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办公范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一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五常市兴隆中学关志波一、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使小组合作、讨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阅读理解、感受、体悟园林建筑的自然美,让每个学生从心底热爱自然。二、教学方式的构建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画面,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更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及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园林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利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面与文字叠放,能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理解、领悟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篇说明文适合培养学生自我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成“整体把握”“具体感受”“审美探究”的学习过程。三、教材分析1、地位:本文是五四制九年义务教育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一篇说明文。本册教材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其次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其准确的说明语言。因此,作为说明文的起始课,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学好本文,对学习其他说明文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2、教材内容分析: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作者叶老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绍。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建筑上的成就,称其为“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即典范之作。然后,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布局,写得情文 1并茂,趣味盎然。我觉得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像导游词一样的平面介绍,也不是呆板严肃的结构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展示在读者面前,所以作者在文中处处提到“画”字,使读者无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感觉,不见其景却如临其境!学习这样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获得美的享受。四、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课文总说和分说的说明顺序2、通过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方法与过程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的方法2、培养学生讨论、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3、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探究的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初步鉴赏能力的培养五、教学设计方法、手段我没有去过苏州园林,读了叶老的苏州园林之后,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园林建筑更是富有诗情画意。虽然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真的不想让这种诗情画意在传统的教学中流逝,于是我让学生抓住“以读为本”的宗旨学习课文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说话、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鉴赏、在读中感受。具体来说,我是让学生在读中思考、领悟最能表现苏州园林特点的句子,整体把握全篇关键所在,然后通过朗读具体感受苏州园林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苏州园林独有的艺术魅力。同时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自主解决问题,用电化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解、鉴赏能力。六、教学过程导入课文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园林,因其独特的园林艺术而名闻天下。如果我们能去游览一番,定会终身难忘,可惜条件有限。我们就通过学习叶老的这篇苏州园林,来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出示课题、作者的镜头学习新课第一步:现在,让我们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可以把课文的重要内容、重要信息、关键语句划出来。读完后我们交流。读的过程如有疑问、请举手。同学一起交流通过学生交流明确“标本、鉴赏”两个关键词放镜头2:出示“标本”“鉴赏”解释“标本:让学生说。为什么苏州园林可以称它是“标本”呢?那么这幅画中,都有些什么内容呢?把这些都有机布置在一起就成画了吗?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吗?放镜头3关于亭台轩榭自然之趣假山池诏艺术花草树木画意花墙廊子画意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特点,每一张画片都是一幅完美的画。可见,苏州园林的特点确实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我想:这就是标本,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园林的特征。我们读说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征。接下来再释义“鉴赏”,和“欣赏”“观赏”比较释意板书:欣赏、玩赏、鉴赏可见,作者写苏州园林,是从鉴赏的角度写的,所以他会看到一幅幅画。2、第二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鉴赏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写得最好。下面老师来谈谈看法,好吗?老师读了这篇课文,觉得第4段挺好。放镜头4结构美总论分说从多角度说的字样,并板书因为:第一,层次清楚:第一句话是总说,“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后分两个层次来对第一句话进行说明,先说假山,后说池沼。这样,文中总说分说清清楚楚。再看写假山时也是按总分顺序写的。第二,多角度来说,如写假山部分:先正画写假山“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后呢,从设计者和匠师的角度来写,就是“设计者、匠师”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画,所以他们堆叠出来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画。最后从游客角度写。游客攀登假山时,能欣赏到、领略到这些画意,因此即使这些在城里的假山,也会让游客觉得“身在山间”。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课文在写假山时,为什么要从设计者,匠师和游览者的角度来写呢?我们再回头看这些文字中第三句话:“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这些句子能涵盖苏州园林所有的假山吗?不能。因为从正面写。是写不尽假山的美的,只有写设计者、匠师,写了游览者后才可把假山的美都表现出来了。我还喜欢这段文字的语言,请看:放镜头5鱼戏莲叶间镜头板书语言美 概括性强精练而形象一、概括性强。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这个句子将苏州园林的假山艺术都概括出来了,它强调的是艺术,假山的堆叠充满了画意,这就是艺术。二、精练而形象。