括为软件开发商及合作伙伴提供培训和技术更新,以及与中国的大学合作为其提供最新的英特尔技术课程,并为合作伙伴提供在线的技术社区。吴建宁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品牌与战略发展部部长吴建宁先生,现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品牌与战略发展部部长,兼任院工会副主席、东软电子出版社总编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会刊、国家二级期刊软件工程师杂志社副社长;此外,还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和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联席会秘书长两项社会职务。记者:英特尔在教育领域有很多项目,请贾晓明先生介绍一下英特尔在中国高职教育方面的战略思想,以及目前所做项目的一些概况。贾晓明:英特尔对高职高专教育有一个全面的合作和服务思想,主要体现为政企合作与校企合作。我们与教育部每年都会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小组,根据教育部的一些重要方向制定相关的合作计划与合作方案。在之前的讨论会上,我们主要围绕高职高专最关键的三个环节作出了规划。这三个环节包括:第一教师,教师的培训,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师的能力培养;第二,资源围绕课程建设,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平台;第三,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实训环境的构建。这是我们今后几年面向高职高专学校合作的三个重点方向,也是我们政企合作的一方面。另外,校企合作方面,英特尔长期致力于在学校教育技术上、资金上的支持。从高职高专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作了专门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开发,教师培训,与全国多所大学展开了“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笔记本大学”的合作。今天,我的同事郎朗先生会为大家详细介绍英特尔是如何在IT生态环境的每一个链条、每一个关键环节来做支持,以完善整个生态系统向前良性的循环。希望能为大家展示一个英特尔对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合作方向。同时,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我们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吴建宁部长,稍后请吴部长为我们介绍这些年在建设笔记本大学的实施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宝贵经验。记者:在昨天的高职系主任年会中,郎朗先生为十家“英特尔多核编程合作院校伙伴计划”院校授牌,刚才贾晓明先生也提到了“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英特尔是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推进多核计划的呢?郎朗:“英特尔大学多核计划”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原本在2006年与教育部签署的“5年合作备忘录”中,英特尔承诺5年之内帮助中国的100多所大学开设多核课程,但现在3年里就已经达到了102所,超过了我们预期的数目,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之中。去年我们在回顾推广过程时就总结出,不仅要照顾最好的100所大学,同样还要把合适的多核课程内容推广到高职高专类学校。因为高职高专的学生更需要运用性的技术,而实际上多核课程更着重在运用方面。这也就是我们去年之所以跟计算机高职高专教指委一起开发课程并作推广的原因。2008年5月,我们与教育部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主要目的在于三点:一是让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其次是让学习软件的学生在多核时代来到之际作好充分的准备;最后是为中国的高职高专院校提供最合适的多核编程课程,与学校一起合作开发面向高等职业学院的多核编程课程。今年,就在昨天,我们授牌了10所高职高专类的院校作为我们第一批的合作院校,也就是多核技术大学计划的合作院校。我们计划到2010年,180所高职高专学校能够开设多核编程相关课程,覆盖至少3万名学生。记者:郎朗先生,您刚才谈到了多核编程项目的一个总体宏观规划,那么具体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上又是如何具体实施工作的呢?郎朗:谈到具体的操作过程,我想我们应该首先认识清楚高职高专教育自身的特点。高职高专类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和应用方面的知识能力,因此有一些东西不需要很深入地去研究它的理论,而应该增加案例,通过案例带动应用。高职高专需要成熟的、比较系统性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推广之前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教材方面,我们美国工程师有一些设计的讲课PPT,但这是符合美国的学习方式,美国教授只要拿一些PPT,不一定需要完整的书作为教材就可以给学生上课了。我们把这些内容拿到中国以后,发现不太适合中国的教育环境,因此,怎么与院校合作改编这些教案,使之成为适合在国内使用的教材成为关键。定位分析,英特尔的强项并不是在编写教材方面,而学校老师对开发教材有经验,能够把这些知识解释清楚,知道怎么一步步深入浅出地讲解,因此我们需要和学校合作,进行互补,强强联合。东软信息学院就是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与东软一起,将这些课程完整化、系统化,然后再推广到其他院校,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多核编程课程最初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这门课,这门课现在非常热门,目前已有一些学校将其作为了必修课。同时,英特尔要跟软件开发商打交道,因此我们更加清楚,目前的这些软件合作伙伴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实际上英特尔也是软件开发商或公司与大学进行沟通的桥梁。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将很多中国教育以前不太注重但实际上企业却比较看重的非技能类能力培养纳入英特尔大学的课程进行重新改编,让学生提升这方面的技能。半年多时间,我们就开发出了成形的系统性合作教材,今年1月份也已经做了第一次的教师培训,9月也会进行第二次教师培训,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办法能让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开发课程是一件持续的事,不能说一个课题做到一半又放弃,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计划。去年我在高职系主任年会上的演讲题目也是“校企合作,共创未来”,和今年的题目是一样的。题目一样,内容当然不同,但我想借这个同样的题目表达英特尔坚持的态度,也表达出我们的项目是一个持续的、发展的状态。记者:除了多核课程项目,贾晓明先生还提到了“笔记本大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这个项目的情况吗? 贾晓明:传统计算机网络专业,需要搭建模拟实际网络环境的实训教室,以便学生实际诊断网络故障点,并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实施修复,而目前学校搭建的实训教室,仍采用台式机供学生演练,完全脱离实际工作中需要。在实际工作中, 网络维护人员需携带手持检测设备(如笔记本),进行现场诊断/网络断点修复。我们保持实训教室中模拟网络环境, 而只将学生用的台式机替换为笔记本电脑积极推行“无线校园”计划。英特尔是最早推出了“无线大学”的概念,并在全国选择了100所知名大学来实践这个项目。先从无线网的网络环境建设到之后在无线网具备的前提下,我们又和本地的硬件供应商,如联想、方正以及国际的一些计算机厂家,HP、戴尔等联合建设“笔记本大学”,并已经在全国大概50个城市中的200所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类学校进行推广,传递“人手一机”的学习理念。高职高专学校,更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导向,所以提供这样的一个无线校园,提供这样一个笔记本的学习环境之后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场所,学生在宿舍、操场、图书馆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个项目对笔记本电脑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且相对来说,笔记本易于携带,更容易普及。