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_与_偏见_柯布西耶_现代城市_理论在巴西利亚的实践评析.docx_第1页
傲慢_与_偏见_柯布西耶_现代城市_理论在巴西利亚的实践评析.docx_第2页
傲慢_与_偏见_柯布西耶_现代城市_理论在巴西利亚的实践评析.docx_第3页
傲慢_与_偏见_柯布西耶_现代城市_理论在巴西利亚的实践评析.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傲 慢 ” 与 “ 偏 见 ”柯布西耶“现代城市”理论在巴西利亚的实践评析魏彤岳,田野,杨军 摘 要 巴西利亚的规划和建设是柯布西耶“现代城市”理论下的实践典范,拥有众多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在高原建都,具有简洁的“十”字结构和“飞机”形布局,具有结合了公共空间组织功能 和城市象征性意义的绿色中轴线,打造了以邻里单位模式组成的理想住区模式“超级小区”,构 筑了众多“新建筑”式的高原地标建筑。同时,巴西利亚也遭受着众多“偏见”:功能分区过于明确, 交通组织出现“方便”与“不方便”两个极端效果,缺乏对城市文脉的传承,郊区聚集了大量的别墅 区和贫民窟。这些都为我国大力发展新城建设、促进旧城更新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巴西利亚;“现代城市”理论;柯布西耶文章编号1006-0022(2011)S0-0183-05 中图分类号TU9 84 文献标识码BPride and Prejudice: Research of Corbusier s Modern City Theory in Brasilia/Wei Tongyue,Tian Ye, Yang JunAbstract Brasilia s planning is base on the Corbusier s modern city theory, and has these pride like: building plateau, the compact Celtic cross and airplane form layout, the green axile wire which contain the public space function and urban symbolic content, the super residences which consist by the neighborhood units, the plateau landmark in new building. It also gets the prejudices like: the too explicit function area, the most convenience or most inconvenient translate, the lack of urban culture, the lots of villas and slums in suburbs. All the pride and prejudice of Brasilia have brought the new enlightenment to China s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Brasilia, Modern city theory, Corbusier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西方世界在物质规划层面集中形成了几个伟大的城市构想和 实践,其中法国人勒柯布西耶提出的以新建筑运动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理论,逐步形成了理性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写入了雅 典宪章,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近代规划学科的 重要内容,至今有着深远影响。该理论最伟 大的实践之一就是被誉为“准柯布西耶式”的 巴西利亚规划。但是,就是这样一座完全遵 循柯布西耶思想建设、被联合国评为“最年 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结构和面貌经历半 个世纪仍保存完好的城市,却引起各界的争 议和质疑,其城市建设甚至被称为是规划师 与建筑师的“孤芳自赏”。我国的城市规划者 对于巴西利亚的感受多源自于书本,可能是 因为对雅典宪章一些思想的质疑和批判,使人们一度忽视和曲解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一些核心思想,而巴西利亚因此更莫 名其妙地成为了规划史上的失败案例。笔者 因工作机会有幸踏上巴西利亚的土地,身临 其境地感受这座传奇的城市带给我们的视觉 冲击和心灵震撼,并试图从中获得一些针对 国内目前规划工作的启示和反思。