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1、地面沉降概述2、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定3、地面沉降无监测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方法4、地面沉降监测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方法5、地面沉降对拟建工程的危害及防治措施6、有关说明及存在问题,1、地面沉降概述1.1地面沉降的定义、原因、机理及其危害1.1.1定义:地层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地层压密变形或下沉,从而引起区域性的地面标高下降。1.1.2地面沉降的原因:(1)自然因素: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沉降;海平面上升导致地面的相对下降(沿海);土层的天然固结(次固结土在自重压密下的固结作用)。(2)人为因素:抽汲地下气、液体引起的地面沉降。抽取地下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现象中发育最普通、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类;大面积地面堆载引起的地面沉降;大范围密集建筑群天然地基或桩基持力层大面积整体性沉降工程性地面沉降。,1.1.3抽水作用下地面沉降机理因抽水而引起地面沉降的地区,地层主要由各含水层及其相对隔水的粘性土层相叠组成,各层间在一定的水压下有着水力联系,抽水使含水层的水头(或水位)下降,并牵动相关的水头下降,导致孔隙水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增加。有效应力的增加,等同于给土层施加一附加压应力,使土层产生压缩变形,各土层的变形迭加,导致地面的整体下沉。1.1.4地面沉降的危害地面沉降灾害的特点是缓慢的不可逆的,即缓变型地质灾害。其主要危害是:,(1)对环境的危害:防洪能力降低,洪涝危害加剧;雨季地面积水扩大,乃至大面积农田抛荒;例:浙江温岭西部平原,原地面标高2.53.3m,目前沉降中心带已降至2.0m以下,局部1.5m,长期水淹而抛荒的农田面积达3919亩,季节性水淹而抛荒的农田面积达3936亩,给城市、交通、水利设施建设及当地居民造成很大的影响,初步估计前几年由此损失达5亿元,而在今后仍将继续影响,损失难以估计。(2)对建筑工程的危害:桥梁墩(台)下沉,使桥下净空减少;建筑地坪下沉,使地下管道坡度改变,重力排水功能失效;道路工程,由于地面沉降,使潜水位相对“升高”且地面积水也相应增加,将使填方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使路基排水系统不畅乃至失效;深井井台和桩基建筑物承台与地坪脱开而相对上升等。,1.2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基本措施是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主要整治方法:(1)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降深;调整开采层次,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2)当地面沉降发展剧烈时,应禁采;(3)对地下水进行人工补给,回灌时应控制水源的水质标准,以防止地下水被污染。,1.3浙江省地面沉降简介浙江省地面沉降均发生于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平原,自北而南有杭(州)嘉(兴)湖(州)平原、宁(波)奉(化)平原、温(岭)黄(岩)平原和温(州)瑞(安)平原等地。地面沉降的产生均由于大规模开采平原区深部孔隙承压淡水体所致。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下降漏斗,漏斗中心与地面沉降中心基本一致。截止2003年,各地地面沉降现状如下表所示。嘉兴市及宁波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逐渐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地面沉降速率分别自42、35mm/a降至20、10mm/a以下。,表1 浙江省沿海平原地面沉降简况表(截止2003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先后在宁波市和嘉兴市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随后提交了地面沉降的研究成果。,1.4讲题内容定位:1.4.1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按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进行。1.4.2评估对象:在地面沉降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城市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时对地面沉降灾害的危险性评估。既不是对地面沉降的勘察评价,也不是专门性的地面沉降研究。