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不懂就要问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诵”等11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背”“圈”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2.能默读课文;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略读,粗知课文不懂就要问大意;复述课文不懂就要问大意;与同学交流对“不懂就要问”这件事的看法。3.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语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教学重难点:1.能默读课文;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略读,粗知课文不懂就要问大意;复述课文不懂就要问大意;与同学交流对“不懂就要问”这件事的看法。2.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语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激趣导入。导语:同学们,通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的学习,以及“交流平台”的学习,你们知道什么叫“有新鲜感的语句”吗?(指名回答)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的语句,就叫做“有新鲜感的语句”。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还要通过读这样的语句形成画面,理解课文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继续进行这个练习,好吗?1.板书课题:3*不懂就要问2.齐读课题。(二)认识略读课文,了解阅读基本要求1.导语:同学们,请看课题,发现与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指名回答。预设:序号右上角有朵小花。)对了。从这一课开始,我们会读到一种新的类型的课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的要求与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所不同。有什么不同呢?翻开课文P8,我们一起了解了解吧。出示任务:读读第8页最下方的两个泡泡,想一想,它们告诉我们,学习略读课文有些什么基本要求?个体操作。2.反馈指导。预设:学习略读课文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了解课文大意就行了;一是有个别字不认识、个别词语不理解也没关系。3.小结:是的,学习略读课文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可以不像学习以前的课文那样,读得那么细,但要做到,如果是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弄清楚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过程发展的怎样的,最后结果怎么样,即第一个泡泡说的:“了解课文大意”。一是就是又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也不要紧,只要不妨碍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也就可以了。(三)了解略读课文的构成,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1.了解略读课文的构成。(1)导语:我们了解了学习略读课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再把书翻到P7,看看略读课文的构成,与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预设:课文的正文前有一段话。)是的,略读课文跟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构成有一点不一样,就是在课文的正文前有一段话,叫做“阅读提示”,这段“阅读提示”的作用就是告诉我们,学习这篇略读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出示任务:默读“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有几个主要教学目标?请用序号标示出来。个体操作。2.反馈指导。预设:“阅读提示”提示了两个主要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2)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3.小结:第1个教学目标说的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其中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通过默读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课文大意”有两个要求。第1个要求是初读课文,要粗知课文大意;第二个要求是再读课文,通过梳理课文条理等学习,能复述课文大意。第2个教学目标是这个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就是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说说形成的画面,和怎样形成这个画面的。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吧(齐读课题)。4.导语:课题“不懂就要问”这话是谁说的呢?他怎样“不懂就要问”的?为什么要“不懂就要问”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大意,交流了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二、指导预习,梳理课文条理(一)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内容1.出示预习任务。(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和多音字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和多音字的词语读准。(3)思考: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一些?主要是讲谁的故事?课文讲他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个体操作。2.反馈指导。(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诵”“楚”。(3)多音字学习。副板书出示多音字“背”“圈”本课的词语,注本课的读音,个别指名检查读准字音,读字读词。指名说出“背”“圈”已学过的读音,并组词语,读字读词。(4)课文分成五部分分别指名朗读,从“读准”的角度评议;其余学生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五部分分别是: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从“这一问”到“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从“先生收起戒尺”到“大家听得很认真。”;从“后来”到结束。(5)指名回答预习任务3的问题。预设:第一问:课文中的人物有孙中山、先生和一个同学、同学们。第二问:主要讲的是孙中山的故事。(插话解释:也就是说,孙中山是课文故事的主要人物。简介孙中山。)第三问:课文讲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时不懂就要问的故事。3.小结:刚才回答预习任务3问题的答案,就是粗知课文大意了,同学们做的真好。同学们,刚才我们朗读了课文,学习了会认读的字和多音字,粗知了课文大意。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通过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学习梳理课文条理。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具体写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故事的?请在具体写这个故事的开始和结束处标上“”。个体操作,同桌交流。2.反馈指导。课文从“一天”到“大家听得很认真。”具体写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故事的。(板书:不懂就要问。)3.小结:我们可以把写同一个内容的自然段归并为一个部分,这些自然段都是写“孙中山不懂就要问”这个内容的,所以就可以归并为一个部分。根据这个原则,课文剩下的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4.出示任务:默读剩下的自然段,想一想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在开始和结束处标上“”。