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技术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技术 设计书设计书 专专业业与与班班级级 0808 工程测量 计算机绘图 工程测量 计算机绘图 学学 生生 姓姓 名名 钟钟 泽泽 昌昌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张张 保保 民民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提交日期 2011 2 212011 2 21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成成绩总评绩总评 指指导导教教师评语师评语 指指导导教教师签师签名 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答答辩辩教教师评语师评语 答答辩辩教教师师成成员签员签名 名 年年 月月 日日 摘 要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委托方要求的 钦州港 西航道口门航道约 1 6 平方公里范围水域进行水深测量 旨在取得测量区域水深数 据信息 检测了解 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情况 反映测区水下地形现状 为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的后续施工疏浚 计算疏浚工程量 船舶的安全通航 及进行相关工程决策提供真实准确 规范统一的水深成果资料 关键词 水深测量 航口 RTK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测量任务书 1 第二章工程技术设计书 2 第一节工程概述 2 第二节测量区域的环境 3 第三节 测量工作及任务实施 3 第四节 测量技术设计 5 第五节 资源配置及仪器设备检校 维护 管理 10 第六节 文件及资料的管理 12 第七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13 第八节 文明施工 安全及环保措施 14 第九节 进度安排 15 第十节 质量工期目标 16 第三章 工程测量技术报告总结 16 第一节 测量实施 16 第二节 内业整理 23 第三节 文件及资料的管理 24 第四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25 第五节 质量评价 26 第六节 安全及环保措施 27 第七节 结束语 28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参考文献 29 致 谢 30 附录 31 附录 1 外业测量作业流程图 31 附录 2 水深内业整理作业流程图 32 附录 3 本测量项目拟投入的仪器设备清单 33 设计图纸 34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 第一章工程测量任务书 工程名称项目工程勘察阶段工可 建设单位广西钦州港务集团建设地点广西钦州 测量类别港口工程结构类型 测量项目码头港池 回旋水域 航道及周边水域 部分陆域 测量范围1 水域 上 下游各 0 3km 从岸线到岸上 50 米 测量目的摸清码头港池回旋水域 航道及周边水域高程情况 测 量 要 求 规范 标准 本次测量任务的现场踏勘 作业过程 数据处理 资料整理 成果制图等 均应满足下列行业标准的要求 1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技术要求 2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 2001 3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GB T18314 2001 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93 5 港口工程制图标准 JTJ206 96 6 委托方提供的有关图纸及控制点等技术资料 坐标系当地坐标系 基准面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已有资料 高程控制点由建设单位提供 测量要求 工程地点 A B 点水域上 下游各 400m 从岸线向海侧约 4 km 当 地理论最低潮位水深 4m 等深线控制 到岸上 50 米范围 岸线向海 侧 4 km 测图比例 1000 工期要求 1 要求在 年 月 日之前提交正式的测量图纸及相应的 Auto CAD 格式的电子测量文件 2 项目经理 签名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签名 年 月 日 经营计划员 签名 年 月 日 供方 签收 年 月 日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2 注 1 本任务书项目经理填写 经审签后由经营计划员交给合格的供方实施 版本 D 0 2 本任务应抄送经营计划员 总工 总工办各一份 原件应归档 第二章工程技术设计书 第一节工程概述 受广西钦州港务集团委托 我公司承担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 量工程 的实施 根据该项测量工程的测量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结合测区的实际工 况编写本项目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 测量目的 内容及范围 一 本项目测量目的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委托方要求的 钦州港 西航道口门航道约 1 6 平方公里范围水域 进行水深测量 旨在取得测量区域水深数 据信息 检测了解 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情况 反映测区水下地形现状 为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的后续施工疏浚 计算疏浚工程量 船舶的安全通航 及进行相关工程决策提供真实准确 规范统一的水深成果资料 二 本项目测量工作内容 根据委托方有关测量技术要求 本项目测量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 1 1 1000 的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 测量面积约 1 6km2 2 水准控制测量 3 