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公学寄宿制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doc_第1页
浅谈英国公学寄宿制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doc_第2页
浅谈英国公学寄宿制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英国公学寄宿制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作者:赵婧来源:科学教育发布时间:2011年3月30日1、浅述英国公学寄宿制呈现的现象公学是英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现象,它不同于公立学校,它是一种私立学校;它不接受政府的资助,因此也不受政府的制约,享有很高的办学自主权。英国历史上有名的九大公学一一即温彻斯特、伊顿、威斯敏斯特、查特豪斯、哈罗、拉格比、什鲁斯伯里、圣保罗和麦钦泰勒学校一一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已经形成。而寄宿制则是公学的一大传统,应该说,从公学办学之初就存在着寄宿制的激励因素。起初,学生寄宿在学下附近的城镇各处,较为常见。1621年,雷普顿公学的300名学生中,大部分寄宿在附近的城镇。17世纪中后期,一种正规化的寄宿制已经在英国的伊顿公学发展起来,宿舍由女舍监或男管家负责管理。18世纪初,伊顿公学己有10所女舍监管理的宿舍和3所男管家管理的宿舍。多数学生居住分散、随便。分散的居住发展成为分散式寄宿制度,其发展速度并不统一。在17世纪中期以前的温切斯特公学,教师以赢利为目的管理宿舍;1733年,威斯敏斯特公学仍由女舍监负责管理宿舍;从1798年开始,伊顿公学的教师以赢利为目的安排和管理宿舍。自1800年以后,部分地因为纪律原因,但更多地是为了促进创收,教师逐渐地取代了女舍监和男管家。19世纪初,除了专门为走读生开办的学校外,知名的文法学校几乎全部实行寄宿制管理。19世纪以后,公学的寄宿制逐渐被赋予一种独立的权利。宿舍也有了其独特的涵义,这种涵义既有物质的成分,又有意识的成分。一所宿舍既是一座实在的楼房,又可以指一个特定的群体和一种意识。对生活在一所寄宿公学的学生来说,宿舍的重要性难以估量。它对学生的影响如此巨大,“学生与其说是加入一所学校,不如说是加入一个宿舍。”这是许多寄宿学校学生的一种感受。如果一名学生被一所宿舍接纳,就意味着他己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招生期间、各个舍监都有自己的一份报名表并亲自负责在录取之前接待学生和学生家长。在招生的具体程序上各校虽不统一,但在择生的环节上各个学校的舍监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舍监的职责在于提升一种观念,即学生对每个特定宿舍的选择是该宿舍的一种荣誉,这种荣誉是在与其他宿舍的竞争中赢得的。而新生一旦被录取,就要对所在的宿舍负责。并且,公学中的寄宿制己经发展成为公学动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几乎总是在宿舍的旗帜下与其他学生进行竞赛,而“宿舍精神”和集体团结又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强化。这一点在公学的体育运动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每一个宿舍都有自己的橄榄球队、板球队、曲棍球队、游泳队、划船队或任何一种学校开展的重要体育项目的团队,而且在每一个体育项目中都组建了适合各种年龄和各种能力的运动团队。2、浅议英国公学寄宿制产生的原因2.1为学校独立性的保持 早期的文法学校皆附属于宗教机构。就其本质而言,宗教机构往往使自身与世俗隔绝。8世纪关于约克的圣彼得文法学校校长艾伯特的事迹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他为学生提供膳食,疼爱学生。”这里暗示了当时已存在着寄宿制这种形式并且能够被宗教机构用来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2.2为教师和学校的创收 在更多情况下,寄宿制这种形式变成了一种创收的直接手段。学校可以通过收取学生的食宿费为其自身创收,并且教师以赢利为目的的安排和管理宿舍。在哈罗公学,1770年许多宿舍由女舍监管理;1818年该惯例被废除,而由教师接管了这一有利可图的行业。并且在其余各个公学中教师也逐渐地取代男舍监和女舍监,为的更是加紧创收。可见住宿制这种形式而后逐渐成为了教师赢利以及学校创收的部分,并且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2.3为学生提供住宿的便利 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意味着在早期的数百年中学校发展缓慢,为数不多。而公学之“公”含有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不像大多数捐办文法学校那样只招收本地的学生。其结果是,当教育成为更多人的追求目标时,长途跋涉求学于异地就成为一种必要,而后成为一种惯例。因此,学校理应为路途遥远的学生提供膳宿条件。随着19世纪铁路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海外殖民地的大量扩充,公学中的寄宿生急剧增加,寄宿制遂成为公学一鲜明特色。这种特色如此重要,以至于“九大公学”中的两所走读学校一度被排除在公学之外。3、浅谈英国公学寄宿制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英国的公学号称“教育的活化石”,因为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又保留了许多传统,直至今天。而它的寄宿制也一直与它如影随形,这种住宿形式与学校的结合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和模式。因此,寄宿制这种形式除了在英国,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而后都被广泛的运用着。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不同,如今我国的农村地区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学校规模大了,服务半径大了,覆盖人口多了,但学生上学路途也远了,给就读带来了很大困难,以致出现一些新的辍学现象。要实现既能使学校规模扩大,又能避免学生辍学,建设寄宿制学校则是一有效的途径。从英国公学的寄宿制起,我们就可以看到寄宿制这种形式的优势:3.1为学生带来便利为路途遥远的学生的节约了时间,节省了体力,从而能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活力。3.2为同学之间的交流带来便利为同学之间更多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共同相处,为其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3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便利师生接触更多,并且教师和学生彼此有更生活化的接触。在英国公学中,舍监的宿舍和学生混杂在一块,他们共同谈心、访问、进餐等活动时有发生,师生间的感情由此而非常融洽。3.4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我想着重的谈一下,英国公学的成功与其重视学术有关,更和它开展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性格体能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密不可分,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在这方面来说,寄宿制对于英国公学极为重要,英国的克拉伦登委员会曾对寄宿制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良好的寄宿学校生活是对经验的扩大或额外的鼓励和刺激,这将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性格并释放他们的全部能量。”英国厄平罕公学校长思林也曾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寄宿制学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及价值观念。”对于英国来说,英国公学可谓为英国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在英国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声望。而如今寄宿制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我国农村在实行寄宿制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拓展寄宿制的育人功能。以下是我国某一农村寄宿学校对管理教师的若干要求:第一,要充分利用放学后至睡觉前这段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学生能够培养兴趣,陶冶情操,锻炼能力,保持活泼、快乐、健康的心态。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自强自立的意识,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第三,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特别是共同生活的这个大家庭中要使学生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许订立这些要求的教育者们并不一定熟知多年前的英国公学已经很好的运用了这种形式,但时隔今日的他们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