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课堂笔记.doc_第1页
药物分析课堂笔记.doc_第2页
药物分析课堂笔记.doc_第3页
药物分析课堂笔记.doc_第4页
药物分析课堂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eaders: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work Conference held in XX, which is our concern and love, will greatly promote XX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irst of all, I am representing XX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extend a warm welcome to the attending leaders! XX has been given support and assistance to the province of agriculture,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Office, and expressed heartfelt thanks to all the friends! below, I XX with a brief report. A basic XX of XX municipality located (cities, omitted). One is the superi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XX blue, clear, green, water, air, 70% of land in the territory is covered with forests, grasslands, wetlands and waters, built 7 thousands of square kilometers of the total area of nature reserves. Within major industrial pollution sources, air quality at the national level, national levels, water quality, soil pollution, pure land reputation, was herald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officials the most suitable place for human survival. Second, the enrich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 total area of more than 5 million mu of arable land (which owned 1.53 million acres), the annual grain output of more than 2 million tons and is loc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gold cattle, there should be more than 400,000 acres of grazing grassland, developing animal husbandry conditions; a total area of 4.1 million acres of forest land, rich in precious wood such as pine, ash, yellow pineapple, standing timber volume of more than 26 million cubic meters. Forest Xia has hundreds of species precious wildlife, more than 200 more species precious herbs, annual Super thousand tons of wild mushroom and reserves Super 100,000 tons of mountain dish; nectar plant throughout, can bee 100,000 group, is China bee of Xiang, and national Northeast black bee reserves and important of bee products production base; can using water 2.5 billion cubic metres, should be fishing water 460,000 acres, rich big salmon, and three spent five Luo, North cold water specialty fish; found and proved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has 36 species. Third, geopolitical advantages. XX open midpoint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province along the border, 264 km long border, with national road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 port, built on the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has the largest permanent boundary River Bridge, running at full capacity the annual cargo capacity of up to 2.6 million tons. Russia two (HABA and Marina), two cities (Iman and Lesozavodsk) is the Russian Far East in developed areas. Lesozavodsk is only 8 km from XX port corresponding to the port of markovo, Lu Rinuo station is one of three