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报投稿格式.doc_第1页
科学通报投稿格式.doc_第2页
科学通报投稿格式.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百年冷暖的旱涝格局作者:王某*, 李某, 张某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联系人, E-mail: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90080, 407712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1703)和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SKLCS-ZZ-2012-02-03)资助摘要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重建的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63个点(地区)旱涝等级数据及集成28条代用资料重建的最新中国温度变化最新序列,采用各级旱涝发生几率的比率差指标,研究了百年尺度寒冷时段(440540年、780920年、13901460年、16001700年、18001900年)和温暖时段(650750年、10001100年、11901290年、19002000年)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结果发现,每个寒冷、温暖时段的旱涝格局虽各不相同,但在多数温暖时段,长江以北地区总体偏旱、以南地区涝。关键词 百年尺度 冷暖时段 旱涝格局 中国东部 过去2000年(35个)山地冰川被喻为高山固体水库, 其规模较小而对气候波动变化十分敏感. 近年全球大多数山地冰川出现加剧萎缩的趋势13, 这是近年气候变暖的直接证据. 冰川萎缩的结果影响到水资源和海平面4,5. 在我国西北干旱区, 冰川融水是维系下游绿洲的重要水资源, 冰川融水平均占内陆河径流的22, 个别河流如塔里木河高达406. 因而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 预测山地冰川及其水资源变化不仅有科学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应用价值7.1 方法与数据冰川在重力作用下, 总处于运动状态, 其流场分布受冰川形态的控制. 因此发生在冰川表面的物质积累和消融不断改变着冰川的形态, 进而促使冰川流场的不断调整. 如图1所示, 当冰川达到平衡状态时, 冰川消融区因消融量大于积累量而损失的物质, 会由冰川上部积累区向下输送物质而得到补充. 当冰川积累区面积缩小, 向下输送的物质减少时, 冰川消融区因得不到足够物质补给, 冰川消融区则会退缩减薄.2 冰川运动速度的数值模拟为了计算1号冰川的运动速度, 需对方程(2)和(3)式求解. 1号冰川平均运动速度小于8m/a, 因此方程(2)中非常小, 同其它两项相比, 可以忽略, 则方程(2)变为应力平衡方程. 冰川表面压力与大气压力处于平衡状态, 冰川底部可以与冰床冻结成固定边界。图1 冰川变化数值模拟的流程图Figure 1 The flow graph of simulating glacier changes表1 物质成分组成 (%)(三线表)Table 1 Constituents of Q235 and Corten A(%)物质CSiMnPSCrNiCuAlQ2350.140.010.330.0110.02Corten A0.090.30.350.0810.0050.480.270.280.0373 讨论和结论由方程(1)可知, 冰川变化由两部分组成, 即发生在冰川表面的物质平衡变化, 和因流动造成物质的辐合辐散. 物质平衡变化比较直观, 通过测量花杆就可直接观测到物质平衡的变化, 而发生在冰川内部的辐合辐散则只能通过计算获得. 冰川消融区不断损失物质, 而积累区不断获得物质, 正是通过冰川内部的辐合辐散而使积累区的物质向消融区输送, 使冰川变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致谢:感谢XXX协助野外调查。注意事项:1. 表格和图件随文中出现顺序编排或统一放在参考文献后;2. 送审稿件的参考文献可以采用“著者年制”也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进行编排,但是录用稿件的参考文献格式应按照“顺序编码制”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涉及到的中文文献需有对应的英文译文,如下:1 Zhao Z Y, Liu C Y.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occurrence of sedimentary basins in North China Craton(in Chinese). Xian: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1990 赵重远,刘池阳. 华北克拉通沉积盆地形成与演化及其油气赋存.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2 Sambrook J, Russell D.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 Cold Spring Harbor: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3 Liu W S,Qin M K,Qi F C,et al. Analysis on the Meso-Neozoic subsidence and uplift history of the periphery of Ordos basin using apatite fission track(in Chinese).Uranium Geology, 2008,24(4): 221-232 刘武生,秦明宽,漆富成,等.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周缘中新生代沉降隆升史. 铀矿地质,2008,24(4): 221-2324 Balasubramanian R. Role of nanophase oxides in short-term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structural steels. Dissertation for Doctoral Degree. Norfolk, VA: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2003. 45 Phillips N A. The Nested Grid Model. NOAA Technical Report NWS22. 19796 Zhang W P. Experiment Apparatus of Diffraction Imaging. China Patent, 02290557.X, 2003-12-037 Wang D L, Zhu J, Li Z K, et al. User Manual for QTKMapper Version 1.6, 1999Drought/flood spatial patterns in centennial cold and warm periods of the past 2000 years over eastern ChinaWANG XX1, LI XX1,2 & ZHANG XX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2Jiangs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Nanjing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93, ChinaAbstract: Drought/flood spatial patterns over eastern China under centennial cold and warm regim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63-site yearly dry/wet grade derived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was used, together with an up-to-date 2000-year long temperature series reconstructed from synthesis of 28 temperature proxies in China. We defined the index of difference between drought and flood frequency to reconstruct the dr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