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教案第一节教学内容: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这四句古文的意思,知道这些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2、初步了解孔子和论语,激发学生研读论语的兴趣。3、初步感受孔子的伟大思想,品味孔子博学幸福的一生。4、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学生古诗连背。2、刚才同学们朗朗的背诗声,真让人陶醉。是啊,这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诗名句,今天我们读来仍然是韵味十足。一首首优美的古诗,向我们传递着浓郁的经典文化,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听咱们班老师介绍,同学们都非常爱读书,那么饱读诗书的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的成语,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成语接龙的游戏,好吗?生做游戏。同学们知道的成语可真不少,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成语,你听说过吗?请看大屏幕:请你帮我读一读。不亦乐乎 择善而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学们,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从一本书上流传下来的,那就是论语。你知道论语吗?请介绍一下。出示有关论语的资料: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论语传递给我们的是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共有20篇,分别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论语,感受古圣先哲的无上智慧。一起读课题。二、合作交流1、谁了解孔子?刚才我们知道了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书,那孔子是谁呢?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个子很高,头顶生下来有个山丘,所以叫孔丘。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对话的语言,在他去世后,弟子们整理的。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有七十二人,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还有个子贡,孔子去世后,七十二贤守孝三年,子贡守孝六年。国外建的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叫孔子学院。现在全球有210所孔子学院,他们分布在64个国家。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了解孔子,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称:“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到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三、品读体验1、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孔子和论语有了初步的了解,孔子三岁丧父、17岁母亲又去世,家境穷困,童年在苦难中成长,但他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30岁时,名声大振许多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学校。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到2500年前的杏坛下,与孔子的弟子们共同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你来读这句话。同学们,古文简洁精练,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丰富的意思。同学们,“学问学问,贵在有问”,在这句话中,哪一个字你不理解呢?预设:我的问题是:学而时习之的“学”是什么意思?我的问题是: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学:你理解的“学”指学什么呢?那你知道孔夫子讲的“学”又指什么吗?习:是什么意思? “时习之”什么意思?时:经常。说:通“悦”,愉悦,高兴。同学们,请看这短短的9个字,却蕴含着如此丰富的道理。孔子教导我们:学习知识并且经常温习它,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做这样一件事,孔子认为是“不亦说乎”。学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收获?指导读书:把我们刚才的理解送到句子里,你来读一读,有点味道了。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这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啊。我从同学这儿学到了怎样友善待人,这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啊。淡泊名利,轻松愉快,快乐生活,快乐学习,这就是孔夫子教导我们时刻应该做到的,希望所有的同学们都能做个快乐的人,度过幸福的人生。2、小组合作学习2-4句。聪明的人能从这三句话里学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请同学们选择你们小组感兴趣的一句来学习,一会我们共同交流。开始吧!学生分小组学习,老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其中一个小组里共同学习,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和效果。汇报交流:同学们,分享知识是一种快乐,下面就让我们共同享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吧!哪位同学先展示你的学习收获?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罔”是什么意思?“怠”是什么意思?第二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怎么理解?什么叫“温故”?第三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对哪句话特别有感受,说说你的理解。请三位同学,走过来,问其中一个同学,他们中哪一个可以作为你的老师?看咱班这些同学,你有多少老师?为什么?生分别说。这就是今天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用镜子照照自己,不好的也可以当反面老师。孔子一生,无时无事不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并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故有“学无常师”之说。有记载的有郯子、老聃、苌弘和师襄子四人。苌弘是著名的音乐学家,孔子拜他为师,学习音乐。师襄子是鲁国著名乐官,教孔子弹琴。孔子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其意为,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索得到的。圣人孔子拜师求学的精神,登门求教、学无常师的做法,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遵循古人的智慧,完善今天的自己。感情朗读全文: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再来感受先人的无上智慧。四、巩固延伸1、这四句话都懂了吗?“学习之道”指什么呢?生自由说,师总结,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思想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流传到了今天。孔子先生不仅仅在教我们学习之道,他还从求知态度和修身做人等方面给予我们无限的启迪。这样的语言就叫经典,这样的语言我们怎么能不去背呢?诵呢?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看看能背几句?配乐学生背诵。