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了 我们怎样上课 南京师大附中保志明 一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安排 课时与进度必修与选修考试模式关于实验关于教辅 二 新课程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教材变了 学生变了 我们的课堂也要变核心的基础化学知识没有变教师迫切需要加强学习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更加需要关注学生更加需要关注化学实验 三 新课程教学思考与实践 1 必修案例必修1分散系及其分类必修2化学反应限度2 选修案例选修4化学平衡选修5有机合成 案例 分散系及其分类人教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 关于分散系的探究 胶体 内容在新老教材中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散系及其分类 2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丁达尔效应 3 认识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 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 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 4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前预习提纲 一 什么是分散系 什么是胶体 二 胶体有哪些主要的性质 三 如何制备胶体 如何提纯胶体 四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胶体以及与胶体有关的现象 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试验胶体的有关性质 五 胶体化学有哪些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就 附 部分学习材料 另附页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必修 江苏教育出版社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必修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3 无机化学 上册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 GCSECHEMISTRY 高中化学英文课本 英 B 厄尔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第一部分 学生相互交流 请同学围绕分散系与胶体从五个方面谈谈课前学习研究后的认识 并尽可能地利用身边材料试验胶体有关性质 一 分散系与胶体二 胶体的制备与提纯三 胶体的主要性质四 常见的胶体五 胶体化学展望 第二部分 教师引导 提升认识 问题1 食盐水是溶液不是胶体 无水酒精是纯净物 也不是胶体 能否利用这两种物质得到胶体呢 能否得到浊液呢 问题2 食盐水中的氯离子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得到白色沉淀 有没有可能也利用这个反应 得到氯化银的胶体溶液呢 问题3 通过以上实验 你对胶体这种分散系又有些什么认识呢 问题4 如何分离淀粉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生活中如果腌制的鸭蛋太咸 可以怎样处理 第三部分 小结 相互质疑 请同学谈谈学到这儿 对胶体的困惑和疑问 指出关于胶体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胶体化学是个介于物理和化学学科边缘的分支科学 介绍几本专门介绍胶体化学的书 案例 化学反应限度人教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 备课时对传统与教材的反思 1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 如何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 2 教材处理上与以往的化学平衡有何不同 必修的 限度 与选修 平衡 的关系 3 创设怎样的情境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教学设计时关注以下几点 1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 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前概念发生冲突 2 利用实验 而且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进行探究 3 让学生在体验接近真实情况的科学探究 4 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留下悬念 激发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欲望 化学反应的限度 问题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是普遍存在的吗 问题2 化学反应的限度都是相同的吗 问题3 可逆反应达到限度时就停止了吗 二 化学反应的限度 可逆反应 进行得不完全 正 逆向反应同时同条件进行 在常温下 溶于水的部分Cl2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Cl2 H2O HCl HClO 一个熟悉的化学反应 Na2CO3 CaCl2 CaCO3 2NaCl Claude louisBerthollet 1748 1822 法国化学家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 Berthollet发现在环绕盐湖的湖岸边通常有碳酸钠沉积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 用BaCl2溶液检验CO32 用酚酞试液检验Na2CO3用稀盐酸检验溶液中的CO32 用称重的方法检验CaCO3是否减少都需要对比实验 一个熟悉的化学反应 Na2CO3 CaCl2CaCO3 2NaCl此反应有也一定的可逆性 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有限度的 问题2 化学反应的限度都是相同的吗 不同的化学反应 限度有所不同 2NO2红棕色无色相同的化学反应 条件不同时限度可能不同 N2O4 问题3 可逆反应达到限度时就停止了吗 此条件下进行到什么时候达到了这个反应的限度 此时的反应是否停止了 此时为何3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某温度和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 2SO2 O22SO3 O O O 体系中任何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 且都不为零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化学平衡状态动态平衡 化学反应的限度 问题1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是普遍存在的吗 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有限度的 问题2 化学反应的限度都是相同的吗 不同的化学反应 限度有所不同 相同的化学反应 条件不同时限度可能不同 问题3 可逆反应达到限度时就停止了吗 体系中任何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教学后的几点反思 1 探究实验的选择真的合适吗 2 如何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打开一扇窗 案例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人教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学生的前认知 可逆反应 必修1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普遍存在的 必修2 化学反应速率 必修2 选修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必修2 选修4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可逆反应 举例说明 进行得不完全 正 逆向反应同时同条件进行 2 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是普遍存在的吗 