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流动儿童积极品质和人格特点的研究综述摘要 在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和生活,形成了大规模的进城农民工群体。一些经济收入较高、就业相对稳定的进城农民工,开始将受教育阶段的子女带到城市就学,这些跟随家人在城市学习和生活的农村儿童就被称为“流动儿童”。本文着重研究流动儿童身上所具备的积极品质和其人格特点对其生活的影响,包括其形成因素和对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主要探讨流动儿童的自身性格特点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对其自身身份认同、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作用。关键词:流动儿童;积极特点;人格特征AbstractIn chinarapid industrializationandcityin the process,a large numb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transfer to thecityof employment and life,forming a large-scalemigrant workersgroups.Somehigher economic income,employment is relativelystablefor migrant workers,will startstage of educationchildrenbrought to thecity school,thesefollowfamilyin ruralchildrenlearning and life of thecityknown as thefloating children.Floating children arewith the ChineseMigrant Worker of secondwavesof migration to the cities.With itsspecial life experience,facingthe unfair education,social support networkfoundation is weak,social integrationdifficulties.The school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migrant childrenlive and grow up,has an important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their personality andcharacter.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impact on the floating childrenwho possess thepositive qualitythe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 of thelife,including the positive impactthe formation factorsandto their own developmentand the negative effect.Discussed the influence,itscharacterof migrant children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ofits ownidentity,on themental healthconditions of the.Keywords: migrant children;positivecharacteristics;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流动儿童积极品质和人格特点的研究综述一 引言3二 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3三 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生活的影响5四 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度的影响7五 参考文献8六 附录8 流动儿童积极品质和人格特点的研究综述 一 引言 近年来,农民工流动家庭化已经成为农村人口流动的突出特点,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也成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儿童群体。据2007年底的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流动儿童已经达到两千万之多,而且这一数字还有继续攀升的趋势。流动儿童问题已经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了解流动儿童的积极品质,可以根据其行为艺术判断出这一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学发展过程和规律,为有效针对性的解决流动儿童适合性的教育提供科学支持。也有助于了解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从而为其人生发展和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更好的数据资料和解决办法。二 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国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中国小学生具有六种积极心理品质: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人格影响社会支持并作用于学校适应,人格直接作用于学生学校适应,流动儿童的心理品质影响学校适应。流动儿童在个人掌控感、乐观主义倾向和积极情感三个积极心理维度和悲观主义倾向、消极情感两个消极维度上做得很是不错。着说明,尽管以往的研究数据表明,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和城市适应方面相对于城市儿童存在较大困难。但并不表明流动儿童是一个心理弱势群体。依然有很多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方面和自身的培养发展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故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融合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流动儿童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归因的训练,培养儿童形成合力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年龄增长,流动儿童心理品质方面的消极部分有着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而向乐观、积极情感等积极方面则是保持着一种相对的稳定。这个事实在提示我们,在流动儿童的教育干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流动儿童政策,为他们发展营造积极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减少负面性质的生活事件外,更要重视流动儿童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素质的培养与加强。还应该增强力量、潜能的开发等。只有政策与实际行动同步前进,流动儿童才能真正享受到愉快、美好、高质量、高 品质和高素质的生活。三 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中的影响在相关调查与研究中发现,年龄、家庭收入、学校类型、转学次数等对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和融入城市群体有着明显的预测作用。年龄越小、家庭收入越高、学校的档次和质量越高、转学次数越少的流动儿童与城市适应和融合的速度更快、程度更高、对城市的认同感越强。同时,影响流动儿童对城市适应能力和归属感的还有求知欲、判断力、洞察力、真诚友善、人际交往、家庭环境等。对城市人际关系判断的越明确,则对城市的适应和融入的程度更高也更强。对城市的生活方式、成长方式 、生活环境、竞争法则等也认识的更明确。而在城市生活中,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的流动儿童,对于城市中的温情也更加看重,有助于培养良好心态。而且积极心理品质中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极大地促进了流动儿童与城市的融合程度。流动儿童因其自身状况的不同,自身修养和素质的高低程度不同,积极心理品质水平的高低也不同,则城市适应状况和融合程度也不相同。融入城市的速度的快慢,对于城市生活状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不尽相同。与此同时,自身的发展状态也与积极心理品质水平有关。城市适应和融入程度对流动儿童有着极其大的影响。有关研究数据表明,积极心理品质水平较高的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比较好。根据有关数据分析,流动儿童女生适应状况更好。流动儿童的女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高于男生,在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中,智慧,仁爱,节制等方面男生要高于女生。可能是因为女生的语言发展好于男生,女生擅长写作,背诵,阅读,理解。男生的优点则在于空间加工能力。在中小学生阶段,男生 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女生则整体具有安静懂事的优点,男生违反纪律,容易使得老师偏向喜欢乖巧的女生。这些品质都对流动儿童适应城市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四 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度的影响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关于SWB的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目前,有一种新的观点,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合并成一个维度情感平衡度,指与消极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积极情感体验。人格理论特质认为个体幸福与否主要受其人格特质的影响,拥有更多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体总是更积极地看待他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生活事件,以更为积极的方式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即人的性格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体验生活,幸福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在学业、学校和总体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本地儿童低于流动儿童;儿童的幸福感与人格、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因素有显著相关。儿童人格特征的适应与焦虑,家庭教养方式的母亲情感温暖、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惩罚严厉以及学校因素是儿童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儿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人格特征的适应与焦虑,家庭教养方式的母亲情感温暖、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惩罚严厉以及学校因素。从以上因素分析,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度更多的依赖与学校和家庭的因素,而流动儿童过早独立和见识社会等阅历,不仅无形中提高了其判断力,更是对于幸福有了明确的主观感受。不同的环境对比,更容易感受到差异,而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拥有仁慈美德的个体更容易获得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因为他们在社会中与人为善,常常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经常主动帮助别人,从中得到快乐,同时自己也被别人接纳、喜欢、亲近、需要,容易和别人建立互相分享和关怀的亲密人际关系,在需要帮助时得到支持的可能性较大。五 参考文献1 Nor.Chang.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 .2 Park,Peterson C.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of the Values Action 200 6.3 姚春生.老年大学学员主观幸福感及有关因素分析. 1995 .4 许芳.大学生人格特质 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2010.5 安英红.初中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2008.6 杜志丽,刘连龙.农民工社会支持及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2011六 附录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特点调查你好首先非常感谢你参加此次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品质和人格特点方面的调查。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对于调查结果我们只做整体分析,不做个案分析,你的个人资料我们将严格保密,维护你的隐私。同时对于所调查的问题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每道题所陈述的内容认真回答,在相应的问题上画“”。你所填写的资料和您的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捕集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方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保险理赔服务创新与市场拓展报告
- 环境咨询方案难写不
- 咨询主动获客方案
- 屿你婚礼活动策划方案
-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国际化战略布局:2025年质量标准与竞争策略分析
- 2025年格林童话测试题及答案
- DB65T 4384-2021 向日葵列当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DB65T 4368-2021 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荧光光度法
- 断电后应急预案(3篇)
- DL-T475-2017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 医疗器械知识测试题+答案
-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
- 陪诊服务培训课件模板
- 严禁管制刀具进校园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2023年上海市16区化学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8酸碱盐含详解
- 八年级上学期轴对称练习题
- 双姿培训课件
- DB3307-T 134-2023 食堂数字化运营规范
- 餐饮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