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旧抗震规范主要修改内容对照 GB50011 2010GB50011 2001 修改内容 条款内容条款内容 3 2 43 2 4部分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地震分组调整 3 3 5 提出山区地基 边坡勘察设计要求 3 4 33 4 2 1 扭转位移比计算采用规定的水平力 不再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 楼层位移和层间 位移验算 仍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 2 位移比计算考虑偶然偏心 即使仅多层 3 位移计算时 取消刚性楼盖的概念 4 给出特别不规则的定义 3 4 43 4 3 1 扭转位移比 当最大层间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时 可适当放宽 2 平面不对称且凸凹不规则或局部不连续 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块计算扭转位移比 3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地震力放大系数1 25 1 5改为1 25 2 0 3 9 23 9 2除框架 对斜撑构件 含楼梯 纵筋也提出强屈比等要求 3 9 76 2 14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的要求未变 增加转换层楼板与落地剪力墙交接处施工缝验算要求 3 10增加抗震性能化设计的相关规定 3 11 13 10改为符合要求的 大型公共建筑 应设置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4 1 64 1 6原I类场地拆分为Io I1类场地 4 1 74 1 7减小断裂带避让距离 提供特殊情况不能避让时的处理方法 4 3 74 3 7全部消除液化沉陷的措施有微调 4 3 84 3 8部分消除液化沉陷的措施有微调 4 3 104 3 10调整故河道 河岸 海岸 边坡等处建筑设计要求 5 1 2 35 1 2 3 1 当取三组加速度时程时 计算结果宜取时程法的包络值和反映谱法的较大值 2 当采用七组及七组以上的时程时 计算结果可取时程法的平均值和反映谱法的较大值 3 时程分析时采用的时程曲线中 实际强震记录数量不少于总数的2 3 4 增加时程分析时6度罕遇地震加速度最大值 125cm s2 5 1 2 5 增加平面投影尺度很大 跨度大于120m 长度大于300m 悬挑大于40m 的空间结构采用 单点一致 多点 多向抗震计算要求 5 1 45 1 4 1 增加反映谱分析时6度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 28 2 场地特征周期 I类场地拆分为Io I1类场地 I1类特征周期与原规范I类相同 5 1 5 25 1 5 2调整结构阻尼比不等于0 05时 地震影响系数的相关参数 5 1 65 1 6明确6度时 不规则建筑和 类场地较高建筑需进行抗震计算 5 2 2 25 2 2 2 明确采用振型分解反映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 SRSS 平方和开方 仅使用于相邻周期 之比小于0 85的情况 否则应采用CQC组合 5 2 3 15 2 3 1 采用增大边榀地震作用以考虑扭转影响时 角部构件应采用长 短方向边榀增大系数的乘 积 5 2 55 2 5增加6度时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 0 008 0 006 5 3 4 增加大跨度空间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可采用竖向振型分解反映谱法计算 5 4 15 4 1 内力组合 增加同时考虑水平 竖向地震 竖向地震为主 时的分析系数 水平0 5 竖 向1 3 5 4 25 4 2降低了钢结构连接节点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5 5 15 5 1放宽了多 高层钢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 1 300改为1 250 5 5 2 15 5 2 1应进行罕遇地震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 150m以上的 钢结构 改为 结构 5 5 2 25 5 2 2 宜进行罕遇地震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 增加不规则的地下建筑结构及地下空间 综合体 6 1 16 1 1 1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 适用的最大高度宜 原为应 适当降低 2 取消 建造于 类场地的结构 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 的要求 3 增加了8度 0 3g 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4 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有所降低 6度除外 5 板柱 抗震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显著增加 6 明确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不包括仅个别框支墙的情况 7 明确框架不包括异形柱框架 6 1 26 1 2 1 抗震等级划分 框架30m改为24m为界限 框剪 剪力墙 部分框支剪力墙增加24m的界 限 6度除外 板柱 抗震墙增加35m的界限 2 框架结构 大跨度公共建筑 改为 大跨度框架 明确指跨度不小于18m 3 明确高度不超过60m的框架 核心筒结构按框架 剪力墙结构设计时 抗震等级可按框架 剪力墙确定 6 1 3 16 1 3 1 关于设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 1 该种结构 指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弯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弯矩的50 的结构 倾 覆弯矩为底层值 2 取消 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 