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_第1页
精神分裂症_第2页
精神分裂症_第3页
精神分裂症_第4页
精神分裂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丽心灵,,第十五章 精神分裂症,,内容提要,心理异常表现,临床类型,致病因素,治疗措施,,案例,1989年,中国卫生部授予孙秀兰“南丁格尔奖章”,这是河北省唯一一位获得这项奖章的人。 在自己的工作业绩汇报中,她却道出了令人心酸的家事,,研究历史,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精神病学家开始关注研究精神分裂症。 (1)1857 Morel(法) 建议将外界原因导致青年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为早发性痴呆; 1874 Kahlbaum (德)描写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病,称之为紧张症。 1871 Hecker 则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为青春痴呆。并指出多见与青年人,常以衰退为转归。(2)1896 克雷丕林(德)在长期的研究观察基础上,认为上述描述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统一疾病的不同类型。该病多发于青年,最后发展成衰退故合并上述类型命名为早发性痴呆,首次作为疾病单元来描述。(3)20世纪 布鲁勒(瑞士) 经过细致的临床学研究,支出情感、蓝翔和意志障碍是本病的原发性症状,而中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故提出“精神分裂”的概念,加以本病的结局并非都是以衰退告终,因此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概述,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最常见的精神病,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 基本特点:两个分裂 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不协调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甚至分裂; 病程多迁延难根除、易复发。,,本病多在青壮年发病(15-35岁) 2030岁发病病人占50% 10岁前(儿童精神分裂症) 4050岁以后(晚发精神分裂症) 发病年龄与临床类型有关,偏执型发病年龄较晚、紧张型次之、青春及单纯型最早,少,,起病以亚急性与慢性居多。 病程多呈持续进展,可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甚至精神衰退。 若能早期发现,早期给予充分合理的治疗,多数病人可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故预后尚可乐观。,,患病率,流行病学: 本病患病率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在我国城市患病率为7.11,农村4.26。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两性患病率大致相等。,经济水平高的居民患病率低,,一、心理异常表现,(一)思维障碍(二)情感障碍(三)意志行动障碍(四)感知觉障碍(五)其他异常表现,观看视频寻找这些表现,,一、心理异常表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一定都具备上述各项症状,而且随着疾病类型和临床阶段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二、精神分裂症临床类型,单纯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紧张型,,1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此型较少见,青少年时期发病,起病缓慢,持续进展,自动缓解者少。 早期表现出神经衰弱的症状,易疲劳,软弱无力,贪睡,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孤僻日益加重,被动,生活懒散,情感淡漠,幻觉妄想不明显,发病早期常被误认为是思想不开朗或思想问题,数年后病情严重时才被发现,疗效差。,,2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此型较常见,发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发展快, 主要症状: 思维内容离奇,难以理解,思维破裂;情感喜怒无常,表情做作,扮弄鬼脸,傻笑;行为幼稚,愚蠢,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及性欲和食欲等本能的意向亢进;幻觉妄想片段零乱,精神症状丰富多变。此型发展快,如及时治疗,效果较好。,,3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少见,表现出木僵状态,不语不动,不饮不食,表情呆板,蜡样屈曲,出现冲动行为,突然起床,无目的地砸破东西,然后仍旧躺下。 也可出现兴奋状态。 此症能自动缓解,疗效好。,,4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又称妄想型,最常见,在青少年期开始,起病缓慢,病初表现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情感和行为常受幻觉或妄想支配,表现疑惧,出现自伤和他伤行为。 此型病程发展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自发缓解者少,疗效较好。,,看案例,分析类型,,某女,19岁,突发失眠、不语、不食、发呆和 低热1月。患者自小性格温顺,内向少语。曾因“散发性脑炎”住院治疗,出院后又因精神病症状住院,患者意识不清,呆滞,自语,多问少答,在室中站立,拒食。按脑炎治疗,痊愈出院。1月停药后,性格突然变化,稍不如意就撒娇哭脸,有时半晚站在房中发呆,不吃,少动,月经也不会料理。患者自言自语,说耳边有人对她讲:“你得过神经病”,有时傻笑,有时半夜起床说外面有人叫她。后来又住进精神病院,理解和判断力差,有情感倒错现象,笑容满面地告诉别人自己罪恶累累,有人在背后作弄她。