railway marshalling yards in the far East, the far East-Siberian railway and a parallel road runs through the pass. By rail and road, to the North by HABA capital Khabarovsk, the Russian hinterland, radiation in the CIS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o the South through the port of Vladivostok and the nahuo card on the sea, to reach South Korea, Japan and other Pacific Rim countries and regions. Four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XX tourist resources types, many attractions,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Sino-Russian border-river-wusuli River, a famous treasure island, known as the Oriental Maginot line of the Japanese invading army Tiger underground fortress ruins, General Chi第一章 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药品的质量标准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主要内容和制订的原则。 一、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有:国家药典(中国药典)、局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标准)。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应遵循的原则:1、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2、制订质量标准要有针对性。3、检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4、质量标准中限度的规定,即保证质量和符合生产实际来制订。 总之要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方针。二、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一)名称1、质量标准中药品的名称包括中文和英文名称,中文是按照CADN命名原则命名的;英文名称原则上按照INN命名原则确定英文名或拉丁文名,再译成中文正式品名。药品名称应明确、简短、发音清晰,全名最好不超过4个音节或四个字母。2、对属于某一相同药效的药物命名,应采用该类药物的词干。3.避免采用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二)性状1.外观、臭、味:具有鉴别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内在质量2.溶解性:药物重要物理性质,在质量标准中用术语表示,药典凡例对术语有明确规定。3.物理常数: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粘度等(三)鉴别利用药物分子结构表现出来的特殊化学行为或光谱特征,是鉴别药物真伪的重要依据。鉴别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等。(四)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和安全性四个方面内容。1.有效性检查指和疗效相关,但在鉴别、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中不能有效控制的项目。2.均一性主要是检查制剂的均匀程度。3.纯度要求是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查,一般为限量检查,不需要测定其含量。(五)含量测定用规定方法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常用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学方法和酶化学方法等。使用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测定称为“含量测定”,结果一般用含量百分率(%)表示。使用生物学方法和酶化学方法测定称为“效价测定”,结果一般用效价(国际单位IU)表示。第二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熟悉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计量仪器认证的要求。一、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1.取样:应考虑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样品总件数为X, X3,应每件取样 X300,取样件数为 +1 X300,取样件数为 /2+12.检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3.记录和报告:检验记录应有供试品信息;检验项目、依据、方法;检验数据、结果、结论;检验者签字或盖章。检验报告书内容有供试品信息,检验项目、依据、结果、结论,检验者、复核者及有关负责人签名或盖章还应有报告的日期。二、计量仪器认证的要求:国家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其他计量标准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送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第三节 药物分析中的统计学知识熟悉误差的分类和减小误差的方法。熟悉有效数字的定义、运算法则和修约规则。熟悉相关和回归的定义,相关系数的定义,直线回归的最小二乘法。一、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1.