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钢制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有关问题的讨论摘要 本文对钢制压力容器焊后是否需要消除应力热处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方法的选择 热处理最短保温时间的确定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 关键詞 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相关安全技术1 前言有关钢制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至今国内尚无专业标准 目前对钢制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要求的有关内容仅分散在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 管壳式换热器 JB T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以及JB T10175 2000 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 GB T9452 2003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等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之中 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理解上的不一致和偏差 为了满足钢制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要求 保证钢制压力容器的安全质量 本文将重点讨论钢制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并就此提出笔者的认识和看法 2 哪些压力容器及主要受压元件需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哪些压力容器及主要受压元件需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笔者认为 应按照GB15010 4 1款和GB1516 4 6 8款 指拼接管板 管箱和浮头盖 判定 凡符合GB15010 4 1款和GB1516 4 6 8款规定的压力容器及主要受压元件均应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3 采用何种消除应力热处理方法 需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压力容器 应按照 容规 第73条 第74条规定选择热处理方法 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按照压力容器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方法可分为以下四种 炉内整体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炉内分段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焊后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 使用现场整体消除应力热处理 由于炉内整体消除应力热处理的效果好 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应优先选用炉内整体热处理方法 对于球形储罐和大型压力容器可採取使用现场整体消除应力热处理方法 由于焊后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的效果较炉内整体消除应力热处理差 因而 容规 和标准对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方法的应用作出了较为明确的限制 目前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只限应用于B C D类焊接接头以及球形封头与园筒连接的A类焊接接头 4 怎样确定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最短保温时间 笔者认为 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最短保温时间应按照JB T4709第8章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GB15010 4款将A B类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 s作为确定焊后热处理厚度 也就是说 GB150是按照钢材厚度 s确定焊后热处理最短保温时间的 而JB T4709则将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厚度 PWHT作为确定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规范参数的依据 也就是将 PWHT作为确定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最短保温时间的厚度 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焊件的残余焊接应力 以保证焊件的使用性能及稳定尺寸 保证焊件的安全使用 因此 决定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厚度的规范参数是焊缝厚度而不完全是A B类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 显而易见JB T4709的规定较之GB150的规定更为具体 更为合理且符合实际 但是JB T4709 2000标准的8 2 2 3款有印刷错误 其间将 焊缝 两字漏掉 应将原条文 接管 人孔与壳体组焊时 在接管颈部厚度 壳体厚度 封头厚度 补强板厚度和连接角焊缝厚度中取较大者 的内容 更正为 接管 人孔与壳体组焊时 在接管颈部焊缝厚度 壳体焊缝厚度 封头焊缝厚度 补强板焊缝厚度和连接角焊缝厚度中取较大者 如图 有一台钢制压力容器 壳体材料为16MnR 厚度36mm 接管材料为16Mn 厚度65mm 对于此结构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需最短保温时间t计算如下 接管壳体 按照JB T4709的8 2 2 3款修改前条文计算 PWHT 65mmt 2 1 4 65 50 25 h 2 15h 129min 按照JB T4709的8 2 2 3款更正后条文计算 PWHT 36mmt 36 25h 1 44h 86 4min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 两者之间相差42 6min 4 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质量控制4 1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的控制环节和控制点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共设5个控制环节9个控制点 见表1 表1 具体要求和内容见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 编写的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人员培训考核教材 2008版 第十四章 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 其中在 热处理准备 这个控制环节中 设置了热处理设备和记录 控温仪表 热电偶数量和布置两个控制点 在相应的程序文件中设有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在相应的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表卡中设有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报告和检验合格证 上述质量控制要求保证了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是在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进行了测定并出具检验合格证之后才允许进行 带有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示意图的检验合格证应悬挂在热处理炉明显位置 4 2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的测定目前国内关于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的标准有两个 一个是JB T10175 2000 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 另一个是GB T9452 2003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另外JB T6049 1992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 已经作废 并入到GB T9452 2003之中 在JB