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循环显示.doc_第1页
EDA循环显示.doc_第2页
EDA循环显示.doc_第3页
EDA循环显示.doc_第4页
EDA循环显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 山 大 学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燕山大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题目: EDA循环显示 学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吕宏诗 张强 教师职称: 实验师 实验师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基层教学单位:电子实验中心 学 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EDA循环显示设计技术参数在8*8点阵电路上实现EDA的自动循环显示。每次显示EDA三个字母中的一个。设计要求在8*8点阵电路上完成显示。工作量学会使用Max+PlusII软件和实验箱;独立完成电路设计,编程下载、连接电路和调试;参加答辩并书写任务书。工作计划1. 了解EDA的基本知识,学习使用软件Max+PlusII,下发任务书,开始电路设计;2. 学习使用实验箱,继续电路设计;3. 完成电路设计;4. 编程下载、连接电路、调试和验收;5. 答辩并书写任务书。参考资料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EDA课程设计指导书.指导教师签字 张强 吕宏诗基层教学单位主任签字金海龙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目 录第1章 设计说明 4 1.1 设计要求 4 1.2 设备简介 4 1.3 设计思路 5第2章 设计原理 6 2.1 真值表 6 2.2 八进制计数器模块原理图 8 2.3 自动循环模块原理图 9 2.4 显示“E”“D”“A”模块原理图9 2.5 总原理图 12第3章 波形仿真图13第4章 管脚锁定及硬件连线15第5章 总结 16参考文献 17附: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设计题目 :EDA循环显示第1章 设计说明1.1设计要求1、 采用双色点阵设计EDA循环显示功能 2、学会使用Max+PlusII软件和实验箱 3、独立完成电路设计、编程下载、连接电路和调试1.2设备简介 1、8*8双色点阵 如图1所示实验箱上的8*8双色点阵显示模块,由点阵显示信号接线组“COL1-8R(T)”“COL1-8G(T)”“ROW1-8(T)”和双色点阵显示组成。通过电路控制对8*8点阵进行扫描,可以实现对双色点阵的控制,当列共阳为高电平,行共列为低电平,所接的发光像素点点亮。两发光二极管分别为红色和绿色,同时发亮时为橙色。对双色点阵进行行扫描,可以控制点阵一行一行点亮,当控制频率很大时,由于发光二极管有余辉,且人眼有视觉停留,使得肉眼不能分辨,看起来就是8行一起点亮的, 从而显示绿色的“E”,红色的“D”,橙色的“A”。 图1-1 8*8点阵 图1-2 8*8双色点阵原理图1.3设计思路 由于需要在8*8双色点阵上显示绿色的“E”,红色的“D”,橙色的“A”,首先设计“E”“D”“A”在双色点阵上的排布,当对点阵进行行扫描时,需要八种状态进行控制,使row=0,因此需一片74138 3线8线译码器分别产生8种控制信号,为提供000111八个状态输入,需要十进制计数器74160构成八进制计数器,给74138输入端输入信号。另需3片74138分别控制“E”“D”“A”的产生,并使其在工作时与控制行的74138同步。综上,总体流程为:由一片74160构成八进制计数器,输入端与时钟信号相连,输出端接4片74138的输入端,通过时钟信号对双色点阵进行行扫描,由另一片74160构成一个循环系统,使“E”“D”“A”循环显示。第2章 设计原理2.1 真值表(1)十进制计数器74160真值表 (表1) 表2-1 十进制计数器74160真值表(2)3线-8线译码器74138真值表 (表2) 表2-2 3-8线译码器74138真值表(3)显示绿色的“E”时双色点阵的行列真值表(表3)Row G GROWG1G2G3G4G5G6G7G8Row1=001111110Row2=001111110Row3=001100000Row4=001111110Row5=001111110Row6=001100000Row7=001111110Row8=001111110表2-3 显示绿色“E”的真值表(4)显示红色的“D”时双色点阵的行列真值表(表4) RRow R1R2R3 R4R5R6R7 R8Row1=001111000Row2=001111100Row3=001100110Row4=001100110Row5=001100110Row6=001100110Row7=001111100Row8=001111000 表2-4 显示红色D的真值表(5) 显示橙色的“A”时双色点阵的行列真值表(表5) R/GRow A1A2A3 A4A5A6A7 A8Row1=000011000Row2=000111100Row3=001100110Row4=001100110Row5=001111110Row6=001111110Row7=001100110Row8=001100110 表2-4 显示橙色“A”的真值表2.2八进制计数器模块原理图 图2-1 74-160八进制计数器模块原理图2.3 自动循环模块原理图 图 2-2 自动循环模块原理图2.4显示“E”“D”“A”的模块原理图显示绿色“E”的模块原理图 图2-3 显示绿色的“E”模块原理图 显示红色“D”的模块原理图 图2-4 显示红色“D”的模块原理图显示橙色“A”的模块原理图图2-5 显示橙色“A”的模块原理图 2.5总原理图 图2-6 总原理图 第3章 波形仿真图(1) 显示绿色的“E”的波形仿真图 图3-1 显示绿色“E”时的波形仿真图(2)显示红色的“D”的波形仿真图 图3-2 显示红色“D”的波形仿真图 (3) 显示橙色“A”的波形仿真图 图3-3 显示橙色“A”的波形仿真图第4章 管脚锁定及硬件连线1、管脚锁定: (端口-下载板接口引线号)输入端:CLK -PIN9 CLK1-PIN7 输出端: ROW1-PIN189 ROW2-PIN190 ROW3-PIN191 ROW4-PIN192 ROW5-PIN193 ROW6-PIN195 ROW7-PIN196 ROW8-PIN198RA2-PIN89 RA3-PIN90 RA4-PIN92RA5-PIN93 RA6-PIN173 RA7-PIN174 GA2-PIN75 GA3-PIN83 GA4-PIN85GA5-PIN86 GA6-PIN87 GA7-PIN88 2、硬件连接:频率组模块连接:CLOCK(T) 19-PIN7 CLOCK(T) 13-PIN9 8*8双色点阵显示模块:ROW1-PIN189 ROW2-PIN190 ROW3-PIN191 ROW4-PIN192 ROW5-PIN193 ROW6-PIN195 ROW7-PIN196 ROW8-PIN198RA2-PIN89 RA3-PIN90 RA4-PIN92RA5-PIN93 RA6-PIN173 RA7-PIN174 GA2-PIN75 GA3-PIN83 GA4-PIN85GA5-PIN86 GA6-PIN87 GA7-PIN88 第5章 总结 这次的EDA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并在软件上仿真模拟,再到上箱动手连接硬件得到实验结果,在这期间,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也明白了理论与实际动手操作之间的差距,不过通过老师的指导与同学的帮助,并查阅资料,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慢慢的有了清晰的思路,并动手设计,再到连接试验箱,最后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 。 这次课程设计我做的课题是答案提示板,需要在在8*8双色点阵电路上实现。通过时钟信号对点阵进行行扫描并对列进行控制使其显示是绿色的“E”、红色的“D”和橙色的“A” 。在这几天的课程设计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实际的设计和动手操作,将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并使我学会了管脚锁定的基本方法,掌握了8*8双色点阵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 熟练的掌握了MAXPLUSII的使用方法,熟悉了EDA课程设计实验箱的使用 。 此次课程设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很感谢这次课设,我从中真的是受益匪浅参考文献 1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张强 郑兆兆 周莲莲. EDA课程设计指导书,2011年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指导教师评语:该生学习态度 (认真 较认真 不认真) 该生迟到、早退现象 (有 无)该生依赖他人进行设计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