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下学期)(1).doc_第1页
复习题(下学期)(1).doc_第2页
复习题(下学期)(1).doc_第3页
复习题(下学期)(1).doc_第4页
复习题(下学期)(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名词解释: 再结晶 二次再结晶 淬火 调质处理 钢中马氏体 贝氏体 淬硬性 形变热处理 冷加工 惯习面 白口铸铁 可锻铸铁 等温淬火 化学热处理 黄铜 二、 填空题:1.再结晶时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新的无畸变的晶粒和周围基体的 ,晶界移动的方向是 。2.再结晶后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 ,晶界移动的方向是 。3.化学热处理的一般过程通常由 , , 三个基本过程组成。4.淬火内应力主要有 , 两类。5.钢按用途可分为 , , 三大类。6.钢的普通热处理中俗称的“四火”是 , , , 。7.铁碳合金按有无共晶转变可分为 , 两大类。8. HT200是 的牌号,其中的碳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其形态呈 状。9.工具钢按用途可分为 , , 三大类。10.把6mm的65钢丝拉拔至1.5mm,在拉拔过程中因b、HB不断升高,、K不断降低而出现 现象,难以继续变形,这时应穿插 处理。若以这1.5mm钢丝冷绕成弹簧后应进行 处理,目的 。11.根据碳的存存形式,铸铁可分为 , , 三种。12.渗碳钢渗碳缓冷后由表及里的组织分别为 , , , 。13.根据奥氏体化程度不同,钢的淬火可分为 , 两类。14.冷塑性变形金属的退火过程由 , , 三个阶段组成。15.测定钢的淬透性的方法主要有 , 两种。16.普通热处理只改变钢的 而不改变其 。17.根据铝合金的加工工艺特点可将铝合金分为 , 两大类。18.变形铝合金按其性能特点和用途可分为 , , , 四大类。19.硬铝经固溶处理后的时效过程可分为 , , , 四个阶段。20.工业钛合金按其退火组织可分为 , , 三大类。21.工业用普通黄铜按其退火组织可分为 , 二大类。三、选择题:1.正火的实质是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 。 A. 伪共析转变 B.贝氏体转变 C. 平衡转变2.T12钢淬火后的组织存在较多的残余奥氏体,据此可推断其淬火温度 。 A.低于Ac1 B.在Ac1Accm之间 C.高于Accm3.对球墨铸铁进行热处理,实际上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性能。 A. 基体组织和石墨形态 B. 石墨形态 C. 基体组织4.珠光体转变属于 。A扩散型相变 B非扩散型相变 C过渡型相变5.下列钢中,淬透性最好的钢是( )。A.Q235 B.40Cr C.T86.下列钢中,淬硬性最好的钢是( )。A.Q235 B.40Cr C.T87.某零件调质处理后硬度偏低,补救的方法是 。 A. 再次回火,回火温度选低一点 B. 再次回火,回火温度选高一点 C. 重新淬火后,选低一点温度回火8.某小零件本应用T12钢生产,但误用了Q345钢,淬火仍沿用了T12钢的工艺,则淬火后的组织为 。 A. F+P B. M+ C. F+M+9.确定钢淬火冷却速度的依据是 。 A. C-曲线 B. Fe-C相图 C. 淬透性曲线10.共析、过共析碳钢连续冷却转变时没有 。 A. 珠光体转变 B. 贝氏体转变 C. 马氏体转变 11.钢的淬硬性主要决定于 。 A.淬火获得的马氏体的含碳量 B.钢的淬透性 C.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12.钢的淬透性主要决定于 。 A.淬火冷却速度 B.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C.奥氏体的含碳量13.钢中的马氏体转变属于 。A扩散型相变 B非扩散型相变 C过渡型相变14. 钢中片状马氏体的亚结构为 。A变形织构 B高密度位错 C微细孪晶15.共晶白口铁室温下的组织是 。A珠光体 B莱氏体 C渗碳体16.在室温平衡状态下,钢的力学性能主要受( )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所影响。 A.渗碳体 B.铁素体 C.奥氏体17.若铸铁中的石墨呈 的,称为可锻铸铁。A片状 B团絮状 C球状18.等温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 。A上贝氏体 B下贝氏体 C马氏体19.钢中的板条状马氏体的立体形态为 。A双凸透镜状 B椭圆断面的柱状晶 C块状20.钢经调质处理后的室温组织为 。A回火马氏体 B回火屈氏体 C回火索氏体21.下列钢种中属于工具钢的是 。A40Cr BT10A C1Cr18Ni9Ti22.通常情况下,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应为 。 A. Ac1以上 B. Ac1Ac3 C. Ac3以上23.通常情况下,共析、过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应为 。 A. Ac1以上 B. Ac1Accm C. Accm以上24.片状珠光体球化退火时,渗碳体由片状趋于球状的驱动力是 。 A.体积自由能的下降 B.界面能的降低 C.弹性应变能的下降25.钢中的片状马氏体的立体形态为 。A 双凸透镜状 B椭圆断面的柱状晶 C块状26. 含碳量 的铁碳合金称为碳钢。A0.0218 B0.77 C2.1127.贝氏体转变属于 。A扩散型相变 B非扩散型相变 C过渡型相变28.钢中板条状马氏体的亚结构为 。A变形织构 B高密度位错 C微细孪晶29.硬铝合金如2A12的主要强化手段为 。A细晶强化 B固溶强化 C时效硬化30.亚共析钢正火后的组织中,铁素体的量和退火状态相比 。 A.比退火状态下的量少 B.