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资料11 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doc_第1页
1958年资料11 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doc_第2页
1958年资料11 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doc_第3页
1958年资料11 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doc_第4页
1958年资料11 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58年资料11 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txt如果不懂就说出来,如果懂了,就笑笑别说出来。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结核散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初步报告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 前言骨与关节结核疾患,是世界上难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西医在这方面曾经有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因为结核菌的独特的长期作用和病变特点,所以相对的在治疗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抗药性的产生、手术适应症的限制、石膏固定后所引起的神经营养障碍、肌肉萎缩、伴随严重的功能障碍等。我组响应党中央关于学习祖国医学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号召,于1956年秋季开始,以结核散为主的综合疗法,来对骨与关节结核进行治疗和观察研究,以冀能综合中西医学之长,找出更好的办法,来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骨与关节结核的疾病问题。按中医书籍的记载,在很早以前,祖国人民便对现代医学所称的骨与关节结核疾患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内经所论的疽病,便在很大程度上包括骨与关节结核疾患在内;后世诸家则说得更为具体,如巢元方之诸病源候论对附骨疽的描述说:“喜著大节解间,丈夫及产妇女人,喜著鼠髂头膝间,婴孩嫩儿,亦著髆肘背脊也。”张介宾之景岳全书说:“其肿不高,其痛不甚,其来不骤,或全不知痛痒,难溃难敛,溃后流出污水粉浆或如豆汁者,”但是祖国医学所称的“附骨疽”,并非完全是现代医学所称的骨与关节结核疾患,只有后世医家所称的“骨痨”,才相当于骨与关节结核。内经对于疽的生成原因,认为是由于体内“积微所生”,华佗中藏经认为是“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后世医家更把六淫、七情,及跌扑、房事、涉水等不内外因作为发病的诱因,从历史条件来看,这些说法,在原则上基本是正确的。在疽的治法上,中医外科是注意着全身和局部情况两个方面,即除按照阴、阳、虚、实、等属性辨症施治外,还要用药物化阴解毒,和用膏、针、刀等对脓包瘘孔的局部处理。解放以来,由于党的英明领导,中西医学已开始沟通,从而对古代中医的诊断和治法,也有了新的体会和估价,我组的治疗方法亦即由此而产生。兹将治疗方法及治疗阶段中的效果简单介绍于下:一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我组对骨与关节结核疾患,采取以结核散为主的综合疗法,即(一)中药结核散或加味结核散的整体疗法;(二)早期持重活动疗法;(三)西医外科手术配合疗法;(四)中医随证施治的辅助疗法;(五)中西医学合流的黄连液局部疗法。分述于下:(一)结核散及加味结核散(1)结核散:由蜈蚣、全蝎、虫三种中药,各为细末,按比例混合而成,此散混入鸡蛋内搅匀蒸熟,即可服用。药量:从1956年秋季开始试用以来,由每日三次,每次三克,逐次改为五克、七克,现在已增至每日三次,每次十克。(2)加味结核散:由结核散加入适量的黄连粉而成,不混入鸡蛋内,直接服用。药量:于今年2月开始试用时,为每日三次,每次六克,由5月16日开始,改为每日三次,每次八克。附注:经观察结果,认为疗效与药量之增加成正比,故逐次改进。