普遍存在 典型的可逆反应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 投入1molN2和3molH2 容器中可能得到NH3的最大值 如果H2的起始量为4mol 如果H2的起始量为30mol 如果H2的起始量为300mol 1 00 80 60 40 2 n mol 1234 0 t min X Y Z X 3Y 2Z 某温度时2L容器中X Y Z三种物质的变化曲线 某温度时2L容器中X的变化曲线 0 0 5min v x 0 05mol L min0 5 1min v x 0 025mol L min1 1 5min v x 0 012mol L min1 5 2min v x 0 007mol L min 0 050 040 030 020 01 v mol L min 1234 0 t min 绘出v x 对时间t的变化曲线 0 050 040 030 020 01 v mol L min 1234 0 t min X的反应速率与物质的量变化关系的对比 0 050 040 030 020 01 v mol L min 1234 0 t min 可逆反应速率变化特征 0 050 040 030 020 01 v mol L min 1234 0 t min X的总反应速率与正 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实测情况假想模型 化学平衡状态 针对可逆反应体系正 逆两个方向速率相等体系中所有反应物 生成物的质量 或浓度 保持恒定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 条件变化 平衡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 能够说明N2 3H2 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容器内N2 H2 NH3三者共存 容器内N2 H2 NH3三者浓度相等 容器内N2 H2 NH3的浓度比恰为1 3 2 tmin内 生成1molNH3同时消耗0 5molN2 tmin内 生成1molN2同时消耗3molH2 某时间内断裂3molH H键的同时 断裂6molN H键 容器内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容器内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容器内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案例 有机合成 共2课时 人教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 有机合成使人类在旧的自然界旁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界 大大地改变了社会上物质及商品的面貌 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革命 美 伍德沃德 教学目标 复习各类有机物的结构 性质 反应类型 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有机物逆合成法的推理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事例 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事例 使学生感受人类对自然认识和改造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物质 复写自然物质 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物质 修饰自然物质 解热镇痛药物 阿司匹林 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物质 创造新物质 如尼龙 涤纶 炸药 医药等等 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 VictorGrignard France 1937年诺贝尔化学奖 NormanHaworth England 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 OttoDielsKurtAlder Germany 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KarlZiegler Germany GiulioNatta Italy 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 RobertB Woodward UnitedStates 维生素B12的分子结构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EliasJamesCorey UnitedStates 有机合成的关键 1 碳骨架的构建2 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1 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 2 引入卤原子的方法 3 引入羟基的方法 4 引入羧基的方法 基础原料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中间体 逆合成分析法 科里 2000多年前 希腊生理学家和医学家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发现 杨树 柳树的皮叶中含有能镇痛和退热的物质 邻羟基苯甲酸 俗称 水杨酸 1898年 德国化学家Hoffmann改善了水杨酸的疗效 乙酰水杨酸 水杨酸 水杨酸 乙酸酐 乙酰水杨酸 1899年由德国拜尔公司开始生产 应用于临床 取名阿司匹林 Aspirin 是第一种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 阿司匹林晶体 酸性KMnO4 CH3I 酸性KMnO4 HI 水杨酸 加压 工业上常用此法合成水杨酸 基团的保护优选合成路线 1982年研制出长效缓释阿司匹林 酶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写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单体 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 1 合成甲基丙烯酸 由异丁烯合成甲基丙烯酸 1 合成甲基丙烯酸 由异丁烯合成甲基丙烯酸 Cl2 300 NaOH H2O Br2 Zn 乙醇 由丙酮合成甲基丙烯酸 2 合成乙二醇 CH2BrCH2Br CH2OHCH2OH CH2OHCH2OH 或 酯化 加聚 在生产隐形眼镜的原料中 往往要加入一定量的下列单体 试分析加入上述单体的作用 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液体 沸点 100 101 丙酮与氢氰酸合成 有机玻璃的原料 工业化 医用高分子材料 1960年捷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篮球传切配合课件
- 端午见闻作文350字14篇
- 施工安全培训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事故事件安全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学法制安全常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四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改进计划
- 初中英语语法学习要点总结:名词所有格的用法与区别
- 农村合作社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合作合同
- 产品研发流程及评审标准化工具
- 我心爱的小自行车写物类文章15篇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
- 华住酒店集团讲义
- 送货不达应急预案
- 牙体牙髓病治疗常用器械及其使用-课件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样式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GB/T 32486-2016舞台LED灯具通用技术要求
- 锚杆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 整套教学课件《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研究生
- 油漆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RBA(原EICC)ERT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