比退火状态下的量多 C.没有什么区别31.下贝氏体铁素体的立体形态为 。 A.双凸透镜状 B.板条状 C.块状32.渗碳处理时,碳在铁中的扩散机理属于 。 A.空位扩散 B.换位扩散 C.间隙扩散33.过共晶白口铁室温下的组织是 。A珠光体 BFe3C+莱氏体C渗碳体34.若铸铁中的石墨呈 的,称为灰口铸铁。A片状 B团絮状 C球状35.下列钢种中属于调质钢的是 。A40Cr BT10A CGCr1536.45钢淬火后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加马氏体,据此可推断其淬火温度 。 A.低于Ac1 B.在Ac1Ac3之间 C.高于Ac337.低温形变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大幅度提高钢的强度 B. 大幅度提高钢的塑性韧性 C.使处理的材料尺寸满足要求38.零件渗碳后的最终热处理工艺通常是( )。 A.调质处理 B.淬火低温回火 C.退火或正火39.奥氏体中的碳浓度不均匀将使马氏体转变时的( )。 A.Ms点上升,Mf点下降 B. Ms点下降,Mf点上升c.Ms和Mf点均不变40.冷变形金属在再结晶前后,( )发生了变化。 A. 晶格类型,B. 晶粒外形,C. 化学成分41.用60Si2Mn钢制造弹簧,淬火后经450回火得到( )组织,从而具有高的弹性极限。 A. 回火马氏体,B.回火托氏体,C. 回火索氏体42.为提高T12钢制工具的強韧性,希望其淬火马氏体具有较低的碳含量及得到部分低碳马氏体,应作如下操作( ): A. 快速加热到Ac1保温较短时间后淬火 B. 加热到接近Accm充分保温后淬火 C. 加热到Accm以上充分保温后淬火43.亚共晶白口铁室温下的组织是 。A. P+Ld B. P+Fe3CII+Ld C. P+Fe3CI+Ld44.有时40Cr钢零件在调质的高温回火后进行油冷,是为了消除 。 A. 残余奥氏体 B. 淬火应力 C. 笫二类回火脆性45.用45钢生产齿轮零件,采用下述何种工艺可获得最好的使用性能 。 A. 渗碳+调质 B.调质+ 高频淬火C. 调质+ 高频淬火+低温回火46.再结晶和重结晶的相同点是 。A都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 B晶格类型都发生了变化C都有成分的变化47.铸铁中的石墨具有良的吸振及减磨作用,尤以( )为好。 A. 片状 B. 团絮状 C. 球状48.可锻铸铁的生产分二步,先要铸成 然后石墨化退火。A麻口铸铁 B灰口铸铁 C白口铸铁49.固态相变中,晶体缺陷对转变。A.起到了促进作用 B. 起到了阻碍作用 C. 没什么影响50.TC1钛合金属于( )。A. 钛合金 B. +钛合金 C. 钛合金51. 2A12铝合金属于( )。A. 防锈铝合金 B. 硬铝合金 C. 超硬铝合金52. H62铜合金属于( )。A. 黄铜合金 B. 白铜合金 C. 青铜合金三、判断题:1.淬透性高的钢材其淬硬性也高。 2.为避免回火后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可在回火后快冷。 3.可锻铸铁是可以进行锻造的铸铁。 4.将钢完全奥氏体化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5.二次再结晶从本质上讲也是重新形核与长大的过程。 6.第一类回火脆性又称为低温回火脆性,可通过回火后快冷的方法来减轻或避免。 7.在相变重结晶温度以下对金属进行塑性变形加工称为冷加工。 8.高温回复的机理主要是空位密度的减小。 9.塑性变形的金属回复时电阻率的降低主要是因为空位密度的减小。 10.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原始组织越弥散、相界面越多,奥氏体化进程越快。 11.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对金属进行塑性变形加工称为热加工。 12.高速钢中的各种碳化物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其形态和分布。 13.马氏体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的晶粒大小。 14.再结晶后,晶粒的形状和晶格类型都发生了变化。 15.防锈铝也可通过热处理强化。 16.变形铝合金只能通过形变强化。 17.钢中的魏氏组织是一种过热缺陷,它是一定含碳量的钢在较高温度下快冷时形成的。 18.片状珠光体只能由过冷奥氏体直接分解形成。 19.固态相变时,当新相和母相之间形成共格或半共格界面时,新相往往呈凸透镜状或针状。( )20.铸铁的一次结晶过程决定了基体组织,二次结晶过程决定了石墨的形态。( )21.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变铸铁中石墨的形态,从而改善铸铁的性能。( )22.钢中的Fe3C是亚稳定相,石墨是稳定相,因此,铁碳合金优先按Fe-C石墨系转变。( )23.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再结晶过程也是相变的过程。 24.合金钢的共析碳含量均小于0.77。 25.不锈钢中起主要耐蚀作用的合金元素是Cr。 26.残余奥氏体在回火的冷却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称 “二次淬火”。 27.钢的含碳量越高,淬火后得到的片状马氏体的量越多。 28.为了减少淬火后钢中残余奥氏体的量,淬火时应在Ms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 29.高精度量具淬火冷却至室温后应立即进行-70-80的冷处理,是为了减少残余奥氏体的量,稳定尺寸。 30.有的合金钢在淬火回火过程中,某些特殊碳化物会以离位析出方式从马氏体中析出,使钢的硬度明显升高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31.