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oc_第1页
浅析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oc_第2页
浅析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oc_第3页
浅析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山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铜鼓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6.42%,山林面积占了全县总面积的80%以上,山多、田少、旱地少是基本县情。直到现在为止,农民收入来源除外出务工收入外,仅仅依靠单纯的砍树卖树,来自农业的收入极少。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林木蓄积量的下降,特别是受冰冻雨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也越来越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框架,为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然而,经过近年来的调查和工作实践发现,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铜鼓作为山区林区,农业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要从多方面入手推进农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一、主要制约因素(一)思想观念落后,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热情不高由于山区农民长期以来,一直以砍树卖树为主要经济支撑,农业上粮食基本可以自给,基本衣食生活大多数能够保障。因此,山区商品经济历来不发达,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不强,发展的愿望不如生存条件更为恶劣地区的农民,在如何依靠农业致富上谋划得少。自谋农业发展之路的少、等靠要政府帮助的多,特别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做酒文化”和赌博陋习,长年请客做酒、长年打牌赌钱,不思进取,不谋发展等。这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是制约农民主动谋求农业产业发展的至关因素。(二)市场信息不畅通,农产品销售等靠思想严重由于铜鼓地处边远山区,信息相对闭塞,农民对市场的需求缺乏了解,缺乏主动寻找市场、开辟农产品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没有找到市场需求,自然而然就缺乏发展农业产业的动力。因此,即使政府引导发展某项产业,农民在产品销售上也完全依赖于政府。比如,全县发展养鸡产业,养殖户无一人主动寻找产品销路,而是等靠政府帮助寻找销路,形成了产品销售“不找市场找市长”的现象。(三)土地流转难,农业产业化难以顺利推进土地是贫困山区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家庭承包经营机制下的经营模式和因外出务工而日益严重的土地抛荒,使土地不能有效流转,影响了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壮大。由于土地等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农户,长期以来由农户分散经营。且大多数仅从事传统的粮食和生猪生产,“粮猪”型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粮食滞销和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传统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商品率萎缩,优势逐步丧失,农业产业化缺乏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支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种什么养什么,也往往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农产品生产供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造成生产成本相对更高,缺乏统一的品牌,造成农产品因为量少而很难直接走向市场。(四)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投入少农业产业化是规模经营,是市场农业,投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投入不足,农业集约经营、规模经营难,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当前,铜鼓县农民生产力不高,农户生活条件还不宽裕,发展农业产业往往缺乏资金。加上农业项目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少,流动资金需求量大,使农业产业不能向工业项目一样申请抵押贷款,金融政策难以对农村农业产业发展发挥支持作用。(五)缺乏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人才,单个农民抵御风险能力很弱经济合作组织是联系农户与市场的纽带,是促进规模农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当前农村随着外出务工中青年不断增多,导致农村劳动力少,具有一定市场拓展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经济组织专门人才更是极少,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难以组建,有了合作组织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造成由单个农户去抗击市场风险,势单力薄。二、对策分析针对以上五大制约因素,要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发展,需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逐步解决发展农业产业上中的制约因素:(一)加快乡风文明建设,着力破除传统的落后观念思想的先进是最本质的先进,观念的落后里最根本的落后,破除传统的落后观念是摆在我们前面最难最长远的任务。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借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建设,破除一些传统的移风异俗,特别是长年做酒,长年打牌这样的陋俗,树立文明、诚信、守法的新风尚;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让广大农村形成思发展、谋致富、勤创业的良好社会风尚。(二)采取公司+基地带农户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坚持市场需要导向原则,选择农业产业项目。通过引进有实力、守信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企业采取租赁等形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进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在产品销售市场比较稳定后,鼓励企业与农户签定农产品产销订单,逐步扩大产业规模,通过企业发展的成功带动农户发展相应的种养项目。通过订单解决了农产品销售的问题。引导农民按照企业要求搞好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突显品牌效益。最后通过农户带农户的办法进一步把基地规模做大做强,推动加工企业某项种养产业稳健发展。如近两年来,铜鼓县引进发展有机农业和巴西茹产业,由于有了订单,加上企业技术指导和农户的规范操作,产量、质量都有了保证,得到了稳步发展。(三)适度流转土地,推进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决定的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推进农业种养产业向规模化发展,适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非常重要。适度引导农户对适宜发展规模农业产业的土地进行中短期流转,给本地能人或农业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鼓励农民身份向“农业工人”转换,解决农民土地流转后在本地就业问题和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问题,综合搞好冬闲田开发利用,加强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单产和农业综合效益。(四)建立农业产业资产评估机制,为农业产业提供信贷支持建立农业项目资产评估体系和资产跟踪制度,特别是对中长期农业综合项目进行评估,通过质押担保的形式为农户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服务,解决农业产业启动、流动资金周转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农户发展农业产业的资金“瓶颈”。(五)加大农业科技开发利用和新型农民培训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把农业种养技术培训作为“阳光工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加大力度培训农民,提高他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