真值 指某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它通常是未知的。由于误差的客观存在,真值一般是无法测得的。测量次数无限多时,根据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的误差分布定律,在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它们的平均值极为接近真值。所以在实验科学中真值的定义为无限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2.误差 测量值对真实值的偏离。误差越小,测量的准确性越高(1)绝对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其单位与测量值单位相同。以代表测量值,代表真实值,绝对误差为:(2)相对误差:表示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比例,相对误差没有单位,便于比较。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100%/1003. 误差的分类根据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二类。二、有效数字1.有效数字:实验测量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只能达到一定的精度,因此测量或运算的结果不可能也不应该超越仪器仪表所允许的精度范围。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只能具有一位存疑值。有效数字的表示:应注意非零数字前面和后面的零。0.009140km前面的三个零不是有效数字,它与所用的单位有关。非零数字后面的零是否为有效数字,取决于最后的零是否用于定位。2.有效数字的修约(1) 四舍六入五成双(2) 只允许对原测量值一次修约至所需位数,不能分次修约。(3) 运算过程中可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计算出结果后再修约至应有有效数字位数。3.运算法则(1)加、减法运算有效数字进行加、减法运算时,按照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保留其他各数的位数。(2)乘、除法运算两个量相乘(相除)的积(商),其有效数字位数与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三、相关与回归1.相关: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确定关系的统计学方法。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形关系用相关系数r度量。相关系数r的值介于0和1之间。2.回归:当变量之间有某种确定关系,回归就是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一般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形回归,基本思路是计算出的直线与各点偏差的平方和最小。第四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熟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中各项指标的定义和考察方法。 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专属性、线性与范围、重现性、耐用性等;测定法的效能指标可评价分析测定方法,也可作为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1.准确度是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通常采用回收率试验来表示。制剂的含量测定时,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试验及计算RSD。回收率(平均测定值M -空白值B)/ 加入量A100回收率的RSD一般应为2以内。2.精密度系指用该法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它们越接近就越精密。在药物分析中,常用标准偏差(SD或S); 相对标准偏差(RSD),也称变异系数(CV)表示。 3.专属性是指在样品介质中有其他组分共存时该分析方法对供试物质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4.检测限(LOD)是指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无需定量测定。LOD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它既反映方法与仪器的灵敏度和噪音的大小,也表明样品经处理后空白(本底)值的高低。要根据采用的方法来确定检测限。当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药物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药浓为LOD;也可通过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即3空或3S空)作为检测限的估计值。如用非仪器分析方法时,即通过已知浓度的样品分析来确定可检出的最低水平作为检测限。5.定量限 (LOQ)是指在保证具有一定可靠性(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分析方法能够测定出的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测定低药物浓度样品时具有的可靠性。它与上述的检测限的差别在于:定量限要定量测定某一药物在样品介质中的最低浓度,且定量限规定的最低浓度应该符合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确定定量限的方法也因所用方法不同而异。当用非仪器分析方法时,与上述检测限的确定方法相同;如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则往往将多次空白试验测得的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即空白标准差)乘以10,作为定量限的估计值,继之,再通过分析适当数量已知接近定量限或以定量限制备的样品来验证。6.