1 巴西利亚的“傲慢”“傲慢”这个词与巴西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大相径庭,但笔者拟人化地称巴西利亚是 “傲慢”的,是因为她拥有太多可以骄傲的资 本:她不仅是城市规划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更 是当代建筑的一枝独秀,最难得的是在半个 世纪的批判和质疑声中,她却丝毫不受任何18 320 11 年增刊 第 27 卷图 1 卢西奥科斯塔设计巴西利亚时的草图图片来源:第 5 4 届世界住房建设大会会议资料。图2 巴西利亚影像图(2008年)图片来源:网络 GOOG LE EAR TH 地图。影响地独自成长着、发展着。在全国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设计比赛,卢西奥科斯塔的作品获得 第一名,他的学生建筑大师奥斯 卡尼迈耶设计了城市内几乎所有的 建筑。正是因为巴西利亚是现代社会 唯一一个完全按照规划建设起来并保 存完好的城市,所以联合国 1987 年 破例把她定为“人类历史文化名城”, 成为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柯布西耶从头到尾并没有参与 巴西利亚的规划,但后人却把它称为“准柯布西耶城市”,因为卢西奥科斯塔严格遵循了柯布西耶精心撰写 的国际建筑师大会的教条,遵从于 “光辉城市”的布局,而且参照了柯 布西耶设计的另一个城市印度 昌迪加尔的风格。1.1 起步“高调” 高原建都巴西利亚是巴西历史上继萨尔瓦 多和里约热内卢之后的第三任首都。1956 年,以坚持发展主义著称的总统 库比契克为了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及加强对各州的控制,向美国贷巨资,仅用了41 个月的时间,在海拔1 200 m 的荒凉高原上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新 城市。在巴西利亚建都前,库比契克1.2 天生“傲骨” 城市结构在巴西利亚的规划建设中,人们 可以最直观地感受到雅典宪章中 的核心思想:从空间结构来说,科斯 塔将巴西利亚设计成了简单的“十” 字结构,预示着点、线、面这几个空 间要素最简洁而有力的结合。由于受 巴西利亚高原地势的影响,其中一条 线被设计成略带弯曲的弧线,这样, 一个被称为“飞机”或“飞鸟”的城 市结构诞生了。在这个“飞机”结构 诞生的同时,骨架上的地标建筑和端 点的广场空间处理被一并考虑(图 1)。在这架“飞机”的“机身”上, 从“机头”到“机尾”依次设置总统府邸、三权广场、最高法院、国会 大厦、外交部、司法部、办公建筑群、国家大教堂、纪念堂、大剧院、 电视塔、火车站等,整个“机身”由两条车站大道和中轴绿化串联起 来。在“机身”与“机翼”的衔接处,是巴西利亚的商业商务区,这 里也是巴西利亚高层建筑最集中的地方,但是建筑密度却不足 1 0 , 体现了柯布西耶理想模型中城市中心区向高发展以降低建筑密度的理 念。两个“机翼”是由多个类似豆腐块的邻里单元组成的居住区,按 照柯布西耶的理论,这里被建设为多层公寓区。整个“机身”与“机 翼”的“十”字结构由简洁高效的立体交通路网组织起来,“机翼”上 的次一级路网采用棋盘式布局,整体上体现了那个时期工业生产的时 代精神。“机头”的前面是历时四年开挖的人工河,为周边的郊野别墅 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景资源。而“飞机”的尾部则设置有体育城、工业18 4图3 巴西利亚城市中轴线图 4“超级小区”局部影像图(2008 年)图片来源:网络 GOOG LE EAR TH 地图。区和教育区等。应该说,巴西利亚的规划布局是柯布西耶“现代城市” 设想的完美展现(图 2 ) 。1.3 “高傲”的脊梁 绿色中轴线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写 道:轴线是建筑中的秩序维持者。在 巴西利亚的规划建设中,长6 km、宽350 m 的城市中轴线形成了整座城市 的脊梁。站在巴西利亚电视塔上,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条绿色轴线所带来的视觉震撼。正是由于这条轴线的 存在,使巴西利亚所有的公共建筑都 可能成为建筑艺术的经典,使巴西利 亚城市核心的立体交通组织显得更 加简洁高效,也使柯布西耶理论中城 市中心区的“高层低密”的想法得以 完好的实现。巴西利亚中轴线上的绿化采用 了草地的形式,成为了“城市地毯”。从视觉效果看,“绿毯”将轴线中央的国会大厦、两侧的公共建筑和立体 的道路交通有机地协调了起来,达到 了整合城市功能、形态和文化三个方 面的目的( 图 3) 。1.4“骄傲”的住区名称“超级小区”“飞机”的“两翼”上,是以邻 里单位模式而组成的多层公寓住区。 每个住区由 2 00 m 2 00 m 的基本 细胞单元整齐地排列组成,并通过 “机翼”上的主干路网串联起来。在 这里,可以看到一个近乎理想的住 区模型,被设计者自豪地称为“超级 小区”( 图 4 ) 。在布局手段方面,在同样尺度 的邻里单元中,尽管采用的都是入口设置商业服务区,邻里单元间设置学校、幼儿园等的模式,但每一个 单元内部的建筑布置、路网组织、绿 地景观都力求各不相同。