1.4.3评估内涵:指由于常年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不包括由于其他原因所造成地面沉降。,2、地面沉降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的确定地面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地面沉降范围或初步推测的可能沉降的范围基本一致。,3、地面沉降无监测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由于在已经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的地区(嘉兴、宁波),对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比较成熟。本文主要对无地面沉降监测地区的拟建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作了一次尝试,并将在今后相关的评估工作中不断修正完善。,3.1 调查、访问和资料收集3.1.1 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调查 包括开采井的位置、成井年月和井结构、开采量、水位等,进行地毯式调查,并统一时间测量水位(停泵后1小时以上施测)。3.1.2地面沉降迹象调查和访问包括井管相对于地坪顶升量、河(渠)水倒流流向、一次降水过程地面积水范围等。3.1.3 资料收集包括县(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钻孔综合成果表、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以及工程地质钻孔岩性柱状图和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收集不同年代测制的比例尺11万的地形图。,3.2 地质环境条件阐述的重点3.2.1 第四纪地层的系统划分首先编制钻孔剖面图,最有价值的是工程地质钻孔,它既有详细的岩性描述,又有相应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根据浙江省沿海平源第四纪地层序列对全新世(Q4)和晚更新世(Q32-2、Q32-1、Q31)进行系统、详细的划分。并厘定时代和成因。接着将水文地质剖面图与第四纪地层剖面进行整合,最终确定各含水层与非含水层的时代和成因。,3.2.2 工程地质层(组)的统一划分在第四纪地层剖面的基础上,按时代分组(Q43)、(Q42)、(Q41)、(Q32-2)、(Q32-1)、(Q31)、(Q22)、(Q21) 。进而按岩性与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工程地质层。并按工程地质层进行指标统计、编制物理、力学指标一览表。3.2.3 水文地质条件在第四纪地质剖面基础上,按时代和层序统一划分含水层(组):(Q31)、1(Q22)、2(Q21)、1(Q13)、2(Q12)、3(Q11) ;按相关要求编制水文地质剖面图以及地下水类型及其水文地质特征表。文字中尚应阐明评估区地下水补给、迳流及排泄条件。,3.3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本章主要论述评估地面沉降的机理;阐述评估区地面沉降的表现;估算现状累计沉降量,确定危险性等级。3.3.1 评估区地面沉降的机理首先将评估区第四纪松散覆盖层,根据工程地质层(组),归并成压缩层和含水层。其中压缩层分为海相软土层、海相粘性土层和陆相硬土层。自上而下对上述三类压缩层和含水层分别编号,如第一海相软土层(mQ42+3)、第二海相软土层(mQ41)、第三海相粘性土层(mQ32-2)、第四海相粘性土层(mQ32-1)、第一硬土层(al-lQ41)、第二硬土层(al-lQ32-2)、第三硬土层(al-lQ32-1)、第四硬土层(al-lQ31) ,以及第1含水层(alQ322或al-mQ32-1)第2含水层(alQ321或al-mQ32-1)、第3含水层(alQ31)、第1含水层(al-lQ22)、第2(al-lQ21)含水层等孔隙承压含水层。以上划分应列表表示。由于含水层的开采,水位下降,引起土层中孔隙水压力降低,颗粒间有效应力增加。有效应力的增加,等同于给土层施加一附加应力,导致土层的压缩变形,其变形量的大小,受应力大小(即水位变幅)、压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距含水层的距离等因素控制,各土层压缩变形的迭加,即表现为地面沉降变形。因此地下水开采,引起区域性水位下降,是评估区地面沉降的必然结果。3.3.2 评估区地面沉降的表现根据调查和访问,将评估区地面沉降的迹象进行叙述。,3.3.3 现状累计沉降量估算方法评估区无地面沉降监测资料,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估算,并互相印证。(1)井管“抬升”测量:对评估区的深井“抬升”情况进行全面测量,包括其成井年月及其“抬升量”。当然“抬升量”测量是半定量的方法。它小于实际地面沉降量,因为“抬升量”的大小,除了与地面沉降量有关外,尚与地坪的密实度、强度以及井台与地坪的结构强度等有关。,(2)新老中大比例尺(大于1:10000)地形图比对地形图出版年代最好选择地下水开始大量开采时期和最近期出版的两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下以1:1万地形图为例说明。