线性与范围 分析方法的线性是在给定范围内获取与样品中供试物浓度成正比的试验结果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供试物浓度的变化与试验结果(或测得的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所谓线性范围是指利用一种方法取得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的试验结果,而且成线性的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对于含量测定要求一般浓度上限为样品最高浓度的120,下限为样品最低浓度的80 (但应高于LOQ)。7.耐用性 是指利用相同的方法在各种正常实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所得结果的重现程度。所谓各种正常实验条件,包括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分析人员、不同的仪器、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同的测试耗用时间、不同的分析温度、不同的测定日期等等。分析方法重现性的测定是通过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的实验者(操作和环境条件虽有差别但仍在规定的分析参数内)对同一样品的分别测试而获得的。评价一种分析方法的效能,一般根据方法的使用对象区别。有以下四种情况:A用于原料药中主要组分或制剂中有效组分含量测定的方法:除了检测限和定量限二项指标外,对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线性与范围、耐用性等均应有所要求;B用于原料药中杂质测定或制剂中降解产物测定的方法又可分为两种:用于含量测定,除检测限不必要求外,对准确度、选择性、线性与范围、定量限、耐用性等均应有所要求;用于限度检查,只对检测限、专属性和耐用性三项指标有所要求,其余均无需要求。C用于溶出度测定的方法及药物释放度测定的方法,只有精密度和耐用性有所要求,其余项目均不作要求第二章 药典知识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掌握中国药典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中国药典中常用的计量单位、术语和符号;中国药典中对照品与标准品的规定,检验方法中有关限度以及精确度等的规定。 了解中国药典的沿革。一、中国药典的沿革建国以来,我国1953年出版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根据当时规定,中国药典每510年审议改版一次,并根据需要出增补本,中国药典2000版已发行。先后出版了七版药典为: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第二部中国药典1963年版。分一、二两部,各有凡例和有关的附录。一部收载常用的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及其制剂。第七部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0年 7月 1日起正式执行。本版药典的附录作了较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首次收载了药品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要求等六项指导原则,对统一规范药品标准试验方法起到了指导作用。二、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中国药典的内容: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一)凡例凡例部分包括标准规定、检验方法和限度、残留溶剂、标准品、对照品、计量、精确度、试药、试液、指示剂、包装、标签等。(二)正文:名称、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含量规定、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类别、规格、储藏、制剂等。(三)附录:制剂通则、生物制品通则、通用检测方法、生物检定法、试药和试纸、溶液配制、原子量表(四)索引部分: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第二节 几种常用外国药典了解美国药典、欧洲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局方的全称、缩写、现行版次以及基本结构。日本药局方(JP) :分两部出版,第一部收载凡例、制剂总则、一般试验方法、医药品各论;第二部收载通则、生药总则、制剂总则、一般试验方法、医药品各论等。最新版是第十四改正版。英国药典(BP):分二卷。第一卷主要有凡例、原料药质量标准;第二卷有凡例、处方制剂通则、制剂质量标准、血液制品、免疫制品、放射性药品、外科用材料质量标准等。凡欧洲药典收载的药品,BP只收录其名称,其规格则根据欧洲药典。英国药典,目前版本为2000年版。美国药典(USP):由美国政府所属美国药典委员会编辑发行。最新为第25版。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组成。欧洲药典(PhEup):最新版是第四版。基本组成有凡例、通用分析方法、对容器和材料的要求、试剂以及正文等。第三章 物理常数测定法一、熔点测定法 掌握熔点的定义和测定方法。不同的物质及不同的纯度有不同的熔点。所以熔点的测定是辨认物质及其纯度的重要方法之一。1.熔点的定义: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其实质是熔距(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初熔”系指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有明显液滴时的温度。“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2.测定方法:第一法(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1)应按照各药品项下干燥失重的条件进行干燥。(2)如果该药品不检查干燥失重、熔点范围低限在135以上、受热不分解的供试品,可采用105干燥;(3)熔点在135以下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可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过夜或用其他适宜的方法干燥。