在交通的 组织上,除了每个小区对外可以通 过匝道立体交通便捷地联系到主干路外,小区各个单元之间还设有一条自由的慢行步道,在这些步道旁 边设有小教堂、公厕等小型公共建 筑,体现了设计者对细节的关注。在 人文关怀方面,“超级小区”内的所 有公寓的一层都是半架空形式,一 层空间全部用作“社区客厅”和必要 的物业管理用房。尽管这些建筑都 已有 5 0 岁的“高龄”,但“社区客 厅”的细节仍体现出设计的精致。据 说这里每户都拥有近两百平方米的 建筑面积,但人们更愿意在公共空 间内进行交流、活动。“超级小区”的这种模式,倡导的正是一种“小社区、大家庭”的社会思想(图5,图6)。1.5“傲慢”的高原地标浮云下的公共建筑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曾说过:“到了巴西利亚,你们就会 感觉像踏上了另一个星球。”在这里, 视觉震撼不仅源自独特的城市空间, 更来源于那些矗立了 5 0 年的“新建 筑”。受新建筑运动的影响,这里的 建筑大都采用混凝土结构,线条简 洁优美,极大地发挥了钢筋混凝土18 520 11 年增刊 第 27 卷图 5“超级小区”内部空间 图 6“超级小区”公寓首层的公共客厅图7 巴西利亚国会大厦 图8 巴西利亚国家大教堂功能的、可有效组织公共空间、降低城市中心区密度的中轴线设计仅在 极少数城市得以实施。2.2“最方便的城市”与“最不方便的城市”在对巴西利亚的诸多评价中,有 这样两句评语:一个是“最方便的城 市”,另一个是“最不方便的城市”。“最方便的城市”是指依据柯布 西耶的理论,巴西利亚利用两条十字相交的主干结构和现代化的立交形式,无须设置任何交通信号灯就能使 这座城市里的人方便、快捷地驾车到 达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因此,在这 座城市的两条轴线上,隐约体现了 “线型城市”的理想模型。“最不方便的城市”是因为这种 不设置交通信号灯的“现代化交通”模式,使得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快速奔跑穿行马 路。而在城市中轴线两侧的行政办公 区内,缺乏商业建筑和富有生活气息 的底层商业界面,使得办公区的人们 的就餐、娱乐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 此,尽管这里在外人看来是建筑艺术 的博览会,但对于在这里工作的人来 说,生活“缺少了乐趣却平添了危险”。的力学性能和造型能力。同时,建筑多建在水池之上,体现了雕塑的美 感( 图 7 ,图 8 ) 。值得强调的是,在巴西利亚的 设计中,设计师采用了“动态设计”的手法,其设计灵感来源于高原上 的浮云。因此,建筑多采用乳白色,在阳光与浮云的斑驳阴影下体现流 动的美感。加之中轴线上的建筑密度极低,广场宽阔,这种博物馆式的 建筑陈列方式可以让人更单纯地观赏和感受建筑,从而更容易获得视 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存在的批判和质疑做一个简单总结和刍议。2.1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在柯布西耶的理论中,现代城市 应该严格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城市中 心应向高发展以降低建筑密度。在巴 西利亚的规划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 “机身”的行政办公区和商业商务区、 在“机翼”的居住区、在“机尾”的 工业区等空间功能区的划分。而在目 前对城市功能结构布局的新认识中, 提倡的是将城市的多元化作为城市 发展的基础,城市的布局是经济活动 紧密关联的“网络”模式,这无疑对 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空间布局有 了更进一步的正确认识。但目前在城市中心区或核心区 建设中,受经济价值最大化思想的影 响,往往只注重“向高发展”,而忽 视了“降低建筑密度”,这样在城市 公共交通系统跟不上、机动车过快发 展的今天,中心区交通拥堵的城市病 症日益严重。在规划设计中,为了提 升城市形象只会做“密”,不会做“疏”, 柯布西耶理论中“降低城市中心密 度”“疏解交通矛盾”的核心思想被 完全忽视。这种结合绿地、交通走廊2.3 缺乏对城市文脉的传承由于柯布西耶的规划设计和建 筑思想源自于新建筑革命,人们称 柯布西耶对于城市文脉的传承从不 关心也无法关心。但是巴西利亚的 规划与柯布西耶的理想城市模型有 一个差异:柯布西耶是希望通过对 旧城本身的内部再改造,使这些城 市能解决现存的问题,是以旧城改 造为出发点的,而巴西利亚是一座 从无到有的新城市,因此对于城市 自身的历史文脉几乎无法谈及传承。 但是可以看到,在塑造新的城市文 化特别是建筑文化方面,巴西利亚 的设计者是独具匠心的:象征性极 强的城市空间和独具特色的现代建2 巴西利亚的“偏见”巴西利亚这种特立独行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模式,50 年来吸引了诸 多目光。而规划建筑学界多年来对雅典宪章的重新审视和批判,必 然会使巴西利亚成为争议和质疑的焦点。