编制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技术报告 三 本项目测量范围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范围为委托方要求的 钦州港西航道口 门航道约 1 6 平方公里范围水域 具体范围按委托方 提供的测量范围示意图及西航 道口门航道中线折点坐标表所示 以航道中线往左 右各测 米 二 编制依据 本项目水深及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制依据如下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3 一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技术要求 二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 2001 三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GB T18314 2001 四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93 五 港口工程制图标准 JTJ206 96 六 委托方提供的有关图纸及控制点等技术资料 第二节测量区域的环境 一 本项目测区概况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项目位于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 航道 水域 水域测量范围内可能有部分水域停泊有船泊 有部分水域有渔网 有部分 水域可能有暗礁 近岸边水域水深较浅 潮水涨落差较大 测区水流较急 航道 上各类船舶往来频繁 对水深测量外业行船带来一定影响 测量外业期间天气可 能较炎热且可能有大风 阵雨 大雨 增加了测量实施的难度 第三节 测量工作及任务实施 一 本项目测量组织机构图 测量组织机构图 本测绘项目负责人 水域水深测量外业 技术主管 内业技术主 管 测量工程师及技术 员 3 人 测量工程师及 技术员 3 人 水准控制测量外业 技术主管 测量工程师及技术 员 2 人 公司总工 安全主管 工程师及技 术员 2 人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4 二 本项目测量过程概述 本项目测量实施前编制切实可行的项目组织实施技术方案 送公司总工审核审批 后按该方案组织实施 组建项目测量组 指定项目负责人 做好内外业工程师及技术 人员的组织调度 培训等准备工作 做好有关技术资料的收集 整理 审核及仪器设 备的准备工作 测前进行仪器的检测校准 升级配置 操作使用及故障处理培训 按 规范规定对全站仪 水准仪 测深仪 美国 Trimble 信标机等本测量项目使用的相关 主要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并按规定做好检校记录 确保仪器性能及精度符合规范及项 目使用要求 测前进行本测绘项目有关技术 质量 安全等交底 两个组分别负责本 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1 1000 水深测量及水准控制测量 负责控制测量 组首先对测区附近的原已知控制点按原等级精度进行复核校对 在复核确认原控制点 精度符合规范及起算控制点精度要求后 在测区按规范 测量技术要求及测量与后期 使用要求布设水准控制点 采用全站仪 水准仪以原已知控制点作为起算点进行水准 控制测量 使各控制点高程精度符合规范及项目技术要求 本项目测量过程各作业组 既分组分工负责 又互相配合补充 从而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测量过程严格按照 前述有关规范 规程 规定 公司审核批准的本项目测量技术设计书及有关技术要求 进行 作业工程师及技术人员除了操作仪器设备外 还做好为船舶驾驶员导航 协助 了望等工作以及做好相关测量记录 做到数据真实 可靠 充足 清晰 规范 内业 负责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及技术要求进行资料整理 分析 绘图 编写测量技术报 告 提交测量成果 拟安排投入本测量项目的作业人员均是具有相当经验及技术的工 程师及技术人员 故测量过程外业质量 安全和内业成果绘制质量均可以得到充分的 控制和保证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5 三 本测量项目任务实施流程图 原因分析 不合格 合格 资料归档成果提交 反 馈 成果评审 内业处理 外业处理 仪器和资料准备 组织人员 制定方案 技术分析 接收任务 第四节 测量技术设计 一 平面控制 一 坐标系统 本测量项目平面控制坐标系统采用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高斯投影 三度分带 中 央子午线经度为 108 度 二 本项目水域水深测量平面定位方式 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1 1000 水深测量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差分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6 模式 DGPS 进行测量定位 其接收来自国家海事局设立的沿海标台站发射的卫星信 号 这些差分站提供的差分信号稳定 能有效控制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水深测区 并能全天候提供精确差分信号满足测量的需要 三 原始资料的检验 为了保证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平面定位的准确性 必须对 本项目测区内或附近的已知控制点进行检验 将观测结果与控制点坐标进行比较 其 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作为 GPS 测试控制点使用 二 高程及水位控制 一 地形高程及水深基面 本测量项目水深基面采用当地 果子山 理论深度基准面 即 1956 年黄海基面下 1 92m 二 高程控制测量 以测区附近的原已知控制点高程作为水准控制测量起算点 首先校核复测已知控 制点精度 经检校复测其等级及精度符合规范及作为本测量项目水准控制测量起算点 精度要求后 对本项目测区进行四等水准控制测量 测出验潮水尺或验潮工作点当地 理论最低潮面高程 在校核复测已知起算水准控制点及进行本项目测区四等水准控制 测量时有关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视线高度的要求及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详见如下三表规定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中 