的规定 即其最大适用高度应按框架结 构取值 3 框架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按框架取 4 层间位移角限值需按底层框架承担倾覆力矩的大小 在框架结构和框架 剪力墙结构两 者的限值之间偏于安全地内插 6 1 3 26 1 3 2 调整主裙楼相连时裙楼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确定原则和范围 在条文说明中给出了 相关范 围 的定义 3跨20m 裙房偏置时 其端部扭转较大 也需加强 6 1 3 36 1 3 3 1 明确嵌固部位以下地下室抗震等级降低的原则 2 明确上述抗震等级仅为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6 1 3 46 1 3 4条文说明中明确 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大体与 砼高规 中的特一级相当 6 1 46 1 4 1 防震缝最小宽度由70mm增加到100mm 2 抗撞墙长度由 可不大于一个柱距 改为 可不大于1 2层高 6 1 56 1 5限制单跨框架结构 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 其它建筑不应采用 6 1 66 1 68度框架 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楼 屋盖长宽比由2 5调整为2 板柱 抗震墙也适当放宽 6 1 86 1 8取消了连梁最大跨高比和最小高度的规定 6 1 96 1 9较长抗震墙通过洞口分段后 每段高宽比原不应小于 2 改为不应小于 3 6 1 106 1 10 1 明确底部加强部位从地下室顶板起算 当嵌固部位低于该地下室顶板时 加强部位还 需向下延伸到嵌固部位 2 底部加强部位取值 原 1 8 改为 1 10 3 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 底部加强部位可仅取底部一层 4 主裙楼相连 主楼与裙房顶对应的相邻上下层需加强 此时 底部加强部位也可延伸 到裙楼以上一层 6 1 136 1 13 明确主裙楼相连且采用天然地基 主楼基础地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的地震作用为多遇地震 6 1 14 16 1 14 地下室顶板做为嵌固部位的要求修改内容 1 相关范围 的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 相关范围 以外宜采用现浇梁板 结构 2 嵌固板下层柱上端和节点左右梁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之和 应大于节点之上柱下 端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的1 3倍 受弯承载力计算 强度采用标准值 柱考虑轴力的 影响 3 上述第2条比较繁琐 做为简化 当嵌固层梁刚度较大时 分配的弯矩接近节点之上柱 下端的弯矩 梁端顶面 底面纵筋均比计算增加10 以上 可以满足上述第2条要求 4 无论如何 嵌固板下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面积不应小于其上部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 1 倍 6 1 15 增加楼梯的抗震设计要求 1 框架结构 整体浇筑的楼梯应参与主体结构计算 2 楼梯间设置刚度足够大的剪力墙结构 楼梯可不采用主体结构计算 3 楼梯间周边填充墙与墙柱之间的拉结应加强 6 2 26 2 2 墙柱弱梁 1 框架结构强柱弱梁调整系数 抗震等级一 二 三 四级时由1 4 1 2 1 1 1 0调 整为1 7 1 5 1 3 1 2 增大系数法 2 其它结构强柱弱梁调整系数 抗震等级一 二 三 四级时由1 4 1 2 1 1 1 0调 整为1 4 1 2 1 1 1 1 即增加四级调整1 1的要求 增大系数法 3 原 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尚应符合 改为 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 符合 但应符合 实配法 4 二 三级框架结构 也可按上述第3条相应的公式进行强柱弱梁计算 其系数1 2可降 低为1 1 实配法 5 墙柱弱梁 计算梁端实配抗震受弯承载力时 应计入受压钢筋和梁两侧有效翼缘范围 的楼板 在框架刚度和承载力计算时 所计入的梁两侧有效翼缘范围应相互协调 6 2 36 2 3 强柱根 1 一 二 三 四级框架结构的底层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 由1 5 1 25 1 15 1 0调整为1 7 1 5 1 3 1 2 2 框架 剪力墙结构可不进行上述调整 规范未变 6 2 46 2 4 框架梁 连梁强剪弱弯 1 原 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尚应符合 改为 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梁 连梁可不符合 但应符合 实配法 2 框架梁 连梁强剪弱弯 计算梁端实配抗震受弯承载力时 应计入受压钢筋和梁两侧 有效翼缘范围的楼板 在框架刚度和承载力计算时 所计入的梁两侧有效翼缘范围应相互 协调 6 2 56 2 5 框架柱 框支柱强剪弱弯 1 框架结构强剪弱弯调整系数 抗震等级一 二 三 四级时由1 4 1 2 1 1 1 0调 整为1 5 1 3 1 2 1 1 增大系数法 2 其它结构强剪弱弯调整系数 抗震等级一 二 三 四级时由1 4 1 2 1 1 1 0调 整为1 4 1 2 1 1 1 1 即增加四级调整1 1的要求 增大系数法 3 原 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尚应符合 改为 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 符合 但应符合 实配法 4 二 三 四级框架结构的框架柱 也可按上述第3条相应的公式进行强柱弱梁计算 实配法 6 2 76 2 7 1 取消 一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 应按墙肢底部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 采用 的规定 2 部分框支剪力墙的落地剪力墙墙肢不应 原为不宜 出现小偏心受拉 6 2 86 2 8 剪力墙组合剪力调整 原 9度时尚应符合 改为 9度的一级可不 但应符合 实配法 6 2 