这些争议和质疑大多基于对城 市建设实践的反思与总结,对未来城市发展无疑起到积极的推动、指导作 用。从将巴西利亚拟人化的角度看,笔者将这些争议和质疑称为“偏见”。 以下笔者就规划与建筑学界多年来对于巴西利亚城市规划与建设实施18 6。3 结语筑在高原的蓝天和浮云的映衬下,强烈地回击了对现代化城市建设“千 城一面”的说法,而巴西利亚自身独 特的建设过程和完好的城市面貌保 护使之获得了“人类历史文化名城” 的世界级文化殊荣。设计的城市最重要的范例,在当代建筑中却是一枝独秀。设计师若不从中 获得教益,实在愚不可及。”尽管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论是以改造旧城为目的,但巴西利亚 这座新建城市的实践对其理论进行 了完美的诠释,即使是在我国倡导 “节能节地”发展模式的背景下,大 力发展新城建设、促进旧城有机更新 和保护的今天,仍会给我国的规划建 设工作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准柯布西耶式的巴西利亚规划, 起源于人类对理想城市模型的追求和探索。但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好的城市规划方案是相对平衡的,处于优 点最大化、缺点最小化的状态,不存 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规划。“理想 城市”只存在于一定假设前提下,它 的意义是为规划师们更新对城市的 认识提供新的角度、价值标准和分析 框架,但在现实中应用那些所谓的 “理想城市”模型却要非常小心。最后引用埃德蒙N 培根的话 作为本文的结束:“巴西利亚曾受到 许多批评家的中伤,尽管他们大多并 没有去实地看一看。但作为一个整体参考文献1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朱 琪译 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52张 捷,赵 民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田园城市思想的世纪演绎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巴西利亚:准柯布西耶城市J商务周 刊,2010,(9):4 6-4 74胡 浩巴西利亚:乌托邦城市的降生J 地图, 2011,(3 ):60-675陈一新深圳 CBD 中轴线公共空间规划的 特征与实施J城市规划学刊,2011, ( 4 ): 1 1 1 - 1 1 8 2.4 存在一个“城外之城”在巴西利亚建成后的几十年里,在 这架“飞机”周边的郊野区内,聚集了 大量的别墅区和贫民窟。规划建筑业 内人士将这种现象描述为:“与柯布西 耶的昌迪加尔相似,人们好像大都不 愿意住在这座城里,而宁愿住城外的 贫民窟或在郊区建造别墅。城外的边 远地区出现了另一片未经规划的与中 心城区的严格秩序完全不同的城市”。 在巴西利亚260 万人口中,约有70 的人住在了“飞机”之外的郊野别墅和 贫民窟中,这和柯布西耶的那个著名 的300 万人口规模的现代城市理想模 型设想惊人的相似:“40 万人住在城市 中央的24 栋摩天大楼中,60 万人居住 在外围多层连续的公寓内,在最外围 的郊区花园住宅中住着200 万人”。 作者简介魏彤岳,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田 野,博士,高级工程师,天津市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 军,硕士,高级工程师,天津市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所长。 收稿日期 2 0 1 1 - 1 0 - 1 0上接第 182 页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都市景观的未来演变方向。而在中 国这样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 政策转变方向决定都市景观的未来 演变方向与开发,2009,(5):73-764 梅 琳,龚胜生,颜 俊城市化过程中 武汉都市景观系统的演变特征J现代 城市研究,2009,(7):39-4 65李团胜沈阳市都市景观演变及其驱动因 素分析J人文地理,2005,(4):5-8 6吴启焰,甄 峰建造环境供给结构的转型与都市景观的演变 J 地理科学, 2001,(4 ): 360- 3677马 强,魏宗财基于 RS/GIS 的城市景 观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规划师,2009, ( 3 ): 7 0 - 7 4 8吴左宾,孙雪茹,杨 剑土地再开发导 向的用地改造规划研究以西安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期用地为例J规划 师,201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