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绪论)-(本科)ppt课件_第1页
循证医学(绪论)-(本科)ppt课件_第2页
循证医学(绪论)-(本科)ppt课件_第3页
循证医学(绪论)-(本科)ppt课件_第4页
循证医学(绪论)-(本科)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 循证医学 绪论 黄鹏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 黄鹏 男 籍贯江西临川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副教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E mail 个人简介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 当病人走进医院求诊的时候 你会 问诊物理检查化学检验治疗措施 药物 手术等 干预相关建议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4 你是否想过 你的方法 措施和建议是最好的吗 最有效的吗 最有价值的吗 大多数人会回答 我是按照教科书做的 医学院的老师是这么教的 有关文献是这么说的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5 1989年一项震惊整个医学界的研究 Of226maneuversinobstetrics childbirth 在产科使用的226种方法中 临床试验或系统评价证明 20 werebeneficial 有效 疗效大于副作用 30 wereharmfulorofdoubtfulvalue 有害或疗效可疑 50 hadnoRCTevidenceavailable 缺乏随机试验证据 IainChalmersetal EffectiveCareinPregnancyandChildbirth 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 1989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6 过去的临床药理实验表明 恩卡尼 Encainide 和氟卡尼 F1ecainide 能降低AMI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1987 1988年 欧美多中心合作进行了著名的 心律失常抑制试验 从选择的2315例研究对象的结果发现 服药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 分别为4 5 和1 2 从而否定了这一疗法 美国随即禁止恩卡尼的生产 并限制了氟卡尼的应用 让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 错误的东西要及时制止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7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疗效直至80年代初期仍有较大争论 欧美等多国组织了ISIS 2 SecondInternationalStudyofInfarctSurvival 多中心临床试验 观察了17000例病人 结果证实口服阿司匹林 162 5mg d 4周 可显著降低AMI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35天的病死率 减少非致命再梗死 1988年 ISIS 2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以后 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广泛使用阿司匹林治疗AMI 使用率高达70 80 AMI临床治疗水平无疑大大提高 让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 正确的东西要及时挖掘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8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9 以前的研究怎么了 有什么问题 由此带来的思考是 研究方法不科学 导致结果不真实 研究结论不一致 导致用户无法选择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0 第一节一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首任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DavidSackett和牛津大学卫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MuirGray于1996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对循证医学下的定义如下 循证医学是有意识地 明确地 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 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参酌最好的研究证据 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1 WhatisEvidence baseMedicine EBM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2 循证医学所指的证据 循证医学所指的证据指来自以人为基本观察单位的 关于健康和疾病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结果 可以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和宏观医疗卫生决策 这些研究的方法论是 临床 流行病学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3 国内定义 Page1 临床医生 病人 病史 体检 有关检查 找出主要问题 查找证据 作出决策 实施干预 观察效果 最新 最佳证据 最佳诊治效果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4 二 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基础 医生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病人 充分理解 积极合作最佳证据 真实有效 重要适用医疗环境 设备支持 技术可靠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5 第二节循证医学发展的简史 1 循证医学的产生与随机对照试验的问世和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发展密切相关2 相关学科学术思想的发展 为循证医学的产生奠定了学术基础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6 1 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发展 1 公元前460 公元前370年 古希腊医师Hippocrates最早提出 不仅要依靠合理的理论 还要依靠综合推理的经验 并首次将观察性试验引入医学领域 2 公元980 1037年 阿拉伯医师Avicenna进一步指出 药物应当在无并发症的病例中进行评价 并与药物的动物实验结果比较 进行重复性研究 3 1061年 我国宋代 本草图经 中提出 通过人体试验验证人参效果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7 4 1644年 我国清朝乾隆时期编著 考证 一书 用 考证 方法解释儒家理论 首次提出了循证思维 5 1747年 苏格兰医师Lind首次对比研究了橘子 柠檬及其他干预治疗坏血病的疗效 与他同时代的研究人员创造性地将观察性试验 定量试验研究引入内科学和外科学 6 1816年法国医师Hamilton首次报道了爱丁堡的一项大型对照试验 评价放血疗法的效果 这是迄今为止有关采用交替法产生对照组的最早记载之一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8 7 1898年 丹麦医师Fibiger通过半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血清治疗白喉的效果 8 1904年 丹麦医师Pearson研究了接种肠热病疫苗与生存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开创了将多个研究资料合并 进行统计学再分析的先例 9 1907年 Goldberger鉴定伤寒菌尿症的文献 制定特定标准来选择 提取供分析的资料 而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成为Meta分析的雏形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19 10 1948年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领导开展了世界上第一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 RCT 由英国著名统计学家Hill评估了链霉素治疗肺结核的疗效 该研究不仅在世界上首次令人信服地证实了链霉素治疗肺结核的卓越疗效 也是世界上首次进行的规范的RCT 11 1976年 美国心理学家Glass首次提出Meta分析 Meta analysis 一词及其统计学分析方法 12 1982年 英国Chalmers提出了累计Meta分析概念 即将每一项新的随机试验结果累加到已知的针对某病某干预措施的随机临床试验Meta分析结果中 从而为完成针对某一干预措施所有高质量RCT的系统评价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0 2 学术思想的发展 始于1970年代的系统评价 SystematicReview SR 为循证医学的产生提供了最好的证据 1971年 在 EffectivenessandEfficiency RandomReflectionsonHealthServices 