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沉降观测规范篇一:23隧道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新建兰渝铁路LYS-10标 四方山隧道斜井 隧道沉降观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 制:_ 复 核:_ 审 核:_ 中铁二局兰渝铁路LYS-10标段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2012年2月隧道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四方山隧道(斜井作业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按照设计要求及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对隧道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隧道沉降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为合理确定轨道开始铺设的时间,确保兰渝铁路轨道结构铺设质量。 二、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 5、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 0154-95); 6、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DD2006-02); 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9); 9、兰渝公司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沉降变形观测管理办法(兰渝铁技【2010】48号) 10、中铁二院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基础沉降观测 三、技术要求 3.1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建立 3.1.1 一般规定 1.垂直位移观测无砟采用DS05型仪器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观测。垂直位移观测数据量大,应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动记录,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方便数据处理。垂直位移观测使用的水准仪和标尺类型应满足国家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 2.基准点作为变形监测的基准,必须埋设在变形影响区域外不受施工干扰、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地基内,可选用现有的控制桩,并进行定期检测复核、校正。 3.观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观测人员须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4.各种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书写清晰,不得造假、不得涂改,签署完善,并要妥善保存。 3.1.2 观测网的要求 1垂直位移基准网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采用独立建网方式。高程应采用施工一致的高程系统,利用或引入一个施工水准基点作为起算高程。基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 2基准网应进行定期复测,前期12月复测1次,基准网稳定后36月复测1次。 3. 基准点设置 (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且基准点的间距不宜大于1公里。监测网的线路长度应在4km左右。可选用经检验稳定可靠的国家水准基点。 (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其点位可以利用现有施工水准基点,一般200m左右设置一个,工作基点距路线中心的距离应小于100m。观测工作基点必须布设在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且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 (3)工作基点的复测每月至少一次,实施过程中根据控制点的稳定性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隧道,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 (4)工作基点采用顶端圆滑的28mm、长60cm钢筋插入基桩中,基桩应埋入当地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5m,采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按顺序编号。 3.1.3.观测与精度要求 1监测隧道基准网均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置成闭合环状、节点水准路线等形式。 2在工作基点上进行变形点测量,工作基点起闭于基准点。 3沉降测量精度符合表3.1.3-1和表的规定 表3.1.3-1变形测量精度 4沉降变形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符合表3.1.3-2的规定 表3.1.3-2沉降变形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1)沉降观测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方式,沿相同的路线进行,应采用固定转点法完成。 (2)水准观测应符合表3.1.3-3的规定。 表3.1.3-3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单位:m3.2 观测要求 3.2.1 一般要求 1.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它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沉降变形等不列入沉降观测的内容。待二衬施工完成后,埋设观测点进行观测。 2.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不应少于3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直到工后沉降评估满足铺设轨道要求为止。 3.根据观测结果,分析评价隧道的最终沉降量完成时间,及时调整设计措施使隧道基础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作为竣工验收时控制沉降量的依据。 4各隧道施工队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必须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每次沉降观测时,应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3.2.2 隧道观测断面的布设(无碴轨道) (1)一般情况下,级围岩每400m,级围岩每300m,级围岩每200m,当长度不足时,每段围岩或不同衬砌段应至少布置一个断面。 (2)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和复杂地质区段,特殊基础类型的隧道段落、隧底由于承载力不足进行过换填、注浆或其它措施处理的复合地基段落适当加密布设。 (3)隧道洞口地段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4)隧道洞口不大于10米(桥隧相连不大于20米)的变形观测由隧道专业完成。 (5)黄土隧道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每25m布设一个断面。 (6)VI级围岩隧道及位于第四系沉积层的地下隧道观测断面间距延线路纵向不应大于50m。 (7)明暗交界处、围岩变化段及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 (8)隧路分界里程、明暗分界里程、有仰拱和无仰拱衬砌变化里程及所有设置变形缝两侧均应布置观测断面。 (9)施工降水范围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3.2.3 隧道观测点的布设 1.隧道观测点的布置 隧道二次衬砌完工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0.3m处。观测点的埋设如下图。篇二:隧道沉降观测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 施工方案报审表(TA1) 工程项目名称:京沪高速铁路施工合同段:JHTJ-3标段七工区 编号:注:本表一式5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咨询、建设单位各1份;如不需要咨询或建设单位签署意见,则去 掉该栏目。 龙山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 隧道概况 本隧道位于曲阜至徐州区间。进口里程DK570+880,出口里程DK571+270,全长390m。隧道内的坡度为12的上坡和3.5的下坡,隧道进口DK570+880至DK571+193.75段设臵R=25000m的竖曲线,出口段位于曲线上,出口段线位穿张山口小学,线位右侧距张山口村约50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52m。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2、1 工程地质 龙山隧道围岩有级、级、级围岩。级主要是斜长花岗岩,中粗粒结构,中细粒结构,夹石英岩脉,局部有角闪石捕掳体,微风化,呈大块状砌体结构。级主要是斜长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弱风化,呈碎石状松散结构。级主要是表层位块石土,灰白色,松散,潮湿,块石成分为斜长花岗岩,下部位斜长花岗岩,中细粒结构,夹石英岩脉,有角闪岩捕掳体,微风化,呈大块状砌体结构。 地 质 表 1、2、2 水文地质 隧道洞身有少量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对普通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二 沉降观测方案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12897-2006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99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三、沉降变形量测3.1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的布设 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选用原设计院移交的BM5026、BM5027、BM5028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点作为沉降监测网的起、闭高程,形成沉降变形观测的基准点网。 