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既有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既有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既有线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既有线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既有线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路基1工程概况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临近既有线路基共有两段,其中:ZFDK0+000ZFDK0+443.49段长443.49m,线间距4.98m20.06m;ZFDK1087.745ZFDK1+638.095段长550.35m,线间距20m4.69m。两段临近既有线路基施工总长993.84m。2编制范围ZFDK0+000ZFDK0+443.49和ZFDK1087.745ZFDK1+638.095既有线路基施工。3 路基施工方案(1)路堤施工地基加固主要采用基底换填和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基底换填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清淤换填,开挖反台阶分段长度不大于10m。路基填筑距既有线路肩高度小于3m后,必须严格执行一人一机,列过机停的相关规定。路基填筑距既有线路肩高度小于1m后,既有线10m范围内采用小型机具夯实。(2)路堑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路堑。开挖中需要拆除既有线护坡时,为保证既有线边坡不松、不溜,须按10m一段跳段开挖。(3)路基附属工程施工边坡主要采用人字形骨架护坡防护和土工格栅加固;排水沟采用浆砌片石。施工中要安排专人防护,防止落石落至既有线危及行车安全。4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本区段配备一个路基专业施工队,组织100人分成路基土石方施工班组和路基附属工程施工班组两个班组进行施工。工期计划于2009年2月13日开始,到2009年5月30日完成,历时136天。具体安排详见图1 北编组站北端环线路基施工进度横道图。5路基总体防护方案为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本段路基在施工期间需要对既有线进行隔离防护。防护范围:详见图2 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既有线防护平面布置图。防护方法:采用在既有路缘石外侧浇筑砼,预埋直径50钢管做支架,架立彩钢板,围挡施工区域的方法进行围挡防护。其做法详见图3 彩钢板围挡结构示意图。防护措施:详见表1 路基施工安全对照表。图1 北编组站北端环线路基施工进度横道图图2 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既有线防护平面布置图图3 彩钢板围挡结构示意图略表1 路基施工安全对照表单项施工项目采取的安全及防护措施备注安全措施路堑施工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掏底开挖。挖运专人指挥交通。开挖随挖随支护,或预留适当厚度不开挖做为临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路堤施工平整场地,路堤两侧按要求超宽填筑,确保机械运行的安全。现场专人指挥调度,机械车辆行走路线有明显标志,留有作业安全距离。路基填筑距既有线路肩高度小于3m后,严格执行一人一机,列过机停的相关规定。路基填筑距既有线路肩高度小于1m后,既有线10m范围内采用小型机具夯实。运输施工做好既有道路、临时便道的排水、防汛设施。各种交叉口设立标志,施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地下既有结构物保护路基施工地段地下发现不明管道、线缆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并进行现场监护;备齐备足必要的抢修材料,制定出应急方案后再行施工。边坡防护工程进行边坡防护作业时,应自上而下进行并搭设牢固的作业平台,防止作业人员高处滚落。强夯施工施工前对机械实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操作规程施工。防护措施新线与既有线的隔离防护采用碗扣式支架与彩钢板隔离。既有设施(地上线路标志、电杆、电线、电缆以及地下既有管线等)防护地上设施作出明显标志、设警示牌或防护桩防护。对重要设施现场设专人防护、指挥施工。在靠近管线两米范围内一律采用人力施工。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测点并依据管线的类型分别设立一定的安全保护区域,设立安全警戒牌严禁机械设备靠近,而且离管线路径两侧各2.0米范围内不用机械施工。既有线防护新线与既有线并行地段,既有路堤边坡清除换填部分要求采取分段、分层开挖的方式施工。既有线施工全线采用彩钢板隔离防护。既有路基防护采用临时彩钢板防护及稳定观测。软土路堤观测防护1、软土路堤加固地段沿线路每50100m在路堤坡脚外2.0m及10.0m各设一排观测桩。沿线路每100200m在路基中心设沉降观测板。2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进行观测。填筑期间,每天至少观测一次,并按规定进行观测记录。路基中心沉降板观测值每日不得大于10mm,边桩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5mm。3根据观察结果严格控制填土速率,如位移量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停止填土,必要时应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用水准仪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第二节 涵洞及倒虹吸1工程概况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既有线施工区段共有涵洞3座,分别为: D1K335+827.4处1-519m接长框架涵、DK335+852.7处1-2.0m接长箱涵和DK335+886.1处1-3.0m接长箱涵;倒虹吸1座,为D1K335+744.4处1-1.0m接长倒虹吸。2 编制范围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ZFDK0+000ZFDK1+638.095临近既有线涵洞和倒虹吸的防护。3 涵洞及倒虹吸施工方案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放坡开挖;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盖板采用预制厂预制。倒虹吸内管采用预制厂预制成型后安装,外管混凝土现浇。涵洞设置详见图4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涵洞及倒虹吸平面布置示意图。4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本区段配备一个专业的涵洞施工队,组织100人分4四个小组对四个接长涵施工。