首先对两个时期地形图按照相同位置划分方格网,方格大小可采用200m200m,将方格网内处于村镇的异常点剔除,将没有受到人为荷载影响的田面高程进行对比,最后求出两代地形图地面高程的损失量,作为该时段内的地面累计沉降量。在平原地区由于控制点精度高,地形平坦、开阔,因此其碎部高程测量时实际测量误差远小于1:1万地形图碎部高程最大中值误差。由于1:1万地形图有大量的碎部高程,这些高程均较接近,说明碎部测量所代表的高程与平原的实际高程相符,是可以代表当时的地表高程的。,(3)收集评估区内水准网(点)在不同时期的精密水准测量资料,对比同一水准点高程的变化估算沉降量。以上三种方法应综合应用,经分析计算,估算出评估区现状累计地面沉降量。进而按本省拟定的地面沉降危险性分级标准划分危险性等级:800mm为危险性大。,3.4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估本节内容是“预测评估”的内容之一。也是对已经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进行地面沉降趋势预测,并分析其对拟建工程的影响及其危害。3.4.1 环境地质比拟法估算地面沉降量本法是采用研究程度较高且地质环境条件相类似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而估算评估区拟建工程规划(设计)年限内累计沉降量进行预测的方法,是一种经验类比法。,以温岭市石粘至松门一级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为例,说明如下:(1)根据地质条件对比,选择嘉兴市地面沉降研究成果作为本次评估的依据。即地下水位与沉降速率呈指数函数相关,回归方程为:S=1.374e0.0758hS沉降速率(mm)计算值h 平均水位(标高绝对值,m)(2)根据现状评估1985-2000年累计地面沉降加权平均值127.81mm,则年均沉降速率8.52mm/a;再根据漏斗中心115-1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求得同一时段内的平均水位-22.2m,反算S, S=1.374e0.075822.2=7.39mm/a则沉降速率计算值7.39mm/a与实际沉降速率8.52mm/a,相差1.13mm/a,即实际沉降值高出15.3%,也符合本区地质环境条件比嘉兴市差的实际情况。本次地面沉降趋势预测采用沉降速率S=(1+0.15)S,进行估算。,(3)估算步骤划分沉降区段(Li):根据公路全线沉降量变化与地下水等水位线之间的关系,划分5个区段分别计算。划分水位变化时段(hi):将近期(2002年)地下水等水位线,作为基准年,将地下水规划允许开采降深作为地下水位的底限,将地下水平均水位年限划分为3个时段。划分地面沉降速率计算时段(Si):根据水位划分时段(hi)将Si相应划分为3个时段。划分地面沉降量的计算时段(Hi):以现状地面累计沉降量起算年限作为起算时间,评估年限则根据一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20年作为评估年限,先按不同时段沉降速率(Si)分段计算累计沉降量(Hi);最终计算出每分段的20年后的累计沉降量。经过估算的20年后地面累计沉降量,划分危险性等级。,3.4.2 分层总和法估算地面沉降量(1)已知资料地下水水位埋深及年其平均下降速率;基岩面以上各土层层厚及物理力学指标r、e、a、E(2)计算公式粘性土及粉性土层按下式计算砂层按下列计算上式中: 土层最终沉降量(mm) 土层压缩系数(Mpa-1) 土层天然孔隙比 由于地下水位变化施加于土层上的平均荷载(Mpa) 计算土层的厚度(m) 砂层的压缩模量(Mpa),(3)总沉降量等于各土层沉降量的总和(4)地面沉降量估算预测算例:例某城市地下水下降速率为2m/a,目前地下水位埋深为10m,试问15年后地面沉降将达多少?,地层资料及有关参数,分层沉降量计算第层沉降量:第层沉降量为两部分组成:第层沉降量由三部分组成:*1:15年后地下水埋深40m,第层层厚27m中下部14m将埋藏于40m之下。故上部13m按S31、S32计算,下部14m按S33计算。*2:17为起算年限地下水位埋深10m时,第层所受压力2+15=17。,第层沉降量:第层沉降量:第层沉降量:总沉降量为:则15年后,地下水位埋深40m,地面沉降量达1995.33(mm)。以上两种估算方法可根据评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累计沉降量预测年限应根据建设工程规划(或设计)年限确定。,4、地面沉降监测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4.1 资料收集:沉降区内地下水开采历史与现状资料、地下水开采量与水位动态观测以及不同时期地面累计沉降量资料。尚应收集沉降区所属的县(市)地下水区域调查报告及工程地质资料。当有分层沉降标时,则应系统收集各含水层水位、各土层变形量以及孔隙水压力等动态监测资料。4.2 图件编制:绘制(或引用)沉降区水文地质图及水文地质剖面图,以及地面沉降现状累计沉降量等值线和相对应的地下水开采层水位等值线图。4.3 地质环境简述同第3.2节,4.4 地面沉降现状评估内容4.4.1 地面沉降的历史和现状(附相应的地面沉降累计沉降等值线图)4.4.2 地面沉降的特征及其机理分析(1)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及开采量的相关性(2)土层变形特征(3)地面沉降与工程地质条件的关系4.4.3 拟建工程场地现状累计沉降量及其危害的评估,4.5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面沉降危险性预测评估本节主要估算工程规划年限内累计沉降量估算预测期内累计沉降量有多种方法;介绍4种方法可参考选用。