(二)早期持重活动疗法(1)制定根据:根据祖国医学“五禽之戏”的传统特长及临床体会而制成。(2)具体步骤:1.全部患者不用石膏固定。2.高烧及脊椎结核病变严重之患者,一律卧床将息,其饮食及二便均不离床位;四肢结核凡因患肢疼痛或X线证明不宜下床活动者,均可在床上适当活动。3.病变破坏不太严重,但有微热者,除可离床大小便外,饮食及其他活动均在床上。4.患部不痛,发烧停止,经X线等证明病情已趋向停止期者,可离床饮食及大小便。5.病情已臻静止期,可根据具体情况,于饭后适当下床活动半至一小时,但整日分次活动之总和不能超过二至三小时。6.恢复期患者,每日可适当活动四至五小时。7.出院前之患者,每日活动可8小时,以期出院后能立即工作,或至多休养一至二个月即能参加工作。8.病情不严重,但因患者于入院前久卧石膏床,而一时不能活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床上活动,以逐步恢复生理功能。(3)优点:1.患者精神愉快事实证明,凡入院后,根据病情,准予适当活动之患者,较入院后不准活动之患者,在精神上愉快得多,因为准予适当活动的本身,给患者一个病情不重的暗示作用,使其产生了对疾病的乐观心理。而适当活动,也是恰如其分的符合患者在患病中的生理特点,其愉快原因,最大可能亦与此有关。与此相反,如果患者在入院前能自由适当活动,而在入院后令其绝对卧床,则无疑的给予患者在情感上完全难能适应的恶性刺激,这种情感上的恶性刺激,能促使患者大脑皮层作用更加失调,不利于整体对疾病的适应或抵抗能力。这种做法完全违反了整个有机体的生理要求和适应特点,也就是说不符合中医学术的整体治疗观点和巴甫洛夫的神经学说。事实证明,在情感上不能接受和适应的事物,常常是精种不愉快的原因。2.饮食好凡入院后即准予适当活动的绝大多数患者,较入院前之饮食均有增加,极少数患者保持了入院前的饮食量,这是入院后立即限制活动,而招致食欲锐减的一切患者,不能与之伦比的。这种食欲良好的原因,虽然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但无论如何,包括了消化道的全身的适当活动,和因活动而被消耗了能量的填补,当然都能反射的激起食欲。3.关节功能好在医生正确指导下的适当活动,能使局部神经执行着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营养、感受、和支配等活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维持局部的代谢能力,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这样做不但不能促使病变恶化,而且也不能困患部长期固定而丧失功能。事实上无论任何期的骨与关节结核,凡是入院前关节尚未强直的患者,经我们治疗出院后,关节仍未强直,而且其功能还有所改善,这就使我们更进一步的体会到祖国医学一再阐述的既要驱除病邪还要保持躯体一定功能的整体疗法观点的正确性,所以我们对于某些人所主张的“关节结核,强直就是治愈”的观点表示怀疑。至于关节强直和关节功能良好的劳动人民,对祖国建设的贡献,在体力方面究竟孰大孰小,则不言而喻了。4.无以下数种缺点石膏固定后的关节强直现象。患肢高度萎缩现象。拆石膏后之长期浮肿现象。患肢残废现象。5.具有以下特点出院后即能参加工作,或短期休息后即能工作。无病变恶化及骨质压缩现象。(三)西医外科手术配合疗法包括病灶清除术,瘘管搔扒术和骨质移植术等,如跟骨、蹠骨、趾、指骨等结核病灶的清除术,和个别瘘管的搔扒及骨质移植。配合结核散的全身疗法,促使局部早日彻底痊愈。今后此法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发展。(四)中医辅助疗法由58年6月正式开始试用,对于患者有全身性严重情况,或患部痛、肿、活动受限等症状,予以辅助治疗,目的在于挽回患者的全身恶化场面,增强身体抗力,以期使主药更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而早期治愈。(五)黄连液局部疗法黄连液即川黄连加水煎制而成,经滤纸滤过及高压灭菌后,浓度大约为5%,利用该药的抑菌效能,向瘘管内滴入或以饱和纱条填塞,以期能直接制死病灶之结核杆菌,使组织摆脱结核菌“毒素”的侵害,而能彻底的自然修复愈合。此疗法由本年6月末开始试用,经验不足,想象对其浓度、成分、操作方法等方面不无问题,现在慎重试用及密切观察,以便进一步研究改进。二治疗效果(一)疗效标准(1)治愈主观感觉:全身健康感;患部无疼痛及其他特殊不适感。食欲良好。无任何结核性中毒症状。客观检查:全身营养良好;患部无叩打痛及压痛;脓包消失,瘘孔闭合;血沉正常;X线证明软组织肿胀及脓肿阴影消失,破坏骨质全部修复或接近全部修复,且出院后能立即或至多休息1-2个月即能参加轻体力劳动。