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蠹北京版选修二.ppt_第1页
五 蠹北京版选修二.ppt_第2页
五 蠹北京版选修二.ppt_第3页
五 蠹北京版选修二.ppt_第4页
五 蠹北京版选修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蠹 韩非 韩非 秦始皇说 吾得见此人与之游 死无恨矣 韩非的改革主张非常投合秦始皇的心意 韩非和 韩非子 简介韩非 约公元前280年 前233年 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与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 李斯自认为不如 韩非本是一位韩国的公子 曾屡次上书韩王 主张变法图强 终不为韩王采纳 于是发愤著书 他的书传到秦国 秦始皇读后非常赏识 于是发兵攻韩以求韩非 韩非入秦后 秦始皇只重用其学说 而不用其人 后来 遭李斯陷害 死于狱中 韩非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他主张一切权势归君主一人掌握 秦始皇第一个实践了他的学说 他主张改革 反对效法前贤 提出了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的正确主张 这些思想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由于他的所谓 法制 过于严苛 忽视了人自身修养的培养与提高 以至于当时法家的改革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韩非子 是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著作之一 是法家的代表著作 它主张君主依法治国 并提出要有 术 权术 即驾驭臣下的方法 和 势 势力 即统治者的威力 来与法相结合 他认为君主应该用严刑酷法来镇压人民及一切反抗者 全书五十五篇 约十余万字 大部分为韩非自著 韩非子 的文章说理精密 文笔犀利 善于辨析事理 表现出一种严峻 峭刻的文风 此外 他还善于利用记述历史故事和创作寓言来进行说理 寓意深刻 形象生动 如 讳疾忌医 守株待兔 老马识途 视死如归 解题 五蠹 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 1 学者 指战国末期的儒家 2 言谈者 指纵横家 3 带剑者 指游侠 4 患御者 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 5 工商之民 韩非曰 此五者 邦之蠹也 蠹 蛀虫 小知识 上古有巢氏燧人氏 传说时代 前2550年以前 尧 舜 前2140年以前 中古大禹 前2140 前2096 近古桀 前1763 前1712 纣 前1099 前1067 周文王与纣同时今楚文王 前689 前677 子贡 生于前520年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作者 论世之事 因为之备 的观点 二 学习本文运用事件归纳观点的方法 三 体会本文汪洋恣肆的特点 预习提示 一 思考 课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二 思考 课文的思路和结构是怎样 三 分小组解决文言文文字障碍 并由代表来给予讲解 看图片识事物 有巢氏 河蚌 河蚌 蛤蜊 g l 木燧 14 羽山山顶原有一口殛 j 鲧泉 藜 16 藿香 17 泽居 18 刑天 19 戚 干 课文赏析 第一段 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第1段提出 圣人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的观点 驳斥儒家 法先王 的保守主张 课文第1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有巢氏 燧人氏 鲧禹汤武王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必为鲧禹笑矣有美尧舜 必为新圣笑矣 的结论 变革的必要性得出本段的论点 第1段采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运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守株待兔 的故事则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文中的 笑 字也起到了联结作用 一个为新圣所 笑 一个 身为宋国笑 雄辩地提示了 法先王 观点幼稚可笑 第一段细节研读 本段提出了怎样的论断 应当是 论事之世 因为之备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是从反面提出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的依据是什么 上古 中古 近古的治道都不相同 为鲧禹笑 为 笑 这几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论证 修古 法常可 的治道不可取 守株待兔 的故事删去后 是否影响这段话的完整性 没有影响 因为论点 论据都已说清 加上这个故事有什么作用 增强文章的针对性 讽刺 修古 法常可 的人 旗帜鲜明地反对守旧 第二段 概括第2段的段意 第2段说明事异本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比较法 