(1)利用地面沉降监测资料和水位动态观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沉降速率Vs与水位H的相关公式进行预测: Vs=f(H)规划年限内水位下降至H(m)时求得的沉降速率Vs,估算累计沉降量。,(2)利用地面沉降监测资料和年开采量监测资料,绘制沉降量与开采量间的散点图,建立年均沉降量( )与年开采量( )的关系式进行预测。(3)利用地面沉降监测历年累计沉降量与历年累计开采量监测资料,建立历年累计沉降量( )与历年累计开采量( )的关系式进行预测。,(4)当有分层沉降标监测资料时,采用单位变形量法估算地面沉降以预测期前34年的实测资料,计算在某一水位下降阶段内,含水量水位每变化1m相应的变形量,称为单位变形量。Ii-水位下降时单位变形量(mm/m)h-同时期水位下降幅度(m)Si-相应于该水位下降幅度的土层变形量(mm),再计算i土层的比单位变形量Ii-水位下降时,土层的比单位变形量(1/m)Mi-i土层的厚度(mm)在以知某计算点j预测期内水位下降幅度(H)和各土层厚度(Mji)情况下,j点的各土层预测沉降量(Sji)按下式计算 Sji=IiH= IiMjiH则j点各土层预测沉降量之和 即为j点的地面累计沉降量Sj n-为j点的土层总数。,5 地面沉降对拟建工程的危害5.1 地面沉降对拟建工程的危害 对拟建工程的危害,应根据建设工程的功能、结构和特点进行评估。如拟建在地面沉降区的江、河、海堤,主要着重于降低防洪能力的论述;拟建桥梁工程若其墩、台基础置于浅层天然地基上,则地面沉降将降低其净空高度,对防洪或通航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于拟建道路工程,由于地面沉降,使潜水位相对“升高”且地面积水也相应增加,将使填方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使路基排水系统不畅乃至失效等等。总之在评估地面沉降对建设工程的危害要有针对性,切忌泛泛而谈。并针对其危害提出防治措施。,5.2 防治措施作为一份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其服务对象是业主,评估报告主要是面向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当地质灾害扩展到本项工程以外地区时,评估单位或建设单位尚应向当地政府反映,并提出建设单位(业主)无法实施的防治建议。特别是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因其影响范围广,涉及的部门多,一些重要的防治措施,如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压缩地下水开采使地下水位恢复,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人工补给地下水等综合措施,不是某项建设工程的业主能够做到的,而必须由当地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对于评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色主题餐厅餐饮业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研究报告
- 新零售环境下实体书店跨界合作转型策略报告
- 病原体宿主适应-洞察及研究
- 新能源物流碳减排量核算与认证技术产业前景报告
- 电子商务市场推广策略规划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综合提升测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自考专业(会计)通关题库(模拟题)附答案详解
- 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经典例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策略报告:2025年金融科技人才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升路径优化
- 重难点自考专业(小学教育)附答案【夺分金卷】
- 磐安县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5年)
- 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 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 辅警考试题库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导论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妇科疾病 痛经 (妇产科学课件)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GMP基础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 基于Java的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