(2)接近治愈主观感觉:全身健康感;患部疼痛消失。食欲良好,发烧及盗汗消失。客观检查:全身营养良好,患部无叩打及压痛,脓包消失,瘘孔闭合,X线胶片可见软组织肿胀及脓肿阴影消失,破坏骨质接近全部修复,血沉正常。(3)大部好转主观感觉:全身健康感;发烧及盗汗消失;食欲良好;患者能自由活动。客观检查:全身状态良好,患部叩打痛消失或接近消失,脓包全部或接近全部吸收,瘘孔闭合或接近闭合,X线可见破坏骨质有修复现象。(4)凡症状有所好转者均谓之好转。例如发烧消失或见轻,疼痛消失或见轻,食欲转佳,脓包缩小,瘘孔排脓量见少或接近闭合等。 (二)阶段治疗结果我们将自56年11月至58年现在分为两个治疗阶段,而以57年6月20日为分野,在治疗的前一个阶段中,阶段治愈率为81.3%,有效率为100%,下余尚未治愈的6名患者中,估计有5名能肯定治愈,1名在目前已见好转,故估计未来之治愈率可能为96.9%,如表1所示。(三)治愈患者发病部位分类表:兹以26名治愈患者之发病部位为纲,按发病期限,治愈期限、病情分期等分类列表于下(表2): 备考:(1)26名治愈之患者中,有23名为关节炎期,2名为恢复期,1名为关节炎前期,即88.5%为关节炎期。(2)*代表有并发症之患者,计为6名,占总数之23%强,其中包括多发性脊椎结核3名,其余3名,表中已详。(3)脊椎结核及有并发症之患者,其病程最短为半年,最长为8年,平均病程为2年9个月。治愈期限,最近为5个月,最长为19个月,平均为12个月。(4)髋关节结核之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7年,平均病程为3年4个月。治愈期限,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11个月,平均为8个月强。(5)膝关节结核之病程,最短为半年,最长为1.5年,平均病程为1年,治愈期限,最短为2.5月,最长为8.5月,平均为5.5个月。其余自腕关节以下,视表自明。(四)治疗前后各种症状之比较(仅以57年6月20 日以前收容之32名患者为例) 1.体温:在32名患者当中,入院时有热者占14 名,其中有中热2名,微热12名;治疗后微热仅有2名,其余30名均正常,计退热者共12名,如上表:2.盗汗:在32名患者中,入院时有盗汗者16名,(其中经常盗汗者13名,时有盗汗者3名)治疗后全部消失。如表4: 3.疼痛:在32名患者中,入院时有31名患部疼痛,治疗后疼痛消失者26名,减轻者5名,如表5: 4.肿胀:在32名患者中,入院时有局部肿胀者占16名,经治疗后肿胀消失者14名,减轻者2名,无变化及增大者,如表6: 5.寒性脓肿:在32名患者中,入院时有寒性脓肿者10名治疗后全部吸收,但其中有1名在治疗中又发生了脓肿。如表7: 6.瘘孔:在32名患者中,入院时有瘘孔者10名,经治疗后全部愈合良好,但在治疗中有4名又发生了瘘孔(目前均有好转)如表8: 7.运动障碍:在32名患者中,入院时有运动障碍者27名,其中关节强直者2名,高度受限者7名,中度受限者13名,轻度受限者5名,正常者5名;治疗后强直者2名,高度受限者3名,中度受限者3名,轻度受限者7名,正常者17名,如表9: 8.体重:在32名患者中,经治疗后体重增加者23 人,其中增加最多者达13公斤,未增减者2人,减少者7人,减少最多者达7公斤,如表10: 9.红血球沉降率:在32名患者中,入院时血沉加速者17名,其中高度加速者(40mm以上)10名,中度加速者(25-29mm)3名,轻度加速者(18一24mm)4名,正常者15名;治疗后,高度加速者4名,中度加速者2名,正常者26名,如表11: 附病例摘要三分例1患者佟,男,25岁,工人,住院号1151,因一年来腰部疼痛,四个月来,左腰无痛渐大性肿物,于1957年5月17日入院。患者在二年前腰曾扭伤一次,半年后每日下午有轻度发烧及盗汗,伴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身无力,易疲劳,腰呈搏动性疼痛,在咳嗽呈振动性较大的阵疼加重,且时而向髋膝传导,腰发板,脊柱活动受限前屈后伸侧弯均不能,于入院前二至四个月,两后腰先后渐起一拳头大肿物、表皮如常、柔软而有波动。于入院前三个月曾用雷米封2000片链霉素27支未见效、来我院治疗,既往症有慢性咳嗽咯痰史,体检:营养欠佳,发育中等,体温37左右,脉搏88/分,呼吸22/分,体重46公斤,全体皮肤无黄染及水肿,右下颔捫有0.51.0厘米,大小肿起之淋巴结,颈部柔软,心肺无异常,全腹平坦柔软,无压痛及肿物,肝脾肾未触及。外科所见:“1.2压疼(十)叩打疼(十),间接叩打疼(十),拾物试验(十),腰活动范围前屈30度后伸侧弯不能,右腰部有812厘米大小肿物压疼(十),波动(十)表皮如常。血沉:第一小时76mm,第二小时100mm X光:1.2间隙变窄,其边缘模糊未见破坏及死骨,腰大肌阴影未增宽。诊断:第一、二腰椎结核。