(4)熔点测定用毛细管一端熔封;第二法 (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吸入两端开口的毛细管,同第一法,但管端不熔封;第三法 (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3.注意事项:(1)毛细管和传温液应符合规定;(2)温度计为分浸型,具有0.5刻度,应校正;(3)控制调节升温速度。二、旋光度测定法熟悉比旋度定义、旋光度测定法原理、方法以及应用三、折光率测定法熟悉折光率定义、折光率测定法原理、方法以及应用 旋光度测定法 折光率测定法定义与原理 比旋度:偏振光透过长1dm并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对液体样品 aDa /ld对液体样品 aD100a/ Cl C=100a/aDl式中 a为比旋度;D为钠光谱的D线;l为测定管长dm;a为测得旋光度;d为相对密度;c为浓度g/100ml 折光率: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在供试品中进行速度的比值。是光线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 n sini/ sinr折光率因温度或光线波长不同而变,温度升高,折光率变小;光线的波长越短,折光率就越大。折光率以ntD表示,D为钠光谱的D线,t为测定时的温度。 仪器 旋光光计 阿培氏折光计条件 1.温度200.5;2.光源:钠光谱的D线(589.3nm);3.测定管长度为1dm(用其他管长,应换算)。 1.温度20;2.光源:钠光谱的D线(589.3nm);3.水折光率20,25,40为1.3330,1.3325,1.3305。注意点 1.每次测前后以溶剂作空白校正,零点有变应重测;2.供试液应澄明否则应滤过,注入液勿使发生气泡。3.用标准石英旋光管检定,读数至0.01。 1.测前折光计读数应以校正用棱镜或水进行校正;2.测量后再重复读数,3次读数均值即为供试品的折光率。3.折光计用棱镜(读数至0.0001,测量范围1.31.7)应用 1.区别或检查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比旋度,杂质检查)2.含量测定 1.区别不同的油类或检查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 2.含量测定第四章 化学分析法第一节 重量分析法熟悉重量法的分类,沉淀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方法以及结果的计算。一、重量分析法概述 :准确度好,精密度高,手续较繁琐,时间较长,对低含量组分测定误差大。分为沉淀法、挥发法、萃取法。二、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重量进行测定。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溶解度小,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2.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组成固定,化学稳定性高,分子量大3.沉淀条件的选择 (1)晶形沉淀:稀、搅、热、陈化。(2)非晶形沉淀:浓、热、电解质、不陈化4.结果计算换算因数FW/W,即待测组分的分子量与称量形式的分子量的比值。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的方法。一、基本原理1.强酸强碱的滴定:滴定突跃:在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终点。 滴定突跃范围大小与浓度有关。2.强碱滴定弱酸:突跃范围小,计量点在碱性范围内,不能选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只能选择酚酞或百里酚酞。以C*Ka10-8为判断能否准确滴定的界限3.强酸滴定弱碱:与强碱滴定弱酸相似,但计量点在酸性范围内,指示剂只能选择甲基橙或溴甲酚绿等。C*Kb10-8才能准确滴定4.多元酸的滴定:是否能被滴定以C*Kan10-8为准。能否分步滴定决定于Kan/Kan+1104二、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其变色与溶液pH值有关。指示剂变色范围pH=pKin1三、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1.盐酸滴定液用盐酸稀释配制,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基准物需干燥滴定近终点需煮沸2.硫酸滴定液:与盐酸滴定液相似3.氢氧化钠澄清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配制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新沸冷水溶解、稀释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掌握碘量法、溴量法、铈量法、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一、碘量法以碘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1.直接碘量法:用碘滴定液直接滴定,用于测定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药物。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2.剩余碘量法:在供试品中加入定量过量碘滴定液,待I2与测定组分反应完全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剩余的碘,根据与药物作用的碘量计算药物含量。需作空白实验,淀粉指示剂在近终点时加入。3.置换碘量法:用于强氧化剂的测定。在供试品中加入碘化钾,氧化剂将其氧化成碘,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需作空白实验。4.滴定液配制碘滴定液:碘与碘化钾共同配制,以基准三氧化二砷标定。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新沸冷水配制,加少量无水碳酸钠作稳定剂。采用置换碘量法标定二、溴量法:以溴的氧化作用和溴代作用为基础,配制溴酸钾和溴化钾混和溶液进行分析测定。在酸性溶液中生成的溴与被测物反应完成后,加入KI与剩余Br2作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生成的碘。