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中国茶文化.ppt_第1页
班会中国茶文化.ppt_第2页
班会中国茶文化.ppt_第3页
班会中国茶文化.ppt_第4页
班会中国茶文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三)班会-中国茶,主持:杜骏盈 孙安婕 2010年11月,中国茶,我们先认识一下娇嫩的茶芽,健壮 的茶树,苍劲的野生古茶树,让人心旷神怡的现代茶园,中国茶,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均先与天下。但是,我们对茶有足够的了解吗?你愿意学习有关茶的知识吗? 今天,就让我和孙安婕带领大家从六个方面学习 “中国茶”。,中国茶,一、茶的起源二、茶文化的形成三、茶的传播四、茶的分类五、名茶地理六、茶具鉴赏,一、 茶的起源,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传说,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二、茶文化的形成,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唐朝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它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三、茶的传播,中国最早发现、栽培和饮用茶叶,并把茶叶种植、采制技术、品茶技艺等传播到世界。现在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种茶,饮茶习俗遍及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茶的传播-茶在中国,巴蜀(现在的四川省)产茶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巴蜀就将茶叶作为贡品生产。 西汉时,成都及附近一带已经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并且成为最早的茶叶集散地。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巴蜀仍然是我国茶叶生产和加工的中心。,三、茶的传播-茶在中国,茶兴于唐。 唐代,被认为是茶的黄金时代,饮茶成风,举国同饮,所以在中国史籍上有“茶兴于唐”之说。,三、茶的传播-茶在中国,茶盛于宋。 到了宋代,民间饮茶之风盛行,并逐步发展成以茶待客的礼仪。 此时,茶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全国茶区的分布,和现代茶区的分布大致相同。尤其明清以后,茶区基本趋于稳定。,三、茶的传播-茶在世界,现如今,中国茶遍及世界五大洲,提及茶事,无不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三、茶的传播-茶在世界,陆上传播 茶叶的陆上传播分为两条路线:一是通过古丝绸之路,传至阿拉伯等中亚、西亚一带;另一条是路上国际商线,以山西、河北为枢纽,经长城、过内蒙,穿越俄国西伯利亚,直达欧洲腹地。,三、茶的传播-茶在世界,海上传播 陆上传播路途遥远,要穿越崇山峻岭、戈壁沙漠,自然环境极其险恶,只能靠骆驼运输,运载量有限,而船只的运载量要大很多,所以路上运输逐渐弱化,转为海上运输。,四、茶的分类,我国的茶叶“系统分类法”是以茶叶初加工工艺中鲜叶是否经过酶性氧化,及酶性氧化的程度为标准,分为六个基本茶类: 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俗称乌龙茶)、和红茶。,四、茶的分类,1、绿茶 绿茶是制茶史上出现最早的加工茶。绿茶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具特色,清汤绿茶是最显著的特点。,1、绿茶南京雨花茶,1、绿茶洞庭碧螺春,1、绿茶黄山毛峰,1、绿茶,1、绿茶,四、茶的分类,2、黄茶 黄茶是我国特产,是一种在制造时有闷黄工序而形成的黄叶黄汤的茶,属于轻发酵茶。,2、黄茶,2、黄茶,2、黄茶,2、黄茶,四、茶的分类,3、黑茶 黑茶,属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所用原料较粗老,茶色油黑或黑褐色,以云南普洱茶最负盛名。,3、黑茶,3、黑茶,3、黑茶,3、黑茶,四、茶的分类,4、白茶 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它的特点是表面披满白色绒毛,绿叶红筋。,4、白茶,4.白茶,4、白茶,4、白茶,四、茶的分类,5、青茶 青茶,俗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茶叶品类。它既有红茶的浓、鲜、醇,又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但没有绿茶的苦味和红茶的涩味。冲泡后,叶片展开,有红有绿,叶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因此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5、青茶-武夷大红袍,5、青茶安溪铁观音,5、青茶潮安凤凰单丛,5、青茶台湾乌龙,四、茶的分类,6、红茶 红茶是完全发酵的茶类。红茶的主要特点是红汤红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个类别。,6、红茶-福建小种红茶,6、红茶祁门功夫红茶,6、红茶涪陵红碎茶,五、茶地理,茶是天赐、地献之物。在我国,名茶多产于名山之上。名山多为云雾缭绕的高山,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的根扎于名山沃土之中,向天吸取灵气,从地吸收养气,才生出名优品质的好茶。 茶树的祖先原本生长在多雨潮湿的原始森林中,在长期的历史进化中, 茶逐渐形成了喜温、喜湿、耐阴的生活习性。,六、茶具鉴赏,“茶滋于水,水藉乎器”。这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茶不是孤立存在的。 茶具是茶文化和器具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伴随饮茶的发生而发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不同的茶应使用不同的茶具。,六、茶具鉴赏,1、陶土茶具,其中的佼佼者当属紫砂茶具。,紫砂茶具,我每天都用的紫砂杯是这样的,六、茶具鉴赏,2、瓷器茶具,具有致密透亮、釉色丰富、无吸水性、外形美观的特点。 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彩瓷茶具,六、茶具鉴赏,3、玻璃茶具 ,用这种茶具冲泡茶叶,给人以色泽鲜艳、光彩照人的感觉,令观者赏心悦目。,六、茶具鉴赏,4、漆器茶具,制作精细复杂,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六、茶具鉴赏,5、金属茶具,六、茶具鉴赏,6 竹木茶具,六、茶具鉴赏-茶道组,六、茶具鉴赏-茶道组,茶道组里有很多好看又可爱的小工具,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呢?,六、茶具鉴赏-茶道组,1、茶则。 用于控制茶量。,六、茶具鉴赏-茶道组,2、茶夹 用于烫洗杯具,以及分茶时夹取闻香杯、品茗杯。,六、茶具鉴赏-茶道组,3、茶匙 用于从贮茶器中拨取干茶。,六、茶具鉴赏-茶道组,4、渣匙和茶针。 渣匙用于从泡茶器中取出茶渣;茶针用于防止茶叶阻塞壶嘴,使出茶顺畅的工具。 渣匙和茶针常常相连,即一端为渣匙,另一端为茶针。,六、茶具鉴赏-茶道组,5、茶漏 取干茶时,置于茶壶上用于收纳茶叶的用具,防止干茶撒在壶外。,中国茶,问题:1、茶的原产地在哪个国家?2、茶有哪几种分类?什么茶有 “绿叶红镶边”的美称?3、你知道咱们南京的雨花茶属于哪一类吗?4、什么人著作的什么书是我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他是哪个朝代的?5、我国的茶兴于哪个朝代?盛于哪个朝代?6、你知道茶是通过什么路线传往中、西亚的吗?7、哪种茶是我国制茶史上出现最早的加工茶?8、你喜欢喝什么茶?为什么?,中国茶,答案:1、茶的原产地在哪个国家?中国2、茶有哪几种分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俗称乌龙茶)、黑茶、红茶,6种。 青茶3、你知道咱们南京的雨花茶属于哪一类吗?绿茶4、什么人著作的什么书是我国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他是哪个朝代的?陆羽的茶经,唐朝5、我国的茶兴于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