数中误差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等 级 偶然 中误 差 全中 误差 测段 区段 路线往返测 高差不符值 测段 路线 的左右路线 高差不符值平原丘陵山丘 检测已 测测段 高差之 差 四 等 5 1 0 20Ls 14Ls 20L 25 L 30 iL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7 注 1 Ls 为测段 区段或路线长度 L 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 Li 为检测测段长度 均以 km 计 2 水准环线由不同等级水准路线构成时 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 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 四等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视线高度的要求 视线长度 仪器类型视距 等级标尺类型 前后视距 差 任一测站 上前后视 距累积差 视线高度 双面 单面 DS3 80 四等 因瓦 DS1 100 5 0 10 0 三丝能读 数 注 当成像清晰 稳定时 四等水准观测视线长度可以放长 20 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 mm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 丝读数的差 等级 5mm 刻划 标尺 10mm 刻划 标尺 基辅分划 或黑红面 读数的差 基辅分划 黑红面或 两次高差 的差 单程双转 点法观测 左右路线 转点差 检测间歇 点高差的 差 四等 3 05 04 05 0 三 验潮水尺或工作点 为准确控制水位 根据规范要求在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区旁 的企沙渔港一码头 面设立验潮工作点 以 原测设已知 控制点 H 5 71m 当地 果子山 理论深度基准面 作为水准控制测量起算点 用DS30 自动精平水准 仪通过四等水准联测 测出测深验潮工作点 高程 并以广西防城港电厂码头面高 程 H 8 5m 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进行校核 四 本项目规定水域水深测量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8 一 主要任务与要求 1 1 1000 水深测量 根据委托方有关技术要求对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进行 1 1000 水深测量 其主测线按垂直于航道中线以东西走向布设 测线间距为 11 米 同时按规范要求数目在测区布设一定数量的检查线 以供水深数据检查 2 基本等深距为1m 3 精度要求 水深误差小于 10 cm 5 水深测点间距为 4 5m 6 测深定位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 1 0mm 7 测量前检查平面控制点 校对基准面与水尺零点的关系 8 测深应在风浪较小的情况下进行 当波高超过 0 4 米时应停止作业以保证测深精 度 二 测深仪器设备及定位方式 本测量项目平面定位拟采用 DGPS 接收机采集实时动态坐标 其动态定位精度为 1 米 外业测量数据采集利用 水深及高程测量计算机成图系统 同步采集 GPS 定位 数据及测深仪测深数据 本测量项目定位设备拟采用美国 TRIMBLE 公司的 GPS 接收机 其定位精度 1m 接收数据经三参数等技术处理后 由 WGS 84 转为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拟采用 HY1600 测深仪进行测深 测 深仪精度为 0 1 D 0 01m D 为所测深度 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拟租用两条当地熟悉测量行船的渔船 作为测量工作用船 船上要配置完善的导航通讯设备和救生安全设备 测量航速要 与测深仪记录纸速相符 三 水位控制 在本项目 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区旁的企沙渔港一码头面 设立验潮 水尺或验潮工作点合理控制测区水位 水位观测按照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 203 2001 的有关规定进行观测 1 水位观测采用北京时间 测量期间每日早晚对时 其误差不大于 1 分钟 2 水位观测值应精确到 10mm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9 3 水位读数取波峰 波谷读数的平均值并归算至基尺零点上水位 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采用人工实时观测水位 测前须校对 验潮起始时间 使其与测深系统时间一致 水位观测在测前 20 分钟开始 测后延迟 20 分钟结束 按每 10 分钟观测记录 1 次水位 按规范要求进行记录并形成测量原始记录 人工验潮与测深同步进行 四 深度改正 深度改正包括水位改正 波浪改正 声速改正 测深仪综合改正和测量船动吃水 改正等系列技术改正 测量船在测前要进行动吃水改正数测定 水位改正 采用实时观测的工作潮位按规范及本测量工程技术要求进行水位改正 五 外业测量 严格执行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 2001 的有关规定 测前进行必要的仪 器校准 测量过程采用 水深及高程测量成图系统 进行施测 由计算机自动测深系 统同步采集定位点 54 坐标 水深值 时间 线号 点号 航迹线 原始自然水深断面 曲线等系列原始数据并自动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到 PC 记录卡 测量时现场填写外业 工作记录表 1 测深仪器检查 测前 测后用测试板校准测深仪声速并在测深纸上记录 2 采数时间 测量过程将 DGPS 接收机输出时间调至 0 6 或 1 2 秒 3 测量要求 本项目规定范围水域水深测量严格按照 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技 术要求 及交通部颁发的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 2001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GB