是利用溴的化学反应和置换碘量法相结合的滴定分析法。Br2滴定液用置换碘量法标定。三、铈量法:应用硫酸铈作为滴定剂,要求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无色样品时可利用Ce4+本身黄色指示终点,但灵敏度不高;使用邻二氮菲指示剂时,要求测定组分还原性比指示剂强。硫酸铈滴定液用基准三氧化二砷标定。四、亚硝酸钠滴定法:亚硝酸钠在盐酸存在条件下与具有芳伯氨基化合物发生重氮化反应,定量生成重氮盐。滴定条件:(1) 过量盐酸:加快反应速度,重氮盐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防止偶氮化合物形成(2) 室温(1030)条件:温度过高使亚硝酸逸失,过低反应速度太慢(3) 滴定时加入KBr作为催化剂(4) 滴定方式:开始时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在搅拌下迅速加入,避免亚硝酸损失。近终点时滴定管提出液面,淋洗、缓慢滴定。(5) 终点指示法:永停滴定法亚硝酸钠滴定液使用基准对氨基苯磺酸标定。第四节 非水溶液滴定法掌握非水溶液滴定法的基本原理;碱的滴定和酸的滴定方法;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一、溶剂:以非水溶剂为滴定介质,不仅增大有机化合物溶解度,而且能改变物质化学性质,使水中不能进行完全的滴定反应顺利进行。1.溶剂的分类(1) 质子溶剂 酸性溶剂:给出质子能力较强,适于作为滴定弱碱性物质介质碱性溶剂:接受质子能力较强,适于作为滴定弱酸性物质介质两性溶剂:适于作为滴定不太弱的酸、碱的介质(2) 无质子溶剂 偶极亲质子溶剂:具接受质子倾向和成氢键能力,适于作弱酸性或某些混合物滴定介质惰性溶剂:与质子溶剂混用,改善溶解性能增大突跃2.溶剂性质(1) 离解性:自身离解常数越小,突跃范围越大,滴定终点敏锐(2) 酸碱性:弱酸在碱性溶剂中可以增强其酸性;弱碱在酸性溶剂中可以增强其碱性(3) 介电常数:溶质在介电常数大的溶剂中易离解,在介电常数小的溶剂中较难离解,多形成离子对。3.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二、碱的滴定:应选择酸性溶剂,增强弱碱强度,使滴定突跃更加明显。溶剂常用冰醋酸,使用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作为滴定液,以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用结晶紫作指示剂三、酸的滴定:以碱性溶剂乙二胺或偶极亲质子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常用甲醇钠作为滴定剂,基准苯甲酸标定。第五节 沉淀滴定法熟悉铬酸钾法、铁铵矾指示剂和吸附指示剂法等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铬酸钾法在中性溶液中,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氯化物或溴化物,以K2CrO4作指示剂,Ag+和CrO42形成砖红色沉淀指示终点。(1) 指示剂用量适当。(2) 溶液酸度影响:最佳pH6.510.5。(3) 剧烈振摇。(4) 不宜测定I-和SCN-二、铁铵矾指示剂:用NH4SCN为滴定剂,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在硝酸酸性溶液中测定Ag+,Fe3+和SCN形成红色配合物指示终点。(1) 剩余滴定法测定Cl-时,要注意沉淀转化。可采取措施:过滤、加有机溶剂、利用高浓度Fe3+作指示剂(2) 必须在强酸性介质进行,用硝酸控制酸度(3) 除去干扰性物质三、吸附指示剂法: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吸附指示剂确定终点。(1) 滴定中要保持胶体状态(2) 胶体颗粒对指示剂阴离子吸附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吸附力(3) 溶液pH适当(4) 指示剂吸附前后有明显颜色差别(5) 卤化银易感光变色,滴定时避免强光直射第六节 配位滴定法熟悉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常用的金属指示剂。一、基本原理: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金属离子测定。1.滴定剂:应用最广泛的配位剂是乙二胺四乙酸EDTA,其反应特点:(1) 几乎与所有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2) 配位比均是1:1。(3) 配位化合物大多易溶于水。(4) 大多是无色的2.滴定条件:lgKMY*C6二、金属指示剂:本身是一种配合剂,能与金属离子形成有色配合物。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 MIn与HIn2-的颜色明显不同。(2)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稳定性比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物稳定性低,一般小于两个数量级。(3) HIn本身稳定,MIn应溶于水。 常用指示剂为铬黑T第五章 分光光度法第一节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掌握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掌握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熟悉仪器的校正和检定方法;紫外吸收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一、基本原理波长200400nm范围称为紫外光区,400760nm称为可见光区。物质吸收紫外和可见光区电磁波而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光源:紫外光区通常采用氢灯或氘灯,可见光区采用钨灯。2.吸收池:玻璃池适用于370nm以上的可见光区,石英池适用于紫外、可见光区,通常仅在紫外光区使用。三、紫外吸收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是由分子的外层价电子跃迁产生的,也称电子光谱。它与原子光谱的窄吸收带不同。每种电子能级的跃迁会伴随若干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使分子光谱呈现比原子光谱复杂得多的宽带吸收。 