如结尾句“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这中间“鱼戏莲叶间”就是一幅画:红色的鲤鱼,翠绿的莲叶,清澈的池水,它把鱼、莲叶和水的美都表现出来了。“戏”字用得非常形象,将鱼儿那种调皮、玩耍、游戏的神韵、灵气都写出来了,而画恐怕就达不到这种境界了,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又是入画的一景”,句中的“又”字,它强调这是许许多多画中的一幅,一个“又”字,涵盖了多少内容啊。大家看,仅这么一个句子,就让我们感觉到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精练而形象,似乎也充满了画意。3、下面,让我们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来集体朗第4段。 师小结:同学们:鉴赏课文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今天,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鉴赏的:一个是结构,一个是语言。读书也可从两方面读:初读了解,再读精读、鉴赏品味。下边,请同学们也像老师那样,从这两个角度来鉴赏。小组合作完成,然后交流。知识探究、延伸同学们,我们刚才跟着作者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实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苏州园林还有很多美地方。老师提示,如园林里的楹联是可以研究的课题。什么是楹联?现在大家看这幅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镜头6演示楹联大家看看:这幅楹联挂在哪里最合适?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与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图。楹联与景物是相互映衬的,这就是苏州园林的另一个方面。这个课题值得我们研究。最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苏州园林带给我们的精彩和美丽这是我设计的苏州园林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我将采取分组合作、研讨,让学生梳理归纳全文脉络,并展示给大家。明确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及其特点。板书设计我采取框式结构形式,按文章结构特点来设计的,直观清晰。七、设计特点: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安排了三次阅读活动,每次的目的不同,这样安排强调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放手让学生自由读,有创意的读,而不是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这样设计符合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安排三次比较集中的合作交流活动。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以自己的行动对学生的阅读和表述起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教师又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第二篇:苏州园林叶圣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合理的结构方法;2、是通过对课文重点词语的揣摩,让学生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的总分结构方式和对本文语言的揣摩。课时安排:2课时课型选用:析读课型教学过程:分为三步完成:第一步:读课文,分析写了什么第二步,读课文,分析怎么写的第三步,读课文,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操作如下:第一课时第一步:读课文,分析写了什么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苏州园林。导语关于作者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 1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2、学生通读课文,标示段序,扫清字词障碍。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按以下句式说话第段写的是苏州园林。教师引导示范:第 。学生说话:第2段写的是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3段写的是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4段写的是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5段写的是苏州园林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6段写的是苏州园林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第7段写的是苏州园林讲究角落的图画美。第8段写的是苏州园林讲究门窗的图案美。第9段写的是苏州园林讲究色彩的搭配。?第二步,读课文,分析怎么写的学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写苏州园林的?1、从课文结构上分析教师引导分析:课文是用总分结构写的。第1、2段为总写,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点。第36段为分写,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79段也属于分写,从小处、细部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2、从说明方法上分析教师示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的特点。学生说话:“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突出苏州园林布局的特点自然之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苏州园林的艺术风采。“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从语言上分析表达方式:教师示范:如第1段中的议论,第7段中的描写等,既增强课文的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学生说话:如第5段:第1 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式描写,描写了俯下的搞树和仰起的低树相映成趣的情态,富于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式议论,阐明了这种栽种的理由及艺术效果;第5句式描写,描写了几个园里古老的藤萝,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词语:教师示范:“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用“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学生说话:“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用词讲究分寸,不因其“多”或“少”二或略例外,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修辞:教师示范:排比设问比喻学生说话:教师小结:正是因为作者在说明中运用了形象地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才使我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油然而生“眷念”之情。第三步,读课文,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学生读课文,说说各段的写法有说明好处。教师示范:第1段在文中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它说出了苏州园林的影响。写出其地位,道出了写作目的,使读者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轮廓。同时也为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图画美埋下伏笔。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字词并用新词造句。2、认真观察学校主教学楼,运用一定得修辞方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文字。