T18314 2001 及前述相关规范 的要求进行 外业测量时 测船上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密切注意测船航迹 测深记录及接收机 接收卫星质量等情况 当遇到测线航迹间距 测深纸记录 DGPS 接收机等出现如下情 况时 要采取措施进行现场补测 1 测线航迹间距大于计划测线 1 5 倍 2 测深仪记录纸上的回波信号中断或模糊不清 在纸上超过 3mm 且水下地形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0 复杂 3 DGPS 接收机接收卫星个数少于 5 颗或信号质量强度少于 6 时 4 测深仪零信号不正常 无法量取水深 5 连续漏测两个以上定位点或断面的起 终点及转折点未定位 6 测深点号与定位点号不符 且无法纠正 六 内业整理的要求 1 严格按照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 2001 的要求执行 测量成果资料 必须进行标识 整理 上交归档保存 2 测量文件的命名 测量文件的命名规定为 区域 年月日 扩展名 其中扩展名为 计划文件 JH 岸线文件 AX 水深外业测量数据文 件 W 水深编辑后数据文件 G 水深成图数据文件 HT 水深潮位数 据文件 tdy 及 tdc 3 图纸编号 测量图纸的编号规则为 图幅号 总图幅数 区域加版本 4 图幅的规格及比例尺 本测量项目成果图幅分幅按规范及委托方有关要求进行分幅 5 绘图方法 将本项目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1 1000 水深测量数据经过编辑后 采用 水深自动测量成图系统 S cass 海洋成图软件和 AutoCAD 软件联合绘图 内业整理的具体操作见附录 内业整理作业流程图 七 成果检查 对绘制好的水深 草 图 航迹图及水深测量原始记录按自检 互检 组检 公司技术质检部查核的三级检查 认真做好检查及处理 执行的文字记录 第五节 资源配置及仪器设备检校 维护 管理 一 人员安排 本测量项目计划配置两 个作业组 参测人员均由经验丰富 技术全面 责任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1 心强 能吃苦耐劳的技术骨干组成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技术人力资源 保证 详见本 测量项目组织机构图中所示 二 测量仪器设备及管理 本测量项目 计划投入美国 TRIMBLE 公司生产的两台套 Trimble232 信标机 一套 美国 Trimble5700 双频 RTK 一套全站仪 一套水准仪 两套 HY1600 测深仪进行水准 控制测量 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1 1000 水深测量外业 详细的仪器设备清单见附录 表 3 所示 一 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1 测量后使用者必须对测量仪器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2 使用过程出现故障 由使用者填写 测量仪器设备故障情况表 报 技 术主管审查后 报测量主管及公司有关部门 3 维修程序为 技术主管审查 测量主管报审 公司设备部送修 二 仪器设备安全 1 测量作业时要将测量仪器保护好 测量人员行走及作业时要小心 避 免损坏仪器设备 2 运输过程应注意防震 防水 特别是用车运送贵重仪器时一定要用海 棉垫底防震 3 大风大雨 期间要做好防风 防雨等安全防护工作 4 酷暑烈日要做好仪器的防晒保护 工作 三 测量仪器设备的检验校准 一 仪器设备的检校 美国 Trimble5700 双频 RTK Trimble GPS HY1600 测深仪 全站仪 水准仪等其它仪器设备检校按我公司编写的测量仪器设备校准作业指导书进行 二 校准资料的管理 校准资料必须按表格填写 计算 自检 测量技术主管审核后 归档管理 三 测量仪器设备计量台帐 本测量项目使用的仪器设备计量台帐在我公司设备部备案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2 第六节 文件及资料的管理 一 一般规定 1 测量技术主管负责测量任务书 联系单 测量报告书 测量工作计划等文件的 接收 发送 保管或处理 2 资料管理员负责测量技术设计资料 控制资料 仪器校准资料 测量原始记录 等的收集 保管 检查和归档 当发现有更改或错漏及时报告测量主管并通知 有关部门 作适当处理 3 各种文件资料要分类保存 便于查阅 4 对于有错漏或过时的资料要进行封存处理 并注明原因 确认已毫无使用或参 考价值方可进行销毁 5 本勘察项目的原始数据文件 出图数据文件要进行备份 并妥善保管 二 测量技术设计文件 图纸 1 测量技术设计文件 图纸必须由总工确认后方可使用 2 测量技术主管负责测量技术设计文件 图纸的保管及通知使用 3 如测量技术设计文件 图纸有误 需经总工确认后更改 测量主管进行标识 三 测量原始记录 1 测量组严格按照原始记录的格式标准 规范各类原始数据的记录方式 记录格 式 记录要求及审核 使原始记录具有可追溯性 2 所有原始记录必须经过审核后方可使用 且被标识 四 过程记录 1 测量人员在进行外业 内业工作及资料移交等工作时 要做好记录 保证测量 的可追溯性 2 本测量项目结束后 由测量主管负责整理上交 归档有关过程记录 五 测量图纸和控制测量资料 1 测量图纸和控制测量资料必须按项目组的规定 进行命名 编号 2 外来的图纸和控制资料经项目主管确认后 方可使用 3 本测量项目完成后 将图纸整理归档 六 测量仪器的检校记录和检校结果 1 对校准记录和校准结果必须进行记录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3 2 检校结果必须经校准 计算 审核后方可使用 3 测量技术主管负责校准结果的跟踪 防止出现较大误差 七 工作联系表 测量项目组应把任务书 终结书 联系单 测量报告文件等按类别进行分类 管理 八 测量数据管理 1 测量技术主管对测量数据移动 硬 盘进行登记 2 资料管理员定期对测量数据移动 硬 盘进行维护记录 九 记录 1 手册和程序发放登记表 2 文件资料移交记录 3 收发图登记 第七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一 质量保证体系及检验机构 设立专职的技术主管作为现场作业的首级质量监督 内业处理前由测量主 管进行第二级质量审查 测量成果草图完成后由我司技术质检部及 总工进行第 三级的成果审定 落实 三级质量检查制度 由三级质量检查人员组成完善的 质量检验机构 二 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本测量项目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要求 