第三段 概括第3段的段意 第3段说明世异 第四段 概括第4段的段意 第4段说明备变 第五段 概括第5段的段意 第5段论证 世异则事异 第五段攻击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行仁义的思想 第六段 概括第6段的段意 论证事异则备变 攻击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修教 教化 思想 第七段 概括第7段的段意 第7段用不同历史阶段的斗争来证明 世异则备变 第八段 第八段的事例意在补充证明什么 补充证明智辩也是无用的 概括第8段的段意 第8段提出措施 抛弃仁义 放弃智辩 加强国力 以武力来保卫国家的法家主张 攻击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智辩 三个重点概念的探讨 圣人 第1段 变世2 事3 备4时代 事情 措施第5段第6段第7段 请概括本文的三个分论点 1 世异则事异2 事异则备变3 世异则备变 文章主旨 课文以史实和故事作为论据 从正反两方面加以阐述 论证了治理国家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有变易 即 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决不能盲目地 法先王 的道理 同时也提出实际的权势比空头的仁义更有效的看法 结构的划分 第一部分 第1段 提出全文主旨 论世之事 因为之备 第二部分 第2 4段 说明 世异 事异 备变 三种情况 第三部分 第5 7段 说明 世 事 备 三者之间的关系 分别论述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世异则备变 第四部分 8段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抛弃仁义 放弃智辩 加强国力 以武力来保卫国家的法家主张 思考探究 1 本文攻击了儒家的哪些思想 2 这些思想不好吗 3 韩非提出了哪些思想 这些思想就一定可行吗 拓展延伸 1 针对文章中列举的事例 你认为作者的分析都是合理的吗 2 针对文章中的事例 谈谈你的认识 知识扩展 韩非子是我国法家的集大成者 他的法 术 势思想构成了法家完整的政治理论体系 他吸收了商鞅的 法 申不害的 术 慎到的 势 经过个人熔铸 使法 术 势三者融为一体 他的这种法治思想对我们现在建设法治社会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法 所谓 法 吸收李悝 吴起 商鞅关于 法 的思想 这种 法 就是 编之图籍 设之于官府 而布之于百姓 的成文法典 通过 以法为教 做到 法不阿贵 法律决不袒护权贵 术 所谓 术 吸取申不害有关 术 的思想 强调君要用权术控制臣下 就是 循名而责实 操生杀之柄 课群臣之能 包括任免 考核 赏罚各级官吏的手段 势 所谓 势 吸取慎到有关 势 的思想 认为君主要握有权力 有了权势才能统治人民 势同样受到韩非的重视 所谓势 主要指君主令行禁止的权势 同时也指造成某种事态的客观形势和必然趋势 新加坡的吏治廉明 同时法律秩序亦为亚洲之冠 全皆归于李光耀的严厉执法 新加坡在李光耀执政后 都维持了一党独大的政府 在国会内几无反对力量 反对党名存实亡 社会舆论不闻批评时政的威权统治下 新加坡所实行的另类民主 居然在历次大选中 获得国民的绝对多数支持 如果我们专从权力制约的角度而论 新加坡政府权力之独擅与一般专制国家并无大异 但是新加坡的政治廉明 正破除了西方政治学铁律绝对权力带来绝对腐化的正确性 新加坡并未因政府广泛的公权力而造成决策官员的腐化 反而是成为建设国家的利器 推其因 乃是新加坡的实施政治威权与严格法治并行 才会形成此一结果 这是特别值得我们重视之处 知识点汇总 1 古今字 而民说之 使王天下 说 悦感到喜悦 茅茨不翦 采椽不斲 采 棌栎木 泽居苦水者 买庸而决窦 庸 傭雇工 重争士橐 非下也 权重也 士 仕做官 3 通假字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 不法常可 脩 修学习 效法 茅茨不翦 采椽不斲 翦 剪修剪 泽居苦水者 买庸而决窦 窦 渎水沟 重争士橐 非下也 权重也 橐 托投靠 依附 上德不厚而行武 非道也 上 尚崇尚 词类活用现象 1 而民说之 使王天下 王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做王 统治 2 中古之世 天下大水 而鲧禹决渎 大水 为名词性词语活用为一般动词 发大水 3 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必为新圣笑矣 美 形容词用作意动 以 为美 4 禽兽之皮足衣也 衣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穿 5 禹之王天下也 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王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6 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多 形容词用作意动 以 为多 即称赞的意思 7 今之县令 一日身死 子孙累世絜驾 故人重之 重 形容词用作意动 以 为重 看重 8 夫山居而谷汲者 膢臘而相遗以水 山 谷 名词做状语 表示处所 9 泽居苦水者 买庸而决窦 泽 名词做状语 表示处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