第三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增城中学姚 梅 桂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这篇课文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总的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文章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领会到园林独特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同时,还能让我们从中获得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这是一篇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学生通过对前面两篇说明文的学习,对说明文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就再次以此文作为切入点,再次巩固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在阅读和写作中学会运用,以此提升学生的说明文阅读能力。第一节课的重点放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以及结构特点, 初步感知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第二节课则是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文段,让学生朗读课文,揣摩和体味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同时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 方法说明事物。通过片断作文写作进行拓展迁移练习。知识与能力: 1、,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理清总说、分说的结构。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过程和方法: 1、通过朗读和自主学习的方法来体味说明语言的多样性。2、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作者笔下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学生热爱古老园林的感情。1、理清总说、分说的结构。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2、体味说明语言的多样性。3、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凡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被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景色所陶醉的。人们对苏州园林的评价是“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见苏州园林的绝美之处了。二、聚焦苏州园林下面请同学看一组图片,让我们在视觉上对苏州园林来一次赏美大餐。图片的美无疑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而用准确的文字来解说苏州园林 1的美自然又是别有另一番的滋味了。下面,让我们跟随着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文字,一同走进苏州园林,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世界。三、走近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四、生字词积累和运用正音、正字。1、轩 榭2、败 笔3、丘 壑4、嶙 峋5、镂 空6、蔷 薇7、明 艳8、因 地 制 宜9、重 峦 叠 嶂10、斟 酌 11、阑 干朗读词语的解释。词语的学以致用。请在上面的词语中任选35个词语造一段连贯的话。五、温故而知新:复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把握各类说明文的特点: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是事物说明文,如看云识天气是事理说明文。按语言特点的不同,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2、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通过贯穿全篇的中心句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3、理清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4、准确判定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是为说明内容服务的。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引用等。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6、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六、整体感知:初读课文,读得明白。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理清文章的结构。3、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4、全文从第段开始到结尾,共有几次提到“图画”、“画图”、“画”,用圈点法圈出这些句子。 明确:学会抓住中心句的方法来把握全文,以及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游园”“如在画图中”是本文的总纲,其总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讲究”上。2、全文共10个段落。各段段意: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点;介绍建筑物的布局;介绍假山池沼的艺术;介绍花草树木的画意;介绍花墙廊子的层次;介绍细小角落的图画美;介绍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介绍屋的色彩装饰;结束语。3、第一部分:第自然段;第二部分:第自然段;第三部分:第自然段。 教师小结:如此来读文章,就把长文章读“短”了,再来分析文章的结构就简单了。4、明确:共有十处。这一处处生动的“图画”,形象地告诉我们:苏州园林无论是讲总特征,还是四个“讲究”,再到讲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的方面,都是紧紧扣住“完美的图画”这个文眼来行文的。“完美的图画”就是全文的关键词和文眼。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读得清晰学生自主学习,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我们来看看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教师点拨:全文结构是:总分总。第一部分是总说;第二部分是分说,其中第段概括了全文的中心,因为这一段点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汕头市金平区九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江西都市城际公交有限公司招聘4名劳务派遣驾驶员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化学九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2030肉牛养殖区域分布特征及市场潜力与投资布局建议研究报告
- 2025山东东营市东凯中学招聘劳务派遣教师2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河南省洛阳市名校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四川宜宾市高县医疗保障局招聘劳务人员2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菏泽成阳学校宿管及安保招聘39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锦泰集团招聘1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批非事业编制招聘8人告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上)
- EP 中文的课件资料
- 碳纤维材料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优质资料
- GB/T 95-2002平垫圈C级
- 现代化工绿色化工课件
- 单孔腹腔镜课程讲义课件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课件
- 普通逻辑ppt课件(完整版)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 DB32∕T 4065-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 施工现场环保工作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