当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区的辐射后,产生价电子跃迁。这种跃迁有三种形式: (1)形成单键的电子跃迁。(2)形成双键的电子跃迁。 (3)未成键的n电子跃迁。通常,未成键的孤对电子较易激发,成键电子中电子较相应的电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反键电子则相反。故简单分子中n* 跃迁需能量最小,吸收带出现在长波方向;n*及n* 跃迁的吸收带出现在较短波段;*跃迁吸收带则出现在远紫外区。例题:物质分子吸收紫外光后,电子跃迁的类型为:A. n* B. n* C. * D. * E .* 答案ABCD 四、吸收度的测定方法 1.对溶剂的要求:能充分溶解样品,与样品无相互作用,挥发性小,在测定波长处的吸收要符合要求。 2.空白对照实验:将配制溶液用溶剂(空白溶液)装入参比池里,调节仪器,使吸收度为0,去除溶剂和容器吸收、光散射。反射的影响。 3.测定波长确证:为提高测定方法灵敏度,减少测定误差,吸收度一般在max处测定。 4.供试品溶液浓度:使吸收度在0.30.7范围内。 5.仪器的狭缝宽度:以减少狭缝宽度时,供试品溶液吸收度不再增加为准。五、应用1.鉴别:(1)对比吸收光谱特征参数:核对供试品溶液max、 、A是否符合规定。可同时用几个峰位作为鉴别依据 (2)比较吸收度比值的一致性:吸收峰较多时,规定几个波长处吸收度比值作为鉴定标准 (3)对比吸收光谱一致性2.杂质检查 药物在紫外-可见光区有明显吸收,而杂质吸收弱;或杂质有明显吸收而药物无吸收,可通过控制吸收度限度来控制杂质量。3.含量测定 (1)对照品比较法: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浓度及测定条件应尽可能一致 (2)吸收系数法:需对仪器进行严格校正和检定 (3)计算分光光度法:通过数学处理消除样品中干扰组分的干扰第二节 荧光分析法了解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荧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一、基本原理 荧光的产生:此化学物质能从外界吸收并储存能量(如光能、化学能等)而进入激发态,当其从激发态再回复到基态时,过剩的能量可以电磁辐射的形式放射(即发光)。荧光发射的特点是:可产生荧光的分子或原子在接受能量后即刻引起发光;而一旦停止供能,发光(荧光)现象也随之在瞬间内消失。 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亦即荧光强度,除受激发光强度影响外,也与激发光的波长有关。各个荧光分子有其特定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即在某一特定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和最大发射峰。选择激发光波长量接近于荧光分子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且测定光波量接近于最大发射光波峰时,得到的荧光强度也最大。 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可以用作该物质的定性分析。当激发光强度、波长、所用溶剂及温度等条件固定时,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发射光强度与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可以用作定量分析。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一般较紫外分光光度法或比色法为高,浓度太大的溶液会有“自熄灭”作用,故荧光分析法应在低浓度溶液中进行。二、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光源激发光单色器样品池 发射光单色器检测器数据记录处理 样品池用低荧光材料制成,四面透光,发射光方向与激发光成直角。三、应用:荧光分析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一般采用对照品比较法测定含量,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干扰多、线性范围窄,多用于需要高灵敏度和允许较大变异性的样品分析。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熟悉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药物鉴别、检查中的应用。了解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一、基本原理红外光谱是由分子的振动、转动能极引起的光谱。当用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物质分子时,若该物质的分子中某基团的振动频率与它相同,则此物质就能吸收这种红外光,使分子由振动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其条件为: 1即分子振动必须伴随瞬时偶极矩的变化。 2.红外辐射光子的能量应与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量相等。 因此,若用不同频率的红外光依次通过测定分子时,就会出现不同强弱的吸收现象。用作图就得到其红外光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具有很高的特征性,每种化合物都具有特征的红外光谱。用它可进行物质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二、红外光谱仪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数据记录和处理三、应用 1鉴别:红外光谱特征性强,鉴别时按药品红外光谱集中收载的制备方法制备,与该品种对照图谱比较应一致。 2.检查:目前,主要应用红外光谱对无效或低效晶型进行检查,依据药物与其同质异晶杂质在特定波数的吸收有显著差异第六章 色谱法 色谱法是一种物理或物理化学分离分析方法。先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而后逐个分析,是分析混合物最有力的手段。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效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色谱过程是物质分子在相对运动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平衡的过程,可用分配系数K和容量因子k描述。