严格执行我公司有关质量保证体系 对本测量项目所有原始数据及相关记录进行自检和互检 严格执行 三级质量 检查制度 认真落实如下质量控制措施 一 按照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并提交公司总工审批后实 施 二 组织参与本测量项目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规程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a 规程规范 a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 2001 b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GB T18314 2001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4 c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93 d 港口工程制图标准 JTJ206 96 b 实施方案 广西钦州港 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 技术设计书 c 质量管理与监督 我公司有关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d 设备操作与记录 美国 Trimble5700 双频 RTK Trimble GPS HY1600 测深仪 全站仪 水准仪 等仪器设备使用操作指导书和记录格式 三 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 比对或自检 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四 对测区 附近的控制点精度进行校核比对 确保其精度符合规范及起算控制 点精度要求 五 外业测量数据须经过3 级审核 六 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本项目技术要求 规范原始记录 七 每天外业结束后须进行资料整理 数据核对 并对电子数据进行备份 八 做好仪器设备的备份 避免因仪器设备的故障耽误工作 九 认真做好本测量项目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查工作 三 内业成图处理的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我公司的内业处理程序 在每一个操作环节上必须保证互检互查 通过对原始记录的比对进行 水深成果数据的校对 确保成图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第八节 文明施工 安全及环保措施 一 安全组织机构 设立本项目的专职安全主管 负责本测量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事务 按照本项 目安全要求 制定相应的安全目标 遵守规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作业制 度 认真落实 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规定 实现本测量工程安全生产目标 二 测量安全作业管理措施 一 注意测量船舶的行船安全 船上人员要穿好救生衣 船上要配备救生圈等有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5 关安全救生设备 船上人员作业 行走要小心 做好测量仪器设备的防水 防掉落安 全工作 二 大风 雷雨 大雨等强风强雨或酷暑炎热期间暂停野外作业 注意安全 三 每个测量组 配备对讲机等有效的通迅联络工具 四 测量时严格执行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港章和测量航行规则 五 测量船要按照现行的 沿海港口信号规定 准确悬挂测量信号 锚泊测量船舶 并设立警戒锚标或标志 六 在规定的测量作业区域作业 靠泊 七 往返测量区域按即定航线航行 八 作业的测量船舶配备高频 VHF 无线电话一台 为船舶航行避让及 对外联络专用 九 测量船舶在测量作业时安排专人负责了望 并用高频电话 声号 灯 号与对方来往船舶联系 十 做好住宿车辆 仪器设备及自己财物的保管工作 做好防火 防盗等 工 作 注意交通安全 不参与黄 赌 毒 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 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按照 广西钦州港 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 技术要求 来组织 安排测量作业 一 由安全主管兼任环保主管 负责监督本测量工程的环保工作 制定环 保工作措施 加强与有关环保部门的联络 二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部门颁布的有关保护海洋 禁止污染的有关规定 三 与当地的环保部门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本测量工程的环保工作 第九节 进度安排 a 仪器设备 人员 劳保用品 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1 天 b 测量野外作业 2 3 天 c 室内资料处理 进行相关修正 审核 审定 提交测量成果 3 天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6 第十节 质量工期目标 本测量项目接委托方进场要求后 2 3 天内完成水深 控制测量外业工作 5 6 天内提交测量成果及报告 质量合格率 100 质量优良率 90 测绘项目完成及时率 100 业主委托方满意度 95 第三章 工程测量技术报告总结 第一节 测量实施 一 测前准备及过程概述 一 根据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工程水深测量任务 技术要求 工期 现 场实际工况等 组建项目测量组 安排精干的测量组投入本项目的实施 具体 实施的人员安排详见下附组织机构图中所示 并编写测量实施技术方案和有关 测量计划 做好人员培训 设备检修 技术资料等测量准备工作 二 测量实施之前组织参测技术主管和参测人员针对本项目召开测前预备会及进行 技术 质量 安全交底 使参测人员明确有关测量范围 技术要求 安全操作 规程 质量要求 施测顺序 施测注意事项 了解现场实际工况 做好选点 布点及校点等准备工作 三 