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又称调质处理,常用于弹簧钢的热处理。 32.碳原子在-Fe中的扩散系数比在-Fe中大,所以渗碳应在-Fe中进行。 34.两块碳钢试样的正火组织均为珠光体,说明它们的含碳量相当。( )35.1Cr13钢与Cr12钢含Cr量差不多,性能和用途也基本相同。( )36.淬透性越好的钢,淬火后获得的马氏体数量越多,硬度也越高。 37.亚共析钢亚温淬火后所获得的马氏体,其含碳量将高于钢的平均含碳量。 38.稳定相的能量状态最低,因此金属相变时优先形成稳定相。 39.马氏体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的含碳量。 40.马氏体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淬火冷却速度。 41.化学热处理不仅可以改变零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可使零件表面的组织发生变化。 42.低碳马氏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 “自回火”现象,即在其形成后过饱和的碳会发生部分的分解,导致马氏体正方度的下降。 43.检查两块碳钢试样室温下的组织,发现其珠光体所占体积分数相同,说明它们的含碳量也相同。( )44.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是指奥氏体的化学自由能与马氏体的化学自由能相等时的温度。( )45.冷塑性变形的金属经过回复退火后,其力学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46.3A21是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 )47.牌号TA5表示钛合金。( )48.高温回复时的多边化是位错滑移与攀移的结果。( )49.金属板材连续热轧过程中发生的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称为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50.冷塑性变形的金属经再结晶火后,其组织和力学性能均恢复到了变形前的状态。( )51.较高温度时Cu和Mg在Al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大,且都随温度下降而显著减小。因此,2A12和3A21铝合金均可热处理强化。 52.高锰钢经淬火处理后的室温组织是马氏体,本身硬度很高,因此具有很高的耐磨性。( )53.高碳马氏体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淬火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快,马氏体片的形核率越高、马氏体片越小。( )54.钴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因此它不能提高高速钢的红硬性和硬度。 ( ) 四、简答题: 1.高锰钢经水韧处理后的室温组织是奥氏体,本身硬度并不高。试问其耐磨原因及应用场合?2.较高温度时Cu和Mg在Al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大,且都随温度下降而显著减小,但为什么Al-Cu合金可热处理强化而Al-Mg合金不能热处理强化?3.在实际生产中,用灰铸铁制成的薄壁铸件上常有一层高硬度的表面层,试问其产生的原因?如何消除?什么情况下,反而希望获得这种表面硬化层?4.以Al-4.5Cu合金为例,说明其热处理强化工艺及时效硬化过程。5.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有何不同,为什么?6.有两个经球化退火的T12钢小试样A和B,将A试样加热到770,B试样加热到900,经充分保温后在水中冷却。这样处理后哪个试样硬度高?为什么?7.为什么在C曲线的“鼻温”处,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8.用40Cr钢生产重要的连杆螺栓,材料应进行怎样的热处理?其热处理后的室温组织是什么?若用20Cr钢来代用,能否满足要求?若可以,热处理工艺应作怎样的调整?其热处理后的室温组织又是什么?9.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为什么会发生回复和再结晶?说明回复和再结晶阶段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10.某型号柴油机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有良好的韧性,原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45号已用完,只剩下15号钢,拟用15号代替,说明:(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2)改用15钢后,为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应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11.冷轧钢板焊接过程中,热影响区中1、2、3、4、5各点的温度如Fe-Fe3C相图所示(下图),若随后快冷(相当于淬火),分别得到什么组织?11312141514111213151WC%0.7712.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实际条件下的淬透层深度有何区别?测定钢的淬透性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种?13.何谓临界变形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