2、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聚,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让我们以今天这短短的一节课为契机,走近伟大的孔子先生,阅读经典与经典同行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改变人生的宽度;不能改变人的起点却能改变人的终点今后就让们我继续与经典同行阅读博大精深的论语,指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回家默写这四句话,并背给家长听,阅读孔子传或论语,感受孔子伟大的思想,幸福自己的人生。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你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你的智慧晋级。爱读书的孩子,就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你是多么地幸运!第二节教学内容: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思考修身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高尚的人格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修身,在论语中论述得尤其精辟,说一部论语半部论“修身”,丝毫没有夸大之嫌。所以,论语堪称教人修身的百科大典。日本也好,新加坡也好,香港也好,他们的学校将论语作为修身教材,绝不是应景之举,他们是有眼光的。二、充分诵读1.教师范读。教师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以陶醉之情和虔敬之意感染学生。2.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3.学生放声读。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旁若无人,放声读书,读出自己的风格。4.学生个别朗读。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教师了解具体学情。5.师生齐读。让教室在孔子的注视下,传出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三、交流学习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对所学内容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理解,并进一步理解全句内容。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录最感兴趣的一则,记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四、讲解交流1.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并带领全体同学背诵这一则。2.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和其他同学解答。学生可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清除词句理解障碍。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3.再次自读自悟。五、小结1.说说自己学习本课的收获。2.师小结。第三节教学内容:论语 为政篇之问孝教学目标:1.理解论语中关于孝道的论述。2.在合作探究中领悟经典要义。3.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传世经典论语这本书。我知道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对于孔子的言论都会背诵,今天,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背诵。二、情境激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理解“孝”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去读读,去听听看看孔子和他的弟子是如何论孝的。三、配乐诵读、品读解意1、师配乐范读、领读(出示学习内容)A.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难读难认的字,并注意老师朗读文段时在哪些地方停顿了,听后在笔记本里划分一下节奏。(1.写出懿、樊、馔;2.断句的方法;3.展示一个同学断句;4.老师出示屏幕)B.看视频,可以边听边模仿怎样读古文的。(听后总结:语速缓慢,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读出感情。)C.同桌互读,要求:读的时候及时正音,读通顺,读流利,注意停顿、节奏。D.指读,随时点拨(生评-师评)。E.表演读。F.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2、质疑释义(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这些语段说的是什么意思呢?(2)在汇报中质疑,体会原文的含义。(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孟懿子来问孝。孔子说:“不要超越你的本分,就是尽孝。”樊迟给孔子驾马车,孔子就对他说:“今天孟懿子来问我什么是孝,我就跟他说无违。”樊迟问:“什么叫无违呀?”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依照你该用的礼节来侍奉他们;父母去世,要按照一定的礼节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的时候也应遵循规定的礼节。”(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意思:孟武伯来问孝。孔子说:“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子女生病。”(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子游来问孝。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子,只是能够奉养父母而已。如果仅仅只是奉养,比如喂养家畜家禽,同样是做到了养活。养而不敬,内心没有对父母的敬爱之情,那么这种养跟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子夏来问孝。孔子说:“侍奉父母时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大小事务,能够主动承担;有好酒好饭,让父母先吃;你以为这样就叫做孝了吗?”四、讲故事,明道理1.请一个同学讲黄香温席的故事。2.老师讲亲尝汤药的故事。3.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四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3 Unit 2 What's the elephant doing第3课时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第二节 法国的《人权宣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2010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北师大版2010
- 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文化、发展与合作(第1期)解析版
- 第六单元 第3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 2025初中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两套
- 2025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建设工程合同计价
- 像素解谜题目及答案下载
- 香港初二语文题目及答案
- 线性规划模型题目及答案
-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
- 老年学概论(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完整版)Hamilto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第章课件绪论
- 大学体育:轮滑教案
- DB31-T 1380-2022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要求
- 景观生态学课件
-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 丁苯橡胶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 深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
- 李家河大坝监测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