106 2 10 框支柱内力调整 1 框支柱 0 2Qo 调整 Qo由本层地震剪力改为底层地震剪力 主楼与裙房相连时 不 含裙房部分的地震剪力 框支柱也不含裙房的框架柱 2 框支柱进行 0 2Qo 调整后 其弯矩应相应调整 6 2 13 4 增加 设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 框架地震剪力取无墙 有墙两种模型的大者 6 2 146 2 15增加三级框架阶段核心区抗震验算的要求 6 3 36 3 3 一 二级框架梁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满足同时下列要求时 允许适当放宽到150mm 1 箍筋直径大于12mm 2 不少于4肢 3 肢距不大于150mm 6 3 4 16 3 3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 原为不应 大于2 5 且不再是强条 6 3 4 26 3 4 框架梁纵筋与框架柱相应截面尺寸之比 1 20 1 增加三级框架梁纵筋与框架柱截面之比的要求 1 20 2 框架结构不应 其它结构不宜 6 3 56 3 6 方柱 圆柱截面尺寸 1 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 不宜小于300mm 方柱 350mm 圆柱 2 其它情况不宜小于400mm 方柱 450 圆柱 6 3 66 3 7 柱轴压比限值 1 四级也有轴压比限值要求 2 框架结构 三级的其它结构 轴压比限值减少0 05 6 3 7 16 3 8 1 柱最小配筋率有调整 注意 1 中柱 边柱 框架结构与其它结构不同 2 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 表中数值应增加0 1 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 表 中数值应增加0 05 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 表中及上述数值应再增加0 1 6 3 7 26 3 8 2增加一级框架柱箍筋最大间距允许加大到150mm 底层柱下端除外 的条件 6 3 9 6 3 10 6 3 11 6 3 12 柱箍筋 1 柱箍筋加密区肢距不宜大于 一级200mm 二 三级250mm 四级300mm 不再与箍筋直 径相关 2 计算体积配箍率时 取消了扣除重叠部分箍筋体积的规定 3 计算体积配箍率时 取消箍筋抗力强度超过360MPa仍取360MPa的限制 4 增加了四级柱配箍特征值的要求 取值与三级相同 6 4 16 4 1 剪力墙厚度 1 墙厚与层高之比的要求 由应改为宜 并增加无支长度的相关规定 2 增加底部加强部位三 四级的要求 3 细化无端柱 无翼墙时的要求 6 4 26 4 5 剪力墙轴压比限值 1 轴压比限值要求 由底部加强部位扩大到建筑全高 2 增加一级 7度要求 不宜大于0 5 3 增加三级轴压比要求 不宜大于0 6 6 4 36 4 3 高度小于24m且剪压比很小 小于0 02 的四级剪力墙 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允许按 0 15 6 4 4 6 4 2 6 4 4 增加剪力墙分布钢筋直径要求 水平 竖向不应小于8mm 竖向不宜小于10mm 6 4 5 6 4 6 6 4 7 6 4 8 剪力墙边缘构件 1 增加三级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要求 2 构造边缘构件 提高三级底部加强部位配筋率 提出其它部位纵筋配筋率要求 3 减小T形 L形构造边缘构件截面尺寸要求 4 调整T形约束边缘构件截面尺寸要求 5 约束边缘构件按轴压比的差异 调整配箍特征值 lc的要求 6 lc的长度 由 不小于表内数值 1 5bw和450mm三者的最大值 改为 不小于表内数 值 墙厚和400mm 7 增加计算配箍特征值时 考虑水平分布筋的条件 6 4 76 4 10 1 跨高比较小的高连梁 可设水平缝形成双连梁 多连梁或采取其它加强受剪承载力的 构造 2 取消一 二级跨高比不大于2的连梁设置斜向交叉构造钢筋的要求 6 5 1 6 5 2 6 5 1 6 5 2 框架 剪力墙 1 墙厚与层高之比的要求 由应改为宜 并增加无支长度的相关规定 2 暗梁要求调整为 有端柱时 墙体在楼盖处宜设置暗梁 暗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 厚和400mm的较大值 3 增加剪力墙分布筋要求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间距不宜大于300mm 6 5 3 增加框剪结构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外连接时的要求 6 6 2 6 6 2 6 6 3 6 6 4 板柱 剪力墙结构 1 增加了对剪力墙厚度的要求 2 楼 电梯洞口周边宜 原为应 设置边框梁 3 取消屋盖宜采用梁板结构的要求 6 6 3 6 6 5 6 6 6 板柱 剪力墙结构 1 房屋高度不大于12m时 抗震墙宜承担结构的全部地震作用 原不区分高度 为 应 2 增加抗冲切计算的详细要求 6 6 4 6 6 7 6 6 8 6 6 9 板柱 剪力墙结构 1 无柱帽平板应在柱上板带中设置构造暗梁 原为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营销制定方案(3篇)
- 兴化安全管理培训中心课件
- 【含听力7英RJ月考】安庆市太湖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 创新安全培训观念课件
- 创客你我他课件
- 耐药机制阻断策略-洞察及研究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脑机接口与行为认知的虚拟现实研究-洞察及研究
- 化妆品安全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兆驰入职安全培训课件
- 财务预算培训课件
- 高桩码头施工培训课件
- 砂石加工现场管理制度
- it部门考核方案(3篇)
- 山东C类人员安全考核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中通规章管理制度
- 茶山管理协议书
- 代办土地证协议书
- 创意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年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 现代文献检索与利用3-文献检索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