治疗经过:(1)入院后第三天(57.5.22)开始内服结核散5克,每天三次(饭前),至58.2.5止共252天,内服3780克无付作用。(2)睡硬板床,除大小便外,一律卧床休息,但该患者常背着医护人员每日活动23小时。经以上治疗至本年6月26日(相当治疗后第34天),发烧盗汗消失,食欲稍增,睡眠良好,到7月25日腰疼及1.2压疼消失,间接叩打疼(一),此时在医嘱上只给病人1-2小时活动时间,实际每日患者活动已达3-5小时,至9月9日脓包已全部吸收,相当治疗后113天至12月3日,血沉由76100毫米降至每小时4毫米,第二小时6毫米,至58年1月8日腰柔软活动正常,拾物试验阴性,食欲佳良,睡眠良好,全身健康感,体重增加19公斤,X光所见1.2骨性融合并有牢固的骨桥形成,相当于用药后204天,此时停服结核散。适当增加活动时间2-4h/天,实际病人已活动8-12h/天无任何感觉,停药观察四个月,体温仍然保持正常,体重未减少,血球沉降率亦保持正常。结果:临床治愈,于58年5月6日出院,出院后,可以做轻度工作,酌情穿化学背心。例2患者井,女,12岁,学生,住院号1009号,因一年半来左足跟部无疼性肿胀,半年来瘘孔形成于1956年9月21日入院,患者于1954年冬在足跟部因跳绳挫伤,至56年2月发现局部逐渐肿胀,但不红不疼不烧,青霉素治疗无效,不久局部肿胀加重,并伴有午后发烧,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症状,于56年即左足背外侧有一寒性肿物,约一个多月破溃,流出淡黄色稀薄液体,相继在此部位又形成两个瘘孔,于入院当时,左足肿胀,跛行,瘘孔未闭,仍有少量灰色稀薄液体流出,全身轻度消瘦,既往无患过结核病史。体检:体温36,脉搏82/分,呼吸20/分,体重281Kg,发育中等,营养不良,皮肤粗糙,全身淋巴结、头颈、心、肺、腹、脊柱均正常,四肢除患处外未见畸形,活动自如。外科所见:左足肿胀,色稍赤,无明显压疼及波动,足背外侧有三个瘘孔,直径各约1厘米大小,深约0.5-1.0厘米,有少量稀薄分泌物,瘘孔、肉芽组织水肿呈灰色略突起,局部运动轻度受限,左足可着地步履跛行。化验检查:血沉第一小时88毫米,其他检查正常。X光所见:1956年9月3日跟骨正侧面象:跟骨轻度脱灰,并有数个透光区。同日左足正面象,第三蹠骨增生性改变,髓腔内有虫蚀样改变,没有见到明显死骨。诊断:(1)左跟骨结核(合并瘘孔)(2)左足第五蹠骨结核治疗经过:于56年7月21日入院9月22日开始内服结核散1.5克(每日三次),用药第五天肿胀消失,瘘孔愈合,八天后其中一个瘘孔破溃,局部又轻度肿胀,至12月3日结核散又增至3克(每日三次),至1957年1月16日病情未见好转,反而于左骨前内方又发生一个淋巴腺结核,故结核散又增加到4克(每日三次),但病情仍然迟迟不好,于7月19日做了病灶清除术,并取他人骨片新鲜的做了骨移植手术,前后未用抗生素,至12月17日肿胀消失,瘘孔结瘢,关节功能正常,血沉降至正常,体重增11公斤。X光所见:1958年1月13日跟骨正侧面象,跟骨透光区消失,益有骨小通过。第五蹠骨斜位象,第五蹠骨已于充填的新骨处愈合。在58年1月4日结核散停,共服结核散4932克无付作用,于58年1月24日痊愈出院。半个月后就上学了,来回上学每日须走路十几里,没有任何不适感。例3陈,男性,22岁,技术员,住院号1077号,因左膝关节肿疼,于57年4月13日入院,患者由54年4月间玩单杠时摔一下,当时左膝遂疼痛,几小时后方好,到55年10月出现疼感,在剧烈活动时该关节疼,此后走路多时就痛,稍休息后就感好,在56年6月出现轻微肿胀,走路跛行类似情况时好时犯,重时蹲下因疼不能起来,有时关节内有响声,活动受限,全身有疲劳感,时而有盗汗。客观检查:全身状态良好,营养中等,不贫血,血沉正常,平温平脉,心肺正常,左膝关节肿胀,髌骨前内侧有44厘米大肿胀,该处按之软,没有波动,膝关节活动范围伸达175度,屈达60 度,旋转受限制,X光片正面于关节间隙变窄,骨内髁处关节面有0.30.2厘米大脱灰处,侧面象髌前软组织肿胀滑膜紊乱。诊断:膝关节滑膜型结核(关节炎期)治疗经过:用结核散一次5克(日服三次)治疗,离床饮食大小便,经过两个月治疗,肿胀消失,疼痛减轻,此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每天活动时间约3-4小时,到8月31号患者除膝关节活动有响声外,其他全部正常,而停药观察到57年9月27号经X光片检查骨质变浓,滑膜紊乱消失而痊愈出院,于住院期间共用结核散1480克,住院日共5个半月,在观察期间活动量每日总合超过8小时,出院后休息半月上班作技术员工作,自出院到现在已工作9个月,患部没有异常改变。讨论(一)祖国医学所称的附骨疽,并非完全是现代医学所称的骨与关节结核疾患,所以祖国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