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LM_第1页
心肺复苏CLM_第2页
心肺复苏CLM_第3页
心肺复苏CLM_第4页
心肺复苏CLM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救中心 崔连珉,2010心肺复苏指南,2010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主要内容,2010CPR与2005CPR的主要变化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复苏后综合处理,2010与2005指南主要变化,1生存链: 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生存链(2010)(Chain of Survival),生存链(2005)(Chain of Survival),与2005指南主要变化,2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 改为“至少100次/min”。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 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 30:2不变。,与2005指南主要变化,(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与2005指南主要变化,(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与2005指南主要变化,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 (ACLS)程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是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其归纳为初级A、B、C、D。 BLS包含“生存链”五环节中的前三个环节,A(airway) 开放气道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 胸外按压 D(defibrillation) 电除颤,一、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2010心肺复苏BLS流程,(一)、判断反应,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判断患者意识:检查有无呼吸:检查脉搏:,1.判断意识:呼唤:“喂!您怎么啦?”轻拍肩部。要点:轻拍重唤。,(一)、判断反应,(一)、判断反应,2.判断呼吸: 无呼吸无正常呼吸仅有叹息样呼吸,(与判断意识同时进行),(一)、判断反应,3.判断循环: 触摸颈动脉搏动 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仅限医务人员)(不强调查),(二)、启动EMSS,单人急救者发现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应拨打急救电话启动EMSS,嘱携带除颤器,立刻返回患者身边行CPR两个以上急救人员在场,一位立刻行CPR,另一位启动EMSS,(三)、胸外按压,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力和(或)直接按压心脏驱动血流,有效胸外按压能产生6080mmHg动脉压。CPR过程中,血流产生于胸内压力的变化(胸泵机制)或直接的心脏挤压(心泵机制)。,(三)、胸外按压,1.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3处或剑突上二横指,(三)、胸外按压,2.按压手法:按压姿势:标准姿势幅度: 5cm频率: 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用力按压、快速按压,(三)、胸外按压,标准姿势,左手置于按压部位,右手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肩、肘、腕一轴线,垂直于身体平面,(三)、胸外按压,3.按压/通气比(compression-ventilation ratio) 按压/通气的比例为302 每个周期为5组302的CPR,时间大约2分钟 2人以上CPR时,每隔2分钟交替 减少按压中断,(四)、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四)、开放气道,托颌法(jaw thrust),(五)、人工呼吸,救护体位,立即吹气2次,每次1秒,以胸廓起伏为度,(五)、人工呼吸,口对面罩通气,呼吸气囊通气,(六)、电除颤,VF/VT应立即电除颤,只做1次电击,之后做5组CPR,再检查心律院外有目击或院内者有除颤器,立即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尽早电除颤超过5分钟者,推荐先给予CPR然后再给予电除颤,(六)、电除颤,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150200J,(六)、电除颤,除颤电极的贴放位置 前方(右胸前方,锁骨下)-侧壁(左乳房的侧壁) 前方-后方 前方-左肩胛下方 前方-右肩胛下方) 中的任何一种位置 理由:新资料证明四种电极贴放位置同样有效!,早期除颤的重要性,CPR不能终止VF, 每延迟1分钟除颤,复苏成功率即减少7% -10% 黄金时间4-6分钟,一旦呼吸心跳骤停:3秒后-头晕18秒后-脑缺氧30秒后-昏迷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后-全部脑细胞死亡,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高质量心肺复苏,按压速率至少每分钟100次按压幅度成人至少为5厘米,婴儿和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强调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之间的时间,以及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的时间,高质量心肺复苏,避免过度通气 在气道建立之前,单人或双人CPR,按压/ 通气比率为30:2 在气道建立之后,仍采用30:2的比率 双人CPR,一人进行连续的胸外按压,不要因为通气而中断按压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50,2005年指南的年龄划分: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小时到一个月 婴儿: 出生后一个月到1岁 儿童: 1 8 岁 成人: 8岁 2010新指南没变!,几点注意:,简化的成人BLS流程(非专业人员),2010版 BLS整体流程(专业人员),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启动EMS,取AED,AED到达,(30:2),否,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 通常由专业急救人员用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建立静脉液体通道并给予复苏药物的进一步支持治疗可归纳为高级A、B、C、D,A (airway) 人工气道B (breathing ) 机械通气C (circulation) 建立液体通道,血管加压药物 及抗心律失常药D (differential diagnosis):寻找心脏骤停原因,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ACLS观点,以确认并监控 气管插管位置 CPR 质量 监测ROSC(自主循环恢复),1.量化波形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波形,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波形,量化波形二氧化碳浓度监测 PETCO2 10 mmHg,尝试改善 CPR 质量动脉内压力 舒张压 20 mmHg,尝试改善 CPR 质量,CPR质量的评估,ACLS 安排于不间断的 CPR 周期內循环进行!,2.简化并合理化 ACLS 流程,ACLS流程(2010指南),肾上腺素 IV/IO 剂量: 1 mg/ 3-5 min 垂体后叶素 IV/IO 剂量: 40 U可取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 胺碘酮 IV/IO 剂量: 首剂 300 mg,第二剂150 mg,3.药物治疗,阿托品 不建议常规使用, 已从 ACLS 流程中去除 。腺苷 05指南仅用于窄QRS波折返型室上性心动过速 新指南建议在稳定的单形性宽QRS波心动过速首选腺苷。 禁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