经5次电休克治疗,症状突然消失,像从梦中醒来一样,清醒8天,又突然转入亚木僵状态,卧床不起,不吃、不动,说别人讲她的坏话,十分生气,撕衣服和被单 此例有评论性幻听,情感倒错、被害妄想,亚木僵状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某男,17岁,初三学生,急起行为反常5天。半月前因操练游行甚感疲劳,出现失眠,突然话多,唱歌、唱戏,四处游荡,说看见别人身边有鬼;上课时突然拍桌踢椅,说“老师讲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用来打飞机,我哥哥是开飞机的,所以我发火”;吃饭时将碗中的鱼头往外抛,问他为什么,他说:“看到鱼头就想到别人骂我油头滑脑,心里不高兴”。患者自知力丧失。后送精神病院治疗,显著好转出院,但在就业时因精神病史遇到困难,常常埋怨父母,并殴打亲人,又数次被送进精神病院,治疗效果下降。患者病情迁延,贪馋、幼稚、话多、骂人毁物、夜间外出闲逛,对女性极不礼貌,嬉皮笑脸,当众做怪相,毫无羞耻之心。最后患者思维日趋贫乏,讲话支离破碎,情感淡漠,意志衰退,终因肺部感染死亡。 此例患者以破裂性思维、幼稚行为和明显人格改变为主要症状,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某男,27岁,孤独懒散,与人长期格格不入,流浪街头数年。患者母亲因精神病自杀死亡。患者开始工作时好计较,与人争吵,曾搬迁数次,到处找领导要房子和工资,不上班,将自己的东西拍卖,逐渐发展到流浪街头,睡门洞,到餐馆讨饭吃,时常叫喊母亲的名字。自小成绩好,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性格喜静,独居,不愿结识他人,母亲去世后性情更加孤僻,不顺心时怒气大,浑身发抖。曾参军,因“精神不正常,住院8个月。检查时患者否认有病,写感想时内容重复,繁简失当,不时引证哲学词汇,离题发挥。患者平时对人冷淡,不谈笑,独来独往。经10余年随访,患者仍衣饰不整,在街头闲逛,吃别人的剩饭菜。 该病例有多年病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乞讨流浪为生,情感淡漠,思维贫乏,联想松弛,生活懒散不能自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某男,22岁,言行怪异、出现幻觉妄想1年。 患者自小少语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1年前 因父亲病故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罪”;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见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回家后就问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看见小汽车就恐惧地问他人:“那是不是来逮捕我的?”患者记忆智能无障碍,只是孤独离群,生活懒散,时而恐惧、激越,时而自语自笑、凝神倾听。一次,突然对电风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里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叛徒和内奸”。认为自己脑子想的事被别人知道,“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问患者为什么时哭时笑?患者回答:“我脑子被一死者控制,我哭笑不受自己支配” 该病例存在被害妄想,多疑,幻觉,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三、致病因素,(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家系 双生子 寄养 多基因 2、生物化学因素 自体中毒 多巴胺功能亢进 生物胺代谢异常 3、早期脑发育和脑结构变化 神经元转移错位 额叶-丘脑-小脑通路发育障碍,(二)心理-社会因素1、家庭和亲子关系因素 生命早期生活失调 父母尤其是母亲与子女关系异常与父母沟通不正常 2、人格因素分裂型人格障碍或其它类 患者病前性格:内向,孤僻胆小,依赖性强,主动性差,话少,怕羞,敏感。,3、心理应激因素生活事件等造成心理应激,强烈剌激、委屈和讽刺,亲人死亡或重病,离异与失业,学习工作负担过重,升学考试失败,早恋受挫等诱发因素。4、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生活条件差, 社会阶层较低, 发病率较高,,1)缓解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 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激越兴奋、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争取最佳预后。2)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3)预防自杀及防止危害社会的冲动行为的发生4)将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程度,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综合征、抗胆碱能性意识障碍等。,治疗过程急性期(急性)治疗,用药治疗的头2周内达到有效剂量直至症状控制一般需要6-8周,,1)防止症状反复;或进一步提高控制症状的疗效,降低 复发可能性2)促进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3)控制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强迫症状,预防自杀4)控制和预防长期用药带来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如迟发性运动障碍、闭经、溢乳、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心肝肾功能损害等),治疗过程恢复期(巩固)治疗,继续急性期治疗的有效剂量一般巩固治疗需要3-6月,,根据个体及所用药物情况,确定是否减少剂量,把握预防复发所需剂量 疗效稳定,无特殊不良反应,尽可能不换药 疗程视患者个体情况而定,一般25年,治疗场所主要在门诊随访和社区随访治疗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心理治疗,保证治疗依从性,治疗过程稳定期(维持)治疗,,综合:治疗措施,(一)药物治疗 早期、急性期治疗上,药物治疗起着关键作用。 (常用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