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水分及水活度测定8..ppt_第1页
第6章水分及水活度测定8..ppt_第2页
第6章水分及水活度测定8..ppt_第3页
第6章水分及水活度测定8..ppt_第4页
第6章水分及水活度测定8..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水分和水分活度值的测定 第一节概述水的作用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食品组成离不开水 一 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自由水 游离水 是靠分子间力形成的吸附水 亲和水 强极性基团单分子外的水分子层 结合水 束缚水 以氢键结合的水 结晶水 是食品中与非水组分结合最牢固的水 食品中的水 1 主要组成成分2 水分子的含量和分布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外观 色泽 风味 质量 状态 贮藏时间及其对腐败的敏感性等 3 不同的食品有其特征性的水分含量 如 面包35 45 奶粉4 肉80 谷物 10 15 等 固形物 100 水份 食品中的固形物 指食品内将水分排除后的全部残留物 包括蛋白质 脂肪 粗纤维 无氮抽出物 灰分等 例如 奶粉要求水分为3 0 5 0 若为4 6 也就是水分提高到3 5 以上 就造成奶粉结块 则商品价值就低 水分提高后奶粉易变色 贮藏期降低 另外有些食品水分过高 组织状态发生软化 弹性也降低或者消失 二 水分的测定方法 直接法 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测定水分 重量法 蒸馏法 卡尔 费休法 化学方法 间接法 利用食品的物理常数通过函数关系确定水分含量 如测相对密度 折射率 电导 旋光率等 直接法比间接法准确度高 三 水分的测定的意义 水分是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 控制水分是保障食品不变质的手段 水分的含量高低 对微生物的生长及生化反应都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水分的测定一 干燥法 以原样重量 干燥后重量 水分重量 一 干燥法的注意事项1 干燥法的前提条件样品本身要符合三项条件 水分是唯一的挥发的物质 不含或含其它挥发性成分极微 水分的排除情况很完全 即含胶态物质 含结合水量少 因为常压很难把结合水除去 只好用真空干燥除去结合水 食品中其他组分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重量变化非常小 可忽略不计 对热稳定的食品 例 还原糖 氨基化合物 变色 美拉德反应 H2O H2C4H4O6 酒石酸 2NaHCO3 NaC4H4O6 酒石酸钠 2H2O 2CO2发酵糖 NaHCO3 KHC4H4O6 H2O CO2 NaKC4H4O6高糖高脂肪食品不适应 2 操作条件的选择 1 称量瓶的选择 铝制 玻璃 玻璃称量皿 能耐酸碱 不受样品性质的限制 常用于常压干燥法 铝制称量盒 质量轻 导热性强 但对酸性食品不适宜 常用于减压干燥法或原粮水分的测定 选择称量皿的大小要合适 一般样品 1 3高度 称量皿放入烘箱内 盖子应该打开 斜放在旁边 取出时先盖好盖子 用纸条取 放入干燥器内 冷却后称重 称样量样品一般控制在干燥后的残留物为1 5 3克 固态 浓稠态样品控制在3 5克 含水分较高的样品控制在15 20克 干燥设备烘箱电热烘箱有各种形式 对流式 强力循环通风式 普通 真空 干燥条件 干燥温度 一般是95 105 对含还原糖较多的食品应先 50 60 干燥然后再105 加热 2 对热稳定的谷物可用120 130 干燥 3 对于脂肪高的样品 后一次重量可能高于前一次 由于脂肪氧化 应用前一次的数据计算 干燥器 干燥时间 恒重 最后两次重量之差 2mg 基本保证水分蒸发完全 规定时间 根据经验 准确度要求不高的 对于易结块或形成硬皮的样品要加入定量的海砂 思考题 加入海沙的目的是什么 A加大蒸发面积B提高加热强度C减少烘干时间D保护易挥发成分干燥器内硅胶变红说明什么 应如何处理 二 直接干燥法 常压干燥法 1 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 95 105 和压力 常压 下 将样品在烘箱中加热干燥 除去水分 干燥前后样品的质量之差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2 适用范围 3 样品的制备 测定及结果计算 样品的预处理 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 常压干燥法操作过程 烘箱预热称量皿横重m3准确称样 称量皿重m1干燥1h冷却30min称量干燥1h冷却30min称量反复至恒重准确称样 称量皿重m2 水分的计算 水分 m1 m2 m1 m3 100 酿酒原料标准 doc水分检测 杂质检测 烘箱干燥法产生误差的原因 样品中含有非水分易挥发性物质 酒精 醋酸 香精油 磷脂等 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和水分的结合 如蔗糖水解为二分子单糖 主要是限制水分挥发 使测的结果偏低 食品中的脂肪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 使样品重量增重 在高温条件下物质的分解 果糖对热敏感 果糖C6H12O6大于70 H2O 被测样品表面产生硬壳 妨碍水分的扩散 尤其是对于富含糖分和淀粉的样品 烘干到结束样品重新吸水 三 减压干燥法 1 原理 利用水的沸点随P 的原理 将样品称量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内 在选定的真空度与加热温度下干燥至恒重 干燥后样品所失去的质量百分比即为水分含量 2 装置如 下图 3 操作 将准确称好的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内 打开真空泵抽出烘箱内空气至所需的压力 如烘箱密封的好 要重新紧一次门的开关螺栓 二 蒸馏法 应用广泛的为共沸蒸馏 原理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二元体系的沸点低于其中各组份分沸点 