同时,在学生走入社会后,也会有一个非常好的计算机运用水平,这对他将来各方面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记者: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最早与英特尔合作建设“笔记本大学”的院校之一,不知道吴部长是否可以为全国其他院校介绍一些相关的经验?吴建宁:在笔记本大学这个项目实施之初,英特尔为我们提供了特别好的咨询顾问和一些建议,使我们从最初的摸索阶段能很顺利地把这个项目做下来。为什么要建立笔记本大学?我们提出的目标,就是要能够培养实用化、运用型人才。从最基本的做起,就是让学生获得一个硬件的设备,为他提供学习的支持,将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看作是帮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建立笔记本大学,首先需要构造硬件环境,学校也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校园网络。我们学校差不多有3000多个网络结点,从宿舍到教室,再到图书馆。我们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包括我们仿真的实验平台,都进行了数字化了,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登录到校园网,利用我们的LMI学习管理系统,和KMI知识管理系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我们还在这些平台的基础上,构造 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构思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模式构建 摘要:本文对新型教学模式作了一个深入的研究探讨,将其建设意义与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结合一起,提出了一个具有更强生命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 Tentative Conception&Research On new model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Zhao Xiaosheng (Henan Urban Construction University,Pingdingshan467036,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a new teaching model gave an in-depth study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meaning and message of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have combined together and put forward a more viable mod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theory. Key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Mode Construction 为适应21世纪对创造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和构建适合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模式。 一、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提出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允许学生在过去经验的积累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从而获得更多的认知利益,积极的学习行为可以获得更好的记忆,它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强调师生间的和谐平等关系。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具有可系统讲授基本知识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主体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识主体的作用,在基本保留“传递接受”式教学活动程序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环境,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人机交互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探索、发现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我们可将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称之为“双主型”信息化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内涵及理论模型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启发者与引导者,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监控者,但不能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但不是完全处于中心地位;教学资源则是教师用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建构学习的认识工具。三者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一)双主型信息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的功能优势 1.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学生一方面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喜爱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互联网主动获得无限的相关知识,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新的问题。利用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2.交互式的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交互式教学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把交互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融为一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3.生动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提供良好的条件。 利用多媒体设施可以展示真实的情境,多感官的刺激最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能够成为虚拟环境的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这对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习者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调动其积极性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平等的协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观念。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双主型信息化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作为引导者、指导者、诱导者、辅助者和教导者,真正成为学习的帮助者、鼓励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应起主动角色的作用,发挥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自主作用。 (三)双主型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关系 第一,强调教师主导作用。教师必须开展教法创新,从传统的知识型教学,转变为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能力、启迪学生思维、锤炼学生穿心品质的智慧型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履行作为导师的角色。 第二,强调学生是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主人、主动地位,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努力使自身发展成为一个有独立意识、创造能力的个体,真正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第三,坚持教学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发挥,关键要看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引导。