工期计划于2009年2月20日开工,2009年5月31日全部结束,历时101天。详见图5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涵洞及倒虹吸施工进度横道图。5涵洞及倒虹吸总体防护方案每一个涵洞单独做防护,采用钢轨桩防护,防护范围为涵洞基础每边加宽1m的范围。钢轨桩间距为60cm,开挖基坑,并拆除既有涵八字墙。施工过程中,在既有线路肩上设置变形观测桩,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如发现异常及时与工务部门联系,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基坑开挖后,及时采用高标号砂浆防护,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基础。基础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一次立模,一次浇筑。边墙采用一次立模,对称浇筑,分层捣固。框架涵一次浇筑成形,盖板涵盖板采用现场预制,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吊装。现场浇筑混凝土要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层施工,及时对称进行墙背填筑。涵顶填筑高度大于1.0m后,车辆可以放行,钢轨桩拆除。钢轨桩设置详见图6 接长涵钢轨桩防护示意图。涵洞具体防护措施详见表2 涵洞及倒虹吸施工安全对照表。图4 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既有线涵洞及倒虹吸平面布置示意图略图5 北编组站北端环线涵洞及倒虹吸施工进度横道图略表2 涵洞及倒虹吸施工安全对照表单项施工项目采取的安全及防护措施备注安全措施基坑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底平面尺寸每边较设计放宽约0.51m。安排专人指挥,严格做到“三不挖土”的要求,即:列车通过时不挖土。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挖土。交班前不挖土。不得采用爆破开挖。混凝土施工集中拌和,输送车运输至现场,泵送入模。施工机具及材料不得侵入既有线施工限界。涵背、基坑回填要及时回填,尽早恢复既有线边坡。倒虹吸施工选择农田灌溉空闲期进行施工,施工期间,需做好完善的排水设施。防护措施既有设施(地上线路标志、电杆、电线、电缆以及地下既有管线等)防护地上设施作出明显标志、设警示牌或防护桩防护。对重要设施现场设专人防护、指挥施工。在靠近管线两米范围内一律采用人力施工。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测点并依据管线的类型分别设立一定的安全保护区域,设立安全警戒牌严禁机械设备靠近,而且离管线路径两侧各2.0米范围内不用机械施工。既有线建筑限界防护沿线路的料具堆码整齐,不得侵入建筑限界。既有线防护前后300m既有线有列车通过时,要停止作业,并注意瞭望。图6 接长涵钢轨桩防护示意图第三节 桥梁1工程概况成都北编组站北端环线于ZFDK1+436.6处设置2-126.2m框架桥与既有线铁路桥平行跨越公路,与既有铁路桥线间距12.1m,施工时需对既有铁路桥进行安全防护。框架桥与既有线桥梁的关系及防护方法详见图7既有铁路桥防护示意图。2 编制范围ZFDK1+436.6框架桥临近既有线桥梁的施工。3桥梁施工方案3.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底平面尺寸每边较设计放宽约0.51cm。(1)施工前,在既有线钢轨外侧两米外设置明显的限界桩作为铁路限界。机械行走作业或停留均不得侵入铁路限界;(2)对线路标志、电杆、电线、电缆等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护。在此设施旁边施工特别是机械施工时,先勘察现场和地形,确定行走线路和作业方案,派专人指挥方可施工;(3)车站的信号杆、地下及空中管线等既有设施均较多,而且错综复杂,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派有丰富既有线施工经验、责任心强的人员现场指挥,保证既有设施万无一失;(4)既有线来车时,要停止作业,注意瞭望;基坑开挖严格做到“三不挖土”的要求,即:列车通过时不挖土。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挖土。交班前不挖土。(5)沿线路的料具应堆码整齐,不得侵入建筑限界。3.2 模板模板安装由人工配合汽车吊进行。施工期间,安排专人指挥吊车,避免起重臂侵入既有线建筑限界,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3.3钢筋安装钢筋在加工厂集中制作,运至现场按底板、边墙、顶板的顺序进行绑扎。顶板钢筋制作时,对于设计较长的钢筋一定采用不长于3m的短钢筋在现场进行可靠连接后安装,保证既有桥上部设施的绝对安全。3.4 灌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此施工过程须保证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既有线铁路进行坐、卧、行走。4 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本框架桥配备一个桥梁施工队,设置架子工班、钢筋工班、混凝土工班三个工班,共计30人进行作业。计划工期为:2009年2月20日开工,2009年5月22日结束,历时91天。工期安排详见图8 ZFDK1+436.6框架桥施工进度横道图。5 既有桥梁防护方案主要防护措施采用在人行道外侧栏杆架立彩钢板围挡施工区域,彩钢板与既有桥栏杆连接。具体安全措施详见表3 ZFDK1+436.6框架桥施工安全对照表。表3 ZFDK1+436.6框架桥施工安全对照表单项施工项目采取的安全及防护措施备注安全措施施工准备既有线钢轨外侧两米外设置明显的限界桩作为铁路限界。机械行走作业或停留均不得侵入铁路限界基坑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底平面尺寸每边较设计放宽约0.51m。基坑开挖严格做到“三不挖土”的要求,即:列车通过时不挖土。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不挖土。交班前不挖土模板安装人工配合汽车吊进行,安排专人指挥吊车,不得侵入既有线建筑限界钢筋制作、安装加工场集中制作成不长于3m的短钢筋,在现场进行可靠连接后进行安装混凝土施工集中拌和,输送车运输至现场,泵送入模。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不得在既有铁路坐卧行走基坑回填及时回填,减少对既有线的影响。防护措施既有线桥梁采用彩钢板隔离防护。在施工框架桥时,满堂支架伸入既有低T梁底部。在临近施工一面的栏杆外侧搭设钢管支架支撑彩钢板防护。既有设施(地上线路标志、电杆、电线、电缆以及地下既有管线等)防护地上设施作出明显标志、设警示牌或防护桩防护。对重要设施现场设专人防护、指挥施工。在靠近管线两米范围内一律采用人力施工。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测点并依据管线的类型分别设立一定的安全保护区域,设立安全警戒牌严禁机械设备靠近,而且离管线路径两侧各2.0米范围内不用机械施工。建筑限界防护沿线料具堆码整齐,不得侵入建筑限界。既有线防护前后300m既有线有列车通过时,要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