对本项目测区内或附近的已知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进行校核 确认其精度是否符 合平面或高程控制测量起算点精度要求 四 按本项目测量技术要求及有关规范技术要求进行航道口门航道水域工程水深测 量 五 将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工程水深测量数据经系列内业计算整理采用 CASS7 0 专业测绘成图软件绘制出岛堤水下基槽开挖和砂垫层抛填工程 水深图 1 1000 六 编制岛堤水下基槽开挖和砂垫层抛填工程 水深测量技术报告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7 七 进行测绘成果的审核 审定及测绘资料的整理归档 二 平面控制 本项目岛堤水下基槽开挖和砂垫层抛填工程水深外业测量平面控制坐标系统 采用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高斯投影 1 5 度带 中央子午线为 109 34 00 本项目岛堤水下基槽开挖和砂垫层抛填工程水深测量平面控制以 G12 G13 G15 P1 作为首级起算控制点 首先 检校上述起算 控制点间的坐标 距离 高程 高差等相关技术指标 经现场检校 G12 G13 G15 P1 等控制点精 度符合规范及作为本项目起算控制点精度要求 首级控制点坐标表 点名X 坐标Y 坐标H m 备注 G12 2014762 100501201 2772 2554 G13 2013720 571502609 802 33 5531 G15 2010016 899499613 093 150 9495 P1 2014157 772499561 47 6 618 1954 年北京 坐标系 当地 理论深度基准 面高程 本项目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工程水深测量平面控制采用计算机 GPS 自动导航定位系统 该系统由美国产的 Trimble GPS 接收机和中海达自动化测深 导航软件组成 其接收来自国家海事局设置建立的沿海信标台站发射的卫星信号 这 些信标台站提供的差分信号稳定 能有效控制本项目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水深工程水深测区 并能全天候提供的差分信号满足测量的需要 水深测量前检校 Trimble GPS 的水深测量导航平面定位精度及稳定性 以测区旁相关控制点公路旁 P1 G12 进行检校 将观测结果与控制点坐标进行比较 经现场校核比对 Trimble GPS 的平面定位精度及稳定性符合规范有关技术要求 可作为本项目广西钦州港西航 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工程水深测量导航平面定位使用 有关现场检校 DGPS 的平面定位精度及稳定性技术指标详见下表所示 检校 DGPS 的平面定位精度及稳定性技术指标数据表 单位 m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8 检验点 1 G12检验点 2 P1 X0 2014762 099 X Y0 501201 276 Y X0 2014157 772 X Y0 499561 47 Y 2014762 34 0 241501201 030 2462014157 450 322499561 230 24 2014762 67 0 571501201 32 0 0442014157 670 102499561 410 06 2014762 45 0 351501201 180 0962014157 490 282499561 66 0 19 2014761 870 229501201 56 0 2842014157 98 0 208499561 78 0 31 2014761 810 289501201 43 0 1542014157 87 0 098499561 54 0 07 2014761 730 369501201 020 2562014158 04 0 268499561 65 0 18 2014761 990 109501200 980 2962014157 84 0 068499561 86 0 39 2014761 580 519501200 980 2962014157 70 072499561 120 35 2014762 32 0 221501201 45 0 1742014157 670 102499561 270 2 X 21 1095 Y 20 447084 X 20 3702 Y 20 5649 NYX 22 0 4158 NYX 22 0 322 三 高程及水位控制 一 深度基准面 本测绘工程的深度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本测量项目的起算水准控制点及测深验潮工作点数据如下 本测量项目起算水准控制点及测深验潮工作点数据表 点名 高 程 m 高程基面 G12 2 2554 G1333 5531 G15150 9495 P1 6 618 验潮水尺零点 0 00 验潮水尺顶点 2 00 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二 高程及水位控制 以本项目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工程水深测区近岸边的一码头旁施工方 原已设立的一验潮水尺作为测深实时同步观测水尺 以测区内的上述已知控制点高程 作为水准控制测量起算点 用 DSZ2 自动精平水准仪通过四等水准联测 测出验潮水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19 尺零点及顶点当地理论深度基面 高程 详见上表所示 在水准控制测量中每千米高 差中误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附合闭合差 往返测互差 路线长度 观测次数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最大视线长度等主要技术要求符合四等水准测量的精 度要求 水位观测方法按照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 203 2001 的有关规定 1 水位观测采用北京时间 测量期间每日早晚对时 其误差不大于 1 分钟 2 水位观测值应精确到 10mm 3 水位读数取波峰 波谷读数的平均值并归算至基尺零点上水位 测量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每十分钟观测一次实时水位 按规范要求进行记录 并形成测量原始记录 测前与测深系统的电脑时间核对相一致 测量作业前提前20 分钟开始观测水位 测后延迟20 分钟观测水位 将测量过程每10 分钟观测的实时水位归算至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水位 