T10175 2000标准中 规定了热处理人员 作业环境 设备及仪表 工艺材料 工艺 技术文件与资料等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JB T10175标准将热处理炉按有效加热区保温精度 炉温均匀性 要求分为六类 其控温精度 仪表精度和记录纸刻度等要求如表2所示 表2热处理炉按保温精度分类及其技术要求 JB T10175规定 热处理炉的每个加热区至少有两支热电偶 一支接记录仪表 另一支接控温仪表 安放在有效加热区内 其中一个仪表应具有报警功能 每台热处理炉必须定期检测有效加热区 检测周期见表3 检测方法按GB T9452的规定 其保温精度应符合表2要求 应在明显位置悬挂带有有效加热区示意图的检验合格证 热处理炉只能在有效加热区检验合格证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表3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检测周期及仪表检定周期月 在GB T9452 2003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中同样将热处理炉按照保温精度分为六类 其分类方法和技术要求与JB T10175 2000标准完全一致 在GB T9452 2003标准中 也有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的测定周期及炉温仪表检定周期的要求 与JB T10175 2000标准基本一致 见表4 表4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推荐测定周期及仪表检定周期单位为月 GB T9452列出了热处理炉凡属下列状况之一者 均应测定有效加热区 新添置的热处理炉首次应用于生产 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的热处理炉 热处理炉生产对象或工艺变更 需要改变保温精度时 控温或记录热电偶位置变更时 定期或临时进行有效加热区检测时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是指经过温度测定而确定的满足热处理工艺规定的加热温度及保温精度的工作区间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的目的是 工件在装炉时 进入到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内 然后进行热处理 从而保证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达到热处理工艺规定的加热温度和保温精度 保证了工件的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 压力容器的热处理炉大多属于GB T9452 2003标准的周期式箱式热处理炉 GB T9452标准在周期式箱式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的检测点数量及位置的布置中 将热处理炉的宽度 b 限定为 1 5m 而热处理炉的长度 L 限定为 3 5m 5m 也就是说 适用于GB T9452标准的周期式箱式热处理炉其最大宽度为1 5m 长度为5m 因而当周期式箱式热处理炉的宽度大于1 5m 或长度大于5m时则无法按此标准要求测定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范围 实际情况是 目前国内大多数用于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的周期式箱式热处理炉在宽度 b 上大于1 5m 或长度 L 上大于5m 一般在长 宽 高尺寸方面达到15m 4m 4m左右 在长和宽方面较大的超出了GB T9452标准的尺寸限定 因此对用于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的周期式箱式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的测定 GB T9452 2003标准仅只能作为参考使用 GB T9452标准中未明确测定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的法定单位 也就是说 拥有热处理炉的企业可以自己测定 自行颁发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检验合格证 在JB T10175 2000和GB T9452 2003标准中 对于有效加热区保温精度等级最低的第 类热处理炉 有效加热区保温精度为 25 即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大于50 而 容规 第73条4款和JB T4709第8章中规定 不大于65 球形储罐除外 即 32 5 两者间有差异 容规 和JB T4709对此要求放宽 纵观上述两个标准 JB T10175和GB T9452 笔者认为这两个标准主要是为机械零部件 如轴类 齿轮类等 的热处理而编制的 适用对象是中小型热处理炉 长 宽 高为5m 1 5m 2m左右 热处理方法属于机械零部件的正火 退火 回火 淬火 调质和表面处理等 并不是为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编制的 如果按照上述两个标准进行有效加热区测定 必然存在不少困难 其可操作性差 甚至于不可行 因此 有必要针对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实际情况 制定压力容器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和压力容器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的标准 5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的热处理5 1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的热处理应按JB T4746 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的6 4款的规定进行 5 2奥氏体不锈钢封头的热处理 除按JB T4746 2002规定之外 笔者认为 对于有应力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封头在热冲压成型和冷旋压成型之后 建议进行固溶处理 用以恢复奥氏体钢板的供货状态 固溶状态 保证封头母材的抗应力腐蚀能力 对于有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封头 在热冲压成型之后 也应进行固溶处理 6 结语6 1关于钢制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目前国内尚无专业标准 钢制压力容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要求分散在 容规 GB150 GB151 JB T4709 JB T10175和JB T9452等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之中 6 2钢制压力容器是否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按GB150和GB151判断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方法按 容规 执行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最短保温时间由JB T4709确定 6 3按照压力容器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 热处理炉使用前应按照JB T10175和JB T9452标准进行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 并具有有效加热区示意图的检验合格证 检验合格证应悬挂于该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产士国考试题及答案
- 雨水收集系统材料质量检测报告
- 废弃建筑塔吊处理方案设计
-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分析报告
- 无事故安全记录企业荣誉证书模板
- 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培训
- 生物实验安全操作标准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概念
- 姑苏区品牌活动策划方案
- 学生劳动精神培养班会活动策划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 颈脊髓损伤患者护理查房PPT
-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课件
- 高中英语 选必B1 Unit2 Onwards and upwards 第4课时-Developing ideas 课件
- 浙大中控DCS图形化编程(“模块”)共248张课件
- 自采商品管理流程
- 第2章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 有机化学 第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 建设工程文件收集整编系统
- 小学三年级英语26个字母练习题
- 医院应聘报名表(护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