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1页
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2页
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3页
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4页
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滑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本文论述了北流市新荣镇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关键词:滑坡 原因 防治 措施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作为山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位于城镇附近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以北流市新荣镇滑坡为例子,分析了滑坡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2006年8月北流市新荣镇六华村岭岗自然村滑坡,地理坐标为x:2506336,y:19447613;东经:1102925,北纬:223914。北流市新荣镇毓山村塘背自然村滑坡,地理坐标为x:2505834,y:19439109;东经:1102427,北纬:223856。1 灾情概况1.1 灾害损失情况1.1.1 毓山塘背滑坡 滑坡毁坏房屋10间,幸无人员伤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1.1.2 六华岭岗滑坡 滑坡未造成人员伤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1.2 灾害规模及影响范围1.2.1 毓山塘背滑坡 据现场调查,滑坡位于北流市新荣镇毓山村塘背自然村住宅后山,滑坡体长50m、宽54m、厚5.0m、体积约16200m3,主滑方向180。滑坡体上及前缘有住户5户,调查时滑坡正在滑动,中部及前缘房子在崩塌,滑坡极不稳定,威胁到住户5户,人口32人和20万元财产的安全。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的分类,滑坡的规模属小型,其灾情属于轻级,危害程度属于较大级。滑坡影响范围为滑坡体及前缘30m。1.2.2 六华岭岗滑坡 据现场调查,滑坡位于北流市新荣镇六华村岭岗自然村住宅后山,滑坡体长20m、宽76m、厚5.0m、体积约7600m3,主滑方向70。滑坡体前缘及后缘有住户4户,滑坡不稳定,威胁到住户4户,人口36人和18万元财产的安全。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的分类,滑坡的规模属小型,其灾情属于轻级,危害程度属于较大级。滑坡影响范围为滑坡体前缘及后缘20m。2 地形地貌2.1 毓山塘背滑坡 滑坡所处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自然坡度2035。滑坡后山坡标高280m,坡脚标高150m。滑坡位于丘陵边缘一缓坡地带,属负地形。2.2 六华岭岗滑坡 滑坡所处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自然坡度2030。滑坡后山坡标高190m,坡脚标高150m。滑坡位于丘陵边缘。3 地层岩性、构造3.1 地层岩性3.1.1 塘背滑坡处出露泥盆系信都组(d2x)泥岩、粉砂岩,风化层厚38.0m,表层为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结构松散,在雨水的冲刷下容易发生滑坡、崩塌。3.1.2 岭岗滑坡处出露地层属于志留系大岗岭组(s1d)泥质粉砂岩,风化层厚58.0m,表层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结构松散,在雨水的冲刷下容易发生滑坡、崩塌。地层产状:33051。3.2 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两滑坡灾害点均位于陆川岑溪断裂带东侧约300m点被坡残积土覆盖,未见地质构造形迹。4 滑坡形成原因4.1 毓山塘背滑坡诱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4.1.1 受6号热带风暴影响,多日连续强降雨;4.1.2 上覆坡残积土体结构松散,吸水性强,吸水后呈软塑可塑状。4.1.3 滑坡所处为负地形,坡上无地表水排水设施,强降雨时,雨水大量入渗土体中,一方面加大土体自重,增加下滑力,从而产生滑坡。4.2 岭岗滑坡诱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4.2.1 受6号热带风暴影响,多日连续强降雨;4.2.2 上覆坡残积土体结构松散,吸水性强,吸水后呈软塑可塑状。4.2.3 居民开山坡建房,破坏其天然稳定性。4.2.4 农民在建房时房屋离边坡较近,边坡无任何防护措施。5 稳定性分析5.1 毓山塘背滑坡 调查时滑坡正在滑动,中部及前缘房子在崩塌,滑坡不稳定。5.2 六华岭岗滑坡 滑坡产生后未治理,在自然(大雨、地震)因素的作用下,滑坡还会发生,滑坡不稳定。6 治理情况当地政府及国土所获悉滑坡发生后,立即将有关情况向市人民政府及市国土资源局反映,派出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抢险救灾。已向受灾户发放防灾明白卡;受灾人员搬迁避让,受威胁群众已经撤离出危险区;在滑坡影响范围设置警戒线;派人值班,并在现场进行监测,时刻注意灾害的发展情况;在现场开办公会,向群众宣传减灾防灾知识。7 防治措施建议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鉴于该滑坡稳定性差,潜在危险性大,威胁人员较多,危害程度较大,因此应及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议措施如下:7.1 危险区确定7.1.1 塘背滑坡 根据现场调查,确定危险区范围为:滑坡前缘30m,滑坡体及周边10m。在此危险区周围设立明显的警戒标志,受滑坡威胁的住户搬迁避让。7.1.2 岭岗滑坡 根据现场调查,确定危险区范围为:滑坡前缘20m,后缘20m滑坡体及周边10m。在此危险区周围设立明显的警戒标志,受滑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