将食品中的水分与有机溶剂如甲苯 苯 二甲苯等 共沸蒸出 冷凝并收集馏出液 由于水与其他组分密度不同 馏出液在有刻度的接收管中分层 根据水的体积计算水分含量 例 有关沸点 水 100 苯 80 2 水 苯 69 25 有关相对密度 20 4 d水 1 00000d苯 0 87900d甲苯 0 86694 特点和使用范围此法为一种高效的换热方法 水分可以被迅速的移去 加热温度比直接干燥法低 另外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的 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广泛用于各类果蔬 油类等多种样品的水分的测定 特别是香料 此法是唯一公认的水分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 操作注意事项a 要先接好冷水 且先打开冷凝水 b 试剂苯 甲苯 二甲苯 要预先蒸馏 除去水分备用 c 准确称量适量的样品 估计含水量2 5ml d 加热慢慢蒸馏 使2滴馏出液 每秒 计算 水分 V W 100V 接收管内水的体积 W 样品质量 三 卡尔 费休法 KarlFischer 简称费休法或K F法 1935年由卡尔 菲休提出的测定水分的定量方法 属于碘量法 是对于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 多年来 许多分析工作者对此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在反应的化学计量 试剂的稳定性 滴定方法 计量点的指示及各类样品的应用和仪器操作的自动化等方面 有许多改进 使该方法日趋成熟与完善 原理利用I2氧化SO2时需要有一定的水参加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I2 SO2 2H2OH2SO4 2HI此反应具有可逆性 当生成物H2SO4浓度 0 05 时 即发生可逆反应 要使反应顺利向右进行 要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以中和生成的酸 吡啶 C5H5N 可以 I2 SO2 2H2O 3C5H5N2C5H5NHI C5H5NSO3氢碘酸吡啶硫酸吡啶硫酸吡啶很不稳定 与水发生副反应 形成干扰 若有甲醇存在 则可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将I2 SO2 C5H5N CH3OH配在一起成为费休试剂 适用范围费休法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体 固体 及一些气体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也常作为水分痕量级标准分析方法 也可用于此法校定其他的测定方法 使用范围有化工 试剂 化肥 医药 食品等 在食品分析中 能用于含水量从lppm到接近l00 的样品的测定 已应用于面粉 砂糖 人造奶油 可可粉 糖蜜 茶叶 乳粉 炼乳及香料等食品中的水分测定 结果的准确度优于直接干燥法 也是测定脂肪和油品中痕量水分的理想方法 主要仪器 KF l型水分测定仪 上海化工研究院制 SDY一84型水分滴定仪 上海医械专机厂制 试剂 尽量用无水的试剂 有时需要蒸馏后再使用 加入无水硫酸钠保存无水甲醇 无水吡啶 或选用费休试剂滴一下 配好费休试剂后 放置24小时后 进行标定且每天要标定 标定有三种方法 是用纯水进行标定 用事先配好的水 甲醇标定 用二水合酒石酸钠标定 测定注意 甲醇有毒 操作时注意 费休试剂可分为甲乙液储存 5 其它测定水分方法 化学干燥法 气相色谱法 微波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其它还有声波和超声波法 直流和交流电导率法 介电容量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中子法 GB T5009 3 2003 食品的水分测定 1 直接干燥2 减压干燥3 蒸馏 3水分活度值的测定一 水分活度表示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 反应水与食品的结合或游离程度 Aw 结合程度 Aw 结合程度 Aw影响色 香 味保存期 一般 同种食品水分含量 Aw值 定义 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值 可近似表示为溶液中水蒸气分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 逸度 溶液中水逸出的趋势 能力 f p 逸度系数 Aw f水 f纯水 p水分压 p纯水分压二 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方法 一 Aw测定仪法 二 扩散法 三 溶剂萃取法 第六章重点 什么是结合水 什么是自由水 水分的测定方法 各种测定方法的原理 仪器 卡尔费休法原理 试剂 在水分测定过程中 干燥器有什么作用 怎样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干燥器 1 食品分析中干燥至恒重 是指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A 2毫克B 0 2毫克C 0 1克D 0 2克2 糖果水份测定选用减压干燥法是因为糖果A 容易挥发B 水分含量较低C 易熔化碳化D 以上都是3 常压干燥法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 选用干燥温度为A 100 105 B 105 120 C 120 140 D 140 4 可直接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常压干燥的样品是A 果汁B 乳粉C 糖浆D 酱油5 水分测定时 水分是否排除完全 可以根据来进行判定 A 经验B 专家规定的时间C 样品是否已达到恒重D 烘干后样品的颜色 A A C C 7 采用两次烘干法 测定水份 第一次烘干宜选用 温度A 40 左右B 60 左右C 70 左右D 100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