例题:色谱过程使物质分子在; A溶液中达到平衡的过程B. 两相中平衡的过程C. 固定相中分配的过程 D. 流动相中溶解的过程 E. 相对运动的两相(流动相与固定相)间分配平衡的过程 答案: E1.分配系数K=Cs/Cm,与组分、固定相和流动相性质和温度有关。2.容量因子kWs/Wm,不仅与组分、固定相和流动相性质和温度有关,还与两相体积有关。容量因子不等是色谱分离的先决条件。3.色谱过程方程:保留时间与分配系数关系tR=t0(1+k)第一节 薄层色谱法 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在药物鉴别、检查中的应用。一、基本原理1.吸附薄层色谱:吸附剂对不同组分A和B具有不同吸附能力,展开剂也对A和B有不同溶解、解吸能力,当展开剂不断展开, A、B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间连续不断吸附解吸,产生差速迁移得到分离。2.比移值:Rfl/l0,为组分迁移距离与展开剂迁移距离之比比移值的最佳范围是0.30.5,可用范围是0.20.8。影响比移值因素:被分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极性较强的组分Rf较小。薄层板性质。吸附剂活性越强,吸附作用就越强,Rf越小。展开剂性质。极性越强展开剂Rf值增大展开剂蒸气饱和度对Rf也有较大影响。3.分离度:R=2d/(W1+W2),两相邻斑点中心距离与两斑点平均宽度的比值二、操作方法1.吸附剂和展开剂的选择 (1)吸附剂:常用有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硅藻土等。硅胶、氧化铝的活性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高,活性低,吸附力弱;聚酰胺表面的酰胺基可形成氢键,选择性高。 (2)展开剂:极性较强的展开剂适用于极性较强组分的洗脱;极性较弱的展开剂适用于极性较弱组分的洗脱。加入少量酸、碱可以使极性物质斑点集中,减少拖尾,提高分离度。选择一般原则是,分离极性较强组分时选用活性低的薄层板,以极性强的展开剂展开。分离弱极性组分时,宜选用活性高的薄层板,以极性弱的展开剂展开。调整待测组分Rf0.30.5范围内。2.薄层板制备:1份固定相与3份水混和涂布,110烘30分钟。3.点样与展开:点样一般为直径24mm圆点,距底2.0cm;展开距离一般为1015cm。4.斑点定位:有色可直接观察;有荧光在紫外灯下观察;喷洒显色剂使组分显色。三、应用 1.鉴别: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的比移值 2.杂质检查:杂质对照品比较法;高低浓度对比法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掌握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的主要内容;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了解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一、气相色谱法: 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不适用于难挥发和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析。(一)基本原理 1.基本概念 色谱峰参数:峰高或峰面积(用于定量),峰位(保留值表示,用于定性),峰宽(用于衡量柱效) 保留值:保留时间、死时间、调整保留时间 峰宽:标准差、半峰宽、峰宽 2.塔板理论:把组分在两相间的连续转移过程,分解为间歇的在单个塔板中的分配平衡过程 理论塔板数 n=5.54(tR/Wh/2)2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越多,柱效越高;同样长度中塔板高度越小,柱效越高。3.速率理论:主要说明使色谱峰扩张而降低柱效的因素范氏方程 H=A+B/+C A为涡流扩散项。采用适当粒度、均匀的填料并填充均匀可减小涡流扩散,开管毛细管柱A0 B为纵向扩散系数。为减小纵向扩散可采用较高的载气流速;或选择分子量大的重载气;也可降低柱温。 C为传质阻抗系数。在能完全覆盖载体表面的前提下,应适当减少固定液用量。范氏方程说明填充均匀程度、载体粒度、载气种类、载气流速、柱温、固定液层厚度对柱效的影响。(二)气相色谱仪 1.气源:FID常用载气多为氮气或氦气;TCD多用氦气或氢气为载气;ECD多用氮气或氩气 2.进样及汽化系统 3.色谱柱和柱温箱 4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TCD:浓度型检测器。构造简单、测定范围广、样品不破坏,但灵敏度较低。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对无电负性基团的化合物响应低。 氢离子火焰检测器FID:质量型检测器。灵敏度高、响应快、线性范围宽,最常用。(三) 应用 1.鉴别:利用保留值进行鉴别。 2.检查 (1)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含量 (2)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 (3)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4) 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5) 面积归一化法:一般不用于微量杂质检查3.含量测定:外标法,内标法内标物要求:原样品中不含有的组分;保留时间与待测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离;纯度合乎要求。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速率理论: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影响柱效主要因素为涡流扩散项和传质阻抗项。由于液体黏度比载气大得多,而且柱温多为室温,其纵向扩散项很小,可忽略不计。范氏方程简化为 H=A +C(二) 高效液相色谱仪: 1.高压输液泵 2.色谱柱:分析型和制备型 3.进样阀 4.检测器:固定波长检测器;可变波长检测器;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三)应用:与气相色谱法相似三、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方法1.理论塔板数:不得低于各品种项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