个体操作。5.反馈指导。预设:第1自然段为一个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为一个部分。6.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叫做“梳理课文条理”,就是把写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归并为一个部分,所以,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三、学习了解课文大意,感悟课文主题(一)了解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1.导语:课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想一想。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想一想,它们分别讲了一个什么内容?个体操作,同桌交流。2.反馈指导。预设:第一部分: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的时候,先生只要他们背书,从不讲解意思。(板书:只背书不讲解。)第三部分: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为什么要提出问题,孙中山回答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板书: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二)梳理第二部分内容,了解各层次意思。1.导语:现在,我们梳理了课文,也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了,是不是就可以说了解了课文的大意呢?不是的,现在还不能说是了解了课文大意,因为,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第二部分,仅仅用一句话来说,大家还是不清楚孙中山的怎样不懂就要问的,所以我们还得给重点部分第二部分梳理条理,看看它说了哪几个意思,这样才能真的了解课文大意。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两幅插图)朗读第二部分,结合插图想一想,第二部分讲了几个意思?可以分为几层?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2.反馈指导。预设:(提示要求用“”标示层次。)第1层:第2自然段。意思:一天上课,孙中山认为只背书而不懂意思没有用,就壮着胆请先生讲解背的书的意思。(板书:壮胆请讲解)第2层:从“这一问”到“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意思:先生厉声问孙中山会背书了吗,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板书:厉声问一字不漏)第三层:余下的部分。意思:先生给大家详细讲解书中的道理,大家认真听。(板书:详细讲认真听)(三)了解课文大意。1.导语:我们把重点部分划分了层次,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到说说课文大意的阶段,达到真正了解课文大意的目标了。出示任务:借助板书,把各部分内容和第二部分各层次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做到:(1)各部分内容和层次意思要说到,做到内容完整;(2)根据课文,加上适当的词语,使说的课文大意成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个体操作,同桌互说互纠。2.反馈指导。指名两到三人说,以上面的标准评议。然后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3.小结: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即复述叙事性课文大意,我们首先要读读课文,用一句简单的话说说课文写了谁干什么,即粗知课文大意;然后,梳理课文条理,看看课文写了哪几个内容,重点内容又写了几层意思,把内容和意思概括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些内容和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就是复述了课文大意,也就了解了课文大意了。(四)感悟主题。1.导语:我们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那么你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什么启示,获得什么感受,想对孙中山说什么呢?出示任务: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孙中山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2.反馈指导。只要与“勤学好问”学习精神相关,语言规范,就应予以肯定。3.小结:是的,“不懂就要问”,孙中山小时候的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小时候读书时的勤学好问的精神。四、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一)复习“有新鲜感的词句”导语: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复习了什么叫“有新鲜感的词句”,现在谁还能说说什么叫“有新鲜感的词句”吗?(指名回答。预设:能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的语句,就叫做“有新鲜感的语句”。)是的,有些词句写得特别生动具体形象,让人一读就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词句就叫做“有新鲜感的词句”。这篇课文也有这样的词句,然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二)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交流1.出示任务:朗读课文,然后找一找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来。个体练习,同桌交流。2.反馈指导。预设:句子1:那时候上课,先生念你,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句子2: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室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3.出示任务:朗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分别形成什么样的画面,点出句子中让你形成画面的词语。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反馈指导。句子1画面:先生和学生像唱歌那样读书。词语:“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句子2画面:同学们呆在那里,一下子课堂十分安静。词语:“霎时”“鸦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健康课件批评意见
- 空调知识培训课件
- 心理健康课件和教案
- 二零二五版离婚协议书法律援助与咨询合同
- 2025年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管沟土方回填施工协议
- 2025年军事设施安全检查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个人对个人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对赌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配送中心货物运输服务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bt项目绿色生态住宅施工承包合同
- 2024-2025学年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
- 2025年财会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600题)
- 刚出炉的初二数学试卷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 物业环境部培训
- 中国石油下游业务国际化经营:现状、挑战与突破策略研究
- 物资采购相关培训
- 2025年新疆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工业固废煤气化渣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 2025年中国光敏抗菌药物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湖南长沙2025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模拟卷(三)(含批注、讲解)-(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