并形成以 CXX 为后缀名的潮位文件 将其进行计算并绘画出相应潮位曲线 得出相应的插值潮位文件 以插值潮位文件进行最后潮位改正 得出改正潮位 后归算至 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的水深 四 水深测量 一 测深设备 采用全数字自动化 HY 1600 测深仪进行测深 其通过发射单束声波测出水下 测点深度 并由计算机同步采集测深数据 测深仪精度为 0 1 D 0 01m D 为所测深度 测深前对水深测区运用 55X55cm 钢质测试板对测深仪所测水深进 行比对校核 比对结果显示本次测量所采集的水深数据误差在仪器精度以内 测深 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有关测试板与测深仪比对校核数据指标详见下表所示 测试板与测深仪比对数据表 序号测试板深度 m 测深仪数值 m 差值 cm 110 982 221 991 332 982 443 991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20 554 982 665 982 776 991 887 982 998 991 10109 982 111110 991 121211 982 131312 982 141413 991 151514 982 161615 991 171716 982 181817 991 191918 991 202020 982 212120 991 222221 982 232322 991 242424 01 1 252524 982 262625 982 272727 000 282828 01 1 292928 991 303029 982 313130 991 323231 982 333332 982 343433 991 353534 982 363635 991 373737 01 1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21 383838 02 2 393939 01 1 HY 1600 测深仪工作频率为 208kHz 波束角 8 度 测深范围为 0 3 300m 分辨率 1cm 发射功率 100W 记录方式为热敏纸打印 液晶显示 232 串行口输出数据 AGC TVG 自动定标 可调吃水深 声速 盲区设定 HY 1600 测深仪外观图 图 3 如 下 HY1600 测深仪 二 测量工作船 本次测量租用当地熟悉测量行船的交通船作为测量工作用船 该船上配置了完 善的导航通讯设备和救生安全设备 测量航速与测深仪记录纸速相符 满足规范有 关作业技术要求 三 测图分幅 根据本项目水深测区分布情况 本测绘项目按A0 图幅进行分幅 共 6 幅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工程水深图 1 1000 四 平面定位 采用美国产的 Trimble GPS 进行本项目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工程 水深测量导航平面定位 GPS 的定位精度及定位稳定性通过现场检校比对 符合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22 规范要求 可作为本项目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工程水深测量导航平面 定位使用 五 测深 测量前用测试板比对校核水深 调整好水深测量的声速值 吃水值 灵敏度 量程倍乘 记录纸速 发射功率等有关技术参数后进行水深测量 校核显示测深仪 与测试板的比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测量时测区有一定风浪 但其波浪均小于0 4 米 满足规范作业技术要求 本次外业测量时 测船上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密切注意测船航迹 测深记录及接 收机接收卫星质量等情况 当遇到测线航迹间距 测深纸记录 DGPS 接收机等出现 如下情况时 均采取措施进行现场补测 1 测线航迹间距大于计划测线 1 5 倍 2 测深仪记录纸上的回波信号中断或模糊不清 在纸上超过 3mm 且水下地 形复杂 3 DGPS 接收机接收卫星个数少于 5 颗或信号质量强度少于 6 时 4 测深仪零信号不正常 无法量取水深 5 连续漏测两个以上定位点或断面的起 终点及转折点未定位 6 测深点号与定位点号不符 且无法纠正 六 主测线与水深检查线的布设 本项目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工程水深测量主测线垂直于基槽中线按东 西走向布设 测线间距为 10 米 1 1000 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在水深测区按规 范要求数目布设水深检查线供水深数据检查 本项目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 水域工程水深测量结果显示 主测线与检查线相交处水深基本吻合 主测线与检查 线相交处水深中误差为 0 08m 其较差均 0 1m 符合规范要求 七 数据采集 采用计算机自动测深系统实时同步采集来自GPS 接收机 测深仪的测点平面 1954 北京坐标 水深值 时间 点号 线号 航迹线 原始自然水深断面曲线等 原始数据 并自动以文本文件格式保存到PC 记录卡 测量完毕将上述原始数据 存盘以供内业处理 八 内业整理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23 将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工程水深测量原始数据经假水深改正 声 速改正 波浪改正 潮位改正等系列技术改正后采用经国家测绘局鉴定的行业测绘 成图软件 CASS7 0 及美国 HYPACK 软件通过 CAD 计算机平台进行成图 绘制出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 工程水深成果图 1 1000 五 测量成果 完成本项目测量任务向委托单位提交的测量成果有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工程水深图 1 1000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工程水深测量技术报告 广西钦州港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工程水深测量成果电子光盘 第二节 内业整理 一 严格按照测量技术书及规范的要求执行 将测量成果资料进行标识 整理 上 交归档保存 二 测量文件的命名 测量文件的命名规定为 图名 年月日 扩展名 其中扩展名为 水深外业测量数据文件 