中明确提出 由于资源终将有限 因此应该使用已被恰当证明有明显效果的医疗保健措施 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证据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比其他任何证据更为可靠 疗效与效益 健康服务中的随想 1979年 进一步提出 应根据特定病种 疗法 将所有相关的RCT联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并随着新的临床试验的出现不断更新 以便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1987年 Cochrane等根据妊娠与分娩的RCT结果撰写的系统评价 肯定了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早产倾向的母亲有效 仅此一举 减少了欧洲新生儿死亡率的30 50 从而成为RCT和SR方面的一个真正里程碑 并指出其他专业也应遵循这种方法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1 临床研究方法的发展脉络 观察现象 资料的合并 随机化设计 对照试验 定量研究 RCT 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2 现有研究方法有何缺陷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3 传统流行病学的特征及局限性 通过研究疾病的分布探索病因 属观察性研究所关注的病因是人体的外部环境结论来自群体 暗示结论适用于群体研究方法为群体的手段 Thesearchforsubtlelinksbetweendiet lifestyle orenvironmentalfactorsanddiseaseisanunendingsourceoffearbutoftenyieldslittlecertainty 关于疾病与饮食 生活习惯 和环境关系的研究结果极少是可信的 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恐慌 Challengesfrom Science 来自科学的责难Epidemiologyfacesitslimits Science1995 269 164 169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4 案例1 某项吸烟与肝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获得资料如下表 结果显示两组吸烟暴露比例的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 吸烟与肝癌有统计学联系 吸烟者患肝癌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 45倍 这个结论可靠吗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5 分析 1 不可靠 2 饮酒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混杂因素 须在控制饮酒这个混杂因素之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3 合并后的OR 1 39 0 67 2 89 说明饮酒这个因素的存在歪曲了吸烟和肝癌的联系 无联系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6 案例2 佛罗里达州是还保留有判死刑的一个州 有一个社会学家花了20年的时间做了一个调查 对326个凶杀案进行了分析 凶杀案是很容易被判死刑的 在美国种族问题是很敏感的问题 在判刑的问题上是不是有种族歧视 是不是黑人更容易被判死刑 我们来看下面的数据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7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8 临床流行病学异军突起 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分组以最美丽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混杂的问题安慰剂和盲法协助控制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是在人群中建立因果关系最可靠的方式 因而成了评估医学干预效果的金标准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29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0 RCT能包打天下么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1 循证医学的重要开拓者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2 循证医学的发展历程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3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4 循证医学的扩展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5 对循证医学的评价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6 循证医学时代 流行病学的地位和作用 Epidemiologyisseeminglynowherebuteverywhere Itisseeminglynotdoinganythingbutdoingeverything 不在而无不在 无为而无不为 流行病学是产生循证决策所需证据的研究方法论流行病学又是决策者正确理解和利用证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7 第三节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8 第四节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39 循证临床实践模式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40 门诊一位56岁的男性II型糖尿病病人 会计师 中等肥胖 11年前诊断为糖尿病 到目前为止尚无糖尿病的并发症 血糖控制较好 近3年血压轻度升高 平均为158 94mmHg 患者在过去两年中没能降低体重也不愿意服药 希望能自然恢复 但现在他很想知道 像自己这样有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病人 用降压药是否利大于害 对这个病人的循证治疗步骤如下 临床循证实例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41 1 提出问题对一位56岁II型糖尿病患者未治疗的高血压 强化降压治疗能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2 收集证据首先检索系统评价 SR 的证据 如果没有 则查询单个随机对照试验 RCT 推荐使用因特网和光盘等电子信息源 因为这些要比印刷出版物更快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42 用 糖尿病 高血压 和 随机对照试验 组合的检索策略对循证医学评述数据库 Evidence BasedMedicineReview EBMR 进行检索 共检出约80篇文章 其中一篇系统评价的文章和UKPDS报告最有价值 结果提示 对有轻 中度高血压的II型糖尿病患者用降压药物 低剂量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或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降低血压 可以减少与糖尿病有关的死亡 脑卒中和微血管病变 严格控制组 平均血压144 82mmHg 较之一般控制组 平均血压155 87mmHg 糖尿病相关终点降低32 P 0 019 脑卒中降低44 P 0 013 微血管病变降低37 P 0 092 视网膜病变进展降低56 P 0 038 视力恶化降低47 P 0 0036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43 3 评价证据用防治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检索出的研究报告进行评价后 认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好 结果有重要临床意义 4 应用证据此研究纳入的患者与本例病人情况相似 医生将这些最新研究结果告诉了病人 病人感到很满意 愿意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进行降压治疗 5 后效评价随访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44 第五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循证实践的方法 一 事件现场循证防治的要素明确事件的性质 事件的危害性及其程度的估计 事件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事件波及的危险群体有哪些 事件易感危险因素有哪些 选定对事件科学 实用 有效的干预措施得出应急决策 政府的行政干预以及干预的程度与范围 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管理 对干预结局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明确问题 查找证据 决策实施 效果评价 循证医学 绪论 本科 45 第五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循证实践的方法 二 事件的循证干预原则生物性 传染性疾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非生物性 物理 化学因素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