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要求,在设计院提供的水准基点间进行工作基点加密,加密点的间距沿线路纵向不大于200m布设,在隧道进出口附近布设了BMCPII5052、BM01、BM03、BM02三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埋设标准参照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CP级控制点埋设标准,采用二等水准要求进行测量。 二等水准施工加密成果表 3.2沉降观测的内容 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内线路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他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沉降变形等不列入本沉降观测内容。 3.3沉降观测点的布臵原则1. 隧道的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每25米布设一个断面。 2. 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级围岩每400米级围岩每300米级围岩每200米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3. 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及沉降变形缝位臵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 4. 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及沉降变形缝位臵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 5. 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6. 路隧分界点处,路隧两侧分别设臵至少一个观测断面。 7. 施工降水范围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8. 长度大于20米的明洞,每20米设臵一个观测断面。 9. 隧道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0.3米处。 10. 隧道内沉降变形观测点设计图和埋设要求,见附图。 11. 在隧道双口掘井后有辅助坑道的隧道,有两个工作面相向施工贯通里程处两侧个设臵一个观测断面。 3.4观测精度 沉降水准的测量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3.5观测频度 1. 沉降观测的开始时间是在衬砌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至隧道沉降篇三:隧道沉降观测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CHINA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贵州)CKGZTJ-4 标二工区 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二工区 二一一年一月目录 一、 总 则 . 3 二、 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 3 三、 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 3 四、一般规定 . 4 五、沉降观测的内容 . 4 六、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 4 七、观测精度 . 5 八、沉降观测频度 . 5 九、分析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 . 6 十、组织与管理 . 7 一、 总 则 1、 为指导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土建工程四标段二工区做好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隧道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制定本方案。 2、 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是线下工程的变形,评估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变形关系进行实施。 3、 基础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4、 本规定适用于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观测评估工作。 二、 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1、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号); 2、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TB10601-2009); 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6)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 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工管技2009-77号 6、 沪昆客专隧道设计图纸 三、 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1、 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2、 沉降监测网应在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按二等水准测 量的精度和测量方法要求进行施测。 3、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4、在沉降观测基准网建立后,应对水准基点做好保护工作,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桩点。另外,应定期对沉降观测基准网进行复测,提出复测成果,复测周期不大于3个月。 5、应使用精度不低于DSZ1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或DS1的气泡式水准仪, 水准标尺应采用与之配套的带有两排分划的线条式铟瓦合金标尺,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有关规定,在沉降观测前和沉降观测过程中的规定时间段应对仪器和标尺进行标定。6、沉降观测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一般应固定,在成像清 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及日出前约半小时、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标尺分化线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的质量。 7、每一设计单元的工程沉降测量任务完成以后要及时进行测量成果整理, 主要应提交下列沉降观测成果资料: (1)施测方案; (2)观测基准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3)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 (4)观测记录手簿; (5)平差计算及测量成果表; (6)沉降过程和分布图表; (7)沉降分析成果资料; (8)沉降测量技术报告; (9)标识标志规格计埋设图 四、一般规定 1. 隧道沉降观测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观测资料的工后沉降分析结果,指导无 碴轨道的铺设时间。无碴轨道铺设前,应对隧道基础沉降作系统的评估,确认其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 2. 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变形观测期原则上不应少于3个月。观测数据不 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3. 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应进行必要的检查。 五、沉降观测的内容 隧道工程沉降观测是指隧道内线路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 分。其它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专业农产品集市摊位租赁经营合同
- 2025年度汽车抵押融资平台服务协议
- 2025版国际贸易保险合同范本下载
- 分布式光伏与建筑一体化2025年市场推广挑战与技术突破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信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碧桂园物业用房施工与物业服务质量保证合同
- 2025年农业循环经济菜园大棚承包与资源利用合同
- 2025年度婚纱摄影作品居间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租赁合同样本(含特殊条款定制服务)
- 2025电梯品牌代理商授权与区域市场管理合同范本
- 2025云南文山州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山西运城市临猗县招聘社区工作者32人(一)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鞍山市铁西区教育局面向师范类院校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空调与制冷操作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
- 网络直播带货讲解
- 2025江西九江都昌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肿瘤药物配制注意事项
- GB/T 22126-2025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
- 工管人才面试宝典:高级管理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宿舍用水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