只有建立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三、结束语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已经被教育界提出多年,但是一直以来停留在单一理论层面上,本文通过新型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明确了关于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到现代教学的重要意义,将其建设意义与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结合一起,提出了一个具有更强生命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9-23 2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1,8:9-12    苏小红,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1月获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通讯与电子系统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7年调转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2003年10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校教学名师、校教学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东北地区专家工作组成员。近年来,共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航天支撑基金、国家863、国际合作项目10多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先后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国际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EI收录近30篇,获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缺陷检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信息融合。现为吉林大学学报、天津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等学报及计算机教育杂志的审稿人。主持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一等奖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6部,翻译外版教材1部,主审1部,其中两部入选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主编的C语言大学实用教程各版次累计印数已超过10万册,与教材配套研制的“编程题考试自动评分系统”已推广到国内20余所院校试用。先后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校教学名师奖、校优秀教师、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示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第二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图形学”的第一负责人。 摘要:本文以人事档案动态信息网络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为主要内容,给出了该系统的具体开发和实现过程,并将其作为数据库应用课程的一个案例在课堂上讲授,是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的一次具体实践。关键词:网络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课程;案例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1引言人事档案动态信息网络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前端应用程序开发两个方面的内容。设计过程中,我们针对某学院人事信息的要求,完成了对人事档案动态信息网络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设计以及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并应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Microsoft Visual C+ 6.0设计环境、Visual C+ 6.0数据库技术,在该学院局域网上以C/S模式实现了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程序。通过系统运行、回馈和改进,我们所设计的系统可以满足该学院人事部门、高层决策者、系统管理员和一般用户等多方面的需求。该系统被作为数据库应用课程的一个教学案例,比以往教学内容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系统总体工作流程图1通过数据流图描述了该学院人事档案动态信息网络数据库系统的总体工作流程。当学院人事部门接纳新人员(包括分配、调入、招聘等)时,为该人员分配人员编号,并在人员信息数据库表和任职信息数据库表中进行录入;当出现院内调整时,如人员调动或升迁时,应在人员信息数据库表和任职信息数据库表中对该人员信息、部门信息和职务信息等进行修改,同时将信息录入到人事日志数据库表中;当人员离院(包括调出、复转、辞退等)时,应将离院人员的信息录入到人事日志数据库表中,同时对人员信息数据库表和任职信息数据库表进行修改,使其处于未在职状态。学院人事部门、高层决策者和被授权人可以通过网络以C/S模式对人员信息进行查询,系统同时对人员信息数据库表、任职信息数据库表和人事日志数据库表进行查询,以便得到需要的信息。用来反映学院体系和规模的还有两个数据库表,一个是部门数据库表,另一个是职务数据库表,通过修改这两个表,可改变系统的应用范围。3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实现首先进行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图2是人事档案动态信息网络数据库系统的E-R图。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实体和属性:人员(人员编号、是否现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子邮箱、电话、地址、是否在职、备注);任职(人员编号、职务编号、部门编号、任职日期);部门(部门编号、部门名称、备注);职务(职务编号、职务名称、备注);人事日志(人员编号、原部门号、原职务号、原任职日期、变更日期、备注);变更包括:院内调整、人员离院。进一步,我们将数据库概念模型转化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所支持的关系数据模型,即建立数据库逻辑模型,表1是表示人员关系的数据库表。这样我们通过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建立了数据库“人事库”(包括:人事库_Data.MDF、人事库_Log.LDF)和相应的数据库表,即实现了数据库系统的后台数据库。数据库被放置在学院干部部门的服务器上,同时对授权用户进行了相应的注册。4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实现应用程序可在客户机或服务器端运行,开发时首先需创建数据源,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为后台数据库应用平台。通过Windows,可以选择SQL Sever服务器上已建立好的数据库“人事库”,作为ODBC数据源。然后在应用程序设计过程中再对该数据源进行连接,并应用Visual C+ 6.0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技术进行相应设计。系统主窗口中主要定义了五个菜单,分别是“数据库管理”、“人事管理”、“单位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维护”,使用ADO来创建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菜单主要包括三个功能:连接数据源、断开数据源、退出。连接数据源以登录对话框形式出现,用于验证用户名和密码,保证用户的合法权限。人事管理菜单包括:增加人员信息、人员变更管理、人员信息查询三部分。增加人员信息窗口,主要用于被授权人添加人员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人员编号、职务、部门等信息。职务和部门信息输入时,分别链接到职务数据库表和部门数据库表,可选的输入信息随职务和部门数据库表一起更新。人员变更管理通过被授权人输入人员编号或姓名,相应的人员信息就会出现在对话框中,可以选择变更后的部门和职务,并在备注中记录变更原因,变更日期由系统自动加入,该项功能同时对人员、任职、人事日志数据库表进行操作。人员信息查询,依据人员编号或姓名对相应数据库表进行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