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章 息风止痉药,2,含义:以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主治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特点:皆入肝经,寒凉药多,介类药多,虫类药多.前人总结“介类潜阳,虫类搜风” 。,适应证:,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肝火上攻的头痛头昏、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2、肝风内动-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3、风阳夹痰,痰热上扰-癫痫惊风;4、风毒侵袭的破伤风等。,3,4,应用:根据病因病机和兼证的不同,灵活配伍他药。 阴虚阳亢配滋养肾阴药阳亢化风配平潜肝阳药热极生风配清热泻火药阴虚血少风动配补血滋阴药兼窍闭神昏配开窍醒神药兼心神不宁配安神药兼痰配祛痰药,5,使用注意:1、个别药物有毒,用量不宜过大。2、阴虚血弱者,温燥当忌。3、脾虚慢惊风,不宜寒凉之品;,6,息风止痉药 本类虫类药偏多,“虫类搜风”,故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作用力强者称息风止痉。主治温热病的热极生风;内科杂病的肝阳化风、血虚生风;儿科杂病的风阳挟痰,痰热上扰的癫痫、惊风;风毒侵袭引起内风的破伤风等。,羚羊角,【药用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羚羊角,羚羊角,息风 止痉,清肝明目,【功效】,【性味归经】,清热解毒,平肝潜阳,咸,寒。归肝、心经,【临床应用】,1.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尤宜于温热病高热、热极生风所致病证。1)温病热盛动风之高热神昏、惊厥抽搐者,钩藤、菊花、桑叶等;(羚角钩藤汤)2)痰热癫痫、惊风、中风等,钩藤、天竹黄、牛黄等。,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临床应用】,2. 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 菊花、石决明等。(羚羊角汤),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临床应用】,3. 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 龙胆草、黄芩等。,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临床应用】,4. 用于温热病高热神昏、热毒发斑。 石膏、麝香 (紫雪丹) 此外,用于肺热咳喘。,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入煎剂一般用13g,须另煎2小时以上。磨汁和研粉吞服,每次0.30.6g。,退出,羚羊角,【用量用法】,牛黄,【药用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结石。,牛黄,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功效】,【性味归经】,清热解毒,清心肝热,苦,凉。归肝、心经,【临床应用】,1. 用于痰火生风惊厥抽搐 。温热病邪热炽盛及痰热动风之癫痫、中风、惊风,症见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最为适宜。朱砂、金蝎、钩藤等,(牛黄散)小儿急惊风,钩藤、麝香、胆南星、天竹黄等。(牛黄抱龙丸),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临床应用】,2. 用于高热烦燥,神昏谵语 。尤宜于高热或痰热蒙蔽清窍所致者。麝香、冰片、朱砂,或黄连、栀子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临床应用】,3. 用于咽喉肿痛、各种热毒疮痈。1)咽喉肿痛:青黛、冰片等;2)疮疡:金银花、七叶一枝花、甘草等;(牛黄解毒丸)3)乳岩,痰核,流注,瘰疠,恶疮等,麝香、乳香、没药。(犀黄丸),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入丸散,每次吞服0.20.5g。外用适量。,退出,牛黄,【用量用法】,【使用注意】,非实热证不宜用;孕妇慎用。,牛黄,羚羊角与牛黄的功效比较,地 龙,【药用来源】,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广地龙)、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沪地龙)的干燥体。,地龙,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药用来源】,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广地龙)、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沪地龙)的干燥体。,地龙,广地龙,沪地龙,地龙,清热息风,通络,【功效】,【性能特点】,利尿,平喘,咸,寒。归肝、肺、膀胱经,【临床应用】,1. 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小儿急惊风。2. 用于风湿痹痛,气虚血滞半身不遂 。3. 用于肺热哮喘 。4.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 。,地龙,清热息风通 络平 喘利 尿,天麻,【药用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天麻,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功效】,【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临床应用】,1.