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操作评分doc.doc_第1页
吸痰操作评分doc.doc_第2页
吸痰操作评分doc.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痰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单位(病区) 编号_姓名_项 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实际得分备注ABCD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评 估10病人的病情、治疗、呼吸情况,听诊有无痰鸣音。口、鼻腔粘膜是否正常,有无鼻中隔弯曲,是否义齿。病人的合作程度,并解释操作目的。负压吸引器的性能、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吻合。3223211210010000准 备15护士: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手套。病人:安置合适的体位。环境:宽敞,清洁。物品: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治疗盘内备无菌碗或盖罐、弯盘、镊子、纱布、压舌板、电筒、棉签、口腔用药、听诊器,必要时备开器、舌钳等,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4325322321121001流 程60用物带至床边,布局合理(易取、稳妥)。查对,确认病人。吸痰前: (痰液粘稠者可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打开吸引器,调节压力:若为中心吸引则安装中心吸引器,调节压力;(压力成人300400mmHg;小儿250300mmHg)连接吸痰管并试吸是否通畅;关闭吸引器;检查病人的口腔,取下活动义齿;病人头部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协助张口。吸痰:(吸引器贮液瓶吸出液要及时倾倒;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小时。)阻断负压,吸痰管插入口或鼻腔;左右旋转,向上提出;抽吸无菌等渗盐水;同法吸痰数次;(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次,间隔数秒。)观察病人的面色及呼吸情况。吸痰后: 擦净面部及口、鼻分泌物;观察粘膜有无损伤。安置病人。终末处理。洗手、记录。232222210825532334121111186144212230100000640331011200000004202200001评价15病人和家属理解吸痰的必要性。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被及时洗净,气道通畅,缺氧改善。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375254133012总分100项目操作程序标准分扣分内容及标准扣分评估10自身准备1.着装:衣、帽、鞋袜、腰带、胸牌、挂表2.抄执行单、对医嘱。3洗手、戴口罩。4一项不合要求-1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1未陈述环境-1病人准备1.自我介绍2.评估病人:核对、解释、取得病人合作,听诊喉头两肺痰鸣音。3.病人取舒适体位5未自我介绍未核对、未解释 各体位不舒适-1-2-2计划10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1台,多头电插板,盖罐2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缸,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弯盘。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听诊器、干燥无菌试管(系于床头)。10少一件用物放置无序-1-2实施70操作步骤1、检查吸引器性能,储液瓶盛消毒液。2、携用物到床旁,再次核对。3、接管、接电源、调压、试吸:成人0.02-0.04Mpa,儿童0.02 Mpa.接头插入试管待用。4、助病人取适宜体位,置弯盘于颌下5、右手戴手套,接吸痰管,吸水。6、吸痰:可由口腔或鼻腔插入吸引(气管切开者先气管后口鼻)正压插入、负压吸引。吸痰时,动作轻柔,旋转向上提出 ,间歇吸水冲洗,保持通畅。7、吸痰毕,取下吸痰管,脱手套,接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