SS 水深编辑后数据文件 SS1 HTT LOG dat 水深图形文件 dwg 采用 AutoCADR14 或 AutoCAD2000 AutoCAD2002 版本 三 图纸编号 测量图纸的编号规则为 图幅号 总图幅数 区域加版本 出图时按规范要求 统一进行编号 四 图幅的规格及比例尺 图幅分幅及规格按规范及业主委托方的有关要求执行 五 绘图方法 将本项目工程水深测量数据编辑后 采用美国 HYPACK 专业海洋测绘软件 CASS7 0 专业测绘成图软件和 AutoCAD 软件联合绘图 有关水深内业整理的作业流程详见附录 3 所示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24 第三节 文件及资料的管理 一 文件管理一般规定 一 测量技术主管负责测量任务书 联系单 设计书 测量工作计划等文件的接收 发送 保管或处理 二 资料管理员负责测量技术设计资料 控制资料 仪器校准资料 测量原始记录 等的收集 保管 检查和归档 发现有更改或错漏及时报告测量主管并通知有 关部门作适当处理 三 各种文件资料分类保存 便于查阅 四 对于有错漏或过时的资料进行封存处理 并注明原因 确认已毫无使用或参考 价值的资料则进行销毁 五 本测量工程的水深原始数据文件 编辑后数据文件 出图数据文件及图形文件 均已进行备份 并妥善保管 二 工程设计文件 图纸 一 测量技术设计文件 图纸由总工确认后才使用 二 测量技术主管负责测量技术设计文件 图纸的保管及通知使用 三 如测量技术设计文件 图纸有误 由总工确认后更改 并由测量主管进行标识 三 测量原始记录 一 测量组严格按照原始记录的格式标准 规范各类原始数据的记录方式 记录格 式 各类数据记录都已审核 使原始记录具有可追溯性 二 所有原始记录经过审核后才使用 且被标识 四 过程记录 一 测量人员在进行外业 内业工作及资料移交等工作时做好记录 保证测量资料 的可追溯性 二 测量工程结束后 由测量主管负责将过程记录整理上交 归档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25 五 测量图纸和控制测量资料 一 测量图纸和控制测量资料按规范及我司的有关技术规定进行命名 编号 二 外来的图纸和控制资料经项目主管确认后才使用 三 测量工程竣工后 图纸整理归档 六 测量仪器的检校记录和检校结果 一 对校准记录和校准结果进行记录 二 检校结果经校准 计算 审核后才使用 三 测量技术主管负责校准结果的跟踪 防止出现较大误差 七 工作联系表 测量项目组把任务书 终结书 联系单 测量报告文件等按类别进行分类管理 八 测量数据软 硬 盘管理 一 测量技术主管对测量数据软 硬 盘进行登记 二 资料管理员定期对测量数据软 硬 盘进行维护记录 九 记录 一 测量技术设计书等技术方案资料发放登记表 二 文件资料移交记录 三 收发图登记 第四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一 质量保证体系及检验机构 设立专职的技术主管作为现场作业的首级质量监督 内业处理前由测量主管进行 第二级质量审查 测量成果草图完成后由我司测绘技术质检部及总工进行第三级的成 果审定 落实我司 三级质量检查制度 由三级质量检查人员组成完善的质量检验机 构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2008 届毕业设计 论文 26 二 质量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我司通过的质量保证体系 结合本测量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测量规范的要 求 对本项目所有水深测量及相关平面 高程控制测量原始记录进行自检和互检 严 格执行 三级质量检查制度 一 平面定位质量控制 首先对测区附近的已知控制点进行检测 其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进行岛堤水下 基槽开挖和砂垫层抛填工程水深测量 二 测量质量控制 测量前后按规范规定的相关技术手段对本项目使用的主要水深测量及相关控制测 量设备进行检校 经现场检校仪器设备精度及技术性能均满足要求 可投入本测量项 目中使用 三 内业成图处理的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我司的内业处理程序 在每一个操作环节上保证互检互查 通过对原始 记录的比对进行水深成果的校对 确保成图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四 本测量项目实施的其它质量控制措施 1 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 比对或自检 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2 外业测量数据经过 3 级审核 3 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和本项目技术要求进行测量作业 规范本项目水深地形测 量原始记录 4 每天外业结束后进行资料整理 数据核对 并对电子数据进行备份 5 做好仪器设备的备份 避免因仪器设备的故障耽误工作 6 认真做好本测量项目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查工作 第五节 质量评价 测量过程根据 广西钦州港 西航道口门航道水域水深测量 技术要求 和交通 部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设立变更注销的课件
- 亲密关系解答课件
- 职能岗位工作汇报
- 《诗经·静女》课件
- 医学生实习报告范文2000字5篇
- 教育机构销售部工作总结
- 《落花生》课件特点介绍
- 研究所科研汇报
- 公司码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有机磷农药类中毒护理
- 2025网络设备购销合同文本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
- 风机高空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DB31/T 1173-2019咖啡厅(馆)等级划分与评定
- 抖音:短视频与直播运营全套教学课件
- 拍卖行业发展趋势PPT
- 【监理公司】市政工程(道路及排水)质量评估报告范本(WORD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件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退役士兵求职简历模板+自荐书
- 湘菜湖南美食文化介绍PPT
- 外科学外科休克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