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为治疗肝风内动的要药,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1)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等症:钩藤、全蝎等;(钩藤饮)2)小儿脾虚慢惊风,人参、白术、白僵蚕等;(醒脾丸)3)风痰闭阻之癫痫发作者,又常与与胆南星、全蝎、僵蚕、石菖蒲等;(定痫丸) 4)破伤风:天南星、白附子、防风等。(玉真散),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临床应用】,2. 用于眩晕,头痛 。为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1)肝阳上亢的眩晕,钩藤、石决明等;(天麻钩藤饮)2)如风痰为患引起之眩晕,半夏、白朮、茯苓等(半夏白术天麻汤)3)头痛,配川芎等。(天麻丸),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临床应用】,3. 用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 。1)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全蝎、乳香等(天麻丸)。2)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当归、牛膝等;3)风湿痹痛,秦艽、羌活、桑枝等。(秦艽天麻汤)4)妇人风痹,手足不遂:牛膝、杜仲、附子 (天麻酒),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310g,煎服。研末吞服每次11.5g。,退出,天麻,【用量用法】,钩 藤,【药用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和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钩藤,钩藤,大叶钩藤,【药用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和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钩藤,药材钩藤,无柄果钩藤,钩藤,息风止痉,清肝热,【功效】,【性味归经】,平肝阳,甘,微寒。归肝、心包经,【临床应用】,1.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多用于热极生风,四肢抽搐及小儿高热惊风病证。1)小儿急惊风:天麻、石决明、全蝎等;(钩藤饮子)2)高热动风,羚羊角、菊花、龙胆草等。(羚角钩藤汤)3)肝阳化风:天麻、石决明、牛膝、杜仲 (天麻钩藤饮),钩藤,息风定痉清热平肝,【临床应用】,2. 用于头痛,眩晕 。1)肝火上炎者,夏枯草、黄芩等;2)肝阳上亢者,石决明、菊花等。(天麻钩藤饮),钩藤,息风定痉清热平肝,1015g,煎服。煎时须后下。,退出,钩藤,【用量用法】,钩藤与天麻的功效比较,僵蚕,【药用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虫体。,僵蚕,僵蚕,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功效】,化痰散结,【性味归经】,咸、辛,平。归肝、脾经。,【临床应用】,1. 用于惊痫抽搐 。多用于惊风、癫痫挟有痰热者 。1)小儿急惊,痰多气喘,烦躁神昏,发热抽搐者,牛黄、胆南星、全蝎、天麻等;(千金散)2)高热抽搐:蝉蜕、钩藤、菊花;3)如为脾虚久泻、慢惊抽搐,党参、白朮、天麻等;(醒脾散)4)破伤风,角弓反张:全蝎、蜈蚣、钩藤(撮风散),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临床应用】,2. 用于中风口眼喎斜 。与全蝎、白附子。(牵正散),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临床应用】,3. 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1)风热上受引起的头痛、目赤等,桑叶、菊花、荆芥等;(白僵蚕散)2)咽喉肿痛,玄参、连翘、板蓝根等。(六味汤),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临床应用】,4. 用于风疹瘙痒 。可单用本品研末服,或蝉蜕、薄荷等。5.用于痰核、瘰疬。 贝母、夏枯草等。,僵蚕,息风止痉化痰散结,310g,煎服。研粉吞服,每次11.5g。,退出,僵蚕,【用量用法】,地龙与僵蚕的功效比较,全蝎,【药用来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全蝎,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功效】,通络止痛,【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蜈蚣,【药用来源】,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总结
- 农产品市场供应与需求预测分析
- 职业教育优化制度
- 农学中的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践
- 人身保险价格规程
- 如何帮助中学生树立自由
- 员工用餐卫生规定
- 农场耕地耕作管理规定
- 2025至2030中国镁橄榄石砂粉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考研英语写作常见考点与解题方法
- 2《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修订)》
- 2024年太原市小店区供热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培训课件:《放血疗法》
- join-in-六上-Unit3-Festivals-Part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
- 市政道路监理规划及市政道路监理大纲
- (高清版)D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 防震减灾科普
- 酒店工程节能降耗培训展示
- 设备维保的预防性保养与维护策略
- 【经典阅读】四年级阅读训练-人物描写分析(知识梳理+例文解析)(有答案)
- 2024年针灸学(正高)考试历年全考点试卷附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